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

卻說在淮陵城下,潘璋率百餘勇士趁夜潛至南城牆外,在闕宣黨衆的內應下,銜刀攀爬。

潘璋體力過人,雖着鎧甲,卻一點不影響他攀援的速度。

一邊密切地關注着城牆上左近守卒的動靜,他一邊豎起耳朵仔細傾聽,聽入耳中的除了風動軍旗以及遠處城牆上巡邏隊行走時發出的武器與鎧甲相撞之聲,便只有近處時高時低的鼾聲,——這會兒已是後半夜,人最睏倦的時候,較之潘璋他們離營出發前,南城牆上的守卒們有很多的人難抑睏意,進入了夢鄉。

淮陵的城牆本來就不是太高,潘璋攀援的速度又很快,不多時,他便已抵至城頭。

有幾個內應的守卒等候在城頭的垛口處,他們都已把佩刀抽出,握在了手中,大多緊張地顧盼周圍,以防有人發現潘璋等的到來。

在看到潘璋終於到達城頭後,他們不約而同地稍微鬆了口氣,其中兩人伸手去拉潘璋,潘璋卻不需要他們的助力,單手按住垛口,身體輕巧一翻,便已越過垛口,穩穩立在了城頭。

那幾個內應的守卒中,有一人是領頭的,因見潘璋所披掛的鎧甲不凡,知他必是此次偷襲淮陵的廣陵兵首領,遂低聲而快速地說道:“見過將軍。我等奉闕大家之命,恭候將軍久矣!”

潘璋點了點頭,沒急着接他的腔,先是一邊取下口中的拍髀,一邊迅速地環顧了下週圍,繼而示意這幾個內應的守卒散開一些,好給後繼攀城的勇士們讓出來登城的地方,之後纔不緊不慢地一面把拍髀重新插回腿側的囊中,一面說道:“從何處可下城牆?”

那內應守卒的首領側身一指,說道:“由那處馬坡而下,可直達南城門外。”

也是這次響應廣陵兵的淮陵守卒太多,潘璋登城的這個位置,左右百餘步內都是由內應負責把守的,故而不但潘璋順順利利地登上了城頭,甚至在後繼的勇士又連着登上了七八人後,他們竟是仍然沒有被別的守卒發現。

直到有一勇士不小心把佩刀碰到了城牆上,發出了撞擊之聲,這才吸引到了遠處其它守卒的注意力。

那最先看到潘璋等人的守卒明顯楞了一下,接着拿手揉了揉眼睛,似乎是想要通過這個舉動來確定他不是在做夢,隨之,他睜大了眼睛,睏意不翼而飛,伸手便去拔刀,同時張嘴欲呼。

然而,他的呼聲終究沒有發出,潘璋劈手奪過近處一個內應的長矛,手起矛飛,帶着風聲,幾乎眨眼間,這長矛便飛越了百餘步的距離,正正插入了那個守卒的咽喉。

血花四濺,那守卒捂着喉嚨,倚着背後的城牆,頹然坐倒,口中發出嗚嗚之聲,隨着聲音的減弱、最終消失,他眼中的驚恐之色也慢慢地消失,最後,沒有了一點的神采。

他雖沒能發出叫聲,但他的跌倒和口中的嗚嗚之聲,到底還是引起了他近處守卒的注意。

潘璋心道:“成敗在此一舉!”

在別的守卒做出反應之前,他大吼一聲:“潁陰侯帳下,東郡潘璋在此!”

南城牆上原是悄寂一片,他這一聲大吼來得如此突然,直如滾雷劃過,大多數的守卒本就睏意盎然,甚或早已進入夢鄉,猝不及備之下,只聽得嘩啦啦響聲四起,——卻是許多守卒被他這一聲吼叫嚇得跌坐地上,或者被嚇得拿捏不穩,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隨着吼叫,潘璋推開身前的兩個內應守卒,抽刀在手,大步流星,徑往適才那個內應頭領給他指的馬坡而去,同時,呼喝那些已然登上城的勇士:“留下三人,接應餘衆,剩下的,都跟我來!”又大聲喝令內應的守卒,“列隊擺陣,守住馬坡!汝等且看我爲劉校尉取下城門!”

潘璋性雖粗勇,卻知輕重,當下之時,殺敵不是最重要的,儘快地取下南城門纔是第一要務。

因而,對遠處的那些守卒,他卻是不聞不問,徑自往馬坡而奔。

潘璋的這一聲大吼,不但嚇住了近處的守卒,也驚動了遠處的守卒。

經過了短暫的反應時間後,遠近城牆上開始混亂一片。

城外,廣陵兵營中,劉鄧一直在密切地觀察着南城牆上守卒的動向,在看到他們出現混亂後,頓時便知:這定是潘璋已經上了城頭。

事不宜遲,他即刻令營中盡燃火把,又叫鼓隊把隨軍的戰鼓悉數敲響,接着,命數曲的軍官各帶兵士出營,鼓譟叫喊,擺出趁機進攻東城牆的架勢,最後,他親率早就選定的五百精銳直撲南城牆下。

此時,南城牆上已不是混亂,而是混戰。

與守卒混戰的,除了闕宣的黨衆外,還有一些是跟從潘璋登城的勇士,——跟從潘璋登城的百餘勇士在全部登上城頭後,留下了三十餘人協助闕宣的黨衆對抗守卒,以守住馬坡。

劉鄧仰望南城頭,聞城頭上殺聲四起,眼望處,只見有敵人的守卒,不見我軍的兵士,心知我軍的兵士必是陷入了敵人守卒的三面包圍中,而敵人的守卒雖衆,鄰近的城牆上並不斷有守卒往這邊蜂擁馳援,可他們所出現在的戰鬥位置,卻是從始至終好像都沒有什麼變化,劉鄧又知:這定是我軍兵卒列陣組隊,雖陷苦戰,卻半步不退,牢牢地扼守住了他們的陣地。

趁着城頭上混戰一片,暫無人有暇顧及城外,劉鄧急令部從分批渡過護城河。

不多時,他與這五百精銳都已安然過河,到達了南城門外。

城牆上,殺聲震耳,而城門內,縱是隔着厚重的城門,卻也依稀可聞殺聲。

沒工夫給那五百精銳擦臉控水的時間,劉鄧急促地連下命令,命他們二十人一排,列成方陣,總計二十五列,全部擺在南城門外,他自己則一馬當先,披甲持矛,立在這方陣的最前。

劉鄧舉首望了下夜空,看不出是現在是什麼時辰,但隱約可見,東方似乎欲曉。

天快亮了,而今萬事俱備,就看潘璋何時能奪下城門。

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6 虎狼之威(上)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35 褒貶由人3 陽翟侯扣使不遣50 排場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84 威震陽翟(中)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0 查封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5 言而有信荀貞之35 鄉吏殘民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3 鎮東檄調三將援45 得士親附43 李通難擇良木棲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45 欺人31 督郵一怒(上)29 盤點籌劃14 唯恨之流年悄逝2 獲名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63 滍水星河影動搖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0 將戰49 登門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76 演武薦賢(上)5 且以盜賊付太守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 二李陰與澤賊通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2 君爲虎士63 田邊斷案(下)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41 夕陽24 太守驪馬從白駒54 滅族(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9 盤點籌劃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2 安南借重荀與張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1 孟德窮窘設摸金58 二月習射(下)55 毀容47 辨旗察鼓19 誅滅沈家(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
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6 虎狼之威(上)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35 褒貶由人3 陽翟侯扣使不遣50 排場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84 威震陽翟(中)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0 查封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5 言而有信荀貞之35 鄉吏殘民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3 鎮東檄調三將援45 得士親附43 李通難擇良木棲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45 欺人31 督郵一怒(上)29 盤點籌劃14 唯恨之流年悄逝2 獲名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63 滍水星河影動搖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0 將戰49 登門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76 演武薦賢(上)5 且以盜賊付太守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 二李陰與澤賊通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2 君爲虎士63 田邊斷案(下)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41 夕陽24 太守驪馬從白駒54 滅族(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9 盤點籌劃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2 安南借重荀與張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1 孟德窮窘設摸金58 二月習射(下)55 毀容47 辨旗察鼓19 誅滅沈家(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