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

荀貞問道:“何事?”

王朗說道:“元達赴陳已有多日,未有書信與我,不知他可有書給明將軍?未知他近況如何?”

陶謙主徐時,趙昱是別駕從事,王朗是治中從事,兩人很熟,現下趙昱得了詔命,赴陳國上任,在已知孫堅攻陳的的情況下,王朗當然難免會爲趙昱擔心,他知道荀貞和孫堅交情莫逆,對陳國如今的情形以及趙昱而今的狀況,他覺得荀貞可能會知道得更多,因有此一問。

王朗的這個問題問的剛好是時候。

就在幾天前,荀貞剛接到軍報,在經過長達數十日的圍城後,通過引浪蕩渠水灌城,孫堅終於攻破了陳縣,緣由孫暠之言,同時孫堅也認爲陳縣人既然這麼擁愛劉寵、駱俊,負隅頑抗了如此之久,恐怕最終難爲他用,所以在城破之後,遂屠之,加上之前被渠水淹死的,兵、民死者數萬,渠爲之塞,劉寵死於亂兵中,因爲記得荀貞數次寫信建議他最好留住駱俊的性命,所以最初時,孫堅倒是沒想着殺掉駱俊,但駱俊詈罵不降,孫堅的脾氣上來,即殺之。

荀貞接到此軍報時,未讀完便大驚,待讀完後,嗟嘆不已。

既是嗟嘆駱俊之死,也是嗟嘆孫堅屠城。

起兵至今,荀貞從沒有做過殺俘、屠城的事情,但這不代表別人不做,就拿皇甫嵩來說,平定黃巾時,潁川、汝南、冀州,轉戰數地,所殺數十萬,只下曲陽一戰,就獲首十餘萬,至可在城南筑成京觀,不是殺俘,哪裡會能有這麼多的斬獲?而皇甫嵩猶能得天下人的美譽,連荀貞也敬佩他的用兵技術和私人品德,——當然,這與“黃巾”是“賊”有着直接的關係,因爲是“賊”,所以皇甫嵩下手不必容情。孫堅攻陳乃是“不義之戰”,在時人的眼中,與皇甫嵩攻黃巾是不能相比的,可兩者戰勝之後,分別殺俘、屠城之作爲的目的卻是相同的,都是爲了震懾餘衆,讓造反的、不從命令的知道如仍不歸順的話,那麼他們的下場會是如何。

早在陳縣被攻破前,趙昱就到了陳國,陳國境內盡是孫堅的部曲,他孤身一人,只帶了幾個從騎,沒有堅實的後盾,雖有朝廷的詔命,卻在孫堅的暗示之下,沒幾個人肯禮敬他。趙昱儘管憤怒,然無計可施。陳縣被攻破後,他第一時間求見孫堅,試圖阻止其屠城的命令,孫堅卻壓根就不見他,駱俊被殺時,他又爲駱俊奔走,孫堅仍不理會。知道了陳王劉寵死在亂兵中,趙昱想爲劉寵收屍,將之安葬,可在死者數萬中,遍尋不着劉寵的屍體,最後還是因了公仇稱、朱治等的建言,孫堅才令人找到了劉寵的屍體,依照諸侯王的禮把他給埋葬了。

劉寵善弩,能十發十中,也好弩,往昔藏有強弩數千張,中平年間,黃巾起事,豫州郡縣多棄城走,陳國之所以能獨得以不亂,除駱俊平素愛民如子之故外,主要便是他這數千張強弩對國人起到了震懾性的作用,當時他親自領兵屯駐都亭,——都亭者,顧名知義,郡縣治所的亭,國人知其善射,固不敢反叛。駱俊、劉寵,一文一武,兩人配合得不錯,如今兩人俱死,卻是便宜了孫堅。黃巾以來,陳國少有戰事,境內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倉儲充實,糧秣很多,滅掉了陳國的郡兵,又繳獲強弩、兵甲無數,孫堅的實力一下就提高了一大截。

對比孫堅的喜氣洋洋,趙昱只能說是怒氣勃發。

可他發怒也沒有用處,目前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掛印還鄉,回徐州來,或尚可出仕州府,一條是堅持在陳,如肯受孫堅擺佈倒也罷了,如不肯,駱俊也許就是前車之鑑。

趙昱會做出何種選擇?他沒有給荀貞來信,因和孫堅的關係,荀貞處在兩難間,也不好去信詢問,因暫尚不可知。不過話說回來,在赴陳國上任前,趙昱應就已能猜得出來他到陳國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所以或許在他去上任時其實他就已經有了定算。

這且不說,卻說殺掉了駱俊後,孫堅大約自覺對不住荀貞的數次請求,竟是做出了一件讓荀貞沒有想到的事情:他把駱俊的小妻給荀貞送來了。

人還在路上,信先送到,孫堅在信中先是講了一下趙昱到陳國的情況,接着在信中述及了送駱俊小妻來徐之事,他在信中寫道:孝遠不降,吾本意從賢弟之言,遣之還鄉,孝遠猶詈罵不已,忿難容忍,吾遂殺之,殺之即悔,悔之不及。孝遠小妻鄒氏,豫章人,有孕數月矣,問其欲何所歸,彷徨無言,送與賢弟處,賢弟可酌情安置。

孫堅和曹操年齡一樣大,他倆是同年生人,均比荀貞年長數歲,故孫堅稱荀貞爲“賢弟”。

駱俊是會稽烏傷人,他的大妻在家鄉烏傷,從他在陳縣的是他的小妻鄒氏,鄒氏現有身孕數月,當下的禮教雖比前漢爲強,然較之後世,仍很寬鬆,丈夫死後,正妻改嫁的尚且多有,小妻就更多了,所以孫堅問鄒氏是想回豫章的母家,還是想去會稽的夫家?言外之意,去夫家的話就是爲駱俊守節,回母家的話就是存了改嫁之念。鄒氏一個弱女子,現今戰亂之際,道路不太平,不管去會稽還是去豫章都是千里迢迢,她不知所歸,也是在所難免。

而不管去會稽還是回豫章,此兩郡離徐州都不太遠,廣陵向南,過吳郡是會稽,過丹陽是豫章,是以,孫堅乾脆決定把鄒氏給荀貞送來,讓荀貞拿主意,也算是彌補一下沒聽荀貞的話,到底還是把駱俊給殺掉了的這個過失。

此種種之事,荀貞不必對王朗盡說,王朗問的只是趙昱,荀貞便也就簡略答之:“元達與我亦無書來,唯聞孫侯書信中言:元達已至陳。”

“朗昨日聞傳言,孫侯已攻破陳縣,屠城殺戮頗衆,元達可還無恙?”

“元達又不在軍中,戰事再烈,也牽涉不到他。”

王朗嘆了口氣,說道:“希望如此罷!”又對荀貞說道,“將軍與孫侯情深,而朝廷任元達爲陳相,孫侯固不致因此與將軍生隙,而孫侯部曲諸將卻難免會有好議論者,聞元達得任陳相之初,朗就想勸他不要去就任,而書信未成,他竟已單車離徐。”嘆息連連。

論政治智慧,趙昱比不上王朗,王朗知道荀貞和孫堅交好,擔憂趙昱赴任陳相會破壞徐、豫兩州事實上的同盟關係,難道趙昱就不知道麼?說他忠清也好,說他剛直也好,他就非要去。

荀貞不欲在此話題上多說,一笑而已。

離開廣陵,由東陽向西,先至高山縣,再往南行百餘里,至魯肅的家鄉東城,此地與九江接壤,荀諶遣了吏員來拜謁荀貞,順便講了下九江目下的形勢和情況。再從東城折返往北,行百五六十里,至淮陵,再往北就是淮水,渡過淮水便是下邳的重鎮徐縣了。

在淮陵,荀貞接連收到了兩條軍報。

一條是兗州的,一條是荊州的。

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5 命令29 樂進歸來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8 荀攸來訪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34 大勝(上)18 西鄉薔夫6 何爲乳虎46 恩威並施39 班底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8 孫堅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3 劫人14 陽城治吏(上)39 可笑雛鳳誘老薑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4 陽城治吏(上)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3 兵臨西華(下)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34 大勝(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23 甲光向日來者誰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爲君請功24 張讓賓客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6 初夜25 鄉有野賢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1 夕陽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63 滍水星河影動搖60 鎮東結與糜家婚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7 市恩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7 市恩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7 無賴6 何爲乳虎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2 國家棟梁傅南容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
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5 命令29 樂進歸來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8 荀攸來訪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34 大勝(上)18 西鄉薔夫6 何爲乳虎46 恩威並施39 班底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8 孫堅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3 劫人14 陽城治吏(上)39 可笑雛鳳誘老薑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4 陽城治吏(上)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3 兵臨西華(下)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34 大勝(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23 甲光向日來者誰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爲君請功24 張讓賓客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6 初夜25 鄉有野賢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1 夕陽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63 滍水星河影動搖60 鎮東結與糜家婚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7 市恩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7 市恩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7 無賴6 何爲乳虎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2 國家棟梁傅南容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