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戲忠建言攻山陽

卻說荀貞去信曹操,爲他分析形勢,勸他撤回東郡。曹操覽信罷了,哈哈大笑,說道:“貞之素稱仁厚,亦用詐語!拿此嚇我。”程立、陳宮等在座。陳宮說道:“兵家之道,要在虛實。鎮東既以此語嚇明公,則徐州兵必已力疲,無能再戰矣!明公前所敗績,今合山陽、濟陰、陳留、東郡四郡之兵糧,軍勢已振,休養月餘,以我之逸,擊彼之久戰勞軍,卷旗出亢父,任城、東平,鳴鼓可復!宮請明公,萬勿還東郡。如固還,正合鎮東所欲。”

曹操問程立道:“公意何如?”程立說道:“虛實固然兵家之要,徐州兵或固無再戰之力,然鎮東北滅黃巾,進克歷城,西圍亢父,扣我門戶,吾兗士民,俱皆震駭。此時之兗,如集薪焉。公臺之議,譬如抱薪就火,吾恐亢父未出,兵已盡散矣!”陳宮怒道:“公亦兗人,奈何苦諫明公棄兗?”程立說道:“我如何勸明公棄兗了?進退亦兵家之術。小做退兵,暫避鎮東之鋒,待軍心安穩,還戰不遲。鎮東豫州人,帳下多豫、徐士,縱得兗境,豈能即服?”

兩人爭執不休。曹操說道:“我計決矣!程公所言,確然有理,公臺之言,亦不爲錯。徐州兵鏖戰月餘,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我據亢父爲守,足能御其於外!我當屯兵乘氏,伺機反攻!”陳宮大喜。

程立與陳宮等辭出帳去。

稍頃,程立轉回,說道:“立適才言宜還東郡,明公似已心動,緣何改變主意,竟從公臺之諫?亢父非不可守,乘氏非不可屯,唯立所憂者,鎮東善用兵,志才、奉孝,智士也,許顯、樂進,上將也,徐州兵訓練有素,號爲精卒,一旦我戰鬥有失,敗如山倒,非僅山陽、濟陰不可保,東郡亦將失矣!東郡如失,明公只能西依本初,本初外寬而內忌,焉能由公展翅?大事不可成矣!‘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明公不聞乎?”曹操嘆道:“我新得兗州,士心未附,今如棄濟陰、山陽,必沮民望,不可與鎮東相抗了!公之進言,確然上策;吾守乘氏,不得不爲爾!”程立嗟嘆,說道:“此騎虎難下也!”

曹操從了陳宮之諫,不用程立之策,在乘氏整兵備戰,窺望徐州舉止。

合鄉營中。荀貞接到前線軍報,召戲志才、荀攸等人計議。荀貞說道:“濟北黃巾爲文謙、子龍破,子龍進佔歷城。自任城一戰以今,我軍連續激戰月餘,糧秣既乏,兵卒且疲。孟德屯乘氏,得四郡之助,頹勢稍減;亢父易守難攻。吾意撤兵,暫且休戰。”荀攸捻鬚說道:“明公所言甚是。”戲志才說道:“前時明公齎信曹東郡,備述東郡之窘,陳我攻伐之策,勸其還東郡,意若將攻亢父、取山陽,今爲何反生撤兵之意?”荀貞笑道:“信中所語,我之詐計也。”

戲志才說道:“以忠觀之,明公信中所言之策,分明可行!”荀貞問道:“此話怎講?”戲志才說道:“我兵雖疲,兗人亦驚。負傷之鳥,聞絃聲而落。今許、樂各部兵士,猶有再戰之力;合鄉諸營,又有步騎衆多。不吝重賞,勉勵軍心,施良策以各路分進,山陽、濟陰可取之也!至若糧秣略乏,就糧於敵,此孫子之教!”荀貞問道:“兗人震怖不假,然良策何以出?”

戲志才說道:“檄江鵠攻谷城,困曹仁之兵;李瓚襲範縣,調廩丘蔣奇往援;子龍虛張聲勢,弋於河之東岸,以迫聊城夏侯淵部不敢妄動。然後檄玄德攻亢父,許將軍潛擊鉅野。鉅野距乘氏,六十里,朝發夕至,曹營必恐。明公親率大軍,直進山陽。當其時也,東郡之兵不得動,曹營無暇援山陽;袁遺清談士也,怎麼會是明公之敵?山陽既下,曹東郡三面受敵,徒然只有撤還東郡,濟陰可得!”荀貞沉吟,問荀攸等道:“卿等何見?”荀攸說道:“監軍奇才,兼有雄膽!”監軍者,監軍中郎將戲志才也。

荀貞乃從戲志才計,方傳檄諸將,待親統合鄉兵馬入兗,一信從青州來。荀貞看之,孔融所寫。信中以大義責荀貞,質問忽然攻歷城是爲何故?問荀貞“欲做董卓乎”?融信言辭如刀,荀貞讀畢,汗出如漿,親書回信,答以:青兗黃巾盛,取歷城爲剿黃巾云云。遣人送赴融所。

萬潛至,荀貞厚待之。黃巾俘虜被何儀押送到,荀貞令荀彧等妥爲安排,分與土地,用爲屯田。又用荀攸的建言,將興大戰,許顯、趙雲部中不可無謀主,以臨機決宜,叫郭嘉、徐卓分入許顯、趙雲軍中。

江鵠、李瓚、趙雲各得檄令。

江鵠引本部衆,驅趕百姓,號稱萬人,臨谷城下。谷城守將曹仁,登城觀敵,見江鵠於城外數裡下營,旗幟如林,兵士往來,喧鬧聞於城中。部曲將黃徵說道:“江鵠自恃兵多,疏於戒備。末將敢請精騎三百,爲校尉斫其首來!”曹仁給騎與之。黃徵率騎乃出,襲江鵠營陣。鵠兵於城外近處者,見曹騎出城,倉皇奔逃,黃徵追之不捨,追未及遠,道邊丘陵後轉出一支人馬,領頭之將笑道:“曹仁中我計矣!”正是江鵠。江鵠躍馬引騎,橫擊黃徵。曹騎正往前追,而側翼受敵,頓時大亂。黃徵拖矛回逃。江鵠逐上,將之刺死。曹兵戰死數十,降者百餘,其餘百數騎遁逃歸城,告與曹仁。曹仁遇敗不爲動。仁治軍素嚴,兵亦無亂。

江鵠築營已成,連日耀武城外,曹仁固守不出。鵠將問道:“我部號萬人而多民也,戰兵實寡。日前一戰,落了曹軍士氣,校尉正可圍而不打,爲何卻日日搦戰?曹兵如出戰,我部恐難勝。”江鵠笑道:“此中郎計也!中郎與我言,曹仁性沉穩,我越是搦戰,他越不會出,可以此惑之。我數日挑釁,果如中郎猜料。”中郎,從事中郎徐卓。

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27 舉薦戲忠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32 破敵(中)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6 虎狼之威(上)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8 範繩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2 擒賊先擒王(下)5 尋賢不遇(上)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9 高子繡髡髮代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0 歸家諸事18 誅滅沈家(上)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39 班底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3 文聘(中)36 第三兄弟54 膽大妄爲豫州兒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2 三見遲婢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84 捕拿張直(下)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4 裨將軍新旅建組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3 典韋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41 虛虛實實30 臨大事從容不迫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1 寇至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9 許季91 兵臨西華(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75 許縣陳氏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5 虎膽奸雄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76 演武薦賢(上)7 獨行29 樂進歸來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50 排場4 風雪夜刺(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7 每思內戰常齧指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 督郵屬吏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 謀北要在泰山郡2 二李陰與澤賊通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 東漢諸侯王41 效果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
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27 舉薦戲忠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32 破敵(中)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6 虎狼之威(上)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8 範繩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2 擒賊先擒王(下)5 尋賢不遇(上)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9 高子繡髡髮代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0 歸家諸事18 誅滅沈家(上)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39 班底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3 文聘(中)36 第三兄弟54 膽大妄爲豫州兒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2 三見遲婢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84 捕拿張直(下)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4 裨將軍新旅建組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3 典韋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41 虛虛實實30 臨大事從容不迫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1 寇至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9 許季91 兵臨西華(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75 許縣陳氏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5 虎膽奸雄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76 演武薦賢(上)7 獨行29 樂進歸來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50 排場4 風雪夜刺(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7 每思內戰常齧指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 督郵屬吏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 謀北要在泰山郡2 二李陰與澤賊通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 東漢諸侯王41 效果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