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

這幾天不能保證兩更,儘量一更吧。

——

說起上蔡也是名人輩出,前秦丞相李斯、前漢丞相翟方進、編錄《鹽鐵論》的桓寬、本朝有名的方士費長房都是上蔡人。上蔡在汝南郡西的中間位置,靠近潁川,沿汝水西去,行百餘里,可到潁川郡之邊城郾縣,向東去行五六十里就是汝南郡之郡治平輿。

荀貞是很想現在就去平輿的,不爲別的,只爲去拜訪一下平輿許氏的許劭、許靖兄弟。平輿許氏乃是汝南大姓,雖不及汝陽袁氏在天下的名望,卻也是一個數得着的有名士族。

許劭的從祖許敬、許敬之子許訓相繼當過三公,許劭和他已病逝的同產兄許虔早年被本郡邵陵名士謝甄贊爲“平輿之淵有二龍”,他們所居之裡亦因此和荀氏所居之高陽裡一樣,被鄉人稱爲“二龍裡”,又許劭的從兄弟許靖、許瑒、許相等人也都有盛名在外。

荀貞與他們雖沒見過面,但聞名已久了。

汝南、潁川都是名郡,郡中名士衆多,許劭兄弟雖盛名在外,但若只是爲了他們的聲名,荀貞倒也不會這麼想見他們,之所以迫切地想見他們,其實主要是爲了鼎鼎大名的“月旦評”。

在每月初一這一天,許劭、許靖兄弟都會對本郡乃至天下的士子們做一個“核論”,品題人物,汝南鄉人將之稱爲“月旦評”。所謂“月旦”,就是月朔,每月初一。許劭、許靖兄弟公族之後,又並有高名,他們搞的這個“月旦評”影響極大,凡被他們稱讚的人“如龍之升”,凡被他們貶低的人則“如墜於淵”,“清論風行,高唱草偃,爲衆所服”。天下人將他兄弟兩人,尤其是許劭與早年以“識人著稱”的郭林宗並稱,“故天下言拔士者,鹹稱許、郭”。

簡而言之,許劭、許靖兄弟的這個“月旦評”等同是把持了天下大部分的輿論清議。多年前,袁紹辭濮陽令歸家,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說道:“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單車歸家。有關許劭、許靖兄弟的逸聞趣事,最聞名於後世的大約應是曹操的“求評”了。曹操爲閹宦之後,常自慚出身,年輕時被橋玄賞識,橋玄對他說:“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曹操乃卑辭厚禮,造訪許劭,得了“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這樣一個評語,大喜而歸,“由是知名”。袁紹、曹操都是大貴族子弟,不久後的風雲人物,對許劭、許靖兄弟的“月旦評”,他兩人一個顧忌畏懼、一個主動相求,由此可見許劭、許靖兄弟的影響力。

要說起來,許劭和荀氏也是曾有過來往的。許劭曾去潁川造訪各縣名族,拜謁過荀緄,只是當時荀貞尚未有名,因而沒能與他相識。現如今,荀貞已不再是當年荀氏旁支的一個默默無名子,而已經名聞州郡,也不知見到許劭、許靖兄弟後,他兩人會對荀貞有一個什麼樣的評價?老實說,荀貞對此是很渴盼的。若能得到一個美譽,他在州郡中的名望必會再上一個臺階,說不定還會“衝出州郡,揚名天下”。

只是軍令在身,現在沒有時間,尚不能直接就去平輿,他且先將這份渴盼壓下,帶部渡過汝水南下,先到灈陽,再到陽安,此兩縣皆在此前已被孫堅、朱儁攻復。荀貞沒有多停,只在陽安略停駐了一下。光武皇帝的首任皇后郭聖通的弟弟郭況當年被光武帝封爲陽安侯,此地爲他之食邑,因爲汝南黃巾的主力已經覆滅,何儀又被擒投降,平定全郡指日可待,故此荀貞略有了點弔古的幽情,帶着戲志才、荀攸、宣康等文士在陽安縣轉了一轉,不過可能時隔久遠,沒能找着什麼當年郭況留下的遺蹟,休整了一夜後,越境而過。再往南去就是郎陵了。

出陽安前行數裡是道亭,再前行十餘里是確山。汝南郡和潁川郡有點類似,都是郡北平原多,郡南山地多,由此向西眺望,只見層巒疊嶂,轉顧東邊則是平原萬里。

荀貞對比地圖,觀望前路,說道:“再往前十幾裡就是郎陵了,過了郎陵再往前就出了豫州界,是荊州了。”這一帶不但山多,水也多,大小河流交錯流過。宣康揚起馬鞭,指點河溪,說道:“荀君,再往前就是荊州,那不是離淮水不遠麼?難怪此地這麼多河流。”

荀貞頷首,說道:“是啊,此地處豫、荊兩州之界,乃是中原之腹地,豫荊之咽喉,臨淮水,近南(今伏牛山)、大復(今桐柏山)諸山,據之,內可保汝南太平,外可爭荊州江淮,天下倘有事,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郎陵在淮河北岸,臨顧荊州之南陽郡,於整個天下的戰略上而言不算重要,但放到豫、荊兩州,特別是汝南和南陽兩郡來說,一旦生亂,卻也是一個攻守戰取的要地。

荀貞笑問宣康,說道:“叔業,你可知郎陵縣名來自何處?”

宣康搔首說道:“我只知此地曾爲臧侯封邑,卻不知縣名的來歷。”汝南、潁川兩郡經濟文化發達,民口衆多,又近帝鄉南陽,所以中興的功臣、貴戚很多都被分封在這裡,只從荀貞一路走過來,西華、陽安、郎陵都曾是侯國。“臧侯”就是藏宮。

荀貞遙指前邊的郎陵縣城,笑道:“縣之東南有一山名叫郎陵,此縣乃是以山爲名。”

宣康恍然大悟,說道:“荀君,你真是博學。”荀淑當過郎陵侯相,荀貞知郎陵縣名的來歷不足爲奇,他笑與陳到說道:“叔至,我說的可對?”陳到答道:“君說得很對。這郎陵山又叫大明山,因形似馬鞍,又被吾縣鄉人呼爲馬鞍山。”荀貞笑道:“噢?又叫大明山和馬鞍山?”笑指陳到,顧盼諸人,說道,“叔至到底是土著,這大明和馬鞍之別名,我就不知!哈哈,叔至,我這是在魯班門前買大斧,在夫子門前賣字了啊。”衆人都是一笑。

行軍打仗,鄉導很重要。鄉導不但是全軍的眼睛,有助於瞭解當地的山川地勢,而且是全軍的耳朵和嘴巴,就比如郎陵,這一帶在戰國時屬楚地,風俗、語言與潁川皆有不同,雖然說起來郎陵距潁陰不過幾百里,可若沒有像陳到這樣的土著在軍中,只一個語言交流就不通。

過了確山,又前行數裡,荀貞令全軍暫駐,等斥候回來傳報縣中情況。

時當下午,暖風習習,數千漢卒席地而坐,遠近綠野山川,風景宜人。

荀攸忽指向前路,說道:“那是什麼?”衆人看去,見烏壓壓數百人從郎陵縣的方向行來。宣康唬了一跳,從地上躍起,叫道:“是賊兵來了?”

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29 志高行健皓月明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5 欺上弄假國之賊36 會師(上)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 虎士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6 原盼31 督郵一怒(上)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35 鄉吏殘民47 武貴立功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3 督郵一怒(下)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2 君爲虎士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 書箋反覆修棧道41 夕陽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32 督郵一怒(中)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21 賞錢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3 陽翟侯扣使不遣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 冀州牧迎節以徵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33 程偃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82 光陰似苒流如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6 初夜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8 誅滅沈家(上)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5 威震陽翟(下)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1 上任西鄉38 範繩33 程偃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 聞寇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49 輜重已備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
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29 志高行健皓月明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5 欺上弄假國之賊36 會師(上)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 虎士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6 原盼31 督郵一怒(上)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35 鄉吏殘民47 武貴立功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3 督郵一怒(下)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2 君爲虎士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 書箋反覆修棧道41 夕陽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32 督郵一怒(中)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21 賞錢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3 陽翟侯扣使不遣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 冀州牧迎節以徵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33 程偃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82 光陰似苒流如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6 初夜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8 誅滅沈家(上)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5 威震陽翟(下)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1 上任西鄉38 範繩33 程偃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 聞寇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49 輜重已備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