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

冷風吹動院中的枯樹,乾枝晃動,發出嘩嘩啦啦的聲響,使人心煩。

陶謙猛地站起身,大聲對門外的侍從說道:“把門給我關上!”

門沒有關上,倒是隨着他這一聲厲喝,外頭進來了兩個人。

一個曹宏,一個曹豹。

見是自家的兩個親信來到,陶謙稍微放鬆了語調,原本嚴厲的面孔也鬆弛了一點,說道:“你兩個來了。”

曹宏、曹豹聽到了陶謙的那一聲大喝,此時來入室內,又見陶謙面色不豫,曹宏遂笑道:“哪個不開眼的惹怒了明公?明公給我說說,我去叫他來負荊請罪。”

陶謙勉強笑了一笑,回入席上坐下,叫他兩人也落座。

曹豹是個武人,性子上耿直急躁一點,坐到席上,開口說道:“還能是誰?徐州五郡,敢惹怒明公的,除了廣陵那一位,還能有誰?”

曹宏問道:“明公果是因此動怒麼?”

陶謙嘆道:“卿二人皆我心腹,我之心思,卿二人豈會不知?”

曹豹說道:“明公,我與曹君正是爲荀貞之而來。荀貞之在廣陵調兵徵糧,近日來,他的舉動越發頻繁,顯是將有異樣,敢問明公,不知對此可定下決策了?”

得悉荀貞調兵、徵糧後,陶謙就與曹宏、曹豹密議了一回,當時討論的結果是分以兩策應對,一個是調泰山兵出琅琊、入下邳,一個是調徐州的州兵集駐東海郡南。

泰山兵入下邳,當然是爲了增強下邳的守備力量。徐州兵集駐東海郡南,則是爲了能夠對廣陵造成逼壓,——如前文所述,下邳郡處在東海和廣陵間的郡土是東西狹窄的,從東海郡南到廣陵郡北,最短的直線距離只有八/九十里,徐州兵如屯駐在此,足以能夠對荀貞造成威脅。

陶謙和曹宏、曹豹商議出的這兩策,不可謂不積心處慮。

泰山兵、徐州兵都不是陶謙的嫡系,由這兩支人馬當頭陣,如能威嚇住荀貞,使他不敢妄動,自是最佳,如不能嚇住荀貞,也完全可以用這兩支人馬來消耗荀貞的實力,然後,再伺機遣丹陽兵進擊,如此,就算不能全勝,也定然不致落敗,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藉機削弱已漸尾大不掉的泰山兵,和越來越有點不聽話的徐州兵,從而達到丹陽兵獨強州中的前景。

可惜,他們的這個算盤打得雖妙,泰山兵、徐州兵卻也不是傻子。

徐州兵倒也罷了,雖然因爲荀貞的拉攏,他們中有些出身本州士族的軍官,對陶謙已生三心二意,可他們作爲徐州的州兵,畢竟是不敢拒絕陶謙的調動的,最多偷懶耍滑,十分力裡只出個五六分,——這已是他們“不合作”的最大限度。

臧霸卻不然,他是“客軍”的身份,原本軍餉、補給,都要仰仗陶謙,陶謙的命令他是非聽不可的,可這些年陶謙爲得泰山兵的助力,以壓制本州士人和廣陵荀貞,對他是百般放任,而今他雖非郡守,卻儼然已是等同佔有了琅琊一郡,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不聽陶謙的調遣。

前幾天,陶謙召臧霸來見,叫他率兵去下邳。臧霸怎麼回答的?叫苦連天,要糧要兵。——讓陶謙心煩意亂的幾件事中,這正是其一,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

泰山兵調不動,徐州兵就算能調得動,又有何用?

荀貞帳下的部曲有主力、有二線部隊,陶謙也是一樣。

陶謙帳下的頭等主力是丹陽兵,甲械最精,糧錢最足,戰力也是最強,而且經過從去年到現在的不間斷擴充,兵員人數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現今已有近兩萬之衆,真可謂是人強馬壯;其次則是泰山兵,兵卒亦銳,甲械也全,雖因客居徐州,離家日久,有不少兵士陸續私逃回了泰山,可臧霸卻也一直都在召兵,現仍約保持在萬人左右;至若徐州兵,因了陶謙一貫抑制的緣故,現而今只能算是二線甚至三線罷了,老弱病殘,戰力不強,裝備也差,鬥志更低,又因陶謙爲壯大丹陽兵,而數次減其餉糧、大加裁撤之故,現存的兵員人數也不是太多,只約有五六千人,沒有泰山兵在下邳呼應,只靠他們實在是難挑大樑,斷然是威脅不住荀貞的。

所以,臧霸不肯動,陶謙、曹宏、曹豹三人的“妙策”就無法得以施行。

聽曹豹問自己可有對策了沒有,頓時煩惱又上了陶謙心頭。

他心道:“當年我臨危受命,匹馬入徐,數月間掃蕩五郡,彈指盡平滅十萬黃巾,一州束手,名士盡伏,生民稱頌,萬衆傳美,是何等的暢快!卻怎麼就落入了今日的困境?”

其實,陶謙一點沒有落入困境。

對比一下荀貞。

荀貞只有一郡,陶謙有三郡。

裁撤過部曲後,荀貞只留了一萬多兵馬,而陶謙只精銳的嫡系丹陽兵就有近兩萬人。

怎麼看,勝面都在陶謙這邊。

陶謙唯一的問題是:他年紀大了,地盤多了,也就難免瞻前顧後,沒有了當年的果斷勇鷙。

陶謙如能還有着當年平定黃巾時的那種氣概,泰山兵不動、徐州兵不行,都沒有關係,便就乾脆親率近兩萬的丹陽精銳,進軍屯兵,與荀貞決死一戰,只要稍獲勝面,泰山兵、徐州兵必就不敢再三心二意,到時一擁而上,三軍齊動,只有一個廣陵郡、缺乏足夠縱深、同時也缺乏足夠兵員、後勤補給的荀貞,如何能勝?

然而,陶謙卻沒有了昔日的勇氣,面對銳意進取的荀貞,他自就會覺得陷入了困境。

陶謙拈鬚半晌,不發一語。

曹宏進言說道:“宏有一策,或可解臧霸不從調動之困。”

“噢?卿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曹宏先痛罵了臧霸幾句,罵道:“臧霸受明公大恩,卻與荀廣陵眉來眼去,心懷二意,不從調動,顯是存了坐山觀鬥之念,實在可恨,只是現在沒工夫找他算賬,只能姑且先放他一回。”

陶謙沒工夫聽他罵臧霸,追着他“可解臧霸不從調動之困的一策”問道:“良策爲何,卿速道來。”

“臧霸不從調令,明公可以彭城相代。”

“以彭城相代?”

“彭城產鐵,兵械素精,明公可遣一人往使,說動薛禮,叫他出兵下邳,助笮相守地,然後,再如前議,用徐州兵屯郡南,以脅廣陵。”

“此策固佳,奈何我與薛禮有隙,他未必肯聽我調動啊。”

“廣陵如興兵,必首取下邳,而下邳一旦爲廣陵得,廣陵就會兵臨彭城門戶,到那時,東爲明公,南爲廣陵,西又是孫堅,彭城小國,處三大國間,自保難矣!我意薛禮必是不願廣陵得下邳的。昔時小隙,如何能與今之身家性命相比?明公可許他婚姻,結以盟約,料他定從。”

“卿言之有理,……只是,許他婚姻?我二子皆已婚配,亦未嘗聞薛禮有女啊。”

“薛禮無女,可從其族中擇之;明公二子皆婚配,可娶小妻。”

當下之時,尚無後世的禮教森嚴,男女婚姻,有時並不重大妻、小妻之分,貴族名門家的女兒嫁給別人當個小妻,並非罕見之事。退一步說,即使薛禮對此介意,可他沒有女兒,只是從族中選個女子,嫁給“身爲一地諸侯的陶謙”之子做小妻,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陶謙沉吟了下,說道:“卿言甚是,薛禮還真是不太會願意廣陵兵臨郡界,……好!就按卿計,我今日便遣使去彭城,與薛禮相約婚姻,使他兵助下邳。”

“除此之外,明公可遣一使,再去魯陽,問袁公路借兵。”

十天前,陶謙已遣了一使去魯陽見袁術了,可至今尚無回信。陶謙點頭應道:“便依卿言,我再遣人去魯陽見袁將軍。”

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54 詐死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 查封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督郵一怒(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4 性格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40 鐵營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44 高家6 初夜11 寇至12 馳援56 允誠書從濟北來39 可笑雛鳳誘老薑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98 戲忠建言攻山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3 大獲豐收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61 曹刺史安定濟北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8 幸有螟蛉機變才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36 第三兄弟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8 詐降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2 賜字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1 虛虛實實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防寇51 動手前夜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47 山雨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5 冀董幽田兩名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40 鐵營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81 捕拿張直(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9 開練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9 許季25 再勝59 吾候諸君久矣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 牆下相托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61 仲業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91 忽然聞得故人到
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54 詐死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 查封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1 督郵一怒(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4 性格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40 鐵營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44 高家6 初夜11 寇至12 馳援56 允誠書從濟北來39 可笑雛鳳誘老薑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98 戲忠建言攻山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3 大獲豐收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61 曹刺史安定濟北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8 幸有螟蛉機變才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36 第三兄弟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8 詐降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2 賜字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1 虛虛實實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防寇51 動手前夜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47 山雨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5 冀董幽田兩名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40 鐵營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81 捕拿張直(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9 開練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9 許季25 再勝59 吾候諸君久矣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 牆下相托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61 仲業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91 忽然聞得故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