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程普諫止回師救

平輿是汝南的郡治,向北百餘里是陳國,向西百餘里是潁川,此地如再失守,那麼呂布向西可掠潁川,北進則可進攻陳、樑。他如果西略潁川的話,孫堅的後路就會被他阻斷,而他如果北取陳、樑的話,則豫州就會因此而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黃蓋等人將陷入極大的被動。

孫堅怒不可遏,拍案罵道:“袁術豎子!與我定下盟約,而今卻遣兵犯我境。背盟毀約,非人子也!”眼見孫策擊破張揚的援兵,稍微假以時日,波縣就可攻下,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袁術卻從他的背後捅了他一刀子,越想越是惱怒,他拔出佩劍,狠狠地斫在案几上。

吳景憂心忡忡,說道:“橋蕤、紀靈,術部名將也;呂布,幷州飛將,人云‘馬中赤兔,人中呂布’,雖敗於長安,而明將軍嘗與之交鋒,應知此人實驍悍。公覆或可敵橋蕤、紀靈,料卻難擋奉先。已失吳房、上蔡,若是平輿再失,豫州險矣!將軍,爲今之計,宜撤兵歸豫。”

“公覆”,是黃蓋的字。

黃蓋姿貌嚴毅,善養兵卒,能得將士死力,爲人長於決斷,智勇兼備,乃是孫堅帳下得力的重將之一,不僅能力出衆,他的出身也不錯,是名臣故南陽太守黃子廉之後,因是,孫堅表他爲汝南都尉,使鎮名郡。確如吳景所說,孫堅也認爲憑黃蓋才能,固是足以抗衡橋蕤、紀靈,但恐怕卻非是呂布的對手。然而,難道就因此而放棄眼下的大好局面、無功折返麼?

孫堅又不甘心。

他沉吟難斷。

程普出列說道:“呂布雖兇,以普之見,不足爲慮。”

孫堅問道:“公此話何意?”

孫堅帳下諸將,程普年最長,包括孫堅在內,都尊稱他爲“程公”。

程普答道:“設若是袁術親犯我境,將軍自應回師,而今布雖驍勇,孤軍而已,合汝、潁、陳、樑之衆,焉不能御?今如回師,再取河內難矣!”

吳景不同意,說道:“汝南強豪瞿恭、江宮、沈成諸輩,早前明將軍招之,而他們皆不應,今卻從附呂布,何哉?賴因袁術故也!汝南諸縣的豪強、士人多與二袁勾連,布雖孤軍,猶近萬步騎,且挾袁術之勢,不可小覷。”

程普哂笑說道:“如瞿恭、江宮、沈成者,名爲強豪,行徑實賊,像他們這樣的,便是從附呂布的再多,也無需擔憂。”對孫堅說道,“要非先有陳、樑爲患,將軍現又用兵河內,瞿恭、江宮、沈成之輩,不需將軍親伐,擇一偏裨便即足可剿滅了!李文達屯據郎陵,明識之士,地方之雄也,觀汝南軍報,未見他叛從呂布,由此可見袁術之不得人心,呂布之敗兆已證。”

李通是個有見識的人,在程普看來,他堪稱是汝南諸多割據豪強中的唯一雄傑,而他現今卻不從呂布,以此觀之,可見袁術在汝南的人心遠不如袁紹,呂布一時取勝,早晚必敗。

聽了程普的這番話,孫堅點了點頭,心中贊同。

一直沒開口的公仇稱這時盤衡已定,啓齒說道:“將軍與荀侯情同骨肉,今汝南告危,荀侯知將軍遠在河內,定不會坐視,料徐州的援兵已在路上。待克波縣,旋師不遲。”

公仇稱的這句話一出,孫堅立刻同意,有了定見,因按下怒火,對諸人說道:“長史此言不錯,貞之與我,生死交也,他必不會任由汝南被呂布攻佔。”稍作思酌,下令道,“傳檄潁川、陳、樑,共發兵赴汝南,援公覆。再行州檄一道,請貞之遣兵相助。”

不管荀貞是否已經遣兵往援,這道州檄都是應該發的,有此州檄,徐州兵入豫境方名正言順。

公仇稱見孫堅猶懷忿恨,勸解說道:“袁術利令智昏,撕毀盟約,侵犯我境,這不僅是要與吾豫爲敵,也是要與荀侯爲敵。等到攻克了波縣,明將軍旋師返回,可與荀侯相約,勾通劉景升,共擊袁術!三州兵馬齊發,袁術區區一郡之地,何能擋也?亡之不遠。”

孫堅這才忿氣稍下。

孫策下拜堂中,慨聲說道:“適才程公、長史言之皆有理,然以策陋見,到底是強敵來犯,豫州不可無主坐鎮,策請父侯統兵返回,至於波縣,敢請父侯留四千兵與策,足能破之!”

孫策這股初生牛犢的勁頭,讓孫堅十分喜歡,對袁術的忿惱因之又散了些許,他讚賞地看了看孫策,叫他起來,笑對諸將說道:“袁術諸子,比與吾兒,狗彘耳!”雖是贊喜孫策的銳氣,卻是不能同意他的請求,對孫策說道,“海內擾亂,吾兒用武之時當在後,不必急於現下。”

孫策的話倒是提醒了公仇稱,他說道:“伯符所言,也有道理。於今豫州雖有徐相與弘都尉等留守,然無主將。臨敵決勝,首在果決,徐、弘諸君若是意見不一,或會延誤戰機。伯符有明將軍之風,年雖少,可堪大任。明將軍不如遣伯符還豫,令協調諸將,共抵呂布。”

“徐相”,說的是陳國相徐琨,“弘都尉”說的是潁川都尉弘諮。

徐琨,是孫堅的外甥,弘諮,是孫堅的女婿。留鎮豫州的黃蓋、朱治兩人倒也罷了,徐琨和弘諮卻一爲孫堅的親屬,一爲孫堅的半子,他兩人如果意見不一,彼此不服,確會影響戰事。

孫堅遲疑了下,心道:“這樣也好。”

如果能抵禦住呂布的侵犯,甚或進而將呂布擊敗,那這絕對是顯赫的戰功一件。孫策若是能得此戰功,對他日後在軍中的威望會大有幫助。即便不能抵禦住呂布的侵犯,有荀貞的徐州兵相助,料來也定然不會有大敗,對孫策亦不會有什麼反面的影響。

由是,孫堅改變了主意。

他對孫策說道:“吾兒可帶本部,即日折返豫州。我給你手令一道,豫州諸將皆由你節制。”敦敦叮囑孫策,“然不可自負,要多聽諸將意見。呂布,悍將,不可輕視。貞之如遣援兵,下邳距汝南最近,以布之悍,吾料主將必是君卿,你見到許將軍後,要恭敬執禮,不得怠慢。”

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69 躋身才俊(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30 回家29 許季33 程偃1 上任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 二李陰與澤賊通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72 初見一龍(下)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37 生來無計避徵徭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5 虎膽奸雄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8 列得嚴陣詈以挑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 且以盜賊付太守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53 送糧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9 荀君爲政(上)39 點將封侯趁少年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4 賊困屋中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 且以盜賊付太守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8 範繩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4 招攬樂進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64 戲忠35 鄉吏殘民35 鄉吏殘民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 佳婦何人陳家女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7 曹隱袁進皆貴宦48 正旦之日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6 初夜4 將近臨湘桃花盛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43 縣尉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 太守長史兩不負30 奉先馳雄擊汝南55 毀容
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69 躋身才俊(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30 回家29 許季33 程偃1 上任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 二李陰與澤賊通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72 初見一龍(下)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37 生來無計避徵徭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5 虎膽奸雄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8 列得嚴陣詈以挑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 且以盜賊付太守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53 送糧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9 荀君爲政(上)39 點將封侯趁少年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4 賊困屋中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 且以盜賊付太守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8 範繩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4 招攬樂進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64 戲忠35 鄉吏殘民35 鄉吏殘民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 佳婦何人陳家女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7 曹隱袁進皆貴宦48 正旦之日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6 初夜4 將近臨湘桃花盛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43 縣尉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 太守長史兩不負30 奉先馳雄擊汝南55 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