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

四月底,王爭率山東軍來到河南開封境內。

山東軍行軍速度不急不緩,一直是列陣前行,王爭又廣散哨騎,儘管小事不斷,但卻從沒出過什麼大亂子。

說來也是可氣,楊嗣昌的督令上說得好好的,山東軍出境後一切的糧餉軍需都由地方上酌情供給。

剛出山東在歸德府的時候還算可以,也許是那邊距離山東較近,亂子比較少,當地的知府衙門和官軍還沒有潰散許多,對於山東軍的供應也是盡心竭力。

不過要是說起來到開封府後的待遇,王爭簡直就是氣不打一處來,屋漏偏逢連夜雨,山東軍輜重營只能帶一個月的軍糧,但第一天率軍進入開封地界,第二天就斷了一切的軍需。

各處衙門說正在“盡力籌辦”,不過誰都知道這是敷衍之詞,客軍援剿,想要什麼糧食給養都需要自己想法子才行,這也是不成文的規矩了,因爲朝廷這邊是根本靠不住的。

本來王爭也做了這個心理準備,但沒想到境況竟然糜爛成這個樣子,地方上到處都是白骨和餓死的人屍體,要是想從一些村莊上討要購買糧食,想都不要想。

經過哨騎傳回來的消息,王爭這纔是恍然大悟,原來河南最近已經鬧了好長一陣子饑荒,而且在這饑荒之中不時的又有蝗災、旱災接踵而至。

地方官府自顧不暇,上報到朝廷以後,發下來的賑災銀兩和糧食又被各級官吏貪墨一大部分,最後到手頭的杯水車薪,簡直是民不聊生。

倒不是地方的知府衙門對督臣命令視而不見,而是根本就沒辦法接濟什麼進剿的官軍,那點物資用來供養地方上的守備兵力都是有所不足,日夜的潰逃。

況且,進剿的官軍已經被左良玉那等軍閥一般的人物將名聲搞得惡臭無比,所以現在各地的難民百姓有個不同尋常的現象。

見到官軍彷彿見到草寇一般的躲避,見到真正的流寇卻好像是真正的正義之師,爭相開門“迎闖王”,加上李自成採取了宋獻策和牛金星的策略,起碼現在闖營的軍紀還是約束的很不錯。

相比左良玉那等到處殺人放火解決自己部下糧食給養問題的朝廷官兵,百姓們在窮困潦倒的時候顯然明白哪一方更應該支持。

聽聞闖王李自成已經身在河南,而且闖營數夜之間已經聚衆數萬,開封府有沒有什麼官軍駐守,各地官軍又驚又懼,幾天之內接連潰散了將近一半的人馬。

這些人要麼是脅裹而逃,要麼是轉頭加入闖軍與農民軍各部。

有了這些原明軍的加入,李自成更加如虎添翼,聽聞已經接連攻破了好幾個縣城,實行那開倉放糧,誅殺貪官鄉紳的大快人心之舉。

開封府是河南重地,開封城內的知府聽到四處都是農民軍起義的消息已經是驚魂未定,加之城內官軍日夜不斷的潰散,到現在已經不剩下幾個人。

一樣的情況,知府衙門也是亂作一團,根本沒有任何有效的政令能緩解燃眉之急,結果還是許州守備韓友德星夜前來援助,率領幾百的許州兵入駐開封城,這才穩住人心。

當然,那韓友德從許州逃到開封城,自然不是完全的好心,因爲那邊已經完全的無可救藥,待下去也守不住了。

進城的第二天,韓友德就去找開封知府要他寫一封行文證明自家的忠勇無畏,與許州如今的亂局是沒有半點關係。

眼下韓友德是開封唯一的助力,知府爲了籠絡他的心只好照辦,哪知道韓友德的算盤很響,就連開封城守不住的退路都已經想好。

近來傳得最多便是楊嗣昌老賊從山東調來一支客軍援助河南,說起領兵的人那是不可小覷,是那個在奇襲建奴興京的山東總兵王爭。

所以韓友德也有準備脅裹知府與知府夫人而走的想法,到時候那王爭應該也會投鼠忌器。

這次進入河南的山東軍算是西北之地唯一的朝廷精銳,聽聞未曾有過任何敗績,甚至曾經在遼東斬了三千個建奴首級。

這等的功績不需要王爭去自賣自誇,朝廷自然會幫着歌功頌德,六科廊的那些文官也是揮灑筆墨,什麼不世奇功之類的文章雪片一般飛往各地,所以即便遠在河南的李自成,偶而也是對王爭和山東軍有所耳聞。

當然了,農民軍對建奴所知甚少,他們聽到的無非就是遼東的邊軍如何如何被清軍大敗,建奴如何的勇猛,但未曾親眼見過誰都不相信。

就算是李自成本人,一樣對崛起於東北之地的女真毫不擔憂,覺得闖軍天下第一。

不少農民軍的頭領也在暗自琢磨,這個山東軍會不會也是和左營一般空有名頭,暗地裡卻只是個繡花枕頭。

開封知府聽聞有這樣一支軍隊進剿河南,如今已經到了開封地界,趕緊是動員開封府的各級官吏,生拼硬湊也要拉出一批糧餉給王爭送過去。

王爭那邊受寵若驚,實在是沒想到這開封知府竟能知錯就改,對自己般的好,但卻不知道這傢伙一樣在暗地藏有小心思。

山東軍接受了這麼一批糧餉後,就算是欠了開封知府衙門一個人情,到時候要是有所不測,請山東軍援救開封也能張得開嘴。

況且,有了王爭這一層關係後,那韓友德應該就不會太過放肆。

不過王爭帶着山東軍剛剛趕到通許縣,喜滋滋的準備去接受糧餉的時候卻聽到個壞消息,說這批給山東軍的糧餉前腳出了開封城,後腳就被闖營給劫了。

時間就在幾天前,現在押送的官軍已經潰散。

李自成這般的做法,看在王爭眼裡就相當於赤裸裸的宣戰,況且,自己帶着山東軍剛剛進入河南,糧餉直接被劫了那不就相當於狠狠的被抽了一耳光。

河南這麼大,到處都是流寇,闖營來去如風,一時間王爭還真不知道從何剿起,不過有一點他還是知道,民心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下基礎的,闖營已經在河南經營了這麼多年,已經是人心所向。

山東軍若是想自保,就只能從上層的地方豪強與鄉紳地主階級去看,一個階級佔不到,但總歸是要穩住另一個階級的心。

這些地方豪強和鄉紳地主往往是闖營口號中打擊的對象,他們有財有勢,就連朝廷和南北兩直隸都有不少人脈,但卻對朝廷官軍失望透頂,但這些人除了朝廷兵馬還真就是無所依靠。

這個時候要是王爭打出一場漂漂亮亮的勝仗,再朝他們拋去橄欖枝,就算提出什麼無理的要求,這些人還不是要顫顫巍巍的接住。

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
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