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

三千餘名山東水兵乘着舟艇迅速接近碼頭,此時在碼頭周圍停駐的船隻只有很少幾個是可以作戰的沙型戰船,剩下的大多數都是各類商船。

蓋倫商船體積不大,但運貨最多,備受海商們的青睞。

除了這些小型連環舟、子母舟所承載的大批水兵以外,那些中型甚至大型的戰船、福船上則是截然不同的山東軍嫡系步兵,甚至有少量的馬匹運載。

他們早在多年的拉練中習慣了海上顛簸,都是緊握手中刀槍,凝視着對面水城上的鄭氏大旗,他們的目標,就是將山東軍大旗插在那座城頭。

方纔的炮擊目的是在向其它三路兵馬宣示水師就位的信號,殺傷鄭家的丁口和一些百姓也是無法避免。

這炮擊就是全面進攻的開始,自那以後,大部分戰船和舟艇都在不斷向前,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部分中型戰船留在後面。

這些戰船上並沒有承載步軍,正相反,上面裝備着大量火器和炮彈。

山東軍主要的艦炮就是傑姆以及那些投奔山東軍的葡萄牙人主持製造的佛朗機加農炮,雖然和西方的比不上,但威力卻也要比普通船炮強上一些。

無論水師還是步軍,這些林林總總的兵馬從靠近碼頭,再到一一奪船、登岸,這些環節山東軍雖然經過無數次的演練,但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爲了因爲一些意外因素,比如碼頭的海商影響到山東軍攻城,王爭在與幕僚府多方商議後決定,攻城的山東軍可以看情況實行殺無赦的軍令。

在王爭看來,這安平之戰,就是自己能否定鼎江南的關鍵,就算因此傷害到一部分城中百姓或者商人,也是在所不惜。

此時山東水師陣型未成,按說正是半渡而擊,取敵未穩的時候,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

負責碼頭的鄭家統領是家將鄭奇,當他接到奏報帶着大批丁口匆匆趕到這裡的時候,滿目所見只是商人和百姓們四散奔逃的場景。

鄭家丁口們多年行走於海上,前些年的金門炮戰是何等威武雄壯,誰能想到,這纔多久過去,竟然被人打到家門口來了。

對於鄭家來說,這就像是被人當面打了個巴掌一樣。

鄭奇第一時間阻止丁口的潰散,帶領趕來支援的幾千人登上水城佈防,本來他是想趁着山東水師未曾接近時關上水門,並且用火器還擊,這樣就有足夠的地利致勝。

但因爲山東軍來的簡直太快,而且事先鄭家上下並沒有任何人得到消息,就好像憑空出現的一樣。

這忽然間的變故使得大部分開始驚慌失措,碼頭處本就是人船擁堵,平時搞不好都會堵塞半天,發生變故之後既有着急要進去躲避的,也有想要轉舵離開的。

這就造成交通癱瘓的嚴重後果,鄭家本來佈置在外面的幾艘大型戰船一下子成了活靶子,跑也跑不動,只能眼睜睜看着對方密密麻麻的舟艇接近。

山東水師舟艇上搭載的全是負責清掃外圍碼頭船隻的水兵,這些水兵本就是在登萊沿海一帶招募的縴夫,並且其中有一部分水賊。

水賊從前是登萊一霸,地方官府剿之無力,但是王爭橫空出世,幾場大戰下來,那些敢於叫囂的頭領全都被剿滅,只剩下一個號稱黑魚的江大。

江大在王爭的支持下,很快統一了登萊一帶的各地水賊,緊跟着他帶領水賊們進入山東軍,這就是山東軍水師第一批水兵的由來。

即使到了現在都沒有其他人知道,在水路上威名赫赫的黑魚,竟然是早先王爭安排在五文河的山東軍臥底。

這些水賊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甚至比巡檢司鹽丁更狠。

他們乾的原本就是掉腦袋和朝廷作對的事情,整天過的都是刀頭舔血的日子,對水上作戰也是爛熟於心,經過多年的征戰和操練,早已成爲山東水師在水上的主力。

換句話說,他們就是水上的“戰兵”。

即便舟艇被偶然擊沉,絕大部分水兵都能憑藉過硬的水上本領跳到水中,找尋機會接近那些擠在一起的商船和鄭家船隻,並且忽然冒頭,給予他們狠狠一擊。

鄭家水師擅長大規模的海戰,他們的水兵在海上都是硬茬子,越大的陣仗戰鬥力越強,而山東水師論海上炮戰根本打不贏鄭家水師,所以就要在其它方面下下功夫。

成王敗寇,世道如此。

王爭不管用什麼手段打贏,卑鄙的法子也行,用後世毛爺爺的話說,就算沒有任何打贏的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打贏。

山東水師成立不久,而且多年以來擔任的只是運送兵馬器械和護衛沿海的任務,並沒有經歷鄭家那種大規模的海戰,只擅長小規模和較爲擁擠的碼頭戰,胡泊戰。

如此這般四面八方的圍上去,真實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爬上對方戰船,衝進去殺掉他們的水兵,把戰船奪到自己手裡。

鄭家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山東水師竟然是這般無賴的打法,根本不管什麼道義和規矩,你越是疲軟,他就越發狠,想要將你一舉擊垮。

這也是無奈的辦法,王爭何曾不想建立自己的艦隊,堂堂正正與鄭氏來一場世紀海戰,決定海上霸主的地位。

但現在山東方面製造大型戰艦一是沒有技術人才,二是根本找不到什麼門路,屬於最開始的階段,往往是事倍功半。

說起來還是後世抗日神劇帶給王爭的啓發,自己雖然沒有槍沒有炮,鄭氏可早就替我造好了,如同大明立國的鄱陽湖水戰一樣,朱元璋以中小型戰船爲主,以弱勝強,戰勝了陳友諒的大型艦隊。

鄭家戰船和碼頭上來來往往的商船擠在一起,根本發揮不出應有戰鬥力的一半,只能眼睜睜看着己方被山東水師的小型舟艇一點點的蠶食。

奪船,勢在必得。

水門已經不要想再能打開,戰船要出,但是商船要進,擁堵在一起根本一步都挪不動。

外圍巡哨的幾艘鄭家戰船上響起短促而激烈的喊殺聲,原來是山東軍的水兵螞蟻一般的爬上外圍戰船和商船。

鄭家水兵死一個就少一個,但發狂一般的山東水兵卻彷彿無窮無盡,商船他們也不放過,反正現在停在碼頭上的任何船隻,都要掛着山東軍的大旗。

稍有抵擋,就是一陣疾風暴雨般的襲擊。

船上的人一大部分都被直接砍死扔下海,剩下那一少部分聽着四處不斷的喊殺聲,早已失去了任何鬥志,抱頭蹲在地上投降。

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
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