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

“爹說的對,可那刑一刀前段時間也進入拓城與孔巒合兵一處,這豈不是成了掎角之勢?”

聽到這話,牛金星再次放下那本三國演義,喃喃道:

“山東軍議司能人不少啊~,左軍議李巖善謀,右軍議管清天主內,再加上顧君恩那些參謀,要是我估摸的不錯,這次分兵而進就是他們出的點子。”

說到這裡,牛金星忽然冷哼着道:

“王爭雖說受封忠烈伯,可不過是個山東總兵地職位,就算成了左都督,也沒那個充足的時間去擴兵。”

“眼下山東軍地戰兵十二營盡數去了遼東,還守在山東已經是不多,能派出來的又能剩下多少,去了官兵以往虛張聲勢的數目,剩下的根本不足爲慮。”

說到這裡,外頭忽然響起了幾句大喊,沒多久,一個身穿白衣的頭領快步入帳,抱拳說道:

“弟兄們馬失前蹄,驚擾了軍師和公子歇息,實在是罪過!”

牛金星打眼看過去,這頭領說完那句話後就低着頭,不過當下他心思不在這邊,所以並沒想那麼許多。

爲表身爲軍師的大度,牛金星輕輕嗯了一聲,拿起三國演義裝着看了幾眼,自顧自說道:

“眼下大戰在即,你們可不能鬆懈。”

那頭領道了聲是,依舊頭也不擡,彎着腰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這個時候,牛金星皺眉看着他消失的方向,老是覺得有些熟悉。

這頭領不是別人,正是張獻忠的養子——李定國。

方纔他和張獻忠、孫可望一行人牽着馬從牛金星的帳外經過,卻被一名起夜的流民營小頭領發現,距離他最近的孫可望呆住沒有立刻滅口,讓這小頭目發出幾聲恐懼的喊叫。

是李定國眼疾手快的抽出腰刀,後來孫可望說反正也被發現,建議張獻忠立即逃走,張獻忠當時有些慌亂,直接採取了孫可望的方式,最後依然是李定國自告奮勇,出來斷後。

其實喬裝這種本事李定國幹過好幾次,已然是輕車熟路。

最出名的那次還是奇襲襄陽,李定國帶着二十名精騎喬裝成楊嗣昌的信使與軍官,成功騙過守城明將,立了奪下襄陽的第一功。

從牛金星的營帳中走出來,李定國冷哼一聲,拍拍手,緊跟着飛身上馬,直奔東面去追張獻忠。

......

且不說第二天一早闖王李自成聽到張獻忠趁夜東逃的消息後,是何等的氣急敗壞,在眼下的拓城,早已是一片緊張備戰的景象。

其實在刑一刀率部趕到拓城之前,歸德府本地最大的馬戶豪強孔巒就已經決心死戰,爲了防止流寇就地取材,城內的山東軍外系兵馬派人將樹林砍伐一空,盡數運到城內。

一方面可以用作檑木阻擋進攻,另一方面也可以拖延流寇攻城的腳步,不過雖然官兵空前的團結,但城內卻並不是鐵板一塊。

得知闖王將要親率大軍解放拓城,城內那些來不及享受山東軍政策的百姓紛紛大喜,到處奔走相告,一首首歌謠在大街小巷流傳甚廣。

拓城以北的守備府邸之中,刑一刀手中拿着一張不知從何而來的紙片,看見上面寫滿了“迎闖王,不納糧”這種口號,氣得手都在發抖。

鷹臉刑一刀的名頭孔巒聽說過,是早些年便跟隨忠烈伯南征北戰的大將。

數年以前,刑一刀帶着兩百嫡系鹽丁死守鹽莊,成功拖延到援軍趕到,最終擊退數千賊寇的事蹟,到現在都是流傳甚廣。

有這樣的人物鎮守在拓城,孔巒總算是能微微放下心,此刻看着刑一刀臉上的怒意,他心裡竟然是有些害怕。

刑一刀這等人物遇見了那忠烈伯王爭,據說就和現在自己的表現一樣,乖巧好似孩童,大氣都不敢多出一口。

孔巒不禁在想,那忠烈伯到底是不是傳聞中的三頭六臂,天庭神將下凡?

刑一刀將紙扔到腳下,“噌”的抽出刀,對堂上的諸多嫡系、外系軍將沉聲說道:

“去查這些東西是誰在散發,有一個殺一個,有一家殺一家,絕不姑息!”

孔巒和那些外系的將領有些愕然,他頓時出列勸說道:

“將軍,流寇馬上就要打到城下,現在最怕的就是這些小人在暗中作亂,此刻當是以安撫爲主,這麼殺不是逼他們跳出來作對嗎?”

聽到這話,刑一刀回過頭,那種森然的眸子一下子就將孔巒盯得毛骨悚然,頓時低下頭不敢再看。

這時只聽刑一刀淡淡的說:

“孔遊擊說的不錯,就是要提前把他們逼出來,只有在闖賊打過來之前把城內清理乾淨了,才能用全力去守城。”

說到這裡,刑一刀冷笑一聲,立起那柄帶着豁口的鋼刀,堅定的說到:

“拓城穩如磐石,傳軍令吧,孔遊擊!”

聞言,孔巒渾身一抖,立刻低着頭抱拳吼道:

“末將,謹遵軍令!”

......

“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

“開了大門迎闖王,富戶豪強往家藏!”

拓城的大街小巷,現在到處都是奔跑的百姓,他們手中拿着不知從哪得來的小紙片,喊着“迎闖王”的各種口號,端的是無比激動和興奮。

這種事本來孔巒也是有心制止,但是他的方式不過是發佈告示,再抓了幾個領頭的扔進牢獄了事,本以爲能震懾宵小,卻沒想到引得百姓更加瘋狂。

山東軍目前尚未完全佔據歸德府,除了初來乍到需要時間運作以外,還有諸多政策不能在明面上拿出來施行的原因,所以聚耕農莊興起的速度不如山東本地,到現在也才新建了三個而已。

拓城位於開封府和歸德府交界之處,是最爲靠西之地,所以這裡的聚耕農莊還沒來得及建起來流賊就已經大軍壓境。

這個時候,那些饑民立刻搖身一變,眼看着就要成爲兩眼放紅的惡狼。

孔巒由於是豪強頭子,正是百姓口號要喊打的對象,所以已經是整日擔驚受怕的坐立不安,抓了那幾個人後形勢不但沒有改觀,反倒愈演愈烈起來。

這一下就不敢再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生怕惹怒了全城的百姓,在闖軍打來之前就已經內亂破城。

由於城內官兵有些服軟的態度,那些原本在暗地的闖軍細作和有心人,已經放心的來到檯面上吆喝,根本不將官兵放在眼裡。

在他們的印象裡,這種事情不過是闖王破城的先兆罷了。

可就在這天,剛到城內沒多久的山東兵馬忽然從軍營中走出來,持着刀槍沿街搜找。

他們只要是見到那些傳播口號和散佈傳單的人,立刻將刀槍架在他們的脖子上,押着往城頭而去。

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
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