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

眼下黃河以北的中原地區,除了山東六府以外,沒有被闖軍踏足過的也就剩下開封府、歸德府這幾個州府。

所以這時間一長了,難免會有一些打了敗仗的朝廷文武官員爲了轉移轉移,在這件事上動歪心思。

儘管這些都是空穴來風,提的一般也都是百總、千總這等級別的小軍將,充其量不過是個守備,並沒什麼地方上的大員在官面上去說,可不知怎的,竟然在幾個月之內就傳遍了河南。

在歷城的李巖也在納悶,要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成流言,背後沒有勢力在推動是不可能的,不過山東軍目前得罪的人太多,一時間也根本想不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使絆子。

李巖能做的只是盡力穩定山東本地的局勢,通令各地保安司、軍議司分署,抓捕一切散佈謠言的宵小之輩。

山東軍的三級系統保證了即便在王爭率戰兵出征的時候,山東六府依舊能有可觀數量的正兵駐守,再加上軍議司政令及時,這種小流言其實在山東本地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另一方面,闖軍雖然不敢去動有劉國能和陳永福駐守的開封城,但未必不敢打歸德府的主意。

這個地方雖說比不上開封那麼大,但卻素來號稱有糧草積蓄,打下這個地方,對正在蓬勃發展的闖軍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不過經過一番打探,駐守在此地的竟然還是山東軍外系兵馬,王爭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收編了歸德府,李自成有些投鼠忌器,沒敢直接動手。

但他也沒有放棄,接連派遣小股的馬隊去探聽情況,偵查地形。

在位於汝南的闖軍大營中,正有不少人在裡面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什麼,忽然一名老營急匆匆的跑進去。

一進屋子,見到闖王、曹操、八大王等人都坐在桌子旁邊吃喝。

闖軍也算是鳥槍換炮,基本上是打到哪搶到那,不過與早些年有了明顯的區別,現在李自成已經知道佔領地盤收攏流民壯大實力這些事,再加上牛金星謠言功夫做得完善,所以這日子在逐漸的變好。

打破了許許多多的朝廷城池,李自成擄掠來不少珍寶金銀和官家女子,除了各位頭領分發下去的,自己則是享有優先挑選的權利。

久而久之,李自成的眼光當然也在變得越來越高,有了一些上位者的威嚴,見到來人匆匆忙忙,皺着眉頭說道:

“沒見我和八大王在商談機要,下次注意點,不要冒冒失失的沒了分寸。”

那老營用力點頭,斷斷續續的說道:

“闖王,官兵打勝了....”

聽到這話,一旁的粗壯漢子冷笑一聲,說道:

“闖王,你手下這小子怕是傻了吧,官兵剛剛被咱們擊潰,就連傅宗龍都給砍了頭,楊文嶽一樣是自身難保,他們去哪打勝?”

羅汝才明顯也沒擡在意,喝了杯酒,又夾幾口小菜慢悠悠的吃起來,並沒急着搭腔。

那老營不敢頂嘴,只能是連聲的道:

“闖王、八大王,聽說那王爭帶着山東兵在錦州打了個大勝仗,砍了韃子兩個王的人頭,斬首過萬哪——”

“荒唐!”

李自成呆了呆,緊跟着就是拍桌而起,喝道:

“想當初我蟄伏數年,最後也不過是砍了一個福王而已,韃子難道如此不堪一擊,竟能讓王爭砍兩個王,他們難道是吃屎的!?”

羅汝才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就連上面夾着的小菜落到腳下都沒注意,不過他很快就是穩定下來,靜靜的放下筷子,略有笑意的問道:

“可是探聽清楚王爭砍掉的是哪兩個王了嗎?”

老營想了半晌,這纔是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回大王,據說是孔有德和耿仲明!”

聽到這話,李自成頓時哈哈大笑,將碗裡的酒喝乾後促狹的笑道:

“看來明廷氣數已盡,這兩個算什麼王,估摸着那斬首過萬又是在吹,虛張聲勢罷了。”

張獻忠這才反應過來,用拳頭“砰”的砸了一下桌子,惡狠狠說道:

“沒錯,狗官兵最擅長的就是虛張聲勢,把蠅頭小功誇成驚天的大功可是他們看家本領!”

說到這裡,張獻忠好像忽然想起什麼有意思的事情,邊笑邊繼續說道:“想當年在谷城的時候,有個姓楊的百總還來找過我,說是截殺一批流民,人頭對半分。”

聽到這裡,羅汝才起了注意,靜靜的問道:

“八大王,你同意了?”

“放屁!老子怎麼會和狗官兵同流合污?當即就讓老營給他轟出去了,不過這廝最後還是動手了,當時迫於形勢還不能和朝廷撕破臉皮,就只能一聲不吭了。”

張獻忠說話的時候好似一個粗狂的漢子,什麼都不在意,可眼角總是到處去看,觀察李自成和羅汝才的動靜。

羅汝才早就注意到張獻忠的小動作,當下只是在心底冷笑一聲,仍然沉穩的坐在那裡夾菜喝酒,一聲不吭。

李自成的反應挺大,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裝出來的,張獻忠笑了笑就不再繼續說。

示意那個報信的老營退下去,李自成讚賞道:

“八大王做的對,當時朝廷得勢,來不說那些了,繼續喝!”

......

李自成等人爲朝廷的“虛張聲勢”而對“鬆緊大捷”毫不在意,可有一個消息卻悄悄的傳到了京師的暖閣。

看着這名錦衣衛遞上來的奏報,崇禎皇帝勃然大怒,起身轉悠了半晌,說道:

“傳朕的口諭,讓兵部尚書陳新甲速來暖閣。”

陳新甲坐在崇禎御賜的座椅上,看完後同樣是有些吃驚,張大了嘴,不可置信的說道:

“皇上,這,這不可能是真的吧,忠烈伯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審查清楚再...”

不等陳新甲說完,崇禎臉色立即大變,怒聲的道:

“你看看這些年王爭做過的事情,同左良玉互通有無也就罷了,違逆聖旨朕也就忍了,可現如今,他竟然敢和流寇私自定下協議,全然不將朕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不然山東怎麼會半點事情都沒有?”

天子盛怒,陳新甲惶恐萬分的跪在地上,小心翼翼道:

“皇上您要三思啊,流言蜚語,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哪!”

聽陳新甲說完,崇禎更加是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拂袖說道:

“陳愛卿不必再提!傳朕的旨意,嚴令王爭在十日之內率部撤離鬆錦,返回山東,不得有誤!”

說到這裡,崇禎淡淡道:

“朕要在平臺見他。”

崇禎皇帝的語氣已經是動了殺機,陳新甲怎麼敢再勸,只好瑟瑟發抖的伏跪在地上,高聲大喊:

“臣遵旨——”

......

在大明京師的牢獄,一位披頭散髮的“高官”坐在其中,身旁擺着一碗水飯,就這麼呆呆的望着那一小塊天窗,一直到天黑。

第二日一早,一名獄卒來到這邊,按照規矩給這犯人投飯,卻見這施邦耀還在坐着,而昨日晚上的飯食他到現在都還沒動一口,這纔是帶着驚訝的心思吊兒郎當問了一句:

“喂,喂——!死了不成?”

這聲音沒得到任何迴應,不過獄卒也不在意,“哐啷”將飯食扔到地上,大搖大擺的離開牢房。

其實以施邦耀這等級別的官員,在還沒被三法司定罪之前還是會有一些閱讀的權限,每日飯食他不會動,但邸報是要讀上好幾遍的。

崇禎皇帝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將他投入大牢後還有些不放心,時時刻刻都要讓北鎮撫司的錦衣衛輪班監視,一旦施邦耀有了什麼動作,都要立刻上報到他的御案面前。

可連日的監視下來,就連錦衣衛都有些佩服這位御史大員。

施邦耀人好像是魔怔了一樣,三天才喝了一點稀飯,一直望着北方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
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