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

感受到腳底下的顫動,代善再也顧不得其它,嘶吼道:

“勒爾才,護送太后和皇上先走!”

“不,本宮不走!”雖然城外那支軍隊的喊殺聲愈來愈近,孝莊也非常害怕,但她還是拉着順治皇帝,不想離開。

她覺得,只要自己不走,這鳳凰樓就不會被攻破,就能穩定住即將四散的人心,但這畢竟是婦人之見。

到了眼下這個時候,齊軍無論數量還是遠程威脅上,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是一個兩個人留在這裡就能扳回局勢的。

代善明白這個道理,顯然已經顧不上其它了,回頭便是一個陰狠的眼神示意過去,勒爾才也明白現在到了危急關頭,立即抱拳道:

“太后,請恕奴才犯上之罪!”擡起頭的勒爾纔再也不顧什麼尊卑,大手一揮,“來人,將太后和皇上從九門架出去!”

“你敢!勒爾才,本宮要治你的罪!!”

勒爾才下定決心,將順治皇帝從孝莊手邊生拉硬拽出來,顧不上小皇帝淒厲的呼喊,抱着就往外跑,周圍站着的一羣正紅旗滿洲兵更是沒閒着,紛紛上前將孝莊簇擁着帶走。

頃刻間,原本鬨鬧的鳳凰樓上變得寂靜不已,巴牙喇章京帶着幾名正紅旗都統都留在這裡,聽到下面激烈的廝殺聲,都是握緊手中大刀。

“轟隆......”

不多時,從樓下傳來一聲巨響。

這一刻,鳳凰樓上的所有清兵都能感受到樓體在劇烈的顫動,很顯然是鳳凰樓的大門已經被對方轟開,現在無數的腳步聲正在從底層蜂擁而上。

下面的齊軍,自打盛京的城門被打開之後,就像一支瘋子組成的軍隊,一刻不停的從外門直殺奔宮內。

“殺東虜!”

“主將有令,一個不留!”

無數太監和宮女無頭蒼蠅似的跑上來,嘴裡大喊着齊軍進樓了,看樣子是想逃進皇宮深處躲避,但他們身後緊跟着一名面色兇惡的大漢。

這大漢身後便是成羣結隊身披罩甲的齊軍兵士,他們手持刀槍,渾身浴血,高呼殺虜,每個人都像是從屍山血海中滾爬出來的修羅,就連樓上這些巴牙喇兵都有些忌憚的後退幾步。

牛平亮帶着齊軍所向披靡,慌亂四散的宮女和太監們好像割麥子一樣倒在血泊之中,亢奮的齊軍兵士們擡眼見到這最後一個房間,立刻馬不停蹄的衝殺過來。

“真是膽小!”代善看着那些宮人的表現,卻是哈哈一笑,拍了拍那巴牙喇章京的肩膀,“走吧,本王倒還要試試這口刀還鋒利不鋒利!”

“奴才誓死追隨攝政王!”

巴牙喇章京毫無懼色,帶着最後一層的幾十名巴牙喇兵和正紅旗滿洲兵朝黑壓壓一片的齊軍迎了上去,霎時間,殘肢飛舞,不斷有人栽倒在地。

一名巴牙喇兵迎面勢大力沉的劈砍過去,直接將一名齊軍步卒頭盔劈成兩截,連帶着腦殼上都出現了一道深深的縫隙,鮮血直流。

那巴牙喇兵聞到鮮血的味道更是瘋狂起來,擡身一腳將另外一人踹飛,連帶着撲到了幾名正在登樓的齊軍兵士。

“哈哈哈,弱小的漢狗!”

樓上空間狹窄,代善帶着最後一批巴牙喇兵面對連續衝殺上來的齊軍兵士,竟然硬生生守住防線,這纔不一會的功夫,就已經造成了幾十人的殺傷。

蜂擁上樓的齊軍變得猶豫起來,許多人都開始止步不前,代善和這最後三十幾名巴牙喇兵,就好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個個都是人形殺人機器,不知疲倦的揮刀。

“將軍有令,退!”

代善等人正殺的興起,卻忽然間從樓下傳來一道沉穩的喝令聲,牛平亮本就無心再戰,聽到命令後立刻就帶着兵士們緩步下樓。

見到僅僅憑藉這幾十人就擊退了那齊軍的一次集體衝鋒,代善擦了擦臉上不知是誰的鮮血,大笑道:

“漢人還真是軟骨頭,若不是我八旗大軍不在,豈能輪得到他們在盛京撒野!”

“攝政王所言不錯,今日我等要殺個痛快!”

樓上的滿洲兵紛紛狂呼,但沒過多久,經過短暫重整,樓下齊軍原本紛亂的腳步聲變得整齊,兵士們抽出後背斧槍,用長矛對準樓頂,呈幾排一步步登上城樓。

這次,出現在代善等人眼前的,是一支整齊的方陣。

這方陣最前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矛尖,陸井榮知道這些東虜在困獸死鬥,而自己也並不急於一時,所以下令用長矛對準他們,步步緊逼。

頂樓空間狹小,原本只是孝莊和順治小皇帝學習漢家書畫、觀賞盛京城內風景的地方,眼下卻滿登登的擠着百多號人。

代善絕望的發現,這些守衛皇宮的巴牙喇兵雖然勇悍,但是雙全難敵四手,再勇猛的戰士,也抵擋不住四面穿刺的長矛。

“看來中原有能人。”代善看着這支戰鬥力與方纔截然相反的軍隊,臨死前仍然不敢相信,“天命該向我大清,不該如此,不該如此啊!”

對方的主將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腦子也異常清醒,經過小挫之後,立刻非常果斷的改變戰術,開始用謹慎的方陣步步緊逼。

想來,那位齊軍主將心中也明白,在這個場地下,清兵根本難以發揮真正實力,事實也正是如此,那些巴牙喇兵被迫與那些矛尖接觸,立刻就會被捅成窟窿,只得不斷退後。

但空間就那麼多,越是退後,他們只能越是不堪的擁擠在一起,眼睜睜看着自己被那些可怕的矛尖刺死。

最後,這些巴牙喇兵只能是在絕望中發起拼死衝鋒,見狀,咫尺之遙的齊軍反倒是停下逼近的腳步,牛平亮大聲喝道:

“守!”

兵士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圍攏在一起,無數矛尖從四面八方對準那些衝過來的巴牙喇滿洲兵,一點都不着急。

說是衝,其實並沒有幾步,基本一個呼吸的間隔,這些殘餘的正紅旗兵丁和正黃旗巴牙喇兵就全都撞在牛平亮這邊的軍陣上。

這次這些巴牙喇兵並沒能傷及齊軍絲毫,只能是手忙腳亂的四處抵擋,最後的死相,甚至比外面那些早已戰死的清兵要悽慘數倍。

“停!”

牛平亮看着最後剩下那人,從身上穿着的盔甲來看,就和一般的正紅旗韃子不太一樣,而且也並不是常見的甲喇、章京、都統盔甲。

很顯然,這位在自己眼前氣喘吁吁的角色,應該就是滿清內部的高層,看那肩上金黃色的紋飾,估摸着起碼也該比一般的貝勒大多了,沒準是個親王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牛平亮興沖沖的握刀上前,“都住手,這個老韃子留給本將軍,看老子不把他大卸八塊!”

“不牢您大駕,本王有手!”

誰都沒料到,代善看着前面這些齊軍兵士,竟然一絲一毫的懼色都沒有,在牛平亮剛走了一步的時候就明白他想要幹什麼,爲了保全自身名節,便直接揮刀將喉嚨割破。

鮮血噴涌而出,滿清的左攝政王代善,就這樣無力的軟倒在無數齊軍兵士面前,牛平亮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一時呆住。

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
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