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雲乍起

姬栩正摟着玉瀟瑤溫言軟語地說着什麼,玉柏炎則盯着角落裡的兩人,只見玉柏玄臉色驟變,玉柏炎感覺心中猛地一緊,顧不上儀態,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兩人跟前,“如何?”

“藥湯裡有硃砂。”

“硃砂不是鎮靜所用麼,御醫曾爲陛下開過此藥,”玉柏玄幾乎把脈案都背過了。

“但是藥湯裡不該有,硃砂應該制散或制丸服用,御醫都不懂?”武鳴感覺詫異,按理說御醫不能連這些藥理都不懂。

“之前沒有用藥湯,確實是散服,之後不見起色,才改的藥方,去掉了硃砂,改爲藥湯,”玉柏玄緊接着解釋道。

武鳴再次沉默,她看看玉柏玄又看看玉柏炎,欲言又止。

“先生快講,”玉柏炎按捺不住,一把拉住武鳴的衣袖。

“藥湯裡的硃砂味道極淡,倒掉之後,碗底的殘湯稍濃,藥碗的內壁上最濃,這個藥碗之前是用來盛硃砂用的?”武鳴問道。

“陛下御用,怎能與其他器皿混爲一處?”玉柏玄否定。

武鳴又走回案前,將藥碗翻轉,去嗅碗底,然後用力擲到地上,藥碗四分五裂,她撿起兩塊湊到鼻下,片刻之後一臉凝重,“這藥碗在燒製之時,就摻進了硃砂,若是盛涼水並沒有問題,若是遇熱,硃砂融入其中,長久以往,便會中毒。陛下用此碗多久了?”

“每日碗都不同,不知是哪一個,”玉柏玄想要招呼內侍詢問,被武鳴攔下,“帶我去藥局。”

武鳴一一檢查過每件御用藥具,面色愈加凝重,“真是不擇手段,這裡的藥具,燒製時幾乎都摻進了硃砂,這些藥爐煎藥之時,隨着溫度愈高,硃砂便會滲入藥湯,藥湯盛入碗中,藉着餘熱碗壁內的硃砂也會滲入其中。”

玉柏玄聽着武鳴的一字一句,心中的驚詫讓她瞠目結舌,她拿起一隻碗,茫然地左看右看,“到底是誰......”

“咣噹”一聲,玉柏玄被玉柏炎扯着衣領撞在門扇上,嚇得藥局內的藥侍連滾帶爬地都跑出藥房。

“你少在這裝腔作勢!”玉柏炎本就比玉柏玄高一些,身體也比她強壯,玉柏玄被她壓迫在門扇上,下意識想反抗,卻最終沒有出手。

“她口口聲聲喚你‘姨母’,你到底有多歹毒的心腸!”玉柏炎的手緊緊攥着玉柏玄的衣領,“藥侍方纔都說了,是年後新進的藥具,這些都是你的叔父管轄,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太上皇說話要有憑據,不能隨意誣陷臣下,”聽到武鳴的推斷,玉柏玄起始是有些手足無措,現在被盛怒之中的玉柏炎質問,雖然沒有反抗,但並沒有因爲咄咄逼問而失了分寸。

武鳴被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得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太上皇稍安勿躁,這些只是草民的猜測,還需證實......”她表面上勸慰玉柏炎,其實心中已經翻起驚濤駭浪,惱恨自己怎麼忘了這些關竅,若說御用藥具藏有□□,因着玉柏玄與太上皇的微妙關係,首當其中被懷疑的就是姬筱,都怨自己一時口快,講話不留餘地。

“太上皇,陛下雖然誤食硃砂,但好在公主發現的早,還特地跋山涉水請來草民,草民有辦法治好陛下,更能讓陛下恢復如初,”武鳴一心要幫玉柏玄說話,目的就是安撫玉柏炎,讓她降低對玉柏玄的懷疑。

玉柏炎聽了武鳴的話,眼中的恨意消減了些許,冷硬地推開玉柏玄,她瞥向武鳴的眼神充滿懷疑,“誰知道你們是不是早就商量好,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弒君,然後還落得賢名,之後堂而皇之坐上皇位。”

“我要想作皇帝,還需等到今日?”玉柏玄整理好衣襟,冷漠地望着玉柏炎,“太上皇與其在這與我爭論,還不如聽聽武鳴先生的診斷,也讓御醫來,一同爲陛下會診。”

玉柏炎盯着玉柏玄的眼睛,她的眼中除了淡漠疏離,似乎還有一絲焦急與隱怒,“那就請公主親自徹查此事。”

玉柏玄喚入在門外等候的內侍,“宣考工令與太醫令。”

春雨過後的黍陽正是農忙時節,尋常百姓忙忙碌碌,開始一年的勞作,而在皇城之中,卻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百官下朝之後不敢閒談,都是沉默寡言步履匆匆。考工令與太醫令被大理寺收監,少府姬筱被禁足在府中,等候大理寺卿親自審問。

玉柏玄名義上是親自審理,但爲了避嫌,只是偶爾旁聽,並不過問審理的過程。

大殿之中,大理寺卿向皇帝稟報案情的進展,並請旨將姬筱收監,玉柏玄坐在首席,一直在忍耐,聽到要將姬筱收監,立刻起身反對,“陛下,少府是國之重臣,收監無異於昭告天下,臣懇請陛下再仔細審理......”

“公主殿下,大理寺自有辦事的章程,豈能因爲官職高低就區別對待,這樣如何服衆?”衛塗慢悠悠地向皇帝俯首,“陛下,當年韶陽公主殿下遭人陷害之時,少府大人曾與當時的顧中丞在這大殿上辯論,微臣雖然老朽,但仍記得當時的情形,兩位正在劍拔弩張之時,相國大人說‘國有國法,大理寺查案自有章程’,相國大人,老臣記的可有錯漏?”

久不言語的姬曾緩緩開口,“衛大人所言不虛。”

玉瀟瑤若有所思地望着玉柏玄,等着她開口。

大殿之中的冷寂讓她感覺陣陣惡寒,大理寺卿的話在她的腦中來回穿梭,考工令與太醫令的供詞,全都間接指向姬筱。

自案發以來,玉柏玄因爲避嫌,沒有見過姬筱一面,此時她心亂如麻,她覺得叔父不會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又想起叔父以往瞞着自己做過的決定......她的心中忐忑不安,臉上卻不能顯露半分,“陛下,臣附議.....”

說完這幾個人字,玉柏玄彷彿抽乾了力氣,感覺身體麻木僵硬,皇帝的聲音自上方傳來,“姬大人是國家肱骨,真相查明之前,不可慢待,不可逼問,不可用刑。”

直到大殿內的衆臣三兩散去,玉柏玄還呆呆地坐在那裡,甯蔚羽走到她的面前坐下,雙手扶住她的肩膀,“你不必擔心,叔父名義上被收監,在大理寺不會被虐待,會有單獨的寢室,待到水落石出,陛下一定會給予撫慰。”

“即便跟叔父無關,恐怕也難逃失職之罪......”玉柏玄就着甯蔚羽的攙扶,起身活動麻木的雙腿。

玉柏玄進入馬車,強裝的鎮定轟然鬆懈,雙手顫抖着抓住衣襟,“我怕真的是他......”沒等甯蔚羽出聲,她定下心神問道,“我教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大理寺調查的結果,和禁衛的記檔大致符合,不過我發現了一處巧合,不知道是否與此事有關,”甯蔚羽壓低了聲音,“在先帝被害和陛下病發之前,大鴻臚衛塗都曾入宮拜見太皇太后。”

“朝臣爲何能夠進入後宮?雖然衛塗是男子,也不能隨意出入,”玉柏玄問道。

“先帝入冬後染恙,衛大人入宮拜見先帝之後,便由太皇太后送至宮門,其間的交談內容無從得知。這次陛下久病,衛大人在探望陛下之後,向陛下請旨,去向太皇太后請安,陛下應允,衛大人並未在萬安宮耽擱太久,他們的交談內容同樣無法知曉。”

玉柏玄陷入沉思,仔細梳理其中的關聯,馬車走到了公主府,依舊毫無頭緒,她和甯蔚羽沒有立刻下車,甯蔚羽沒有打斷玉柏玄的思考,陪着她坐在車中。

“你繼續查,”玉柏玄緊皺的眉頭始終沒有鬆開,“還是查宮門的記檔,不必瞞着着大理寺,光明正大、大張旗鼓地查,不僅是宮門,城門、各署、各府全都查,就說有人意圖弒君謀逆,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然後抓幾個在這期間頻繁出入宮禁的內侍拷問,千萬不能打死。無論他們說沒說出什麼,都要找人寫滿供詞,然後送到衛尉,大理寺若要衛尉交出供詞,就說內侍招供的都是宮闈之事,不便交由大理寺。”

“好。”

亥時三刻,玉柏玄聽完夜五的稟報,匆匆穿好外袍,來到國師府。

姬墨暘披着白色的外衣,如墨的的青絲沿着後背散落在榻上,油燈的光線照在他的側臉上,在牆上投下蜿蜒的暗影。

“我本想等到明日,可越想越心驚,墨暘,我想聽聽你的見解,”玉柏玄坐在姬墨暘的對面,眼下的暗青色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更加憔悴,“楊玉一直聽命於顧青冉,她被有霜殺掉之後,身上的玉牌正是揭露顧青冉的關鍵之物。你還記得之前要刺殺我的那個徐凌麼,他是楊玉的表弟,他知道楊玉作下的那些惡事之後,將楊玉交給他保管的一樣物什交予我,”玉柏玄取出一個木匣,打開之後,裡面是一個香籠。

姬墨暘取出香籠端詳片刻,打開籠蓋輕嗅,“蘇合香。”

“我只知道這是香籠,能聞到香味,卻不知是何種香料。三個月前,我派夜五去再次去探查有關楊玉的信息,深夜搜查被封的御史中丞府,密室中已經空無一物,夜五發現了一處印記,似乎曾經放過木匣之類的東西,因爲有了灰塵,匣底印上的花紋顯現出來,她回來之後將花紋描繪出,正是這個木匣。”

指尖輕點木匣,發出“篤篤”的響聲,“顧青冉之所以沒有發覺楊玉偷走了密室中的木匣,是因爲她換了一個看起來很像的木匣放在原來的位置。”

“沒錯,查抄之時所有的物件全都送到了大理寺,那個木匣我見過,大小跟這個相同,裡面也有一個香籠,我也派人查過,只是尋常香籠,許多香閣都會製作,我只當是顧青冉私下的喜好,並沒有多想。可是徐凌將這個木匣交給我的時候,立刻就被我認了出來,木匣很常見,但香籠裡的香味卻並不尋常,”玉柏玄上下左右仔細辨別,還是沒有看出端倪。

“你自然看不出來,這種香籠早些年出自雲楚,製作的方法也頗有特色,國內的香閣紛紛效仿,大理寺的那件證物,應該是個仿品,”姬墨暘纖長透明的手指執起香籠,“這個香籠是真品,裡面的蘇合香產自蘇合國,不是街市上香閣自行勾兌出的假貨。”

“我查出這種製作香籠的方法源自雲楚,就派夜五去調查,早些年專門製作這種香籠的香閣已經不復存在,夜五打聽到了老工匠的住處,工匠說她曾做過很多這種香籠,賣出去多少根本不記得。夜五本來以爲一無所獲,工匠說了一句‘我年紀大了,手腳已經不靈活了,怎麼總有人找我做香籠?’夜五便假意套問了幾句,工匠說大概一年多以前,有人也曾找過她,出重金讓她做這種香籠,她已經打算給那人做,但是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那人聽時間太久,便搖頭惋惜,說她有要事在身等不了那麼久,臨走之前還向老工匠打聽,哪裡能買到銀絲糖。夜五怕老工匠起疑,不敢問得太多,但大致也能形容出那個人的容貌,雖然態度溫和,但帶着讓人膽怯的凌厲,用老工匠的話說‘像個帶兵打仗的’,墨暘,你覺得那個人會是誰?”玉柏玄望着姬墨暘。

姬墨暘放下香籠,“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還來問我。”

玉柏玄眼光閃了閃,“所以我纔來問你,如果真的是她,她爲何還要再做一個香籠,到底有何用意。”

“她與顧青冉熟識已久,或許密室中的香籠就是她的,當年大理寺和你都沒有查出那件香籠的出處,按理說她根本不用多此一舉,”姬墨暘起身在屋內踱步,“考工令,元兆十年任職,太醫令......同樣是元兆十年升任,真是煞費苦心。”

“你的意思是說,叔父是被冤枉的,”玉柏玄心中一陣狂喜,她一直擔憂叔父參與其中,始終在糾結痛苦中煎熬。

“我不知道姬大人如何思量,若是我處在他的位置,我不會那樣做。表面上看起來,爲陛下投毒的計策是萬無一失,但細究起來卻漏洞百出。初始能逃過御醫的診查,是因爲毒性緩慢,若是到了後期,毒發的症狀一旦顯現,就是尋常的藥侍都能看出端倪,任誰都逃不過審查,”姬墨暘白色的衣袂在玉柏玄眼前劃過,“你的父族想讓你作皇帝,我也想讓你作皇帝,不過後來我發現,你並不適合,我相信姬大人也有了判斷,所以,更沒有理由用這種陰險的招數。”

“你也看出我無用了......”玉柏玄低下頭。

白色的衣袂在她眼前停住,姬墨暘坐在她的身旁,“你總是妄自菲薄,是因爲幼時總是魂遊天外,旁人背地裡說你有癡傻之症,然後我一直輕慢於你,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會有人喜歡你,就連母皇對你的疼愛,你都覺得是因爲你從小失了父親,身體又弱,先帝纔會對你另眼相待,可是?”

www ✿тTk Λn ✿¢ o

玉柏玄沉默不語,低垂的雙眼在睫毛的暗影下看不清神情。

“從你打算用金鍊來換取夜有霜的自由之身時,我就已經知道,你根本不適合作皇帝。你和太上皇之間,之所以保持微妙的平衡,正是靠着先帝給你留下的印信,她一直對你有所忌憚。有哪個皇帝會交出兵權,成爲俎上魚肉任人宰割,哪個皇帝會放棄攻佔鄰國的藉口,放走敵國的大將,哪個皇帝會隻身潛入敵營,豁出性命救人,又有哪個皇帝會費盡心思,冒着與人敵對的風險,使出李代桃僵的計策......”

姬墨暘握住玉柏玄的手,脂玉一般透明的指尖撫過她的手背,“我以爲,逼宮之時就是我的死期......沒有哪一個皇帝,會像你這般。”

“你把天下權貴得罪個遍,背上一身罵名,換得的民心都向着陛下,爲君之道要學會授意用人,哪有像你這樣親自衝鋒陷陣的皇帝。”

“那她爲何還要如此處心積慮的陷害叔父,難道他們從前有什麼我不知道的過節?”玉柏玄覺得,既然叔父已經明瞭自己不是作皇帝的材料,肯定不會冒風險做出這樣容易暴露的行爲。

“你還認爲,她只是針對姬大人?”姬墨暘望着玉柏玄。

“目的是我,不論這件事調查的結果如何,風浪既已掀起,我的污名之上又添一條‘詭計弒君’,還讓自己的叔父頂罪,韶陽公主在百姓心目中成爲十惡不赦的妖女,”玉柏玄的聲音隱隱帶着怒氣,“她爲了達到陰謀,不惜毒害陛下,真是狼子之心!”

“我以爲此事並不止如此,姬大人今日被收監,罪名可能不止這一條。如果那個人在多年之前就開始謀劃,應該有了萬全的準備,勢必要讓姬大人萬劫不復,即便不能把你拉下馬,也要斷你一條手臂。”

“不管什麼罪名,誰都別想傷到我的叔父,”玉柏玄的表情在暗影中變得狠厲,“我派人殺了她!”

姬墨暘輕嘆一聲,“你還說別人動不動就殺人,你怎麼也這麼糊塗,殺了她就能解決此事麼?全天下的人都能猜到是你做的,不說別人,陛下都不會再相信你,到時如何收場,真的把瑤兒廢了,換你作皇帝?這也不失爲一個辦法,你要準備這麼做,我就幫你。”

玉柏玄呼出胸中的鬱氣,“叔父在大理寺一天,我就一天不安生。”

“我看你是跟夜有霜待久了,學得整日喊打喊殺的,”姬墨暘拍拍她的手,“你不必擔心姬大人,此時他們比你更關注他的安危,他們還等着利用他昭告天下呢。”

“難道我們就只能等着招架不成?”玉柏玄心亂如麻。

“現下,你先把夜有霜支走,”姬墨暘突然說道。

玉柏玄一愣,“他怎麼了?”

“他脾氣太暴躁,如果聽到有關你的消息,可能會按捺不住,擾亂了佈局不說,你能眼睜睜看着他犯險?”

姬墨暘說的不無道理,若真是到了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夜有霜肯定會奮不顧身地營救自己,她想起他數次爲了自己性命垂危的場景,心中一痛,“你說的對,先讓他回覓冬,幸好我還沒有娶他,他現在仍是覓冬王子,我會向陛下請旨,有了母家的保護,他會安全許多。我找到了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這些年我派陳瑛秘密經營了許久,那裡除了我和陳瑛沒有人知道,你和蔚羽先到那裡去。”

姬墨暘笑得睫毛像羽扇一般抖動,“你倒精明,自己建了一處世外桃源。你覺得,國師和衛尉,能出得了城門麼,即便我們易了容出了城門,陛下召見,誰去?國師戴着面紗尚能做做樣子,衛尉也是誰都能作的?”纖長的手指與玉柏玄十指緊扣,“我要是想藏,之前就不會一直住在相府了,甯蔚羽也不會藏,我們除了自己,身後還有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好,”玉柏玄點頭,目光溫暖堅定,“姬家的隱衛現在處處被監視,行動受限,前幾日隱衛稟報,相國府的隱衛有些奇怪的舉動,可否讓語笙幫我調查一件事情,他最合適。”

姬墨暘輕釦兩聲,語笙便從門口進入,得到命令之後快速離去。

“蘇合香,銀絲糖......”姬墨暘起身踱到窗口,火苗跟着衣袂帶起的微風而左右搖曳,白色的外衣不知不覺滑落在地,他轉過身來,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問雪,姬大人不得不死。”

皇甫霏遲正和駙馬在院中閒聊,忍不住打了幾個噴嚏,納悶這麼熱的天氣,自己怎麼會突然得了風寒,小僕忙不迭地送來一封信,她打開信從頭看到尾,火冒三丈道,“我說我身強體壯,怎麼會打噴嚏,合着有人詛咒我!”

沈初琬看過信之後,目露關切,“你覺得她說的是否合理?”

回想起之前的事,皇甫霏遲依舊憤憤不平,“誰知道她又打算耍什麼花招。”

“剛纔小僕也說了,這是八百里加急送到,不到萬不得已,她怎會如此慌張,畢竟事關王子殿下,你要慎重,”沈初琬知道皇甫霏遲年前偷偷跑到後央,陪着皇甫景渢過年,姐弟兩人的感情日益深厚。

“那我就寫信讓他回來,她要是再敢耍花招,我就攛掇景渢把她綁到澎界,逼她入贅王府,”皇甫霏遲彷彿已經看到玉柏玄低眉順眼地作王子妃的模樣,頓時顯現出似笑非笑的wei瑣神情,讓沈初琬看得直搖頭。

第19章 願爲西風第15章 人面桃花第59章 雁回非晚第55章 雲濤曉霧第21章 心悅可知第43章 昔去今來第19章 願爲西風第37章 憶昔春遲第2章 忽如初見第7章 驚濤駭浪第17章 今夕何夕第57章 易見難尋第63章 似是而非第61章 琴瑟和鳴第46章 竹引紅塵第24章 潛流涌動第7章 驚濤駭浪第29章 暮靄沉沉第70章 不惹塵埃第23章 情歸別夢第18章 夢與君同第51章 燕燕于飛第60章 明槍易躲第3章 蕭牆詭變第54章 此情可待第20章 江水爲竭第50章 韶華情卻第44章 起死回生第60章 明槍易躲第24章 潛流涌動第54章 此情可待第36章 花與君別第35章 當局者迷第58章 鋒芒初露第47章 初日冰融第45章 夢醒寒續第68章 兵戎相見第31章 遺歲已晚第50章 韶華情卻第23章 情歸別夢第39章 物是人非第70章 不惹塵埃第19章 願爲西風第44章 起死回生第3章 蕭牆詭變第57章 易見難尋第65章 霧裡看花第22章 醉翁之意第53章 舊遊陳夢第42章 請君入甕第12章 赤子之心第59章 雁回非晚第5章 舉步維艱第71章 風花雪月第27章 目斷飛鴻第12章 赤子之心第25章 汀煙化雨第71章 風花雪月第67章 風雲乍起第48章 千絲萬縷第26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情歸別夢第55章 雲濤曉霧第55章 雲濤曉霧第51章 燕燕于飛第45章 夢醒寒續第70章 不惹塵埃第71章 風花雪月第33章 風雪欲來第28章 烈焰焚心第9章 海市蜃樓第4章 追魂奪命第9章 海市蜃樓第32章 孤月何寄第53章 舊遊陳夢第8章 浮生若夢第48章 千絲萬縷第23章 情歸別夢第33章 風雪欲來第51章 燕燕于飛第26章 短兵相接第12章 赤子之心第48章 千絲萬縷第3章 蕭牆詭變第21章 心悅可知第21章 心悅可知第38章 翎羽銀鞍第26章 短兵相接第62章 不負相思第5章 舉步維艱第27章 目斷飛鴻第6章 大江東去第31章 遺歲已晚第61章 琴瑟和鳴第35章 當局者迷第8章 浮生若夢第34章 經年不復第37章 憶昔春遲第31章 遺歲已晚
第19章 願爲西風第15章 人面桃花第59章 雁回非晚第55章 雲濤曉霧第21章 心悅可知第43章 昔去今來第19章 願爲西風第37章 憶昔春遲第2章 忽如初見第7章 驚濤駭浪第17章 今夕何夕第57章 易見難尋第63章 似是而非第61章 琴瑟和鳴第46章 竹引紅塵第24章 潛流涌動第7章 驚濤駭浪第29章 暮靄沉沉第70章 不惹塵埃第23章 情歸別夢第18章 夢與君同第51章 燕燕于飛第60章 明槍易躲第3章 蕭牆詭變第54章 此情可待第20章 江水爲竭第50章 韶華情卻第44章 起死回生第60章 明槍易躲第24章 潛流涌動第54章 此情可待第36章 花與君別第35章 當局者迷第58章 鋒芒初露第47章 初日冰融第45章 夢醒寒續第68章 兵戎相見第31章 遺歲已晚第50章 韶華情卻第23章 情歸別夢第39章 物是人非第70章 不惹塵埃第19章 願爲西風第44章 起死回生第3章 蕭牆詭變第57章 易見難尋第65章 霧裡看花第22章 醉翁之意第53章 舊遊陳夢第42章 請君入甕第12章 赤子之心第59章 雁回非晚第5章 舉步維艱第71章 風花雪月第27章 目斷飛鴻第12章 赤子之心第25章 汀煙化雨第71章 風花雪月第67章 風雲乍起第48章 千絲萬縷第26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情歸別夢第55章 雲濤曉霧第55章 雲濤曉霧第51章 燕燕于飛第45章 夢醒寒續第70章 不惹塵埃第71章 風花雪月第33章 風雪欲來第28章 烈焰焚心第9章 海市蜃樓第4章 追魂奪命第9章 海市蜃樓第32章 孤月何寄第53章 舊遊陳夢第8章 浮生若夢第48章 千絲萬縷第23章 情歸別夢第33章 風雪欲來第51章 燕燕于飛第26章 短兵相接第12章 赤子之心第48章 千絲萬縷第3章 蕭牆詭變第21章 心悅可知第21章 心悅可知第38章 翎羽銀鞍第26章 短兵相接第62章 不負相思第5章 舉步維艱第27章 目斷飛鴻第6章 大江東去第31章 遺歲已晚第61章 琴瑟和鳴第35章 當局者迷第8章 浮生若夢第34章 經年不復第37章 憶昔春遲第31章 遺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