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上)

自詔獄一案以來,李賢每每靠着李顯的智算獲利不少,心裡頭早已將李顯視爲智囊,待得李顯的臉色稍一變幻,李賢便已看在了眼中,心頭一喜,趕忙出言追問道。?

章程?還真談不上有甚章程的,李顯此時所能想到的不過就是個簡單得甚至有些簡陋的判斷而已——既然沒得選擇,那就不選好了,全力搏上一回,看能不能再將武后親政的時日往後拖延上一些,若是不能,那也只能是趁機撈上一把了,能撈多少算多少罷了,至於究竟該如何着手,李顯如今也只有一些算不得成熟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也就是了。?

“六哥,母后要臨朝親政了。”?

李顯心中雖已有所謀算,但並沒打算立馬便說將出來,而是深吸了口氣,語氣慎重無比地給出了個判斷。?

“嗯?這,這是從何說起?”?

李賢沒想到李顯沉默了老半天,居然一開口便是這麼個很有些子危言聳聽的定論,登時便被嚇了一大跳,面色一青,狐疑地看了看李顯的臉色,滿臉子難以置信狀地問了一句道。?

“六哥,此番之事依小弟看來,必是母后在幕後一手挑起的,爲的便是趁父皇病重不能理事之際,以仲裁人之身份處置劉祥道一案,無論此事最終結果如何,母后公然理政之例一開,後患無窮也。”李顯苦笑着搖了搖頭,長嘆了一聲,緩緩地開口解釋了一番。?

“這……”?

李賢也是個聰明人,自是一點便透——太子如今是有監國之權在手,按理來說,朝中大小事宜都該由太子來處置纔是,然則許敬宗乃是向高宗上的彈章,彈劾的又是太子的心腹,再怎麼算,此事都不可能由太子來處理,恰巧高宗又在病中,不能理事,如此以來,武后自然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審理權,再說了,如今武后把持內禁,要假傳一下高宗口諭原本也不難,更惶論高宗本就懼內無比,武后但凡開了口,高宗又豈有不應之理,很顯然,沒有誰能擋得住武后插手此事的決心,這一想起與武后之間的諸多不快,李賢又怎能不爲之心慌意亂的。?

“七弟所言固然有理,只是最該頭疼的怕不是爲兄,而是東宮裡那位罷,既如此,何不順勢而爲上一回?”李賢雖心慌於武后的親政,可轉念一想,卻又起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心思,這便陰冷地一笑,強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冷聲冷氣地說了一句道。?

這廝果然起了貪心,豈不知與虎謀皮的結果便是誤了自個兒的卿卿小命麼?真是個沒遠見的貨色!李顯多精明的個人,哪會不瞭解李賢內心裡的隱蔽想法,真想對其大聲呵斥上一番,好讓其醒醒神,奈何有些事卻又無法說出口來,再說了,縱使李顯說了出來,李賢也未必會信,畢竟自古以來就渾然沒有一人似武后這般冷血冷心的,在手段的狠毒與勃勃的野心上,縱使是遺臭萬年的漢初呂后比起武后來,也差得老鼻子遠了。?

“六哥打算舉薦何人出任吏部尚書?”?

眼瞅着直接勸說的效果不佳,李顯不得不採用迂迴的手段,也不去理會李賢的期盼之目光,淡然地反問了一句道。?

“呵呵,七弟問得好,工部侍郎楊武已歷三朝,向來勤勉,能力也佳,資歷也算夠了,該是合適之人選,若是七弟肯助爲兄一臂之力,想來還是能爭上一爭的。”這一聽李顯如此問法,李賢誤以爲李顯是同意了自己的見解,登時便得意地笑了起來,將擬推薦的人選就此抖了出來。?

楊武?嘿,差得太遠了罷!李顯自是早就料到李賢會將楊武推將出來,可真聽其親口說及,李顯還是忍不住有些撇嘴的衝動——楊武是三朝元老不錯,可卻不過僅僅只是個平庸之輩而已,只是靠着熬資歷才爬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就其能力而言,要想再上一個臺階已幾乎不可能,若非如此,此人也不可能被李賢收攏於麾下,其心思也就是指望能着靠李賢的勢力再往上升罷了。?

“六哥,請恕小弟直言,楊侍郎固然資歷老,然,在其上者衆矣,即便你我兄弟合力,怕也難爲其爭得吏部尚書這等顯要之位罷,此事還望六哥三思。”李顯不想給李賢留下絲毫的幻念,這便毫不客氣地直言不諱道。?

“這個……,七弟所言爲兄也是知曉的,可不試試又怎知一定不成。”被李顯這麼一說,李賢臉色瞬間便是一紅,有些個無奈地回答道。?

試?這等大事也能靠試着來耍,暈,虧你小子想得出來,不碰個頭破血流纔怪了,嘿,鬧得越兇越是糟糕,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白白便宜了武后罷了!一聽李賢說得如此輕巧,李顯登時便有種翻白眼的衝動,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道:“六哥,有些事可以試,有些事則不可,如今朝局詭異,實容不得你我兄弟不小心謹慎的,倘若稍有閃失,不單科舉一事休矣,你我兄弟鬧不好都得去就藩了。”?

“啊,這個,這個……”一聽李顯將後果說得如此嚴重,李賢不禁便有些子慌了神,結巴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勉強壓住了心頭的鹿跳,長出了口氣道:“七弟有何計較就請直說罷,爲兄、爲兄自有主張。”?

主張?你有個屁主張來着!李顯一聽便知曉李賢這是在強裝鎮定,其實腹中空空,啥算計都沒有,不由地便暗罵了一聲,可臉上卻是一派誠懇狀地開口道:“六哥明鑑,那劉祥道乃是太子哥哥之心腹,其定容不得劉尚書有所閃失,一場朝堂官司怕是免不了的了,只是依小弟看來,太子哥哥實無一分的勝算可言,必敗無疑矣,倘若如此,劉祥道固然要被貶,吏部尚書之位太子哥哥也必保不住,極有可能被母后一黨所據,此等結果固然於太子哥哥不利,便是你我兄弟只怕也有諸多的不便之處,小弟百般不願見此結果,必拼力以避免之,還請六哥助小弟一臂之力。”?

“七弟打算如何行事,還請先告知爲兄。”?

李顯既然已將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不想失去李顯這麼個強力臂助的李賢自是不能無動於衷,只是此事着實太過重大了一些,在沒有了解李顯的全盤計劃之前,李賢也不敢輕易表態,只能是含糊地問了一句道。?

“六哥,自古以來,牡雞司晨向來是社稷大禍之根由,漢代如此,前隋如此,而今依舊如此,此風斷不可長,此番母后臨朝怕是已難避免,然,依小弟看來,卻可將其影響降低到可以承受之程度,其中的關鍵便是二字——退讓!”李顯面色凝重地述說着,可話尚未說完,李賢便已擡起了手來,止住了李顯的話頭。?

“七弟,這退讓是如何個退讓法,還請說個分明方好。”不待李顯將話說完,李賢已急躁地從中插了一句道。?

“好叫六哥詳知,這退讓不單是你我兄弟的退讓,太子哥哥處也須有所退讓,關鍵便在於彼此如何協力上,我等兄弟可以不去角逐吏部尚書之位,太子哥哥也不可去死保劉祥道,轉而另舉他人,再有你我兄弟之聲援,此事頃刻可定,一朝便可告終,當不致有曠日持久之虞,當然了,你我兄弟也不是平白去支持太子哥哥,終得是能換得些補償的罷,還望六哥成全。”李顯沒有隱瞞自己的算路,語氣極爲誠懇地勸說道。?

“罷了,七弟既然如此堅持,爲兄自也不好強拗,只是爲兄卻有一疑問——你我兄弟如今可是那廝的眼中釘肉中刺,縱使要幫其,只怕那廝也未必會信罷,該何如之?”從根本上來說,李賢其實不怎麼情願去幫太子渡過難關的,倒是更傾心於趁亂取勢,對於武后親政雖有所不滿與提防,但卻並不似李顯那般在意,只是強不過李顯的面子,勉強算是應承了下來,然,心中卻依舊不甘得緊,這便提出了個難題來爲難一下李顯。?

如何取信於太子着實是件令人鬧心的事兒,縱使李顯智計過人,也一樣頗覺棘手,只是事到如今,再難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再說了,此時此刻也容不得李顯表露出絲毫的躊躇之意,只能是強做自信無比地開口道:“六哥放心,小弟自有分寸,我等此番雪中送炭,太子哥哥自會領情的,若能借此機會在朝中多安排些人手,卻也不無補益,六哥若是放心得下,一切就交由小弟來辦好了。”?

“也罷,那就依七弟所言好了,爲兄等着看那廝有何反應再做定奪也成。”?

李賢對於李顯的能耐素來是信服的,也相信李顯不會害了自己,再加上對於爭奪吏部尚書之位本身也信心不是太足,臉色變幻了好一陣子之後,終於還是接受了李顯的建議,只是不甘之心兀自未消罷了。?

“多謝六哥,事不宜遲,小弟這就見太子哥哥去。”?

這一聽李賢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李顯懸着的心總算是落下了一小半,記掛大事之餘,也怕李賢的心思出現反覆,這便起身告辭道。?

“也好,七弟但去無妨,爲兄便在此等着七弟的消息好了。”?

李賢沒有出言挽留,只是語氣平淡地點頭回應了一句,目送着李顯大步行出了書房,臉上的神色卻就此不停地變幻了起來……

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61章 密謀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504章 訓兒(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771章 夜襲(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08章 彼此試探(三)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162章 穿幫了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
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61章 密謀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504章 訓兒(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771章 夜襲(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08章 彼此試探(三)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162章 穿幫了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