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

高宗自幼身體弱,一向便不喜歡早起,除非是躲不過去的大朝,若不然,總得睡到日上三竿方起,今日並非朝日,高宗自然也就沒早起的慾望,縱使此際太陽都已升到了老高,可高宗卻依舊仰躺在寬大的木榻上,舒舒服服地睡着,倒是武后起得早些,此際正端坐在銅鏡前,任由幾名宮女侍候着梳妝打扮,臉色雖淡然如常,可雙眼的深處卻滿是憂慮之色。

“稟娘娘,有消息了。”

正當一衆宮女們忙碌個不停之際,卻見滿頭大汗的孫全福從寢宮門口的屏風處轉了出來,疾步走到武后身後,低聲地稟報了一句,語氣裡滿是焦灼之意。

“都退下!”

武后沒有回頭,只是身子卻很明顯地顫了一下,沉默了片刻之後,也沒急着問孫全福所帶來的消息,沉着聲吩咐了一句道。

“是,奴婢遵命。”

武后既開了口,一衆正忙活着的宮女們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趕着應答了一聲,各自躬身退出了房去。

“娘娘,事情是這樣的,昨夜……”

孫全福自知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待得一衆宮女們退下之後,忙不迭地搶到武后的身邊,幾乎是貼着武后的耳邊,將昨夜行刺失敗乃至今日一早李顯審案的消息一一稟報了出來。

“哦?”

聽完了孫全福的稟報,武后並沒有急着下一個決斷,而是輕吭了一聲,回身看了看兀自酣睡不起的高宗,而後略一沉吟,款款地站起了身來,微皺着眉頭,瞄了孫全福一眼,旋即移步便向外殿行了去,絲毫不管此際一派披頭散髮的形象有多不雅。

“娘娘,來者不善啊,奴婢以爲案子不能再這麼審將下去了。”

孫全福默默地跟在了武后的身後,來到了空無一人的外殿上,等了好一陣子,見武后始終不發一言,登時便有些子吃不住勁了,低聲地提醒了一句道。

“嗯。”

武后朝堂爭鬥的經驗豐富無比,哪會不知眼下局勢險惡,又何須孫全福來提醒,然則真要下決心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此際三王聯手之勢已成,縱使強如武后,也深爲之忌憚不已,在武后看來,此番要想全身而退恐已是難了,所需考慮的是該如何止損的問題,偏生止損也沒那麼簡單,武后不相信三王會點到即止,真要是一潰千里的話,前半生的經營怕就要徹底付諸流水了的,此情此景之下,武后第一次有了力不從心之感,心情煩躁之下,自是懶得去跟孫全福多囉嗦,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之後,自顧自地在大殿上急促地來回踱着步。

“娘娘,要不奴婢先去傳旨,暫停審案,再議後續可成?”

孫全福見武后半天沒個決斷,自是清楚此事恐難善了,這便牙關一咬,再次進言道。

“也罷,你且去走上一遭,就說是本宮的旨意,此案重大,須查明瞭實據再審!”武后沉吟了良久,始終找不出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沒奈何,也只能同意了孫全福的提議。

“是,奴婢這就去!”

孫全福不敢怠慢,緊趕着應了諾,匆匆離開了大殿,領着幾名小宦官策馬向大理寺趕了去……

東宮德昌殿中,一身正規朝服的太子李弘面帶焦躁之色地在前墀上來回踱着步,一派心思重重的樣子,殿下左右分站着閻立本、樂彥瑋等數十名太子一黨的朝臣們,人人面帶焦慮之色,目光時不時地投向殿外,似有所期盼之狀。

“稟殿下,蛇已出動,正在向大理寺趕去!”

就在一衆人等等得心焦之際,卻見王德全狂奔着衝進了殿中,連行禮都顧不上,急吼吼地便出言稟報道。

“哦?”李弘聞言便是一愣,眼珠子轉了轉,卻並沒有立馬下個決斷,似乎尚在猶豫之中。

“殿下,事不宜遲,可以開始了!”

閻立本一見李弘面帶猶豫之色,立馬便有些子急了,忙不迭地站了出來,出言催促道。

“好,那就開始罷,傳孤之命,擺駕大理寺!”

事情實在是太重大了些,自由不得李弘不謹慎小心,然則在一戰功成的誘惑之下,李弘也沒猶豫太久,這便一咬牙,下定了決心,領着一衆朝臣們徑直出了東宮,各自乘車浩浩蕩蕩地向大理寺衙門趕了去……

大理寺的公堂上,李顯老神在在地閉着眼,既不理會下首的兩名副手,也不管堂外圍觀百姓的議論之聲,更不曾對跪倒在堂上的賀蘭敏之多看上一眼,一派養神之狀,然則,當林成斌領着一衆王府侍衛們走上大堂之際,李顯緊閉着的眼卻猛然張了開來,奕奕的眼神裡殺氣不加掩飾地閃爍着。

“啓稟殿下,末將幸不辱使命,已將賬冊帶到,請殿下過目!”

林成斌大步走到堂上,手捧着一本厚厚的賬冊,對着李顯一躬身,高聲稟報道。

“遞上來!”

李顯寒着聲吩咐了一句,林成斌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忙不迭地上前數步,將手中的賬冊遞到了李顯的面前。

“顯慶三年元月初二,大理寺正侯善業送金佛一樽,值錢三百貫;顯慶三年七月初七,侯善業送絹帛十匹、象牙雕兩件、金手鐲兩隻;顯慶四年,侯善業送錢三百貫……”李顯接過了林成斌手中的賬本,飛快地翻動了起來,不數息,便找到了關於侯善業所送之禮的那一欄,臉色瞬間便是一厲,冷冷地掃了侯善業一眼,語氣平淡地照本宣科了起來,末了,合上賬冊,冰冷無比地看着侯善業,語帶殺氣地追問道:“侯大人,對此可有甚解釋麼,嗯?”

“殿下,這是誣陷,下官、下官絕無行賄之事,此皆是武敏之一面之詞,做不得數!”

侯善業自打入了仕途便是在大理寺這衙門裡廝混,可謂是半輩子都在審案,又哪會不知此賬冊的殺傷力幾何,事到如今,哪肯輕易就範,毫不遲疑地便張口否認道。

“哦?是麼?武敏之,侯大人說爾這是在誣陷,爾有甚可說的麼?”

李顯沒急着反駁侯善業的辯解,而是輕吭了一聲,目視着一派得意洋洋的武敏之,聲線漠然地問道。

“殿下明鑑,某已是待死之身,誣陷侯大人又有何好處來着,再者,此賬冊是真是假,找個仵作來辨認一下,不就知真僞了罷,嘿,何必多費脣舌。”賀蘭敏之滿不在乎地做了個鬼臉,笑嘻嘻地應答道。

“嗯,來人,傳洛陽府仵作上堂!”

李顯沒去理會賀蘭敏之的放肆,一拍驚堂木,高聲喝令道。

“殿下且慢。”

李顯話音剛落,劉禕之已是坐不住了,忙不迭地出言打岔了一句道。

“怎麼?劉大人對本王之令有異議麼?”李顯橫了劉禕之一眼,毫不客氣地出言訓斥道。

“豈敢,豈敢,下官只是覺得此事重大,時涉主審,終須得有聖命方妥,下官以爲不若暫停審案,待稟明瞭陛下之後,再行定奪可成?”一見李顯面色陰沉,劉禕之心頭不禁爲之一顫,然則卻不肯就此放棄了拯救武后一黨的最後希望,這便笑着解說了一番。

“孤既已奉旨查案,自當有定奪之權,莫非劉大人慾越俎代庖不成?”

李顯絲毫不給劉禕之留半點的臉面,寒着聲便叱問道。

“下官不敢,然,朝堂自有法度,似此等涉及主審之事宜,自當有聖命斷奪方可,還請殿下三思!”事到如今,劉禕之已是沒了退路,縱使被李顯身上的殺氣衝得雙腳直打哆嗦,可口中還是很強硬地頂了李顯一句。

“劉大人這是欺本王不懂《大唐律》麼,嘿,好一個朝堂法度,敢問劉大人,此案到底孤是主審,還是劉大人主審,又或是侯大人主審,嗯?”李顯這些年來可不是白過的,爲了對付狠辣無比的武后,自是沒少研究律法,一本《大唐律》不說倒背如流,至少也是熟爛於心了的,此時一聽劉禕之張口閉口便是朝堂法度,簡直就是在班門弄斧,登時便是一陣火大,這便冷笑了一聲,毫無通融之意地喝問道。

“這,這,這……”

劉禕之本人雖也熟讀過《大唐律》,可論及熟悉程度來說,自是遠不及李顯,此時一聽李顯如此說法,登時便徹底慌了神,結結巴巴地答不出話來。

“讓開,都讓開,皇后娘娘有口諭到,爾等還不退下!”

就在劉禕之目瞪口呆地不知該如何迴應李顯的喝問之際,堂口處突然一陣大亂,一個尖細的嗓音在嘶吼個不停。

“殿下,娘娘有口諭,您看是否先接了旨意再審?”

劉禕之正自心慌不已中,突然聽得堂口處的嗓音極爲耳熟,心中立馬稍安,這便緊趕着出言建議道。

來得好快啊,我勒個去的,太子那廝做甚吃的,還不到!李顯的耳力好得很,只一聽便已聽出了來人乃是孫全福,心不由地便是一沉……

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23章 絕對強勢(三)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676章 殺明(下)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355章 夜戰八方(一)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6章 臨時協議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04章 訓兒(上)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16章 家的感覺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2章 夜宴(一)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199章 統一認識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180章 離人淚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95章 妥協的藝術(三)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89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中)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32章 考驗(下)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
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23章 絕對強勢(三)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676章 殺明(下)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355章 夜戰八方(一)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6章 臨時協議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04章 訓兒(上)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16章 家的感覺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2章 夜宴(一)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199章 統一認識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180章 離人淚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95章 妥協的藝術(三)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89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中)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32章 考驗(下)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