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

太子其人,李顯從來就不曾輕視過,在他看來,李弘素來多智,待下寬宏,於政務上也極爲老道,除了性/取向上有些不妥以及身體稍羸弱了些之外,可以說是具備了明君的基本素質,倘若沒有武后這麼個心狠手辣的母親的話,李弘成爲一代賢明君主實屬理所當然之事,至少比懦弱的高宗要強上百倍,哪怕李顯有着三世的記憶在身,卻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勝得過李弘,似這等兄長,李顯實不願與其生分了去,奈何李顯卻知曉李弘絕對不是武后的對手,只因其心不夠狠,至少是沒有武后那等殺伐果斷的狠辣,這就註定了其很難跟武后長期抗爭下去的命運,這也正是李顯不願輔佐李弘的根由之所在,不過麼,藉助李弘的手,去狠狠地打擊一下武后卻是李顯喜聞樂見之事,但這並不意味着李顯就樂意去充當李弘的馬前卒,面對着這等錯綜複雜的局面,李顯自是不敢隨便表態,保持沉默便成了其不二之選擇。

“七弟可是奇怪這摺子的來路麼?”

李顯的沉默與顧慮顯然早就在李弘的預計之中,這會兒見其半晌無語,李弘微微一笑,一派風輕雲淡狀地問了一句道。

“讓太子哥哥見笑了,臣弟確實有些疑惑,閻朝隱其人臣弟不曾深交,卻知其素得母后寵信,更與賀蘭敏之相善,這奏本……”李顯並沒打算將心中所思所想全都和盤托出,這便一揚眉,作出一副疑惑狀地說了半截子話。

“七弟所言確是實情,然則此奏本確也不假,雖非正本,可與正本卻無二致,後日早朝時,那閻給事中必將上此本章無疑!”李弘沒有詳細解釋這奏本的來路,而是語氣極爲肯定地回答了一句道。

“哦?”

李顯很清楚太子在下頭也有些人馬,要想從閻朝隱家中抄到奏章副本實也不算太離奇之事,既然太子不願詳細解說,李顯自也懶得去刨根問底,畢竟奏本如何來的並不是事情的關鍵之所在,真正的核心問題是武后爲何要來上這麼一手——李顯記得很清楚,前世那會兒賀蘭敏之也差不多是這時候倒的臺,不過出手彈劾其的並非閻朝隱,而是太子手下的監察御史蕭明,至於罪名麼,倒是與閻朝隱所羅列的相差無幾,只不過那會兒太子只是爲了報私仇而爲之,趕巧武后也正有意誅殺不聽話的賀蘭敏之,順水推舟之下,也將賀蘭敏之下了大獄,草草審了一回,便將其貶去了雷州,而後又派了殺手將賀蘭敏之擊殺於半路,可此番的形勢顯然不同於前世,賀蘭敏之其人對武后一黨的殺傷力明顯要大了許多,這等時分武后不單不設法保護賀蘭敏之,反倒主動出手,這裡頭說沒有蹊蹺,李顯又如何肯信,然則在摸不清太子脈搏的情況下,李顯自是不能將所有的疑慮道將出來,輕咦了一聲,便不再開口,只是一臉疑惑狀地看着李弘。

“七弟對此事可有甚看法麼?”

李弘緊巴巴地將李顯叫了來,自有其用意所在,這一見李顯沉默不語,李弘立馬便笑了起來,頗有深意地追問道。

“賀蘭敏之其人品性拙劣,惡行累累,按律當誅,閻給事中所奏倒也不差,父皇聖明,自當會有決斷。”明知道李弘在問些甚子,可李顯卻不打算按其套路來說,而是故意就事論事地回答了一番。

“嗯,理倒是這個理,此賊是該死,不過怎個死法卻甚有講究,若是死於詔獄又當如何?”眼瞅着李顯始終不肯吐句實話,李弘心中不免有些氣惱,可也拿李顯沒辦法,略一沉吟之後,索性將話挑明瞭來說。

嗯?死於詔獄?呵,這廝倒是好心計來着!李顯一聽之下,瞬間便已猜到了李弘的大體計劃,左右不過是打算藉着賀蘭敏之的死來做文章,不但想着將與賀蘭敏之相熟的後黨一舉拿下,更打算將新任大理寺卿侯善業一併掃將進去——咸亨元年十月,劉仁軌從新羅歸國之後,便以年老爲由請求告老歸鄉,以求躲開大理寺這個爛泥塘,武后順水推舟地準了其奏,轉過頭來,慫恿高宗將侯善業提拔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上,並以整頓爲名,對大理寺進行了一番清洗,諸王安插其中的人馬大多被逐出,李顯的手下除了狄仁傑因辦案能力超強得以倖免之外,其餘諸如宋獻等明面上的人馬皆被陸續貶到了地方上,整個大理寺幾乎又被武后一黨徹底壟斷了,這等局面顯然不是太子所能忍受的,動手自也便是不免之事了的。

算計倒是好算計,只是這成功的機會能有多少可就不好說了,再者,武后在此時搞出這麼一手,怕沒那麼簡單罷,若說武后這等心機深沉之輩會沒算計到其中的風險,李顯又如何能信,若是武后來個將計就計的話,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有問題,絕對有問題,只是這裡頭的埋伏究竟何在?李顯對武后的狠辣與狡詐極之忌憚,對事態的判斷,自不似李弘那般樂觀,只一瞬間便已想了許多,可卻尚未能找到事情的關鍵點之所在,心中不禁有些焦灼的煩躁在涌動。

“太子哥哥請恕臣弟直言,此事恐另有蹊蹺,不得不防啊,若是有小人在其中作祟,後果恐有不堪!”李弘眼下乃是牽制武后的主力,李顯自是不能坐看其急速崩盤,沉吟了良久之後,還是決定謹慎地提醒其了一句道。

“七弟言之有理,爲兄自是知曉其中有詐,只是話又說回來了,此事卻也是個機會,不瞞七弟,即便是閻朝隱不上本,這本章爲兄也是要上的,七弟可願助爲兄一臂之力否?”李弘顯然對李顯出言提醒的舉動極爲滿意,但卻並不打算放棄此等一舉破敵的良機,這便一派坦誠狀地說道。

好小子,還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一聽李弘如此說法,李顯便知曉李弘的心意已決,怕是難有更改了的,也就不想再多勸,這便皺着眉頭想了想,而後,面色凝重地出言道:“太子哥哥有何事要用着臣弟的,還請明言好了。”

“好,七弟果然爽快,爲兄只有兩個要求,其一,賀蘭敏之的命;其二麼,待得賀蘭敏之一死,朝堂紛爭必起,爲兄想請七弟助爲兄全力壓制不軌小人的反彈,若能如此,大局當可定矣!”李弘哈哈一笑,一擊掌,很是興奮地述說着。

得,敢情是要咱當苦力來着,還真是敢想!一聽李弘此言,李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嘿嘿一笑,卻是不肯多言,既不應承,也不推辭,只是一味微笑地看着李弘。

“七弟放心,爲兄不會讓七弟白忙的,若有所需,但講無妨!”李弘乃是聰明人,自是知曉天下沒有白得的午餐,這一見李顯的樣子,立馬笑着給出了承諾,一派予舍予求的豪邁狀。

這廝倒是應承得乾脆,嘿,此事能不能行姑且不論,即便是行得通,也未見得便能一舉擊垮那老賊婆,真不曉得這廝哪來的如此自信!任憑李弘如何表態,李顯心中疑慮卻依舊未消,再說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李顯又怎可能隨隨便便地便應承下來,就算不爲防着武后那頭可能的埋伏,怎麼着也得防着李弘過河拆橋不是?萬一要是被李弘擺上一道,那後果之嚴重怕不是啥好玩的事兒。

“太子哥哥海涵,茲體事大,臣弟實難遂決,且容臣弟斟酌一二可好?”李顯是不想坐看李弘迅速垮臺,可更不想被其當槍來使,這便含糊地回答了一句道。

“當然,七弟不妨好生考慮一番,左右後日方是早朝時,七弟大可自便好了。”

經歷過如此多的事情之後,李弘早已認定了一件事,那便是隻要是能打擊武后的事情,李顯絕對是急先鋒,自是不怕李顯轉首便出賣了自個兒,這便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大度無比地應答道。

“也罷,時候不早了,臣弟便先行告退了,太子哥哥請留步。”

這一見李弘一派吃定了自己之狀,李顯不免有些子哭笑不得,可也懶得再多廢話,這便起了身,躬身行了個禮,出言請辭道。

“七弟慢走,爲兄不送了。”

李弘笑眯眯地一擺手,示意李顯自便,而後再次坐回了几子之後,抖了抖寬大的袖子,再次撫起了琴來,一派從容的悠閒狀……

李弘倒是悠閒了,可李顯卻是頭疼得不行,滿腹的心思全都絞成了一團,各種可能性都好生地琢磨了幾回了,卻始終難以下一個決斷,偏生此事又實難與旁人商量,爲免擔心打草驚蛇,還不敢全力發動手下暗底勢力去探明實情,只能是一個人獨自靜靜地貓在書房裡,反覆地權衡着各種情形的利弊之所在,又怎個煩心了得。

“殿下,振州急報!”

就在李顯心神不寧地苦思不已之際,羅通大步從房門外行了進來,疾步走到書桌前,將手中所持的一枚小銅管遞到了李顯身前。

“哦?”

一聽是振州(今海南三亞)來的信報,李顯心頭不由地便是一振,顧不得多問,一把接過了羅通手中的小銅管,扭開暗釦,倒出了其中的紙卷,攤將開來,飛快地掃了一番,臉上的神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

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8章 謀定而後動(三)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16章 家的感覺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101章 奇峰突起(上)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334章 領導權之爭(五)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260章 矛盾上交(上)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550章 大決戰(一)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
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8章 謀定而後動(三)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607章 波斯王子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16章 家的感覺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101章 奇峰突起(上)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334章 領導權之爭(五)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260章 矛盾上交(上)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550章 大決戰(一)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