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中)

政務上的事不是靠急能成事的,沒錯,按李顯的預訂計劃,李賢的摺子確實是該上,但卻絕不能在此時上,道理很簡單,此際高宗剛放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太子那頭明顯已是生了怨氣,這會兒上本,那不就是明擺着去打太子的臉麼,如此一來,太子又豈能容忍,反擊是必然之事,這麼一搞之下,這朝會怕就得成了兄弟論爭的戰場了,雖說合了高宗的意,卻顯然不符合李顯原先預定的暗渡陳倉之計劃,一個不小心之下,全盤計劃便有着毀於一旦的可能性,這叫李顯又如何能不惱火在心的,可惜他再惱火也沒轍,此等時分李顯已沒法子出面去制止李賢的衝動了,只能是微皺着眉頭想着對策。

果然不出李顯所料,這一見到李賢站了出來,太子原本就不愉的臉色頓時便更陰沉了幾分,然則在這等朝議時分,他也不敢有甚出格的表現,只能是用陰冷的眼光掃了眼李賢,瞬間便恢復了平靜,只是嘴角邊的那絲微笑卻顯得頗爲的僵硬。

“哦?賢兒可有甚本章,只管奏來,朕聽着便是了。”

李弘不開心,高宗倒是很樂呵,笑眯眯地對着李賢虛虛一擡手,示意李賢平身,而後用鼓勵的語調吩咐了一句道。

“兒臣,謝父皇隆恩。”這一見高宗臉上滿是鼓勵的微笑,李賢的腰立馬挺得倍兒直,臉色也因激動而微微發紅,遜謝了一聲之後,這才接着道:“啓奏父皇,孩兒所要奏的乃是漕運之事,今關中人口漸多,田畝所出已不敷用,亟需從江南調糧入關中,然,雖有前朝所疏通之運河,漕運卻始終不利,依孩兒看來,此乃漕運不得法所致,孩兒有五策可解此厄,懇請父皇明鑑。”

“嗯?賢兒有何妙策且說來與朕聽聽。”高宗將李賢引入朝中,本意只是讓他牽制一下李弘罷了,並沒有指望李賢能在政務上有多大的建樹,可此時聽李賢一開口便是漕運這麼個老大難的問題,登時便來了些興致,略一坐直身子,笑着追問道。

“父皇,兒臣以爲漕運之難乃在水路時堵時通,若欲徹底解決,須對現有之漕運策略乃至水道做大的變革,兒臣有五策在此,其一,廣通渠淤塞嚴重,須重開;其二,汴渠因黃河沙多,易淤積,須專官爲之護;其三……”李賢的口才本就極佳,加之此摺子乃是他與李顯討論過多回的結果,這麼娓娓道來,自是頗有說服力,不單高宗聽得入神,便是朝臣們也大受鼓舞,待得李賢將條陳解說完畢,不少朝臣甚至顧不得此乃君前議事,竟私下裡低聲議論了起來,一時間滿大殿皆是嚶嚶嗡嗡的細碎話語之聲。

高宗早就想徹底解決漕運問題,這些年來,也沒少在朝堂上要求羣臣們獻策,自是對漕運不算太陌生,此際將李賢的五策細細地過了過,沒發覺這五策有甚不對之處,這一見諸臣工在下頭亂議個不停,立馬擡手一壓,示意諸臣工安靜,而後沉吟着開口道:“唔,賢兒能實心爲國,朕深喜之,諸臣工,對此條陳可有甚意見,都議議罷。”

得,高宗不發話還罷,這一發話之下,羣臣們倒是不私下議論了,可卻也沒見哪位朝臣願意站出來評論此策的,倒不是羣臣們對這五策無話可說,而是各自的心裡頭都有着深深的顧忌,只因李賢的身份太過敏感了些,此時站出來爲李賢叫好,勢必得罪太子,還不見得能得聖意,若是反對麼,卻又明顯得罪了李賢,畢竟沒誰敢肯定天上那塊雲會下雨的,萬一要是李賢得了勢,那豈不是自找倒黴來着,於是乎,任憑高宗的期盼目光有多熱切,朝臣們大多都裝作沒瞅見——親近太子一方的官員們是沒得到太子的暗示,並不敢輕舉妄動,而李賢那一方的官員麼,卻是因着李賢突然提前發動,就此處於不知道該不該此際便出面配合的窘境之中,至於處於中立的朝臣們自是更不願介入到諸皇子的狠鬥中去,保持緘默勢在必行,誰都不吭氣之下,大殿裡也就這麼再次沉悶地安靜了下來。

“陛下,微臣曾於河務上任過職,飽受河道不暢之苦,依微臣之見,若是能以璐王殿下之妙策行去,自不愁漕運艱難矣,望陛下明斷。”

寂靜復寂靜,可總這麼寂靜下去顯然不成,不說高宗的臉色漸漸難看了起來,便是李賢也有些站不住了,好在此時工部侍郎楊武極爲及時地站出來打破了沉悶的寂靜,堅定不移地支持了李賢一把。

“陛下,臣也以爲此五策大善,當速行之!”

“陛下,微臣以爲璐王殿下此策當可解漕運之難,實利國利民之善策也!”

“陛下,微臣附議!”

……

按照李賢的事先安排,原本就幹過河道的工部侍郎楊武便是其一系的標杆,只要楊武一動,其餘人等便要即刻跟上,這會兒楊武既然已站了出來,林奇等十數名中下層官吏自是不敢怠慢,紛紛出列表態支持李賢,雖說出列的人數不多,品級也不算高,可一個個聲音都嚷得不小,聲勢倒也造得頗有點浩大狀。

高宗似乎很滿意李賢一系官吏們的表態,雖沒立馬出言肯定上一番,可臉上的笑容卻是越發溫和了起來,還時不時地輕輕點着頭,這副摸樣落在李弘的眼中,心裡立馬便有如平地裡起了驚天之雷一般,硬是被震得有些個頭暈目眩了起來。

不明白,李賢是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做錯了甚事,爲何好端端地監着國,卻猛然冒出了這麼一遭莫名其妙的早朝,也想不通原本極力維護自己的父皇爲何要將李賢、李顯這兩個討人嫌的弟弟硬塞到朝堂上來,可有一條他是看懂了,那便是李賢這個漕運摺子來勢洶洶,極其不好應付,真要是讓李賢將漕運的事情抓在手中的話,那勢必會牽動整個朝局的走勢,必然會極大地威脅到他李弘太子的地位,而這是李弘萬萬不能接受的結果,麻煩的是一來李弘本身對漕運並不熟捻,難以在短時間裡找出李賢所獻的摺子的漏洞之所在,二來麼,此等敏感時分,他李弘也不方便親自出面去跟李賢對着幹,畢竟那樣做未免太着相了些,易遭人詬病,顯得他李弘太無容人之量,然則不管怎麼說,李弘是絕對不能容許李賢將漕運之事攬了去的。

“陛下,老臣有些疑問想請教璐王殿下,懇請陛下恩准。”

李弘心思動得飛快,既已認定不能坐看李賢拿走漕運事宜,自是不再多猶豫,飛快地對站在文官隊列前幾列的閻立本使了個眼神,但見閻立本不動聲色地輕點了下頭之後,大步站到了殿中,對着高坐在大位上的高宗行了個禮,朗聲稟報道。

“唔,閻愛卿久在工部,理應對漕運之事頗有心得,既如此,想來該是能對賢兒的摺子做些補益的,朕準了。”閻立本乃是高宗親自調回京師輔佐太子的,自是清楚閻立本是絕對的太子一黨,此際見其站了出來,又怎可能不明白太子那頭要發動反擊了,而這顯然符合高宗的初衷,自然樂意見到此事發生,這便笑呵呵地點頭應允了下來。

“多謝陛下隆恩。”閻立本不慌不忙地謝了恩,而後略一側身,平靜地看着李賢,略一躬身,拱手爲禮道:“璐王殿下,下官有幾個問題求教,還請殿下代爲解惑,下官感激不盡。”

“不敢,閻尚書言重了,您有何疑問但講無妨,但凡小王能答的,斷不會令閻尚書失望便是了。”李賢自是早就知曉會被太子一系的官員刁難,此際見閻立本跳了出來,自不會感到奇怪,這便面色平靜地還了半禮,語氣平淡地回了一句道。

“敢問殿下,您所言的五策若是就此行去,須多少時日,又需多少人力、錢財方能得盡全功?”閻立本乃是老工部了,對河工乃至漕運都門兒清得很,自是知曉李賢所獻的五策確有解決漕運難題之可能,他當然不會從具體實務上去非難李賢,而是一針見血地連着提出了兩個要害問題。

“閻尚書問得好,小王此五策雖是一體上的,可具體實施卻可分別進行,其一,分段漕運如今即可進行,若是各部能通力配合,半年便可見成效,其二,廣通渠先行,而三門渠後之,前者需時兩年,後者需時三年,兩者可交叉爲之,攏共需耗時四年左右,至於汴渠維護則需常年爲之,並無時限,具體所需人力須得經戶、工二部統籌,沿途諸州調配,整體計劃需耗錢近一千萬貫,四年而爲之,每年至少兩百五十萬貫左右。”李賢早就跟李顯私下算過了好幾回的賬,雖不敢說能得到一個百分百準確的數字,可大體上要花銷多少錢財還是能估算個近似數的,當然了,這數值着實太過驚人了一些,哪怕李賢已是將原本所估算出來的數目字極大地壓縮了一把,可此等驚人之耗費一出來,登時便令滿殿大臣們全都倒吸了口涼氣,霎那間,嚶嚶嗡嗡的議論聲立馬再次轟然大作了起來……

| |

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780章 摩擦(上)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77章 夜宴(六)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05章 訓兒(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770章 夜襲(上)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780章 摩擦(上)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66章 巔峰對決(三)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72章 夜宴(一)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161章 搭上話了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661章 密謀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676章 殺明(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08章 飛燕計劃(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
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780章 摩擦(上)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77章 夜宴(六)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05章 訓兒(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770章 夜襲(上)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780章 摩擦(上)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66章 巔峰對決(三)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72章 夜宴(一)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161章 搭上話了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661章 密謀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676章 殺明(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08章 飛燕計劃(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