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

白雁這等稀罕物都能獵到,太子的婚事自然是不能拖延了的,於是乎,整個六月便成了普天同慶的日子,高宗下詔大赦天下,撥內庫十萬貫以爲太子大婚之用,各州刺史紛紛獻禮,諸多屬國一一來賀,朝野一片歡騰景象,至於其中有多少藉此收刮民脂民膏之事,那就只有上天才曉得了的。

李顯素來不怎麼喜歡湊熱鬧,往日裡但凡有熱鬧事兒,李顯一般是敬謝不敏的,啥子詩詞會、賞花會之類的附庸風雅之事極難看見李顯的身影,可這一回太子大婚的熱鬧李顯卻是不能躲的,不但不能躲,還得積極參與其中,忙前忙後地幫襯了不老少的雜事兒,那等勤快勁兒自是贏得了高宗滿口讚譽,也因此得了不少的彩頭,當然了,這麼些賞賜對於李顯來說,也就是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罷了,自不怎麼放在心上,真正令李顯在意的是太子大婚之後會有何超常的反應。

喜慶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幾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六月已過不說,七月都已近半了,可李顯期盼了良久的兆頭卻絲毫不見蹤影,不但皇宮裡的武后沒啥特別的舉措,便是太子這頭也是一派波瀾不驚之狀,朝會都已過了數番了,啥事兒都沒有,這等反常的寧靜愣是令李顯很有些子摸不着頭緒,暗自琢磨着是不是該出手挑動一下雙方的神經,可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放棄了這等打算,只因李顯打心底裡就不相信武后與太子可以共存,與其冒着被拆穿的風險盲目出手,還不如坐看風起雲涌來得強,心氣一平,難耐的等待自也就不再那麼難熬了的,該上朝時上朝,沒事時要麼貓自家王府裡休憩着,要不便是約趙瓊出外郊遊散心,間或也去禮蕃院探望一下明月公主,小日子倒也過得舒心得很。

這世上的事兒往往是有人歡喜就有人愁,李顯過得舒心了,太子可就過得緊巴了些,當然也就不想看着李顯這個始作俑者繼續這麼逍遙下去,口諭一出,連個理由都懶得找,直接就是一個“請”字,便將李顯召進了東宮。

“臣弟參見太子哥哥。”

太子有召,李顯自是不能不去,待得進了宮,這才得知太子去了花園,不得不又緊趕慢趕地往後宮而去,大老遠便見太子正端坐在一座池塘邊的小亭子裡,悠閒地撫琴自娛,琴聲優雅而又從容,以李顯的音樂造詣,自是一聽便知此曲乃是千古絕唱之《高山流水》,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了絲會心的微笑,緩緩地走上前去,垂手站在一旁,靜靜地聽完了琴曲,而後上前一步,一躬到底地行了個大禮。

“喲,七弟來了,爲兄一時縱情,未克遠迎,失禮了,失禮了。”

聽得響動,太子像是方纔發現李顯的到來一般,略帶着一絲的訝異地擡起了頭來,微笑着致歉了一句道。

“不敢,太子哥哥客氣了。”

李顯雖不甚清楚太子緊巴巴地叫自己前來是爲了甚事,可從先前的琴音裡卻已隱隱猜到了些根底,心中自不免稍有些微瀾,只不過是城府深,並不曾帶到臉上來,只是笑着客氣了一句,便即站直了身子,作出一派恭聽訓示的樣子,絕口不問太子相召的用意何在。

“嗯。”

李弘饒有興致地打量了一下李顯,也沒多廢話,只是一揚手,輕吭了一聲,隨侍在旁的王德全立馬會意地躬身退到了一旁,領着一衆宦官宮女們徑自退出了後花園,偌大的園子裡就只剩下哥倆個單獨奏對。

“爲兄聽聞七弟去歲在於闐王宮曾演一曲《從軍行》,威名動四方,曲藝驚天下,而今已成四海傳唱之佳作,爲兄可是豔慕得緊啊,不知七弟可願爲爲兄演繹一回否?”一衆隨侍之人盡皆退下之後,李弘並沒有直接言事,而是似笑非笑地瞥了李顯一眼,提出了個有些不着調的要求。

“太子哥哥有令,臣弟自當遵命,獻醜了。”

李顯一向就不是個矯情之輩,儘管李弘這麼個要求實在是有些頤指氣使的嫌疑,可李顯卻並不在意,笑着便應承了下來。

“有勞七弟了。”

這一見李顯如此表態,李弘臉上的笑意頓時燦爛了幾分,站起了身,讓出了位置,一擺手,示意李顯上坐。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李顯沒再多話,行了個禮之後,緩步走到了几子後頭,長跪而坐,整了整衣衫,手撥琴絃,一陣激盪的樂曲聲中,歌聲已是乍然響起,一股子金戈鐵馬的豪邁之氣在空曠的後花園裡迴盪不已。

“好,曲好,詞佳,當真不錯!”

一曲唱罷,餘音尚在繚繞之中,李弘便已高聲叫起了好來,臉上的笑容顯得格外的真摯。

“太子哥哥過譽了。”

李顯並未因李弘的誇讚而自得,只是面色平靜地躬身遜謝了一句道。

“七弟勿要過謙,古人云:曲爲心聲,七弟志在四方,有吞八荒、掃六合之氣概,爲兄自愧不如啊,若得便,爲兄定當鼎力支持七弟掃平八荒之壯志,只是……”李弘笑呵呵地擺了下手,話說到半截子便就此停了下來,只是臉上的笑容瞬間便由燦爛轉成了發苦。

好小子,這就要開始了麼,有趣,有趣!李顯多精明的個人,只一看李弘的樣子,便已知曉了其這一連串看似無甚意義的舉動背後的用心之所在,左右不過是爲了把握話事的主動權罷了,不過麼,李顯卻也並不在意,在他看來,任憑李弘如何耍小心眼,終歸還是得回到現實中來,一切都需靠實力來說話,想靠虛言來哄騙,那是門都沒有的事兒。

“太子哥哥有事請吩咐,臣弟聽着便是了。”

李顯眉頭輕輕一揚,給出了個含糊的答案,意思麼,不外乎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聽着可以,要參與也成,拿好處來,空口白話就免談了。

“前漢大賢晁錯有句名言:攘夷必先安內,七弟以爲然否?”

李弘乃是聰慧之輩,自是聽得出李顯那句平淡話語背後的潛臺詞,眼中立馬閃過了一絲精芒,然則臉色卻依舊未變,依舊是苦笑着,語氣帶着絲蕭瑟地追問了一句道。

“太子哥哥教訓得是。”

李顯面色肅然地一拱手,可回答出來的卻是一句廢話,壓根兒就不肯直接表明態度。

“嗯,爲兄此處有份摺子,還請七弟過目。”

李顯的機變與圓滑李弘早已領教過多回了,自是心中有數得很,本就對用言語套住李顯不抱太大的希望,也就是姑且試試罷了,此時見幾番試探之下,李顯都不肯表態,李弘雖有些氣悶,卻也無可奈何,略一沉吟,不得不將底牌掀出了一角,這便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本厚厚的奏摺,遞到了李顯的面前。

“哦?”

李顯本就有心探一下李弘的底牌,自是不會拒絕其的“好意”,這便輕吭了一聲,伸手接過了奏本,翻將開來,一目十行地看着,臉上的神色始終不變,可心裡頭卻是波瀾起伏不已,倒不是因這奏本的內容有多驚世駭俗,而是因上這奏本之人着實有些出乎李顯的意料之外——此奏本彈劾的人是賀蘭敏之,這一點李顯絲毫都不感到奇怪,只因在李顯的預算中,李弘出手的目標十有八九會着落在此人身上,理由很簡單,賀蘭敏之其人作惡多端,純屬一無行之浪蕩子,之所以能竊據高位,不過是因武后的庇護罷了,若不然,就其所犯之罪行,隨便拿出一條,都足以抄家滅族了的,也正是因爲武后的緣故,此人在武后一黨中巴結者衆,不少中下層的後黨中人都與其有着扯不清的瓜葛,拿下此人,便有可能順藤摸瓜地拿下一大幫後黨,當然了,前提條件是要能拿得下此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至於成功的希望麼,在李顯算來,只是一半對一半罷了,可也值得去搏上一把了的,真正令李顯有些驚異的是——這奏本竟是出自北門學士閻朝隱之手!

閻朝隱其人如今不過區區一給事中罷了,官位不高,也無甚過人之才幹,可卻頗得武后之寵信,與劉禕之、元萬頃、範履冰、賈大隱、周思茂五人並稱北門六傑,屬不折不扣的後黨中堅人物,往日裡與賀蘭敏之也頗爲相善,這冷不丁地上本彈劾賀蘭敏之,恐並非其本意,出自武后授意的可能性極高,其目的便有些可疑了,是殺人滅口,還是丟車保帥,又或是引蛇出洞?那可就有得計較了的,再者,李弘在此時拿出這本奏章的目的怕也沒那麼簡單,這裡頭的文章一準小不到哪去,自由不得李顯不小心再小心了的。

太子這廝想作甚?這奏本並未黃絹蒙面,顯然不是已上之本章,太子又是如何得來的,難不成其與閻朝隱有暗中勾連麼?不太可能罷!那老小子可是武后身邊最忠實的一條狗,理應不致有背叛之可能,若如此,這奏本的來歷怕沒那麼簡單!李顯心中疑竇叢生之下,眉頭不由地便緊鎖了起來,心念電轉不已,卻始終難以看清迷霧背後的真實所在,沉吟了半晌,也不曾有所表示……

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675章 殺明(上)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75章 “蔣幹”駕到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502章 及時雨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40章 胸有宏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334章 領導權之爭(五)第373章 危局(中)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669章 狄仁傑斷案(三)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
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675章 殺明(上)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75章 “蔣幹”駕到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502章 及時雨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40章 胸有宏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334章 領導權之爭(五)第373章 危局(中)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669章 狄仁傑斷案(三)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