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力挽狂瀾(上)

原本按照李顯的預訂計劃,李賢這份摺子應該在朝議進行到將近尾聲時上方是最佳的選擇,概因到了那時朝臣們皆已精神疲憊,勢必很難就此重要議題做出嚴謹的思考,縱使有爭議也不會太過激烈,雖不可能一朝便能過關,可在下一次早朝到來之前,漕運摺子勢必將成爲各方矚目的焦點,同時太子一方未必便會全力反對,反倒是全力爭取將此事抓在手中的可能性居多,如此一來,便給了李顯以騰挪利用的空間,從而爲暗渡陳倉之計創造條件,如今可好,李賢一上來就拉開架勢去打了太子的臉面,雙方之間已難有妥協的餘地,尖銳的矛盾衝突之下,政爭經驗明顯不足的李賢自不可能穩得住陣腳,於是乎,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一股腦地往外噴,這就造成了眼下這等極端被動的局面,倘若李顯再不出頭的話,光靠李賢的能耐,已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性了,而這顯然是李顯萬萬不願看到的結果。?

“父皇,兒臣聽了諸位大臣的議論,頗有茅舍頓開之感,心中亦有些淺見,不知當講不當講。”李顯出列的速度不是很快,很有種不緊不慢的穩重感,出了列之後,也沒有急着開口,只是默默地站在了李賢的身旁,可就是這麼一站,原本已將暴跳發作的李賢卻很明顯地鬆了口氣,竟就此沉靜了下來,一衆朝臣們攻訐了一陣子,見李賢沒反應,未免也就覺得有些個無趣,漸漸地也就安靜了下來,待得大殿上已是風平浪靜之際,李顯這纔對着高坐龍牀上的高宗一躬身,語氣平緩地開了口。?

“哦?顯兒對漕運一事亦有涉獵麼?那好啊,就說來聽聽罷,說錯了也無妨,朕不怪爾便是了。”高宗是懦弱了些,可並不癡愚,這一年來李顯的表現他可是都看在眼中的,心中自是對李顯格外高看了一眼,此時見李顯絲毫沒有初涉朝堂的緊張,身上反倒是透着股成熟穩重的味道,不由地暗自嘖嘖稱奇不已,這便微笑地點了點頭,一派溫和地回了一句。?

“兒臣謝父皇隆恩。”李顯一絲不苟地行了個禮道:“父皇,兒臣以爲六哥所言有理,諸臣工所言也不差,雙方只是道不同耳。”?

“此話怎講?”高宗原本以爲李顯站出來會堅決地支持李賢,卻沒想到李顯一開口居然是和稀泥的架勢,登時便是一愣,狐疑地看了李顯一眼,眉頭微皺地追問道。?

“父皇明鑑,依兒臣看來,道有大道小道之分,實不可同日而語,漕運關係社稷安危,漕運不暢,其害大矣,去歲大豐,危害尚不顯,倘若遇饑年,若何如之,難不成天下竟有就食天子乎?是故,兒臣以爲六哥所謀者大道也,比之僅顧一己之私者,其德昭焉,此兒臣之見耳,望父皇明斷。”李顯可不是李賢那等政爭菜鳥,這一上來便是從大義上着眼,言語不多,卻頗顯高屋建瓴之氣魄,雖沒一個髒字,卻狠狠地扇了先前冒出頭來圍攻李賢的衆臣們一個響亮的耳光,硬是弄得閻立本等老江湖都不禁爲之汗顏不已。?

“就食天子?呵,顯兒這話說得倒也不差,只是國庫不豐,朕又不願擾民,如之奈何?”高宗還真就是個就食天子——前些年高宗總往東都跑,雖說有着武后的慫恿的因素在,其實何嘗不是因着關中缺糧之故,不得已就食洛陽罷了,這會兒一聽李顯如此說法,不禁老臉微紅,苦笑着搖了搖頭,索性便給李顯出了個難題。?

嘿,老爺子,還真有你的,又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這等好事哪尋去?李顯險些被老爺子的話給氣樂了,心裡頭狠狠地腹誹了高宗一番,可也沒轍,高宗既已出了題,不答是不成的,不單得答,還得答得漂亮,好在李顯此番也是有備而來,卻也並不怯場,只略一沉吟,便已慎重其事地開口道:“回父皇的話,孩兒以爲事情或許可以分兩步行去,其一,關中之地雖已不敷授田之用,然卻尚大有潛力可挖,若能耕種得法,量產倍餘實不足爲奇……”?

“哦?顯兒可有良策乎?”高宗身爲“就食天子”,自然是深知糧食對關中的重要性,這一聽李顯居然有辦法將關中之地的糧食產量翻倍,登時便來了精神,甚至等不得李顯將話說完,便即出言打斷道。?

“回父皇的話,孩兒不敢虛言哄騙父皇,量產倍增之秘說來很簡單,便着落在‘輪耕’二字上罷了,若能無須輪耕,量產自多矣。”李顯並不因高宗着急便一股腦地將辦法說將出來,而是故意賣了個關子道。?

“殿下,您怕是不知農務罷,輪耕乃是爲蓄積地力,不得不爲之,若是強自耕種,不單不能增產,反倒有顆粒無收之危矣,此誠不可以胡爲也。”朝中大臣大半不識農務,可閻立本卻是個行家,一聽李顯說得如此自信,忍不住出言打岔了一句,語氣裡滿是不屑之意,就只差沒指着李顯的鼻子罵其年幼無知了的。?

“唔,閻愛卿所言甚是,朕雖不曾務過農,可輪耕之理還是知曉的,莫非顯兒另有妙策不成?”高宗其實是不知農務的,不過見閻立本說得如此肯定,自也就認定事實必是如此,也以爲李顯就是在胡言,原本強烈的興趣立馬便化爲了烏有,只是抱着姑且聽之的心理,隨口問了一句道。?

“父皇明鑑,四年前父皇曾賞了兒臣兩個莊子,大小相當,只是一個在城西,一個在城東罷了,水土田畝也大體相同,按理來說,兩莊之產出當是相差無多才是,其實不然,父皇可知城東之‘餅兒莊’所產與西莊之差幾何麼?”李顯沒有去理會閻立本的嘲諷,只是微笑地看着高宗,繼續賣着關子道。?

“這個……,朕倒是不知,顯兒就說來與朕聽聽罷。”高宗賞賜諸皇子的東西多了,哪可能記得住四年前賞李顯莊子的事情,不過倒也不以爲李顯會說謊,畢竟此事在皇宮檔案裡皆有記載,一查便可知真僞。?

李顯自信地一笑,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好叫父皇得知,‘餅兒莊’每年所出是西莊的兩倍還有餘,區別便在‘輪耕’二字上,父皇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前去驗證,當可實證孩兒之言。”?

“哦?竟真有此事?這‘餅兒莊’是如何耕種的,顯兒快說與朕知。”高宗見李顯說得如此之肯定,自忖李顯斷然不敢在這等朝議時分信口雌黃,原本已熄滅了的興致再次高漲了起來,霍然站了起來,滿是期盼地追問道。?

“回父皇的話,奧妙盡在‘循環’一道上,此法非兒臣獨創,乃是兒臣家中一管事據《齊民要術》所載總結而得,大體上如是:于田地中央建一水塘,周邊依次排開豬圈、雞鴨飼養場,果園、糧田,塘中養魚、種藕,並以之爲澆灌果園、糧田之水源,以糧田所出之秸稈爲飼料養家畜家禽,以家畜家禽之糞便爲源,既可於塘中養魚、種藕,又可爲肥田之用,果園除產果品之外,其落葉枯枝亦是肥田之良源,如此循環利用,既可保證無輪耕之必要,又能另得果品等額外之產出,比之僅以種糧之莊,倍增不足爲奇也。”李顯這回倒是沒再賣關子了,將“餅兒莊”的總體設計略述了一番,點出了循環利用之道。?

“好,顯兒所言的法子朕瞧着甚好,若是能推而廣之,何愁關中歲入不增耶,韋夕機何在?”高宗雖不懂農務,可一聽李顯如此說法,卻也頗覺合理,心情自是振奮不已,不待衆臣有所表示,高宗已點了司農卿韋夕機的名。?

“臣在。”?

若說閻立本是個農務的行家的話,那司農卿韋夕機就是行家裡的專家,就在旁人尚未想明白李顯所言的“循環利用”之奧秘何在時,韋夕機已是徹底明白了事情的關鍵所在,正自激動不已間,突聞高宗點了名,自不敢怠慢,緊趕着從旁閃了出來,高聲應諾道。?

“韋愛卿乃老司農了,依愛卿看來,顯兒所言的法子可行否?”高宗雖相信李顯不敢在朝堂上肆意浮誇,可畢竟還是不太放心,這便謹慎地出言諮詢道。?

“陛下明鑑,依微臣看來,此法從道理上能說得通,然,是否可行尚虛實地驗證,在未曾見到實證前,微臣實不敢妄言。”韋夕機是個極爲謹慎之人,儘管內心裡已相信了李顯所言的辦法可行,可在回答高宗的諮詢時,依舊謹慎地持保留之態度。?

“嗯,韋愛卿乃老成謀國之臣,朕信得過,此事便交由愛卿具體負責好了,若是真能在關中推廣開去,實功莫大焉,朕頗是期待。”高宗一高興,渾然忘記了先前正爭執着的漕運之事,興奮無比地對韋夕機下令道。?

“是,微臣自當慎而行之,定不敢有違聖意。”高宗既已下了決心,韋夕機自是不敢怠慢,緊趕着便應了諾,而後躬着身子退回了原位。?

呼……總算是將局面扳回了一些,該死的老六,可別再出啥妖娥子了!這一見場面已因自己的努力而大爲改觀,李顯懸着的心總算是落了地,趁着高宗與韋夕機君臣奏對的當口,腦筋飛快地運轉了起來,緊張地思索着接下來該如何趁勝追擊之事宜……

第77章 夜宴(六)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505章 訓兒(下)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101章 奇峰突起(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12章 忽悠李賢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180章 離人淚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676章 殺明(下)第32章 考驗(下)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260章 矛盾上交(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46章 謎底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
第77章 夜宴(六)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505章 訓兒(下)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101章 奇峰突起(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12章 忽悠李賢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180章 離人淚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676章 殺明(下)第32章 考驗(下)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260章 矛盾上交(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46章 謎底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