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調虎離山

事情上了政事堂,結果自然沒甚懸念可言,不過僅一日的功夫而已,結論便已報到了高宗處——政事堂以六對一的懸殊比例通過了吏部『侍』郎蕭明的提議,贊成由袞州刺史駱賓王接任出缺的洛陽府尹一職,高宗也無甚疑慮,很是爽快地便準了奏,着吏部即刻辦理相關手續,急招駱賓王入東都,一場『激』烈的政爭就此告了個段落,東宮之勝勢昭然。

儀鳳次年八月初三,河西副都督、左監『門』衛大將軍高偘入朝述職,並押解原吐蕃贊普都鬆芒布及被俘之諸多吐蕃權貴抵達東都,帝大悅,親於則天『門』檢閱了隨行之河西軍衆,並接受了都鬆芒布的投誠,封其爲安逸公,賜府宅一棟,良田若干,安置於洛陽城中居住。

高偘述職後,不再返回河西,留京任兵部『侍』郎之職,所遺之缺由李勣之長孫、左金吾衛將軍李敬業接任,原隴州都督凌重調任安東都護府出掌遼東並原高句麗屬地,所遺之缺由原廢后王皇后之弟王方翼接任,並調左驍衛將軍李溫回朝聽用,調廣武縣令劉禕之回朝任通事舍人,其餘河西諸官雖未大動,但皆敘功各有進階不等。

八月初十,中秋將近,方纔履任的洛陽府尹駱賓王上書高宗,言及大災剛過,民心士氣待振,提議本應於次年舉辦的馬球賽提前舉行,高宗以爲然,準之,並親於中秋時分蒞臨東都城外的西苑馬球場,君民同樂,東宮組隊參賽,太子李顯親自披掛上陣,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奪魁。

九月初三,秋收已畢,受災之各州因引種海外良種之故,盡皆大豐,民心遂安,皆感念太子之大德,紛紛『欲』立生祠以爲歌功頌德,太子聞之,特下明文以謝絕,而天下百姓皆以爲當立,數十州百姓自發聯名上奏朝廷,高宗、武后皆無所置評,太子再次謙謝,並言此功德當以林虎、鄧誠爲首,若必『欲』立祠,請立二人,百姓不受,並立之,以李顯爲首,林、鄧二人陪『侍』,至此,太子賢德之名已是深入民心,武后主政的正當『性』無疑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根基已有所不穩,朝野間呼籲太子監國之聲日漸高漲。

九月初九,正值重陽佳節,客居洛陽的『波』斯王卑路斯鬱鬱而終,臨死前再次上本呼籲高宗派兵助其復國,高宗再次以路途過遙爲由,拒絕了其之臨終請託,只言若是有合適之時機,會送其長子泥涅師及家眷返回『波』斯,泥涅師不甘,再次上本章,言及思鄉日切,不忍坐視故土飽經大食國之『揉』虐,懇請高宗看在『波』斯一向恭順大唐之情分上,儘早派兵相助,高宗置之不理,事遂無果。

重陽一過,天就冷得快,尚不至十月,霜已是降了,雖無風,可空氣裡的寒意卻已是刺骨難耐,單袍早已穿不得,尋常人早已是皮襖上陣了,可明崇儼卻是不介意這麼點寒意,依舊是白袍加身,端坐於亭子間,手拈着枚白子,眉頭微皺地盯着面前的棋盤,遲遲沒能落下一子,良久的沉默之後,頹然地搖頭,將手中的棋子丟回了棋盒,長嘆了口氣道:“葛老弟高明,明某認輸矣!”

“明兄棋力一向高強,小弟素來是甘拜下風的,今日僥倖連勝,非是小弟棋力見漲,怕是明兄心思太重了罷。”

端坐在明崇儼對面的是個極其年輕的白袍少年,可身份卻並不低,乃是新進之武狀元葛弓,現任兵部員外郎之職,其人風姿卓卓,頗具才略,儘管剛入仕沒多久,卻在兵部事務上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改良方案,隱隱然已是軍中的後起之秀,自與明崇儼相識後,彼此甚是投緣,惺惺相惜之下,儘管相識不久,卻已是『交』情頗深,時常在一起弈棋爲樂,談武論道,今日恰逢荀假,都無家室之累的二人自是又湊在了一塊,枰中論道,往日裡棋力更勝一籌的明崇儼此番卻是連敗了數局,幾無一絲一毫的反抗之力,箇中的蹊蹺顯然葛弓已是猜到了根底。

“時局日艱,吾何心安矣!”

明崇儼對葛弓之能素來欣賞,也有心要將其拉入武后一方的陣營,只是幾番試探,卻每每都被葛弓巧妙地轉開了話題,始終不能得知葛弓的真實心意,此時聽得葛弓如此說法,自是又起了試探之心,這便半真半假地搖了搖頭,一派憂國憂民狀地感嘆了一番。

“心病終歸須得心『藥』醫,若不早作籌謀,來日病發之際,當有若山崩矣,明兄不可不察啊。”

葛弓與明崇儼雖『私』『交』甚篤,可往日裡一旦遇到了這等敏感之問題,往往都是避而不答,可今日葛弓似乎不打算再這麼做了,而是話裡有話地提點了一句道。

“哦?寧明(葛弓的字)老弟可是有治病之良方麼?還請老弟不吝賜教,爲兄不勝感『激』之至!”

一聽葛弓如此說法,明崇儼的『精』神不由地便是一振,概因他乃是真心想要將葛弓這位軍中後起之秀拉入武后之陣營的,倒不是因着『私』『交』的緣故,而是實際需要之所致——武后如此多年的『精』心部署下來,在文武兩途上都已算是有了雄厚的根基,文的一頭就不必多說了,說是人才濟濟也斷不爲過,至少在明崇儼看來是如此,可在軍隊體系的勢力麼,卻着實不盡人意,哪怕諸武子弟大多已位列將軍,可全都是些酒囊飯袋之輩,吹牛鼓譟倒是能行,真上了陣,那都是送菜的角『色』,缺乏一個真正的大將之才,毫無疑問,這正是武后一系的短板之所在,而葛弓儘管年輕,地位也不高,卻顯然正是武后陣營眼下最需要的統軍之大才,只消稍加培養,假以時日,必可成器,雖不敢說能壓倒東宮一方,至不濟也能分庭相抗一番。

“明兄,如此大一火坑,您何苦生拽着小弟去跳呢。”

葛弓並沒有回答明崇儼的問題,而是苦笑着感慨了起來。

“寧明老弟,話不是這麼說的,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息,今天皇陛下聖德,天后娘娘賢能,大治之盛世將臨,你我既已入仕,何不齊心協力,共襄盛舉,將來也好留名青史,以瞻後人哉!”

明崇儼乃極聰慧之輩,只一聽,便已知葛弓心意已是有了微動,自是不肯放過這等趁熱打鐵的好時機,這便狠狠地加了把火,給葛弓畫上了個大餅。

“罷了,罷了,命也,勢也,葛某既與明兄『交』好,終歸不能坐視明兄愁苦,便勉力一試好了,至於成與不成,葛某也不敢妄言把握。”

明崇儼說得如此之動情,葛弓顯然有些意動,只是猶豫之心似乎還在,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長出了口大氣,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好,好,好,將來葛老弟必不會後悔的,青雲直上指日可待矣!”

爲了挖動葛弓這麼位大才,這些日子以來,明崇儼可是沒少費心力,如今心願終於得償,自是欣喜得很,一擊掌,連聲便叫起了好來。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好了,若不處理好今日之事,又何談將來之奢望,明兄睿智之人,原也無須小弟來說,不知明兄打算如何解得今日之局乎?”

葛弓顯然是個極爲冷靜之人,並未因明崇儼畫出的大餅而『激』動,而是語氣淡然地開口發問道。

“正要請教老弟之高明。”

明崇儼的憂心並不完全是在做戲,自打李顯從海外良種開始發力以來,武后一方處處被動,節節失利,到如今,已是疲於應付之局面,雖說明面上的實力依舊佔優,可卻無力抵擋李顯愈發猛烈的攻勢,若無改變,再過上個把年,後黨們只怕便要被擠得無立錐之地了的,此時聽得葛弓點出了隱憂之所在,自不敢稍有怠慢,一改先前的興奮,斂容正『色』地朝着葛弓拱手行了個禮,面『色』肅然地請教道。

“『欲』謀圖今日之事,卻須得從頭說起,某以爲今日之勢根由便在咸亨三年的錯誤上,須知虎在山林方爲虎,落於平地,不過是被犬欺之貨『色』也,當初讓東頭那位去河西便是大錯一樁,而今之果便是昔日之因也!”葛弓說到這兒,眼神裡飛快地掠過了一絲的痛苦之『色』,可很快便又恢復了平靜,只略一停頓,又接着往下說道:“然,事情有弊則必有利,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既是因軍務之失措,便該由軍務上找回,不知明兄以爲然否?”

“哦?請老弟接着往下說,明某智淺,尚難有悟。”

葛弓眼神裡的變化雖是細微,然則在明崇儼這等將近宗師之輩的眼中,卻是清晰可見,心下雖稍有些奇怪,可很快又釋然了,只以爲葛弓是在痛惜武后當年放李顯去河西的失誤,自不會放在心上,將葛弓的話細細地琢磨了一番之後,已是有了些朦朧的想法,只是不知對錯如何,卻是不敢輕易說將出口,這便謹慎地追問了一句道。

“此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波』斯王子泥涅師上本朝廷一事明兄該是知道的,文章或許可在其上多做一些也不妨。”

葛弓既是已打算投入武后一黨的陣營,自是不會再多賣關子,只是事關重大,他也不敢將話說得過明,這便語帶強烈暗示地提點道。

“調虎離山?好,好計策,寧明老弟果然大才也,事不宜遲,老弟便與明某一道進宮面見天后娘娘!”

明崇儼也屬智者一級的人物,自是一點就透,欣喜之下,霍然便站了起來,有些急不可耐地便要領葛弓去面見武后。

“小弟只是胡『亂』之言,實當不得真,明兄若是覺得可行,自管自去無妨,就請恕小弟不奉陪了,告辭!”

葛弓主意雖出了,卻顯然沒打算立馬去見武后,也不給明崇儼進一步邀請的機會,起身『交』待了句場面話,便即頭也不回地走了人。

“寧明老弟,寧明老弟,你這是……,唉!”

一見葛弓好端端地突然要走,明崇儼不由地便愣住了,待得回過神來,卻見葛弓已然快轉過院『門』處的屏風了,心一急,忙連呼了幾聲,奈何葛弓去意已決,瞬息間便已走得沒了影,明崇儼見狀,卻也不好再去強追,只能是恨恨地一跺腳,疾步便向前院行了去……

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661章 密謀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781章 摩擦(下)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355章 夜戰八方(一)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803章 決戰洛陽宮!(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159章 蘿/莉的爭鬥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340章 胸有宏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34章 暗算(上)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434章 暗算(上)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340章 胸有宏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2章 考驗(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443章 突圍而走(下)第360章 北原追逐戰(上)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
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661章 密謀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781章 摩擦(下)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355章 夜戰八方(一)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803章 決戰洛陽宮!(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159章 蘿/莉的爭鬥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340章 胸有宏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34章 暗算(上)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434章 暗算(上)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340章 胸有宏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656章 相位之爭(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2章 考驗(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443章 突圍而走(下)第360章 北原追逐戰(上)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