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

“聖上駕到!”

時已近午,就在前殿諸人等得心焦無比之際,後殿的入口處突然響起了一陣匆匆的腳步聲,旋即,高和勝那宦官獨有的尖細嗓音便驟然響了起來,一衆人等的目光全都齊刷刷地轉向了後殿處的那道屏風,立馬便見高宗面色沉鬱地當先行了出來,而面色蒼白如紙的明崇儼則緩步紛雜在一衆隨行宦官之中。

“臣等(兒臣等)叩見陛下(父皇)!”

高宗既到,一衆人等自是不敢怠慢,各自站了出來,大禮參拜不迭。

“平身,都平身好了。”

高宗的氣色極差,顯然有些子心不在焉,低着頭,緩步走上了前墀,也沒去看羣臣們一眼,胡亂地揮手說了一句之後,這才重重地坐在了龍牀上。

“臣等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宗可以隨意,羣臣們卻是不敢有所懈怠,儘自全都是滿腹的心思,卻還是得照着規矩謝恩了事。

“陛下,您的身子可是好些了?”

武后先是與走到羣臣末尾站定的明崇儼飛快地交換了個眼神,而後一伸手,極盡溫柔地攙扶着高宗入了座,這才款款地問了一句道。

“沒事了,朕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高宗滿臉苦澀地搖了搖頭,長長地嘆息了一聲,無盡的心酸盡在這聲嘆息裡表露無疑——高宗身體一向孱弱,打小了起便是如此,然則卻不妨礙其將太宗當成自己的榜樣,爲此,高宗自繼位以來,其實沒少暗自想要奮發,奈何身體好時,卻是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當道之際,大小事務幾乎都輪不到高宗做主,待得好不容易打垮了長孫無忌,剛想着振作一把,身體卻又就此垮將下來,不得不假手武后去打理朝務,以致引得朝堂風波無數,這一年來,好不容易身體起了色,纔剛費盡心思地拿回了帝權,身體轉眼間卻又不行了,這等心懷壯志卻不能酬的慘痛令高宗情何以堪?

“陛下,您身體不好,就多歇歇,萬不可累着了,有甚事便交待於妾身好了。”武后顯然是讀懂了高宗嘆息裡的辛酸,但並沒有點破,而是溫柔無比地勸慰道。

“嗯,還是媚娘知朕最深啊。”

面對着武后的款款深情,高宗的臉色漸已柔和了下來,伸手拍了拍武后的手臂,點着頭,感嘆了一句道。

“陛下,妾身能爲您分些憂,此生足矣。”

武后雙眼脈脈含情地看着高宗,似表忠心,又似真情傾訴一般地述說着。

“媚娘此言朕信得過,這些年若非有媚娘撐着,朕都不知該如何自處了。”高宗顯然是被武媚孃的話所感動,眼中隱隱有淚光在閃動着,語調哽咽着重重地點了下頭,旋即扭頭環視了一下殿中諸人,假咳了一聲道:“諸位愛卿,朕自登位以來,每欲振作,奈何疾病纏身,有心而無力,幸得媚娘辛勤操持,方得保社稷平安,朕實不敢或忘,今朕舊疾驟發,已無力朝政,竊據大位非朕所願,朕欲遜位於媚娘,諸臣工以爲如何啊?”

“……”

高宗此等驚人之言一出,滿殿之人盡皆石化,人人瞠目結舌不已,誰都不曉得高宗何故突出此等妄言之語,不止是諸皇子與朝臣們全傻了,便是正溫柔扶持着高宗的武后也徹底呆住了,一時間滿殿一派詭異的死寂。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一片死寂中,卻見郝處俊大步行將出來,高聲疾呼地反對道。

“郝相何出此言,朕每賴媚娘秉政,須臾不可或缺,且媚娘大小事皆深合朕意,由媚娘秉政,當可致天下太平,有何不可之說?”高宗臉顯詫異之色地看着郝處俊,一派不解之狀地問道。

“陛下,臣嘗聞禮經雲:‘天子理陽道,後理陰德。’則帝之與後,猶日之與月,陽之與陰,各有所主守也。陛下今欲違反此道,臣恐上則謫見於天,下則取怪於人。昔魏文帝著令,身崩後尚不許皇后臨朝,今陛下奈何遂欲躬自傳位於天后?況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臣懇請陛下三思!”郝處俊面色一板,絲毫不給高宗留半點情面地便駁斥了起來,引經據典,寸步不讓!

“陛下,郝相所言甚是,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此誠不可以亂政也,請恕老臣不敢苟同!”

“陛下,社稷乃李家社稷,豈可由後爲帝,此等亂命,老臣等實不敢應!”

……

郝處俊話音一落,閻立本第一個跳出來高聲附和了一把,旋即,裴行儉、樂彥瑋等也紛紛出列反對,言語漸激烈,就差沒指着高宗的鼻子罵昏庸了,倒是諸皇子卻都沒動彈——太子眼珠子轉了轉,已猜到了高宗故意說出此等驚人之言的用心,心中暗自竊喜不已,可臉面上卻是一派憂慮之色,至於李賢麼,剛想着出列,便被站在其身邊的李顯從後頭拽住了衣袍,不得不停了下來,疑惑萬千地側臉看着李顯。

唉,老爺子還真是用心良苦啊,這就想着幫太子佔據住輿論的制高點,可惜啊,您老還是低估了那老賊婆的心狠手辣,您如此一整,只怕太子就沒多長時間可蹦躂的了!論及政治智商,李顯在殿中諸人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也就武后可堪匹敵罷了,又怎會看不出高宗究竟唱的是哪齣戲,更能猜得出武后那頭將會如何應對此局,奈何知曉歸知曉,這等情形下,李顯卻是不可能出頭去點破事情之關竅的,當然了,李顯也尚未想好是否該出手救太子一把,保持沉默也就成了李顯唯一可行的選擇。

“陛下,您萬萬不可如此說法,妾身萬死不敢應命,您若是堅持,妾身當以死明志。”

武后多精明的個人,其之政治智商並不比李顯稍差絲毫,自也同樣看出了高宗的意思之所在,心頭登時便是一陣絞痛,可卻不敢發作出來,只能是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跪伏於地,語帶哽咽地勸說道。

“媚娘,你……,快,快起來,朕,朕,唉,算朕說錯了還不行麼?朕這也是爲了社稷着想啊。”望着武后那張惶恐的臉,高宗心頭立馬滾過一陣的不忍,可該演的戲份,高宗還是照着演了下去。

“陛下,弘兒既賢且能,足可理政,陛下龍體既有違和,那便由太子代勞也是一樣的。”武后儘自心如刀割般地疼着,可話卻還是按着高宗的意思說了出來。

“諸公之意朕已知曉了,今皇后看好弘兒之能,朕也以爲該是如此,不知諸公可願輔佐太子理政否?”高宗演了這麼場大戲,爲的便是要逼武后表態,這一聽武后已開了口,自是借坡便下了驢,掉過頭來逼諸宰輔表明態度。

“臣等願佐太子以建功業!”

閻立本身爲太子的絕對心腹,自然不會反對高宗的意思,第一個站出來堅決表態道。

“陛下放心,臣等自當盡心輔佐太子,以保社稷之萬全。”

裴行儉等人能當上極品大臣,自然都不是癡愚之輩,到了此時,又哪會瞧不出高宗的真實用心之所在,對於他們而言,輔佐太子以成帝業本就是應盡之責,自也無甚牴觸之心理,加之又有了閻立本的表態在前,衆人自也樂得出言附和上一回。

“父皇,兒臣不勝惶恐,還請父皇收回成命,孩兒自當竭力爲父皇分憂!”

衆人言辭灼灼地表了態,太子可就不能再端坐着不動了,再怎麼着,也得趕緊遜謝上一番,若不然,怎能體現出自個兒的純孝之心,不單得遜謝,還得痛苦流涕上一番,這纔算是忠心不二。

“癡兒,莫要如此,朕病體殘軀,無力親政,卻將千鈞重擔壓在了爾之肩上,是朕的不是,弘兒莫非不願幫朕分擔一二麼?”高宗滿臉慈愛地虛擡了下手,和藹萬分地問了一句道。

“父皇放心,哪怕再難,孩兒也要爲父皇竭心盡力,定不辜負父皇之重託。”戲演到此處,火候也就差不多了,太子自然樂得趕緊接過了高宗的話頭,大表起忠心來。

“嗯,有弘兒這句話,朕便放心了。”高宗一臉欣慰狀地點頭說了一句,旋即將目光轉向了木立於殿旁的李賢兄弟倆,很明顯地沉吟了一下,這纔開了口道:“賢兒,顯兒,爾二人可願幫着弘兒打理朝政麼?”

“父皇放心,孩兒等自當全力幫着太子哥哥,不敢有絲毫之怠慢。”

事到如今,不管李賢兄弟倆內心裡有甚想法,該表的態卻是不能少的,這一齊刷刷的應答之下,還真有些慷慨赴死之氣概。

“嗯,如此一來,朕便可安心了,朕身體不適,就不多留爾等了,都道乏罷。”

眼瞅着大事已是就此定了下來,高宗精神不禁爲之一鬆,睏倦便不免就此不可遏止地涌了起來,實無心再與衆人多囉嗦,這便站了起來,揮手說了一句,便即自顧自地往後殿轉了去,背影單薄而又佝僂,令人實不忍目睹……

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675章 殺明(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75章 殺明(上)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6章 家的感覺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434章 暗算(上)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70章 連兒灣之戰(一)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5章 寒夜思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16章 家的感覺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374章 危局(下)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780章 摩擦(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02章 及時雨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729章 計中計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
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675章 殺明(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75章 殺明(上)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6章 家的感覺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434章 暗算(上)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70章 連兒灣之戰(一)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5章 寒夜思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16章 家的感覺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374章 危局(下)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780章 摩擦(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02章 及時雨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729章 計中計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