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

維也納宮

弗朗茨看着拿破崙三世發給他的電報,笑呵呵的說:“法國人想要對撒丁王國動手了,現在要我們履行承諾,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內政大臣路易斯大公提議道:“陛下,法國人對意大利地區野心勃勃,恐怕一個撒丁王國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

一旦讓法國人的勢力深入意大利地區,我們的國防壓力就大了,爲了倫巴第地區的安全,我們應該制止這種行爲。”

梅特涅反對道:“沒有這麼嚴重,維也納體系剛剛建立起來,法國人是不會現在違反條約的,最多也就是佔一些便宜,不可能一口吞下撒丁王國的。

如果法國人真的要吞併撒丁王國,那麼就給他們好了。一旦法國人踏出這一步,新的反法聯盟又可以建立了。”

費利克斯首相冷笑着說:“不錯,現在法蘭西已經不是拿破崙時代的法蘭西了,既然拿破崙三世有這個野心,我們就成全他們好了。

歐洲各國剛剛放鬆了對法國人的警惕,現在法國人又跳出來了,我們再推上一把,讓他們站得更高一些。”

……

實力決定立場,如果奧地利實力不濟,自然要阻止法國人擴張,防範於未然。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就算是法國人吞併了撒丁王國,也在奧地利的承受範圍之內。

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一個強大的法蘭西,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大陸再出現一個強大的奧地利,也就不起眼了。

要是沒有他們吸引眼球,那麼日益壯大的奧地利,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這種情況下,推法國人一把,讓他們變得虛胖一點兒,反而更加符合奧地利的利益。

弗朗茨做出了決定:“告訴法國人,我們會遵守約定,支持他們吞併撒丁王國。

但是,他們必須要找到可以令大家接受的理由,維也納體系不容破壞。”

維也納體系是奧地利的國策,至少在十年之內不會改變。這種情況下法國吞併撒丁王國就太惹眼了,會影響到維也納體系的穩定性。

不過,爲了讓法國人吸引火力,弗朗茨不介意削弱一下維也納體系。反正這也只是用來維繫歐洲大陸平衡的,對幾個大國的約束力有限。

只要不能解決人口增長緩慢的問題,法蘭西就不會是奧地利的心腹大患。就算是吞併了撒丁王國,短期內造成了人口暴漲,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民族主義已經趨於狂熱的撒丁王國可不好統治,想要消化掉這一地區,沒有數十年功夫是很難辦到的。

哈布斯堡王朝在意大利地區經營了上百年,還是等弗朗茨掌權過後,對當地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又靠解放農奴、土地贖買收買了底層民衆,才真正的穩定下來。

因爲奧撒戰爭的關係,弗朗茨讓撒丁王國當了背鍋俠,爲那幾十萬人的死負了責。

看看現在倫巴第王國和撒丁王國的民間關係就知道了,儘管雙方接了壤,兩邊的人還是老死不相往來,就知道仇恨的威力了。

在找不到背鍋俠的情況下,法國人敢進行大清洗麼?如果不進行大清洗,民族主義又怎麼鎮壓的下去?

梅特涅回答道:“是,陛下!”

財政大臣卡爾提醒道:“陛下,既然意大利激進主義分子陰謀了刺殺拿破崙三世,那麼很有可能也會對你不利。

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治安嚴打,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隱患。”

弗朗茨是很怕死的,對於這種可能威脅到他生命安全的存在,從來都是有殺錯莫放過。

不要說是赦免刺客,就算僅僅是有刺殺的動機,還沒有來得及行動,那也要被送上絞刑架,在這方面奧地利的法律可要嚴厲的多。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殺氣騰騰的說:“嗯,確實要進行嚴查。這件事情,就由內政部負責了,把這些隱藏在角落裡老鼠都抓出來。

對於和這些老鼠有關聯的個人和組織,全部都要一查到底。我到要看看,維也納到底隱藏了多少老鼠。”

毫無疑問,有人要倒黴了。不管是什麼身份背景,一旦沾染到了弒君罪,那都死定了。儘管他們還沒有采取行動,結局也是一樣。

在此之前,最先倒黴的肯定是幫會分子、街頭混混。弗朗茨繼位過後每一次治安嚴打,政府都會拿他們祭旗。

只要逮住了,那都是十年起步,截止到目前都只是有人進去,還沒有人從裡面出來。

搞的維也納現在都沒有上得了檯面的幫會組織,能夠逃過一劫的都是膽小如鼠的老江湖,低調的不能再低調了。

在灰色地帶悄悄的撈錢就算了,敢跑出來稱王稱霸的,都是短命鬼。

……

倫敦

自從印度叛亂爆發過後,英國政府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幾大列強紛紛搞起了小動作。

俄國人也就罷了,本來就是敵人,雙方早就撕破了臉皮,沙皇政府公開支持印度亂黨,兩國就差宣戰了。

奧地利在地中海、非洲大陸擴張勢力,這還在他們的忍受範圍之內,反正沒有損失自家的利益。

本來以爲親英的法國政府會安分一點兒,在殖民地佔點兒便宜也就算了,結果格蘭維爾無奈的發現法國人對意大利地區的野心還是不減。

更可氣的是:藉口還是意大利人自己送上門去的,就算是倫敦政府願意支持撒丁王國,也底氣不足。

耍流氓也要分對象,法國可不是什麼軟柿子,屬於要講道理的對象。

偏偏現在法國人還有道義上的優勢,意大利燒炭黨成員陰謀刺殺拿破崙三世,兇手被當場抓獲。

格蘭維爾越想越頭疼,憤怒的咒罵道:“該死的激進主義分子,難道他們的腦子裡都是屎麼?

刺殺拿破崙三世,這樣的餿主意他們也想的出來,該不會還有人去刺殺弗朗茨吧!”

格蘭維爾不知道自己一言中的,燒炭黨確實也有刺殺弗朗茨的計劃,並且已經採取了行動。

可惜碰上了老宅男弗朗茨,天天窩在王宮中不出門,根本就沒有下手的機會。

直到嚴打的時候,因爲形跡可疑被人舉報了,警察在搜查住所的時候發現了炸彈,才暴露了出來。

當然,格蘭維爾寧願自己沒有猜中,一個法蘭西就夠麻煩的了,再增加一個奧地利,那就真的兜不住了。

外交大臣托馬斯分析道:“首相閣下,現在說這些都晚了。法國人向撒丁王國問責,如果不能給拿破崙三世一個交代,恐怕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在這個問題上,歐洲各國是不會支持撒丁王國的。現在還是撒丁政府把激進主義分子交出去,不給法國人動手的理由。”

交出兇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燒炭黨在撒丁王國的勢力可不小,在民間的影響力非常大,根本就不是那麼容易動的。

在民族主義爆發的情況下,撒丁民衆顯然冷靜不下來,不會認真考慮孰是孰非,只會一味選擇硬抗。

在民意的壓力下,撒丁政府敢對燒炭黨動手麼?或者說他們有實力對燒炭黨動手麼?

財政大臣約翰-羅素搖了搖頭說:“到了現在,這已經不是交出幾個替罪羊,就能夠解決問題的了。

法國人要撒丁王國交出兇手,主要目的還是爲了利益,要不然他們就不會指責撒丁政府涉嫌策劃這次陰謀。

如果撒丁政府給出的利益不能令他們滿意,這個涉嫌也可以變成事實,一旦法國人將兇手定義爲撒丁政府,那麼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兇手肯定是要交出去,不給法國人出一口氣,事情就完不了。利益同樣也是少不了的,不付出令法國人滿意的代價,拿破崙三世同樣不會罷休。

怎麼說也是一國之皇帝,光受到驚嚇的精神損失費,那也要割地賠款才能夠彌補。具體的割地,還是賠款,就要看實際操作情況了。

格蘭維爾想了想說:“外交部出面調停這次衝突,先看看法國人想要什麼再說。

最好能夠拉上奧地利人,一起給法國人施壓,想必維也納政府也不想看到法國人繼續擴張勢力。”

對法國人的警惕,倫敦政府從來都沒有放鬆過,阻止法國人擴張是英國政府一貫的國策。

英法百年世仇不是開玩笑的,不要以爲現在法國政府親英,雙方的矛盾就少了,實際上在海外殖民活動中,英法仍然互爲最大的競爭對手沒有之一。

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六十一章、讓印度人保衛印度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十五章、嚇倒了
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六十一章、讓印度人保衛印度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十五章、嚇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