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

相比家用汽車,實際上卡車和拖拉機,在市場上更容易受到消費者們的青睞。

前者是奢侈品,只能夠消耗財富;後者是生產資料,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

有錢人不是傻子,分的清楚孰輕孰重。在做選擇題的時候,當然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了。

一般來說,城市中資本家更傾向於小汽車。因爲小汽車可以彰顯他們的尊貴地位,能夠在生意場上給他們帶來方便。

好吧,這只是一種心裡上的錯覺。除非是出去做騙子,故意炫富忽悠人,大概能有點兒作用。

正常的生意場上,還是該怎麼談,就怎麼談。在利益面前,沒有誰會輕易讓步。

小汽車的真正作用,大概是能夠忽悠手下的員工。用無形中炫富的方式操作,告訴大家:老闆有錢,不用擔心。

卡車和拖拉機的購買者,除了交通運輸公司外,大部分客戶都來自於鄉下的農場主,以及部分貴族。

農場主是切實需要,不同於價格高昂的小汽車,拖拉機從誕生開始,就被定義成了廉價車。

這不關弗朗茨的事,在奧地利這樣的農業大國,發現了拖拉機這種神器後,維也納政府要是不介入纔有問題。

從1883年開始,維也納政府就頒佈了法令,對拖拉機生產企業免稅,鼓勵企業低價向農民銷售。

截止到目前爲止,已經有多家國企介入拖拉機生產行業,直接將銷售價格打了下去。

對比小汽車那高額的利潤,拖拉機真的是白菜價。

拉貨、耕田兩用的拖拉機,市場售價也不過200~300神盾,單一用途的150神盾都能夠買得到。

當然,這也是一分錢一分貨。實用價值不低,舒適性就不要指望了。

爲了降低生產成本,有的廠家甚至連座椅都懶得配備了,還要消費者買回家後,自己往上安裝。

刺鼻的濃煙,跑起來還有刺耳的“突、突、突……”聲,要是有用戶體驗感的話,估計不少人都會打零分。

相比之下,卡車就可以看成是小汽車的改裝版。無非是在後方加了一節車廂,下面增加了幾個汽缸充當動力。

舒適性要比拖拉機強得多,又比不上小汽車。價格嘛,也介於兩者之間。

畢竟是大塊頭,生產的技術難度要低得多,成本也要略低一點兒。

如果不是受限於交通,估計卡車的推廣速度,要比只在城市內部、或者是周邊地區活動的小汽車要快得多。

反正剛推出市場,就受到了貴族們的青睞。無論是從家中拉糧食、蔬菜進城售賣,還是帶着家當出去打獵,卡車都比馬車要省心。

彰顯身份地位,那是暴發戶們才需要的。自從經濟了1848年的大革命過後,奧地利的貴族們就低調了起來。

新興的資本家頂替了他們拉仇恨角色,這一點從日常的報紙上就可以看出來。

大多數揭露社會現實的新聞,反派主角大都是爆發戶資本家,或者二代。

相比之下,貴族中的紈絝子弟比例要低得多。當然這可能是社會環境,限制了他們發揮空間。

貴族子弟的課比較多,成年過後有一個算一個,都會進入了軍隊打磨幾年。

等他們退伍回家的時候,年齡都不小了,已經不再是中二少年,做事知道用腦子了。

事實上,貴族中的爛事一點兒也不少,各種奇葩怪胎也是層出不窮。

只不過這些人要顧忌家族聲譽,除了個別蠢貨外,大部分人都知道把事情隱藏起來,沒有暴露在聚光燈之下。

相比老牌貴族來說,新崛起的軍功貴族,因爲沒有處理這方面事情的經驗。

很多人在掌權過後,沉迷於權利之中無法自拔,鬧出來的亂子反而要更多一些。

對弗朗茨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

事情沒有暴露出來,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反正他這個皇帝也不會知道。

要是事情暴露出來了,那就有一個算一個,按照奧地利的法律處理就行了。

在看着一隻又一隻雞被殺掉後,還是起到了作用的。有沒有嚇倒猴子不知道,反正剩下的雞是被嚇壞了。

隨着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圍繞着這條新產業鏈,很多周邊產業也跟着受益。

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等一系列產業,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就明顯提高。

以鋼鐵工業爲例,看似現在汽車產能不高,每年都消耗不了多少鋼鐵。

可是現在汽車產業需要的都是精鋼,或者是軍事上廣爲運用的特種鋼,而不是一堆需要回爐重造的廢鐵。

顧客就是上帝,市場有需求就會有服務。只要錢到位了,什麼都好商量。

奧地利沒有哪條法律規定,軍用特種鋼不能民用。在此之前,沒有人使用那是因爲價格太高。

現在不一樣了,低端車用不起這些高科技,但是豪華版的必須要給安排上。

受這個利好的消息影響,僅1885上半年,奧地利的特種鋼產量直接突破五萬噸,而1880年全年的特種鋼產能都只有可憐兮兮的三萬多噸。

……

經濟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光匆匆而過,到了1885年末麻煩就找上門了。

弗朗茨詫異的問:“交通出現問題,什麼問題?”

不是吹牛,這年頭奧地利本土的交通號稱世界第二,還真沒有人敢稱第一。

四通八達的鐵路,將大大小小的奧地利城市連在了一起,在地圖上看,就如同一張密集的蜘蛛網。

奧地利經濟能夠高速增長,這張“鐵路蜘蛛網”也是居功甚偉的。可以說沒有便捷的交通,就沒有今天的奧地利帝國。

交通大臣施泰倫斯解釋道:“從帝國整體上來看,我們的交通情況仍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擁堵現象。

主要是帝國的幾大工業城市,這些年隨着人口不斷的涌入,交通壓力也在與日俱增。

尤其是汽車誕生後,原來的城市規劃,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目前問題主要集中在:布拉格、比爾森、布爾諾、俄斯特拉發、慕尼黑、斯圖加特、開娒尼茨、林茨、米蘭等老牌工業城市。

因爲人口太多的關係,上下班高峰期經常發生擁堵,很多人上下班擠公交都要浪費大半個小時。

相比之下,帝國南部的貝爾格萊德、薩拉熱窩、薩格拉布、布加勒斯特等新興工業城市,情況就要好上很多。

除了城市之外,還有就是我們之前的馬路建設寬度不夠,很多路段太過狹窄,兩輛大卡車相遇很難錯開。”

這些問題,都是必然的結果。老牌工業城市就算是進行了升級改造,那也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的,並沒有對城市建築大動干戈。

在三十年前看,當時的改動,已經足夠滿足需求了。設計者們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根本就想不到奧地利的發展會有這麼快。

弗朗茨也不是專業城市設計的,想插手也無從下手。再加上到時候維也納政府,已經是債臺高築,乾癟的錢包直接打消了弗朗茨大拆大建的想法。

一晃三十年過後,問題就暴露了出來,需要政府想辦法解決了。

南部的工業城市都是後期才建立起來的,開發這些地區的時候,維也納政府的財政已經逐漸好轉。

加上本來就底子薄,沒有那麼多歷史包袱,直接拆除了也不可惜。所以南部的城市都比較現代化,交通承載力也要高得多。

“擁堵”也是相對而言的,和後世哪些擁堵城市相比,擠半個小時公交根本就不算啥。

總比上班途中在公交車站了大半個小時,才向前挪動了幾百米,還沒有步行的速度快要好得多。

城市交通需要改善,城外的交通更是問題。汽車問世前,奧地利的馬路那也是歐洲頂尖水平。

然而,馬路和公路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是跑馬的,最多也就考慮一下馬車通行。

三十年前的汽車,都是大塊頭蒸汽汽車,在礦山裡拉拉礦還行,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汽車通行的問題。

土路的使用壽命是非常漫長的,修修補補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馬路依舊在正常運行。

在這裡不存在提前建造公路的問題,因爲公路也是有使用壽命的,提前建設估計還等不到汽車出現,前面修得路就已經退休了。

這些問題想要解決,又少不了一輪大基建。

首相卡爾反對道:“短期內,我們不適合再發起新的一輪大基建。至少在近東開發計劃第一階段完成前,政府不宜再分心。

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可以讓交通部門加強管理,或者是增加公交車數量,儘可能的釋放出更大的運輸力。

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問題往後拖延一段時間,還是可行的。

城外的馬路本來就不是爲汽車準備的,不能滿足需求是必然的。理論上來說,把全國的道路都來一次升級,才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真要是修建一條覆蓋全國的公路,建設成本估計也就比我們的鐵路網絡便宜一丟丟。

這已經超過了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我們也不能無限制的發行債券融資。

這些事情都不是燃眉之急,可以先做計劃,具體實施往後拖一拖也不打緊。”

問題出現了,弗朗茨才知道奧地利還是窮。老牌工業城市重新規劃升級改造,成本不比重建一座新城低多少。

一口氣上馬十幾座,近東開發計劃中已經在實施了,維也納政府實在是沒有財力,同時再啓動一波。

公路網絡建設,沒有現成的例子,不過參考一下奧地利的鐵路網絡,基本上就能夠說明問題了。

要不是忽悠了一大幫國際熱心認識友情贊助,僅憑維也納政府自身的力量建設,估計現在有沒有通車都是一個未知數。

“吃一塹,長一智。”

被坑過一次了,國際資本也吸取了教訓,再想要拿畫大餅忽悠人,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麼多“熱心人士”友情贊助了。

公路不同於鐵路,鐵路的投資前景是一片光明,只要扛過了漫長的投入週期,後面就是財源滾滾。

公路靠什麼盈利,那完全就是一團漿糊,沒有任何前車之鑑可以效仿。

這年頭車都沒幾輛,即便是在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建立收費站收到的錢,都不一定夠給收費人員發工資。

看不到盈利前景的買賣,想要忽悠冤大頭進來填坑,實在是太難了。

不要說投資者了,即便是弗朗茨這個穿越者,都不看好公路項目能夠盈利。

沒有辦法,汽車普及需要時間。只有等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纔有可能依靠收費收回投資成本,獲得投資回報。

然而,資本家們等不起。就算是進行“價值投資”都不行,因爲不等公路項目收回投資成本,恐怕前面建的公路就已經報廢了。

……

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五十八章、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六章、神盾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二十章、密謀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
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五十八章、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六章、神盾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二十章、密謀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