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指教不敢,說上幾個倒是可以,只是聽上去有些天南海北,不着邊際,不知道老弟有沒有興趣。”張老頭笑道,一邊把掃換到右手,還是豎在那裡。
“天南還有南,海北仍是北,走遍東西畫從頭;無邊盡有邊,無際歸有際,環遊世宇繪圓周。老先生只管講來,小老弟洗耳恭聽。”石放收起手勢笑道。
“五行如意,上天入地,周遊天下,四海歸一,自然心想事成,稱心如意,果然很好,呵呵呵呵呵…………”
張老憨笑着笑着,突然臉色一變,正色道:“如意意未竟,陰魔魔近身。日夜常窺探,圖謀盜元真。
你可知如何防範,怎樣區別?”
石放聽了心頭一震,上前一步說道:“請指教。”
“嗯,你如意的過程中,會遇見十種魔。”張老憨抹了把下巴上的鬍鬚說道。
“十種魔?敢問先生,是哪十種?‘”石放問道。
“第一種,叫做蘊魔,它分爲五類。
第一類,就是你所看到一切外在和內在東西的形象。
第二類,就是看到第一類的東西之後,所產生的感受。
第三類,由於你看到了內外和在外的東西產生了一系列的感受之後,你對這個感受所做出的反應,你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
第四類,由於你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由此你因各種想法而去付諸行動,無論這行動是好是壞。
第五類,循序漸進的做了前面四類
之後,你會去思考,你的生命是什麼意義,它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叫認識,你會去認識自我。
上述五種類別,統稱爲蘊魔。”張老憨說道。
“這不是很正常的感受麼,人一生下來不就這樣麼,爲什麼它是魔呢?”石放不解的問道。
“因爲由此,生命,又會產生很多取捨。”張老憨說道。
“取捨,是生命的本能!本能,怎麼可能是魔呢?”石放問道。
“因爲有了取捨,就有了分別,有了分別,它會繼續細分,幻化出更爲複雜且永不停息的各種形象,你就會產生更加龐大複雜的各種知見。
這樣,又會產生更多的蘊類,往返不停,生命就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安寧和自在。”張老憨道。
“那麼,它是如何表現的呢?”石放問道。
“夜裡你可曾仰望星空。”張老憨問道。
“有過,我常觀星望月。”石放答道。
“你是否感嘆星空的浩瀚無窮,又是否產生疑問,它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張老憨問道。
“我常有這樣的感嘆和疑問。”石放道。
“疑問和感嘆都源於‘蘊’,不破掉它,你會發現星空之外還有星空,疑問之後還有疑問。
就像你明白了宇宙延伸之後,壓縮而歸於一點,一點之後又膨脹爲一片,如同這天地廟的陰陽魚圖,永不停息的旋轉着,它演繹着世界的此長彼消,生老病死,可是這個道,它並不究竟。”張老憨說道。
“先生,如何才能究竟。”石放說道。
“你先別急,我說完了它再說,蘊魔一生,九魔相成,不破十魔,難得至真。
你這一問,就是蘊想蘊行的表現,你聽到了一個道理,馬上就做出了反應,呵呵呵呵呵。”張老憨笑道。
“哈哈哈,老先生說的是,請繼續。”石放也笑道。
“第二,煩惱魔。
蘊魔一生,煩惱魔成。因爲生命交織在五類蘊魔之中,長期暈染,便會產生各種煩惱?”張老憨繼續說道。
“哪些煩惱?”石放問道。
“有了對形象的觀察,就產生各種感受和想法;有了想法就有爲之實現的行動;有了行動就產生各種結果。
結果一旦不如人意,就會產生煩惱。
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又全都來了。”張老憨說道。
石放聽了一樂,心想果是如此,問道,“然後呢?”
“第三,是業魔。
爲了得到,生命會去做很多事業;得到了,又需要去守護。得不到,又會做很多事業去努力得到它,同時,還要去消除這個因得不到而產生的失望。
二者同樣煩惱,後者可能更甚,因爲你要想法不去煩惱,這會更加煩惱。
這個,就叫做業魔。”張老憨把掃把一橫,說道,“業魔,會障礙你的心。”
“障礙我的心?”石放問道。
“嗯,由此,又會產生第四種,叫做心魔。”張老憨又把掃把扛在肩膀上說道。
“真是太有見地,心魔,又會如何呢?”石放笑道。
“心魔,會生起驕傲和輕慢。”張老憨說道。
“它又是如何表現的呢?”石放問道。
“因爲業魔產生了行爲,而行爲又導致了結果。而無論哪種結果,生命對成功和失敗,以及得到和失去會獲得一些內心的經驗。
這個經驗會讓人容易滿足,得到的會驕傲,因爲它捨我其誰,不相信任何其他的道理,因爲它在自嘆:你看,我是多麼的成功。
而沒有得到的,又會生成一種自我安慰式的,虛假的淡然。
因爲既然得不到,所以乾脆目空一切,由此而產生輕慢。這種輕慢,用當前的話說,就叫做無所謂。”張老憨說道。
“這恐怕是驕兵必敗和愚民自亡的根源吧。”石放問道。
“屬於它的一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張老憨說道。
“嗯,請您繼續,由此又會產生什麼呢?。”石放道。
“第五,死魔。
由於心魔的緣故,他自以爲了知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於是對生命生起一種厭倦,想用死亡來結束這一切,以圖實現一種徹底的放鬆。”張老憨說道。
石放沒有回答,只是繼續在聽。
“第六,天魔。
因爲死魔的緣故,他覺得自己連死亡都不畏懼了,就產生驕縱,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在乎。”
石放聽得心頭一緊,自己不正是有些如此麼,當下拱手道:“先生之言,震聾發聵,請繼續。”
“不必,聽之則可,辨認在心。”張老憨笑道。
“第七,叫做正心魔。”張老憨說道。
“正心,還會成魔?”石放大爲不解。
“當然,這就是爲什麼我叫你聽之則可,辨認在心的緣故。
因爲,你知道前面六種魔了,於是你生出了警惕之心,想尋找真正的真理,這也是你爲什麼突然恭敬的原因。
因爲你認識到了這六個魔頭,突然覺得你可以永恆的執取自己的見地,連同剛纔的見解,你並時刻嚴加防範着。
你就讓自己陷入一種執着於此六魔的境地,你防範他,是因爲你害怕,你時刻害怕,你就採取問道修行的態度去時刻防範。
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處在一種固執的境地之中。
就像你現在一樣,你的確如意了,然後你便執着於此境界,不思進取,保持着一種表面輕鬆實則緊張的心態。”張老憨將掃把一扔,目光炯炯的看着石放說道。
石放被看的一愣,頭上滲出點汗來,忙說道:“先生,那此後又有何種魔。”
“請隨我去乾坤廟。”張老憨一笑,轉身向噴泉的小路走去,幾步就消失不見了。
石放隨即跟上,穿過小路,進了門院,沿着右側的山路向乾坤廟而去。
一路鳥叫蟲鳴,風輕雲淡,山坡上青草襲地,樹木林立,一片嫩葉花香,鬱鬱蔥蔥。
走了十分鐘左右,來到乾坤廟前,張老憨正在門前悄然而立,身旁大香爐裡插着幾根香在燒着。
石放急走了幾步來到張老憨跟前,張老憨將右手微微攤開,對石放笑道:“請坐”。
說完他蹲下身子,就地而坐,雙腳一盤,擺了個打坐的姿勢。
石放見了不得已,爲了聽下去,只得跟着張老憨一樣,盤坐在他對面。
二人一東一西,對坐在廟門前的香爐旁,一陣清風吹起,幾縷香菸一搖,石放聞了,腦子頓覺輕鬆了許多。
待石放坐正了,張老憨接着說道:
“此後,便又生出第八魔,叫做三定魔。”
“何爲三定魔。”石放雙手扣膝,正色道。
“由於你第七正心魔的緣故,時刻保持着一種緊張的固執,來堅守你的意志去對抗六魔,你畢竟得到了效果。
這個效果表現出三種正定。”張老憨擡起左手,伸出三根手指說道。
“請問,是哪三種正定?”石放問道。
“第一定,叫做‘有覺有觀定’,你還有知覺,同時有觀察,知覺到世界在眼前,在心裡,不斷的變化輪迴,你保持着一種清淨,你只觀察着。並不產生介入其中的想法和念頭,叫做有覺有觀定。
第二種,叫做無覺有觀定。
你雖然對世界仍然保持着觀察,但是你已經對它沒有任何的感受了,你只是在內心看着它的存在。
你不但沒有了介入其中的念頭,你甚至卻對它們的一切行爲乃至形象都沒有了知覺,這,就叫做無覺有觀定。
第三種定,叫做無覺無觀定。
你不但沒有了知覺,同時也消除了觀察,你進入到一種安靜,一種沒有感受的安靜中。
這是由前兩定而得來,你對這個效果,沾沾自喜,意猶未盡,因爲沒有了任何分別,你也就沒有可任何煩惱。
可是,這仍然是一種迷惑,你一旦沉迷於它給你帶來的解脫感,你就着了魔,這就是第八魔,正定魔。‘’
石放聽了似乎若有所得,想了想說道:‘’第九魔,可是因瞭解了前面八魔之後,生出的識心之魔?”
張老憨聽了眉頭一揚,笑道:“嗯,你且說說我聽。”
石放輕咳了兩聲,笑道:“見笑了。”
“請講。”張老憨說道。
“如果連三正定魔都認識到了,又會得出一個知識,一個識別心源的知識。
這個知和識,已經包容了整個宇宙的生成和壞滅,自己又會執着於這種識別之中,自以爲已經得到了一種徹底的解脫,就不願再聽其他的方法。
這種解脫本來是對的,可一旦執着於這種認識,任何事情都以這種認識去解答,這同樣是一種狹隘。
這是否可稱呼爲識心之魔。”
張老憨一聽,仰頭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石放微微一笑,默不作聲,他在等老人的答覆。
“你的結論是對的,名稱雖然與我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樣的,就叫它知識魔吧。”張老憨正了正色繼續問道,“那麼,最後一魔,你可認得?”。
“這……,”石放還沒有理清楚,這第九個,還是自己蒙出來的,當下兩手按地,低頭道,“這個確實不知。”
“嗯,真心的謙虛,是件好事。”張老憨笑道。
“請老先生開我心智。”石放低頭說道。
“後生,請擡頭說話。”張老憨伸手虛扶了一下。
“是。”石放答道,說完擡起頭。
張老憨一臉微笑的看着石放笑道:
“第十魔,叫做覺悟法道魔。
你認識到了知識之魔,便會生起徹底的覺悟,在這個覺悟中,你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在和如意,乃至,心想事成。
由這種覺悟所帶來的,是可遊戲於任何境地的自在能力,同時獲得隨心所欲的神通法力。
因爲得到了這兩樣東西,實在是太幸福了。只要你落入這種幸福之中,你就不願意舍離。
但,這是你得到真正安寧的最後一道屏障,這就是第十魔,覺悟法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