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權衡拉扯

還是那句話,成年人不計恩怨,只看利益。

當然,有個前綴,那就是“做大事的成年人”。

至於做不成大事的成年人,只會永遠熱淚盈眶,永遠恩怨分明,一輩子死咬着恩怨不鬆口,死也要拉着仇人一起上路。

各有各的活法兒,沒什麼是非對錯。

至少此刻慶壽殿內的四人,都不是熱血沸騰的成年人。

身處波詭雲譎的宮闈朝堂,見識了太多的人性黑暗醜陋,也聽聞了太多今朝榮華富貴,明朝身首異處的悲劇,自然不會那麼天真,更不會爲了曾經的恩怨而放棄眼前的利益。

有時候上層的人往往比市井百姓更可悲可憐,萬事只求利益,往往會麻木人的感情和喜怒,變成了被魔鬼附身的軀殼,像狗搶骨頭一樣,一門心思只追着利益跑,沒有自尊,沒有悲喜,只想啃到那塊骨頭。

春花秋月,夏蟬冬雪,萬物寂滅與復甦,歲月洗刷與滌盪,彷彿都與他們無關。

人生中那麼多美好的人與事,他們渾然不覺,視而不見。

他們只想啃到那塊骨頭。

此刻的趙孝騫突然也覺得自己有點可悲。

幸好他並不麻木,他只想做好眼前這件事,往後餘生還有很多時光,可以與家人妻兒坐在院子裡,靜靜地欣賞春花秋月,夏蟬冬雪。

向太后把話說得很明白了,幾乎已經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牌了。

趙佶本來打算信口開河糊弄過去,他還是沒放棄將來即位後清算趙顥父子倆。

可太后的這番話後,趙佶頓時陷入了沉思,然後以成年人的角度,認真地剖析利弊。

現在的情況是,趙顥父子倆擺明了態度,首先需要趙佶拿出誠意,這個誠意必須能十足地保楚王一脈的性命,同時,富貴榮華也不能少,否則我們支持你不是白乾了?還不如轉過頭支持簡王。

殿內三人都看着趙佶,趙佶清楚,父子倆已開出了條件,就等趙佶的表態了。

這幾年來第一次,趙佶開始認真思考,要不要真的放棄當年的恩怨,真心與父子倆修復關係。

追根究底,當年趙佶對趙孝騫先動手,純粹是趙孝騫威脅到他了,在他眼中誓必得之的皇位,已經不那麼自信得到了。

現在回過頭再想以後,如果趙佶真的登基即位了,當年的恩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由皇位而起的恩怨,他已是最後的勝利者,何必還揪着當年的事不放?

思及至此,趙佶定了定神,沉聲道:“楚王叔,子安兄,我想問一句,你們想要什麼?”

“想要什麼,你們儘管開口,能給的我都給,這個誠意夠不夠?”

趙顥饒有興致地看着他,笑得依舊憨厚。

太后也露出了一抹微笑,她對趙佶的回答頗爲滿意,成大事者就該如此大方灑脫,爲了達到最終的目的,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這纔是成大事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趙孝騫卻沉默端杯,淺啜了一口酒,迅速看了趙顥一眼,仍是不吱聲。

良久,趙顥呵呵一笑:“首先當然是保命啦,我們父子可是大宋忠臣,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如果能多活幾年,自然是極妙的。”

趙佶斷然道:“丹書鐵券你們信不過,我可效仿太祖先帝,在太廟前刻碑立石,正告歷代帝王,善待楚王一脈,凡事皆可不究,不罪,楚王一脈超脫於大宋律法之外。”

父子倆互相對視一眼,同時露出不置可否的微笑。

趙顥接着道:“其次就是……本王老矣,一生閒散便罷,但我兒孝騫卻正年輕,他還有一顆蓬勃的赤誠的爲大宋社稷操勞,爲官家效忠的滾燙的心吶……”

話音落,趙佶和太后同時朝天翻了個白眼兒。

好一番冠冕堂皇,不就是要權力要官職麼?說得如此義正嚴詞,父子倆的臉皮厚得沒邊兒了。

趙佶想了想,道:“我若即位,當罷章惇相位,轉拜子安兄爲宰相,官家這些年爲子安兄屢破祖制,任以重權,我蕭規曹隨,也不算過分,朝臣縱有些許非議,我亦能壓下。”

太后默默點頭讚許,她也覺得並不過分。

趙顥笑着望向趙孝騫,道:“騫兒,你怎麼說?”

趙孝騫卻緩緩搖頭:“我不願爲相。”

趙佶皺眉:“宰相已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了,子安兄還不滿意?”

趙孝騫淡淡地道:“我處理不來朝政,也不喜歡太過辛苦,今生我唯有一願,那就是率大宋精銳虎賁之師,掃平北方,滅亡遼夏,讓大宋再無戰亂,真正實現天下一統,讓百姓安享百年太平。”

趙佶心中陡然一沉。

這番話說得很漂亮,而且也是大義所在。

可趙佶卻聽出了別的意思。

趙孝騫想要兵權!

更準確的說,他想要燕雲兵權。

在此之前,趙佶發多毒的誓,什麼刻碑立石,其實父子倆都沒看在眼裡,更不會天真地相信。

但若有了兵權在手,趙佶可就真的不敢動父子倆了,燕雲地面上可是有十萬精銳雄師,以趙孝騫這些年的威望,以及軍中部將對他的忠誠,朝廷若敢動,燕雲十萬大軍分分鐘揮師南下。

那時就算大宋不會被趙孝騫所滅,至少也是兩敗俱傷的結局,戰後留給趙佶的,只是一座千瘡百孔的江山。

稍有不慎,說不定趙孝騫贏了,趙佶連孤家寡人都當不成,只能像後主李煜一樣,在大牢裡酸溜溜地吟誦“春花秋月何時了”。

趙孝騫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便驚人。

他提的要求很嚴重,也很過分,趙佶此刻已將自己代入到皇帝的角色中,當即嘴一張便要嚴詞拒絕。

任何腦子稍微正常的皇帝,都不可能答應如此離譜的條件,那簡直是給自己和子孫後代埋下天大的隱患。

坐上那個天下至尊的位子,誰願意整天被北方的十萬精銳大軍虎視眈眈?一言不合就來個“進京勤王”或是“清君側”什麼的,皇帝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趙佶腦中飛快轉動,幾番欲言打算拒絕趙孝騫的無理要求,然而話到嘴邊,想到這對父子的分量,若他們被拒絕後,憤而轉身去支持簡王,對他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於是話到嘴邊終究還是無法說出口,趙佶求救的目光望向太后。

太后接收到趙佶的目光,垂頭沉吟片刻,緩緩地道:“子安這個願望,自然是一片公心體國,忠社稷之事,不過……燕雲大軍已有了主帥,若無緣由換帥,恐惹天下人非議。”

“子安要不……再換個說法?”

趙孝騫沉着地坐在椅子上,表情似笑非笑,迎着太后懇求的眼神,趙孝騫什麼也沒說,只是端起酒杯笑道:“哈哈,是臣孟浪了,或許剛剛酒醉,胡言亂語罷了,太后和端王莫怪,臣自罰一杯。”

說着趙孝騫端杯,很痛快地一口飲盡。

太后和趙佶剛露出一絲笑意,誰知趙孝騫擱下酒杯後,卻絕口不提任何要求,反而聊起了汴京風月。

說起跟蘇軾做菜,跟一個名叫李清照的詞家新起之秀的佳作,又說起自己的兒子白白胖胖多麼可愛……

七拉八扯,全是閒話廢話,總之就是不提正事,彷彿剛剛什麼都沒說過,今日不過是單純的宗族閒聊家常。

太后和趙佶初時還面帶微笑,保持耐心聆聽附和,趙佶是個伶俐人兒,甚至還適時地送上幾句含蓄的逢迎之辭,姿態擺得很低。

可後來趙孝騫越說越起勁,嘮起這些毫無意義的家常簡直是滔滔不絕,許久話題仍沒終止的跡象。

太后和趙佶的心漸漸沉了下去。

此刻他們終於察覺到,剛纔的條件沒談攏,趙孝騫這是不想繼續談了,楚王父子支持趙佶的事,自然也就作罷。

趙佶的臉上努力露出微笑,心中卻無比悲憤。

別人談買賣都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你特麼倒好,一點還價的餘地都不給,出口就是心理底價,毫無商量,愛買買,不買滾,不要耽誤老子飛昇……

燕雲兵權……這能給嗎?

哪個正常的皇帝能給?這豈不是主動給自己的脖子上拴根繩嗎?繩子的一頭還牽在別人手裡。

趙佶垂頭,雙拳攏在袖中微微發顫,原本已放下的恩怨,這一刻又回到了記憶裡,趙佶又想弄死趙孝騫全家了。

太后也努力保持禮貌的笑容,至少表情上看不出任何不耐煩的樣子。

良久,太后鳳眼一瞥,掃過趙佶的臉龐,恰好與趙佶悲憤的眼神相碰。

接着太后突然不易察覺地朝趙佶點了點頭,眸光裡閃動着莫測的光芒。

這些年趙佶有心逢迎討好太后,二人雖非親生母子,但卻實實在在地勝似親生母子,感情已經比較深厚。

當然,這對名義上的母子除了感情投契外,也有各自的目的。

向太后一生無子,又很想消除官家生母朱太妃的影響,所以決定堅定地扶持趙佶。

而趙佶則是看中了太后在立儲一事上極重的話語權,或許不久以後,太后的一句話,便是分量不輕的籌碼。

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母慈子孝,羨煞旁人。

感情頗深的好處就是互相之間的默契,此刻向太后的一記眼神,趙佶立馬心領神會。

太后的意思很明顯,無論如何,先答應下來,這對父子若不點頭,你連皇帝都當不上,談何兵權,君權,臣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至於將來……

那是將來的事,當上皇帝再說,作爲皇帝,兵權你能給,難道不能收嗎?

大宋裝備火器的軍隊,如今早已不止是燕雲的十萬大軍了,汴京的上三軍二十餘萬兵馬都已裝備,就算未來將趙孝騫和燕雲大軍當做叛軍,朝廷舉兵伐之,勝算也是極高的,無非傷點國本元氣罷了。

所以,還猶豫個啥?他要兵權,給他!

趙佶這時也轉過彎來了,沒錯,先當上皇帝再說,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於是趙佶狠狠一咬牙,突然打斷了趙孝騫滔滔不絕的談風論月,廢話連篇。

“子安兄別說了,我答應了!”

“啥?”趙孝騫正說得高興,腦子一時沒反應過來。

趙佶深吸了口氣,道:“子安兄志向高遠,滅遼平夏正是一片赤忠之心,我怎能不答應?”

“燕雲兵權,給你了。”

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1章 雨過天晴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6章 豈曰無鹽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20章 股東大會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592章 後周柴氏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58章 知音難覓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80章 狄家有女第88章 意外之死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76章 官封朝奉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53章 克破河間
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1章 雨過天晴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6章 豈曰無鹽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20章 股東大會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592章 後周柴氏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58章 知音難覓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80章 狄家有女第88章 意外之死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76章 官封朝奉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53章 克破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