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平夏新城

第237章 平夏新城

非常理解蕭光敬想與大宋的朋友們把酒言歡的心情。

但,玩砸了。

酒宴很完美,趙孝騫親自安排的,西北的特色全上了,酒也不差,青稞酒,米酒,甚至還有西域的葡萄酒和江南的黃酒。

氣氛也很熱烈,大家吃好喝好,相談甚歡,席間不時發出的朗朗笑聲,說明大家對酒宴一致五星好評。

此時此景,正應將西湖比西子,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然後,蕭光敬猝不及防地拔來了幾棵老蔥……

也不知這貨究竟是怎樣的腦回路,可能遼國的審美與大宋不同,也可能蕭光敬這樣的紈絝飲酒必須有歌有舞,天王老子來了這個步驟也不能省。

所以,就硬湊唄?

大宋的官員武將們涵養還是很高的,當然,不否認蕭光敬的身份有點特殊,沒人敢掀桌子罵娘。

於是包括章楶在內,種建中張小乙等人紛紛把頭扭過去,他們能做到的最高涵養就是沉默,以及……非禮勿視,會瞎。

一羣四十來歲的中老年婦女在堂內扭秧歌般搖擺,觀衆是什麼感受?

趙孝騫表示他有發言權。

前世租房的樓下,每到黃昏時分,便有一羣老大媽穿着豔麗,有的人手裡還拿着花扇,一個高音喇叭立在空地上,老大媽們隨着音樂的節奏盡情搖擺,揮灑黃昏,追憶逝去的青春……

或許黃昏太奪目,青春太疼痛,老大媽們投入到舞蹈裡以後,天王老子來了都攔不住,報警都沒用,警察來了不僅勸不退,還被老大媽們逼得節節敗退。

音樂沒響,我在這個世界苟活,音樂一響,整個世界都特麼是我的,不服來幹。

此刻眼前的這羣婦女明顯就是這個路數,趙孝騫拍了幾次桌子,婦女們就是不停,仍在妖嬈地扭擺她們水桶般的腰肢。

最後趙孝騫急中生智,一個酒杯朝樂班敲鐘的那人頭上砸去,酒杯不偏不倚砸中,音樂聲立馬停下,而婦女們也終於停止了搖擺。

當世界迴歸寂靜,老仙女們像午夜十二點的灰姑娘,不得不再次跌落凡間。

在場所有人,包括蕭光敬在內,都長舒了口氣,表情也變得鬆緩起來。

趙孝騫指了指蕭光敬:“你乾的好事!”

蕭光敬露出訕訕之色,這會兒他終於察覺到,請這羣老婦女來歌舞助興,似乎不合時宜。

夜宵燒烤攤上開了一瓶九五年的羅曼尼康帝,不搭配啊大哥。

“男人,你點的火,你自己滅……去把這幾棵老蔥重新種回土裡,莫再造孽了。”趙孝騫一點沒跟他客氣。

章楶等人的眼裡,蕭光敬是鼻孔朝天態度倨傲的遼使,趙孝騫的眼裡,你特麼就是個沒見過細糠,只配吃粗糧的二貨。

蕭光敬起身,連驅帶趕,將這羣中老年婦女趕走。

回到宴席上,迎着衆人複雜的目光,蕭光敬努力維持鎮定,心平氣和地與衆人科普。

“嫩菊清熱,老蚌敗火,各有各的妙用,年齡不必卡得那麼死……”

這麼一解釋,衆人頓時恍然,望向蕭光敬的眼神更復雜了。

此時才發現,蕭光敬的臉上寫滿了故事。

…………

宋夏停戰,蕭光敬代表遼國調停的任務已完成,而且是超額完成。

他不僅調停了戰爭,還把發動戰爭的人幹掉了。

此間事了,蕭光敬率遼國使團告辭。

他還要趕回去向耶律洪基解釋,爲何他無緣無故把西夏太后幹掉了,雖然遼國君臣對這位太后確實厭惡,但……也不至於弄死她啊。

解釋的說辭早已準備好,全是趙孝騫教他的。

離開夏州城之前,蕭光敬回首這座平平無奇的城池,反省自己來這一趟究竟幹了什麼。

除了給樑太后端了一杯鴆酒,好像沒別的了,存在感簡直等同於透明。

腦海裡莫名想起了自己從上京出發時的豪言壯語。

曾經我失去的一切,這一次我要拿回來!

蕭光敬難堪地閉上眼睛,不能再想了,好羞恥……

國與國之間的交鋒,陰謀,殺戮,真不是他一個紈絝能玩得轉的。

在趙孝騫面前,蕭光敬覺得自己宛如一個智障。

以後不如更改一下人生目標,別提什麼曾經失去的要拿回來,改成以後絕對不要失去更多,就比較合理了。

城門外,送行的大宋官員武將不少,畢竟是遼使,離去時終歸要講點禮貌的。

蕭光敬驀然回神,發現趙孝騫正看着他,那眼神宛如看着一個智障……

“你在這城裡沒待幾天,而且還在城裡殺過人,這會兒一副黯然神傷是離別的模樣是幾個意思?殺人殺出感情來了?”趙孝騫問道。

蕭光敬面色一緊,小心地環視左右,低聲道:“……說好的永遠不提此事的,什麼殺人,我沒殺人!”

趙孝騫臉頰微微一扯,將蕭光敬拉到一旁,避開衆人耳目,道:“蕭兄回遼,記得我教你的說辭,我敢保證,遼主一定不會責怪你,反而會誇你給遼國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我大宋官家也會向遼主修書,贊你調停有度,高風亮節什麼的,反正好聽的詞兒都給你安排上。”

“蕭兄,未來機會有很多,大宋會暗中助你和令尊,讓你們多立幾樁功勞,尤其是令尊,他必須走進遼國的權力中樞。”

蕭光敬沉默點頭,然後盯着他的眼睛道:“世子欲圖者,是……滅遼?”

趙孝騫笑了:“眼前的目標並非滅遼,而是儘量增強大宋的實力,至少能夠自保,當然,將來實力足夠了,或許會有更遠大的目標,你知道的,大宋立國百餘年,在與遼國的多次交鋒中失敗了很多次……”

蕭光敬微微鬆了口氣,至少目前大宋的目標不是滅遼,他的心裡多少減低了幾分對遼國的愧疚。

誰知趙孝騫卻精神一振,語氣突然慷慨起來:“……此生我別無所求,大宋曾經失去的一切,我一定要拿回來!”

蕭光敬渾身劇震,氣急敗壞道:“好了好了!世子住口,不必再說了,我已燃起來了!”

這該死的熊熊燃燒的中二之魂啊……

送走了蕭光敬,接下來便是處理大宋的內部事。

趙孝騫是經略安撫副使,但衆所周知,他這個副使其實是個過客,如今戰爭已結束,他留在夏州城只等趙煦召還歸京的聖旨。

流水的世子,鐵打的章帥。

章楶卻仍會留在西北戍邊,這彷彿已成了他的宿命,悲壯而蕭瑟。

留在夏州城這些日子,趙孝騫沒閒着,他與章楶在討論未來宋夏邊境的兵防部署。

這些年章楶在邊境上主持修築的堡寨,隨着宋夏新的疆界的勘定,那些堡寨都已失去了戰略作用。

大宋的邊軍要往西夏方向推移,所以需要修築新的堡寨,以及確定新的邊城。

協議雖然簽訂了,但西北軍仍然要保持警惕,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誰知道幾年以後李幹順翅膀硬了會不會犯渾,又來入寇大宋。

按照兩國的停戰協議,西夏不得不割讓六個城池給大宋,這個便宜佔大了,但工作量也增加了。

於是趙孝騫提議,將西夏裁撤的左廂神勇軍司擴建成城池,城池內修築官署,民居,集市等。

這個軍司恰好位於絲綢之路上,地理位置絕佳,如果廣開商路,爲往來的各國商賈提供住宿,娛樂,交易等場地,並酌情減免財稅,假以時日,這座擴建的城池將成爲大宋西北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當然,新擴建的城池就不能叫什麼軍司了,必須取個威武點的名字。

趙孝騫思慮良久,最終拍板。

這座城,就叫“平夏城”。

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2章 王府獨苗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9章 深宮天聽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77章 校場試槍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8章 力挽狂瀾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90章 接親出逃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17章 家財散盡第43章 公仇私怨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6章 豈曰無鹽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84章 闖宮拿人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5章 其勢漸成第34章 奸佞之子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9章 忘年交好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65章 利器面世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5章 轄下所屬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8章 知音難覓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30章 拿錢敬錢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743章 夜遊汴京
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2章 王府獨苗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9章 深宮天聽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77章 校場試槍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8章 力挽狂瀾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90章 接親出逃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17章 家財散盡第43章 公仇私怨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6章 豈曰無鹽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84章 闖宮拿人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5章 其勢漸成第34章 奸佞之子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9章 忘年交好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65章 利器面世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5章 轄下所屬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8章 知音難覓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30章 拿錢敬錢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743章 夜遊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