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出征在即

戰事突發,事實上宋遼雙方都存在戰略誤判。

大宋認爲遼國剛經歷了兩次戰敗,八萬遼軍被殲,對遼國是沉重的打擊,一兩年內應該沒有能力再次挑起戰爭。

而遼國君臣,則認爲趙孝騫被罷官,對遼國來說是天賜良機,大宋在內訌中消耗實力,罷免趙孝騫便是自毀長城,遼國收復失地的機會來了。

於是在兩國同時的誤判中,這場意外的戰爭來臨了。

雙方都有些倉促地備戰應戰,遼國在緊急調動舉國兵馬的同時,大宋的君臣也忙着商議戰略戰術。

當然,無可否認,這次的誤判趙孝騫也有一定的責任。

他誤判了形勢,主要是因爲他誤判了自己的對宋遼兩國的重要性。

可以說,這場意外來臨的戰爭,導火線就是趙孝騫本人。

他的去與留,他的寵與辱,直接決定了這場戰爭起與息。

直到趙孝騫愕然聽說耶律洪基因爲他的罷官而發起此戰,這才知道自己居然如此重要。

顯然,他還是太不自信了,如果他有每日三省吾身的習慣,明日起牀後一定要問自己一句,“吾是不是太不給自己臉了?”

“罷了,朕早知子安懶散的性子,責怪你沒有意義……”趙煦嘆了口氣,又道:“現在汴京上三軍挑選的兵馬裡,能馬上出征的人數有多少?”

趙孝騫想了想,道:“大約三萬人左右,臣巡視過汴京諸營,挑選出來的三萬兵馬已裝備了火器,並且操練陣列和火器使用已有數月之久,能夠直接上戰場殺敵。”

趙煦沉吟片刻,道:“三萬人,再加上駐軍拒馬河的三萬龍衛營,我大宋共計六萬兵馬,可擋遼軍否?”

趙孝騫點頭:“戰術無誤的話,可擋。”

趙煦嘆了口氣:“還是太倉促了,遼帝就這麼沉不住氣嗎?”

一旁的章惇微笑道:“遼帝興許是害怕郡王殿下被重新起復,對他們來說,遼國收復失地的機會或許一瞬即逝,必須馬上抓緊。”

趙煦沉默半晌,突然看着趙孝騫笑了起來,笑容裡有些得意,有些自豪,也有些慶幸。

“耶律洪基錯判了子安,也錯判了朕,哈哈!他以爲朕昏庸糊塗,猜忌功臣,他以爲抓住了機會,沒想到吧,看似是機會,實則是個大坑!”

趙孝騫起身朝他長揖一禮:“官家聖明,善待功臣,天下遂安,羣醜難逞。”

趙煦坐直了身子,正色道:“當着諸公的面,朕這便下旨,即令河間郡王趙孝騫,官復籤書樞密院事,河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真定府,節制河北西路轄下兵馬,主帥抗擊遼軍一切事宜,可授臨機決斷之權,先戰後奏之權,兩日後率汴京三萬兵馬北上。”

趙孝騫神情一凜,雙膝跪拜:“臣願爲社稷效死。”

趙煦點了點頭,扶起了他,語氣加重道:“朕的北疆,便託付子安了。”

“臣必不負官家,除非戰死沙場。”

“呸!還沒出徵,莫說不吉利的話,好好活着,縱是敗了,朕也希望你無恙平安歸來,你我還年輕,有失敗的資本。”趙煦含笑道。

說着趙煦又望向章惇和曾布,道:“政事堂和樞密院也要配合起來,後勤輜重,糧草軍械,戰馬甲冑等諸多方面,全力支持子安,莫給前方的將士們拖後腿,此戰關乎大宋國運,願諸君協力,一戰定乾坤!”

章惇和曾布也起身行禮:“臣領旨。定全力支持郡王殿下,免三軍將士後顧之憂。”

趙孝騫上前一步,垂頭道:“臣再請旨,請官家選任河北西路經略安撫副使,隨臣一同出征。”

在座諸臣皆有些愕然,紛紛注視趙孝騫,見他神情平靜,眼神清澈,章惇和安燾互視一眼,方纔有幾分隱憂之色的臉上,突然間釋然,眼中露出欣慰的笑意。

趙煦倒是並不意外,這是他與趙孝騫私下說好的事。

沉吟半晌,趙煦的目光突然落在許將身上。

許將是嘉佑八年的科考狀元郎,官路可謂平步青雲,從翰林編撰,到外派地方,後來遼國陳兵二十萬進犯代州,許將出使遼國,據理力爭,迫使遼國退兵,後來出任吏部尚書,又遷中書侍郎。

今年初,許將從政事堂遷樞密院副使,是樞密院的二號人物,位在趙孝騫之上。

無論學歷,履歷,個人功績,許將都非常完美,而且根正苗紅,是典型的大宋忠臣。

這樣的人,出任河北西路經略安撫副使,輔佐趙孝騫抗擊遼國,實在太合適了。

見趙煦的目光落在許將身上,趙孝騫也露出了微笑。

他對許將的印象不差,雖然只打過兩次交道,可許將溫潤君子的形象還是贏得了趙孝騫的好感,有他當副使,至少不會給自己添堵。

心中不由對趙煦愈發感激,顯然趙煦是個知利害的帝王,他深知抗擊遼國關乎國運興衰,如此重要的時刻,千萬不要給主帥找麻煩,許將這個人選簡直是完美無瑕,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樞密院二號人物當經略安撫副使,滿朝文武也無話可說,朝堂上應該沒人再議論什麼宗親兵權過大,後患無窮之類的屁話了。

趙煦微笑看着許將,道:“衝元先生,朕欲任先生爲河北西路經略安撫副使,輔佐趙子安抗遼,先生意下如何?”

許將愣了一下,沒想到趙煦竟然會選中他,怔忪半晌,許將起身長揖:“官家所遣,臣願使之。”

趙煦很滿意他的回答,然後環視諸臣:“諸位先生可有異議?”

章惇曾布等人紛紛讚許:“臣無異議。”

趙煦笑道:“那就這樣決定了,願子安和衝元先生合力無間,共擊敵寇。”趙孝騫朝許將拱了拱手,笑道:“與衝元先生同僚共事,臣之幸也,日後還請衝元先生多多照顧指教,發發發發發!”

許將老臉一僵,指了指他:“你這……”

許將是胡建人,大約趙孝騫的笑聲勾起了他久違的鄉愁。

在座衆人都笑了起來,趙煦扭頭瞪了趙孝騫一眼,道:“衝元先生德高望重,子安切莫無禮!”

許將也沒法反擊,畢竟當着趙煦的面,總不能用中原方言罵他“打死你個鱉孫兒……”

君臣議定後,當即便各自散去。

章惇和曾布出宮後匆匆回到政事堂和樞密院,開始籌備糧草軍械等後勤。

兩日後大軍就要出征,這兩日裡只能籌備少部分的後勤輜重,後面的任務還很繁重,首先要徵調開封府附近的糧倉,優先供應趙孝騫所部大軍,火器監和兵部庫房的軍械也要全部拿出來。

…………

趙孝騫回到楚王府,先進後院書房見了趙顥,告訴他自己馬上要出征了。

趙顥神情怔忪,有些失落,有些不捨。

但終究還是灑脫一笑,囑咐趙孝騫安心抗擊遼軍,汴京有趙顥在,朝野任何風浪都能爲他平定。

回到自己的院子,趙孝騫不得不告訴狄瑩三女,自己又要出征的消息。

三女驚愕半晌,她們不像趙顥那般會隱藏情緒,當即便哭了起來。

安慰她們許久後,狄瑩平復情緒,突然道:“官人,妾身的父親昨日託了話過來,想請官人幫個忙……”

趙孝騫當即笑道:“老丈人需要幫忙,沒二話,他要什麼你給便是了。”

狄瑩嚴肅地道:“不,父親的忙需要官人答應。”

趙孝騫好奇道:“他要什麼?”

狄瑩猶豫了一下,低聲道:“父親想隨官人出征抗遼。”

趙孝騫愣住了。

狄瑩的父親狄諮,如今官拜班直西上閣門副使,官名有點繞口,用通俗的話來說,大約屬於大內禁軍副統領之類的官職,算是武將。

狄諮是名將狄青的次子,他可不是庸碌之輩,真實的史書上對狄諮此人交代不多,但也有過定論,“數有戰功”。

一個有戰功的武將,爲何史書上對他的記錄如此少?

原因自然是因爲狄青。

畢竟狄青這個人對大宋天家來說有點敏感了,曾經的常勝將軍,終究被帝王猜忌,後來的歷代帝王也有點忌諱,這種帝王的忌諱影響了整個狄家後代子孫。

如今狄諮是趙孝騫的老丈人,年紀不過四十多歲,正是一個武將人生的黃金年齡,他有奮發進取之心當然不是壞事。

但趙孝騫還是久久沒說話。

這事兒趙孝騫拍板容易,可趙煦那裡卻不知如何開口,他更不清楚趙煦是否還忌諱狄家後人。

見趙孝騫神情猶豫,狄瑩失落地一笑,道:“罷了,妾身不能讓官人爲難,這就回了父親吧。官人安心抗敵,莫把此事放在心上。”

趙孝騫搖搖頭,道:“官家非猜忌之人,他連我這個宗親兄弟都敢重用,狄家的事,也該揭過去了。”

想了想,趙孝騫進了書房,親筆寫下一道奏疏,令人送去延福宮。

兩個時辰後,宮裡來了人,帶來了趙煦的親筆批示。

批示只有一個字,“允”。

趙孝騫心中一定,笑着將趙煦的批示給狄瑩看。

“離出征還有兩日,明日上午,我陪夫人回一趟孃家,拜會老丈人。”

狄瑩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眼波柔意流轉。

“官人對妾身和孃家這般恩重,妾身……真不知如何報答官人才好。”

趙孝騫精神一振,說到報答,他可就不困了。

他是那種施恩不圖報的人嗎?

當然不是。

“夫人稍候,爲夫這就去找春宮圖冊來,你的報答姿勢全畫在圖冊上……”

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章 奏疏之禍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20章 股東大會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42章 殺馬砸車第64章 又見狄女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406章第57章 青樓薄倖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58章 知音難覓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18章 來錢門路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30章 拿錢敬錢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1章 雨過天晴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3章 站隊大勢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54章 女真統一第5章 所謂罪名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39章 名將之後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416章 請戰圖功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817章 成王敗寇
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章 奏疏之禍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20章 股東大會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42章 殺馬砸車第64章 又見狄女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406章第57章 青樓薄倖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58章 知音難覓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18章 來錢門路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30章 拿錢敬錢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1章 雨過天晴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3章 站隊大勢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54章 女真統一第5章 所謂罪名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39章 名將之後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416章 請戰圖功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817章 成王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