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妥協議和

第662章 妥協議和

三番兩次的沉重打擊下,遼帝耶律洪基再次吐血昏迷,遼國朝堂大亂。

當日太醫慌忙救治耶律洪基,一直救到夜晚,耶律洪基才醒過來,但人已說不出話。

皇孫耶律延禧和羣臣一直等候在殿外,耶律洪基醒來後,無力地擡手指了指耶律延禧,便揮退了衆人。

羣臣知其意,耶律延禧在一片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負起了監國之責,與羣臣繼續商議國事。

對遼國來說,情況越來越嚴峻了,不僅宋國的趙孝騫麾下兵馬來勢洶洶,北邊還有女真部落造反,眼看已將直搗黃龍府了。

南北兩邊夾擊之下,遼國便失了分寸,兩頭無法顧及。

議事的羣臣裡,蕭兀納和蕭奉先亦頗感震驚。

大宋與女真部落聯手夾擊遼國,這是二人都沒想到的,趙孝騫事先根本沒與他們通過氣。

但對已經是遼奸的二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嚴峻的局勢,已如泰山壓頂之勢,沉沉地壓在遼國君臣的頭上,原本耶律洪基打算以二十餘萬兵馬與宋國拼個死活的計劃,隨着女真部落的起事,計劃也宣告流產。

這二十餘萬遼軍是耶律洪基從遼國各部臨時抽調而來,爲了湊足這些兵馬,遼國許多地方已經兵備空虛,根本無法鎮壓女真部的叛亂。

而女真部卻勢如破竹,一路長驅直入,明明不到一萬兵馬,卻根本無人可擋,遼國直到今日方纔如夢初醒,對女真部的戰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不得不說,趙孝騫定下的謀略,確實給遼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宋遼之戰因爲女真部的加入,而變得愈發複雜詭譎起來。

西夏已指望不了,李幹順就算有心與遼國聯盟,在趙孝騫派折可適率部襲擾了一番,西北邊帥章楶又日夜率軍巡視邊境,等於將西夏軍隊硬控在國境內,根本不敢動彈。

此時遼國君臣已明白,爲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國的趙孝騫事前是經過周密的佈局的,如今這些佈局生效,遼國剛開戰便處處陷入被動。

“議和吧,我大遼已別無選擇。”耶律延禧無力嘆息,此刻他只覺得心力交瘁,心中更是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明明自己即將繼承皇位,可他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愈發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接手的將是怎樣一座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江山。

樞密院使耶律儼神情有些不甘,又拿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皺眉道:“皇太孫的意思是,大遼讓出燕雲十六州?”

耶律延禧無力地道:“不然呢?除此之外,安有良計退敵?趙孝騫麾下十萬虎賁之師,天下何人可擋?他對燕雲十六州志在必得,大遼既然打不過,便只能妥協。”

說着耶律延禧望向耶律儼,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嗎?”

耶律儼一滯,黯然氣短嘆息。

蕭兀納沉聲道:“一時妥協,爲大遼爭得時日,陛下用爭來的時日革弊務新,學習宋國變法,增強國力,遼國方可重現當年的強盛,失去燕雲換大遼的新生,太孫殿下,臣以爲付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在座羣臣紛紛點頭,蕭兀納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令人無法駁斥,而且出發點也是爲了遼國,沒人懷疑他的一腔忠誠。

蕭奉先悄悄用敬佩的眼神飛快瞥了他一眼。

遼奸當如是!

用最正義的言辭,最忠誠的態度,說着禍國殃民的話,忽悠得滿朝君臣深以爲然,這纔是遼奸的最高境界。

自己顯然差了些火候,以後還是多聽多看少說,免得露餡兒。

耶律延禧也被蕭兀納這番話打動了,動容地道:“蕭使相所言甚是,日後大遼確實不該再自大自負了,應該謙遜地向大宋學習,效仿大宋變法,遼國方可重回昔日榮光。”

頓了頓,耶律延禧道:“議和之事便定下了,何人願爲使臣,出使宋國與趙孝騫交涉談判?”

羣臣默不出聲。

割讓燕雲十六州,遼國曆史上第一次喪權辱國的談判,沒人願意去,都怕壞了自己的名聲。

等了許久沒人吱聲,耶律延禧皺了皺眉,下意識第一個望向自己信任的人,然後親自點名。

“蕭奉先,你可願爲?”

蕭奉先渾身一震,垂頭道:“殿下恕罪,臣,臣實在不願見宋國那些人的醜惡嘴臉。”

耶律延禧黯然嘆道:“你嘴上說不願見宋人的嘴臉,其實是不願擔負辱沒契丹祖先的惡名,我知你忠心,但我已無人可用,只能辛苦你走一遭了,就算揹負惡名,也是我來揹負,你不過奉命而爲,何罪之有。”

蕭奉先立馬露出忍辱負重的悲屈表情,垂頭道:“既然殿下堅持臣出使,臣不敢違命。”

耶律延禧道:“事不宜遲,速速準備,今日便出發,若再延誤,宋軍都快兵臨析津城下了。”

蕭奉先應是,行禮告辭之後轉身就走。 殿內衆人目送蕭奉先離去,心中愈感悲慼,每個人心中堵着一口氣,那種帝國大廈將傾,自己卻無能爲力的挫敗感,深深地襲擾每個人的心頭。

…………

趙孝騫穿着便服,走在河間府城的街上,像個無所事事的富貴公子,漫不經心地走馬觀花,悠閒的神態與城內的百姓截然不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在這裡沒人認識趙孝騫,但他身後的陳守和一衆禁軍卻如臨大敵,每一個無意接近趙孝騫的百姓,都被禁軍用魁梧的身軀擋住,趙孝騫身邊一丈方圓內,被禁軍用身軀隔絕成了四面圍牆。

經歷了破城的河間府,城內人口和商業大不如前,儘管官府一再張貼安民告示,恢復城內正常秩序,可河間府的商人百姓還是疑慮頗多,每天活得戰戰兢兢。

安享百年太平的城池,戰爭突然來臨,宋軍以迅雷之勢破了城,當日在城中造了不少殺孽。

無可否認,河間府的商人百姓對宋軍是抱着敵對態度的,只是不敢表露出來。

面對這個情況,趙孝騫也無可奈何。

軍紀渙散是雙面刃,一方面能極大地激勵士氣,另一方面,卻也失去了佔領地的民心。

破城當日的殺戮搶掠,是任何將領都阻止不了的,趙孝騫麾下的將士沒有太高尚的信仰,他們如此拼命殺敵,爲的就是升官發財,破城之後宋軍對城內做的一切,將領們都只能默許。

沿着最繁華的大街走了一遍,看着街上稀疏的人羣,三三兩兩關門的商鋪,趙孝騫眉頭緊皺。

“要恢復秩序和昔日的繁華,還是要給政策啊……”趙孝騫喃喃道:“爲今之計,只能散出消息,以免稅和補貼政策鼓勵商賈進駐,還要從河北諸城遷徙一批漢人百姓進來。”

河間府是一座多民族雜居之地,城裡有契丹族,渤海族,鐵驪族,靺鞨族等等,漢人百姓大約佔了一半,可這座城池裡的漢人習慣了遼國的統治,對中原王朝日漸疏離,他們基本已自認爲遼人了。

未來要收攏城內人心,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所謂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盛況,是根本不存在的,趙孝騫今日在城裡走了一圈,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眼神都是充滿了淡漠甚至是仇恨。

趙孝騫默默看在眼裡,腦子裡盤算着如何收攏佔領地的人心。

腦子裡想着事,腳步難免遲緩,趙孝騫正打算轉身回府衙,突然街邊一陣喧囂,然後一道身影以平沙落雁之式倒飛出來,重重倒在地上,距離趙孝騫僅數尺之遙。

趙孝騫神情不變,陳守和身邊的禁軍們卻大驚失色,下一瞬間便紛紛拔刀,幾名禁軍迅速將趙孝騫圍住,形成阻擋刺殺的人牆肉盾。

每名禁軍都深知新佔領地的兇險,這座剛佔領的城池可謂是處處危機,誰都不知道暗地裡有多少遼國的奸細和刺客,正對趙孝騫虎視眈眈,尋找機會下手。

入城這些日子,陳守和禁軍們腦子裡時刻緊繃着神經,防的就是遼國的刺客趁隙而入。

見陳守如臨大敵的模樣,趙孝騫只是拍了拍他的肩,道:“不要緊張,人家只是捱了揍而已,與我們無關。”

倒在地上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衣裳打扮,應該是漢人。

男子捂着肚子痛苦呻吟,緊接着,路邊一家酒樓裡走出一名鐵塔般的漢子,漢子的身後還跟着幾個閒漢模樣的人,正嘻嘻哈哈地看着倒地的漢子。

趙孝騫靜靜地盯着這名鐵塔般的魁梧漢子,從他的衣裳以及小辮髮型來看,這人似乎是契丹人。

而他身後的那些閒漢,一個個也不像是漢人打扮。

果然,魁梧漢子出了酒樓的門,指着倒地的男子便一通嘰裡咕嚕,不知說了什麼,趙孝騫判斷他應該是在罵人,而且罵得很髒。

陳守皺了皺眉,湊近道:“世子,這些是契丹人。”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聽出來了,咱們破城之後,城裡爲何還有契丹人?他們難道不是望風而逃了嗎?”

陳守道:“河間府的情況有點複雜,契丹人佔了不少,破城時混亂了一陣後,種將軍下令嚴禁濫殺百姓,並且下令我軍將士大部退出城外紮營。”

“城裡的契丹人見將士們停了手,約莫便不害怕了,繼續在城裡住了下來。”

趙孝騫愈發不解:“就算如此,如今我大宋已佔河間府,城裡的契丹人也該夾着腚做人,爲何膽敢如此欺辱漢人?”

陳守苦笑道:“當慣了主人,看見狗就情不自禁上前踹一腳,大約便是如此了吧。”

趙孝騫頓時不高興了:“咱們沒來時他們是主人,咱們來後他們還是主人,咱們不是特麼白來了嗎?”

(本章完)

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84章 闖宮拿人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312章 不如歸去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0章 拿錢敬錢第19章 加恩封官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0章 閒漢小乙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9章 名將之後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456章 橫財天降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38章 又見佳人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1章 驚天大案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06章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452章 平章重事
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84章 闖宮拿人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312章 不如歸去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0章 拿錢敬錢第19章 加恩封官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0章 閒漢小乙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9章 名將之後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456章 橫財天降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38章 又見佳人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1章 驚天大案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06章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37章 自污上善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452章 平章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