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遼使入見

第446章 遼使入見

爵晉郡王,是件大喜事,不管怎麼說,爵位升了一級總歸是……光宗耀祖?

大概九泉之下的祖宗們也不會當回事兒,畢竟祖宗們都是皇帝,陽間一個子孫後代升了郡王,對祖宗們來說頂多晚餐加個肉菜算是慶祝了。

但對陽間的凡人來說,趙孝騫爵晉郡王可就是了不得的大消息了。

張商英宣旨時,身後跟着一衆禁軍和看熱鬧的百姓,爵晉郡王的事很快如瘟疫般傳遍全城。

宋遼一戰,龍衛營大勝,影響之深遠,真定府百姓的感受無疑比汴京更直觀。

百姓們至今仍樂此不疲地議論,從天下大勢聊到地方治安,從朝堂君臣聊到朝政國事,古往今來,越是地位卑微者,越津津樂道於上層之事。

大勝之後,真定府民間的氣象也突然轉變,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在真定邊城充斥,無論官民,臉上的笑容都輕鬆了幾分。

如果非要概括這股莫名轉變的氣息,無非“安全”二字。

曾經經常遭受遼人襲擾的邊城,隨着一場大戰,重新定義了宋遼的國境。

趙孝騫下令龍衛營將大宋國境向北推進五十里,這道命令爲真定府的百姓重新劃定了一片戰略緩衝區,隨之而來的,便是百姓們十足的安全感。

是啊,天下大勢不一樣了,大宋居然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可以肯定的是,以後遼人若還敢襲擾大宋邊境,就要承擔嚴重的後果了,只要趙孝騫還在真定府任上一天,遼人就絕不敢再冒丟命的風險襲邊。

有句古詩怎麼說來着?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如今真定府的現狀,不就是活脫脫詩句裡說的意思麼?

今日汴京聖旨至,趙郡公晉爲趙郡王,真定城的百姓聽說後,竟比趙孝騫本人還高興。

驅逐外侮,抗擊遼軍,爲百姓謀福,爲大宋揚威,活該趙郡王享此富貴,這是郡王殿下應得的。

官家聖明,郡王威武,全城理應歌舞酒餚以賀之。

於是,莫名其妙地,真定城又熱鬧起來了。

全城的酒樓,酒肆,勾欄瓦舍之地賓客滿座,勝友如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喜色,就好像晉爵的人是自己似的,鄰座認識不認識的,都聚在一起幹杯共飲。

整座城池,只爲一人而慶,古往今來謂爲罕事,盛況之甚,足以載入史冊。

趙孝騫的宅邸,聽說自家官人爵封郡王后,嫋嫋三女更是喜不自勝,三女合作下廚,親自做了一桌豐盛的酒菜。

雖是宗親封郡王,但趙孝騫這個郡王跟別的宗親不一樣,最重要的區別是,趙孝騫是掌實權的。

不僅掌一方之政,還掌兵權,可謂位高權重,前程無量。

一頓家宴,只有趙孝騫和三女,嫋嫋高興壞了,頻頻敬酒,趙孝騫也懶得節制,端杯就幹,桌上的菜餚沒動幾口,人已七八分醉意。

“嫋嫋放心,待我回京,面見官家,定爲你謀個側妃名分,郡王的側妃每月還能領朝廷俸祿……”趙孝騫帶着幾分醉意道。

嫋嫋微微一笑,輕聲道:“官人,妾身委身於你,並不求名分。”

“妾身出身風塵,若被封爲郡王側妃,朝野難免有非議,說不定還會被朝官參劾,官人的名聲也會受損,妾身不能爲了自己的名分,而陷官人於是非之中。”

抱着趙孝騫的胳膊,嫋嫋深深地道:“妾身只願官人白首不相離,得官人一生寵愛便足夠,縱是一生不清不楚地跟着官人,妾身也甘之如飴。”

旁邊倆日本姐妹也一齊點頭:“郡王大人,我們也不求名分,只是……”

趙孝騫眸光一轉:“只是什麼?”

平氏咬了咬牙,垂頭低聲道:“我們姐妹一生服侍郡王大人,只求郡王大人閒暇之時,……去一趟日本國,去我們家族裡看看,畢竟,要給家裡長輩一聲交代。”

趙孝騫沉默片刻,點頭道:“好,我答應了,但如今情勢不允許。”

姐妹倆欣喜地道:“郡王大人答應就好,什麼時候都可以的。”

趙孝騫笑道:“現在去日本,確實有點騰不出身,眼下宋遼正是交戰之時,再說真定府與登州港口之間還隔着燕雲十六州,我堂堂大宋郡王若欲出行,總不能繞着遼國走吧?丟不起那人。”

嫋嫋有些吃驚地看着他:“官人的意思是,要先收回……燕雲十六州?”

趙孝騫眨眨眼:“說不定呢?”

嫋嫋定定看着他半晌,展顏一笑:“若真有那麼一天,官人可是大宋立國以來最大的功臣了,史書都要爲你單開一頁呢。”

隨即嫋嫋頓了頓,又笑嘆道:“不必等收復燕雲,官人如今的功績,已足夠單開一頁了。”

倆日本姐妹也急忙點頭附和。

趙孝騫嘆道:“任重道遠,先看眼前的事吧,天下事,盡力去做,此生耗盡不知能做到哪一步,只望我已真的改變了歷史,那些曾經屈辱的軌跡不會再發生了……”

三女不解地看着他,不懂他話裡的意思。

趙孝騫也不解釋,哈哈一笑,笑容裡多了幾分盪漾的味道。

“今日爵晉郡王,諸位何以賀之?”

嫋嫋三女頗懂風情,聞言掩嘴低頭嬌笑。

“官人希望我們姐妹如何賀之?”嫋嫋飛了一個風情萬種的媚眼兒。

趙孝騫正色道:“當然是鳴禮炮以賀。”

“禮炮幾響可矣?”

“彈盡而止。”

…………

第二天,趙孝騫揉着有些痠痛的腰,起牀穿戴後,獨坐鏡前神傷。

我才二十出頭的年紀,卻被酒色所傷,竟如此憔悴。

今日起,戒酒!

洗漱之後,用完膳食,正打算去城裡街上走一遭,體察一下民情,卻見陳守來報,遼國有使臣至矣。

使臣是個陌生人,名叫耶律衷,奉耶律淳之命,面見趙孝騫。

趙孝騫聞言頓時露出了微笑。

老小子,總算派人來了,還以爲不稀罕皇太孫了呢。再拖下去,趙孝騫都打算給耶律延禧吃糠了,畢竟沒交伙食費,憑啥讓他白吃白喝。

不過耶律淳人老成精,真沉得住氣呀。

趙孝騫當即笑道:“請這位遼使前庭安坐,好生招待。”

陳守遵令而去。

沒多久,陳守帶着一個年輕人緩步走來,趙孝騫坐在院子裡,眯眼打量着他。

年輕人容貌頗爲端正,皮膚有點黑,臉上一把絡腮鬍,大約遊牧民族的基因都是這個路數,看起來粗獷豪放,總給人一種下一秒就載歌載舞表達心情的印象。

來到趙孝騫面前,耶律衷單手撫胸躬身,一口頗爲生澀的中原官話:“遼使耶律衷拜見宋國郡王殿下。”

趙孝騫笑道:“我昨日才晉爵郡王,你們遼國今日便聽說了?”

“非也,外臣今日進城後才聽說,倒是要恭賀郡王殿下晉爵。”

趙孝騫眯起眼,淡淡地道:“我之爵位,可是踩着你們遼人的屍骨而擢晉,你不憤怒嗎?”

耶律衷淡淡地道:“各爲其主,各忠其事,何怒之有?再說,外臣是我大遼北平郡王耶律淳殿下私人的使臣,非一國之使,遼人死傷多少,並不在我此行的議事之中。”

“貴使見我,所爲何事?”

“外臣不敢相瞞,只爲大遼皇太孫耶律延禧殿下而來,郡王殿下應該懂我在說什麼,耶律淳殿下說,請大宋郡王殿下開出條件便是。”

趙孝騫淡淡地道:“我要燕雲十六州,耶律淳給嗎?”

耶律衷搖頭:“想給也給不了,郡王殿下應該清楚,耶律淳只是郡王,不是大遼皇帝,他做不了這個主。”

“那就讓耶律淳撤去燕雲十六州的駐軍,我大宋趁機入佔,我與耶律淳打一把配合,貴國皇太孫我必禮送出境,並且發下毒誓隱瞞下此事,如何?”

耶律衷還是搖頭:“郡王殿下,您應該知道,這並不現實,耶律淳殿下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就算他真有權力撤去燕雲駐軍,耶律淳殿下必被問斬,既是死路一條,何必遣外臣來此談判?”

趙孝騫表情冷了下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耶律淳手裡沒籌碼,我跟他談什麼?難道讓我把耶律延禧白送回去?”

耶律衷認真地道:“殿下可以提別的條件,比如錢財贖人,或者用平民人口,牛羊戰馬換人,殿下說個數字,我可代耶律淳殿下答應下來。”

趙孝騫冷笑:“平民人口,牛羊戰馬……呵,這些我用你們來換?我宋軍如今就駐營在你遼國境內,想要這些東西,難道自己不會去取麼?說到底,耶律淳手裡還是沒籌碼,打算跟我玩空手套白狼?”

說完趙孝騫站了起來,揚聲道:“陳守,送客!”

趙孝騫倒不是沒興趣聊了,而是一種談判策略。

他很清楚,自己剛纔提的條件,耶律淳不可能也沒權力答應,所以剛纔的條件其實就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

談判這種事,首先要將對方的氣焰打壓下去,接下來才能聊點符合實際的,漫天要價是最容易引起對方激烈反彈,毀他道心的。

果然,見趙孝騫擺出毫無興趣,起身送客的舉動,耶律衷終於沉不住氣了。

說到底,耶律衷只是耶律淳身邊的心腹親信,忠心方面無可置疑,但忠心與能力完全是兩碼事兒。

趙孝騫稍微耍點小手段,耶律衷便坐不住了。

“郡王殿下且慢,耶律淳殿下說了,若郡王殿下有興趣的話,他願意送殿下一樁戰功,助殿下前程更邁青雲。”

趙孝騫停步,轉身看着他,許久之後,嘻嘻笑道:“聊到這個話題,我可就不困了,請展開說說。”

說着轉眼見陳守傻乎乎地站在一旁擺造型,趙孝騫瞪眼喝道:“傻站着幹啥?貴客遠道而來,禮數何在?”

“茶,上茶,上好茶。”

慣來沉穩冷靜的耶律衷此刻禁不住目瞪口呆。

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宋國郡王殿下,前倨後恭的嘴臉轉化竟如此自然。

他真是郡王麼?

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547章 重要情報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76章 官封朝奉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8章 杖脊薄懲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83章 親仇必報第83章 親仇必報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92章 奪船救人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47章 政治紅利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30章 拿錢敬錢第62章 君臣奏對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71章 再見花魁第795章 送葬帝陵
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547章 重要情報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76章 官封朝奉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8章 杖脊薄懲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83章 親仇必報第83章 親仇必報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92章 奪船救人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47章 政治紅利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30章 拿錢敬錢第62章 君臣奏對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71章 再見花魁第795章 送葬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