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端王確立

曾布提議端王趙佶時,許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一言不發的趙孝騫。

造成今日這個局面,趙孝騫可謂功不可沒。

大行皇帝喪儀期間,簡王趙似被他廢了,於是新君僅只剩了趙佶這唯一的人選。

再看太后的態度,以及此時章惇的態度,羣臣心中不由暗暗思忖。

這裡面到底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事?

巧合嗎?實在太巧了。

簡王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在爭奪皇位時候出了事,而且是永不翻身的那種。

一夜之間,他在朝野的名聲都臭了,完全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

凡事都有兩面性,大宋立國之時便重文輕武,雖然是弊病,可這個弊病終歸還是有一些優點。

重文輕武就意味着士大夫掌權,朝堂民間更看重道德和名聲,你們站在道德高點上,都把武夫貶低到塵埃裡去了,那麼士大夫集團必然也要承受“道德”帶來的反噬。

那就是自己要坐得正,站得直。

所以大宋儘管弊病諸多,可不管對政敵多麼痛恨,終究鮮少鬧出人命,朝堂大多是君子之爭,被政敵鬥下臺後,一切恩怨歸零,將來若有機會東山再起,對待政敵亦復如是。

從歐陽修,王安石,范仲淹,到後來的範純仁,呂大防,蘇轍蘇軾等,大多如是。

當然,章惇是個例外,這老貨心眼極其小,而且睚眥必報,於是成了大宋朝堂裡不一樣的煙火,但更多人想把這老貨當煙火放了。

現在簡王趙似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其原因也在“道德”二字上。

百年以來,大宋朝臣在政見上或許多有不合,但在道德上,卻幾乎人人都有了潔癖。

簡王的惡行四處宣揚,皇城司和宗正寺拿出了鐵證,案子已經被捶死了。

於是本來還有朝臣打算投靠趙似的陣營的,如今卻是人人避之不及,連提都不想提。

做人都有問題,更何況當皇帝。

端王趙佶,已是毫無懸念的新君人選了。

大慶殿內,曾布帶頭推舉後,朝臣們頓時人人附和,不管心裡願不願意,都到了這般時候,你難道還有別的人選?

就算有別的人選,在這個異口同聲推舉端王的情況下,誰會那麼沒腦子提議別的人選?真那麼頭鐵,不怕端王即位後給你穿小鞋嗎?

見殿內的氣氛終於熱鬧起來,而且事情正朝着期待的方向發展,向太后的眼中露出了一絲笑意,笑意沒敢表現在臉上,畢竟是國喪期間,這點禮儀還是要講究的。

衆人異口同聲之時,向太后飛快掃了章惇一眼。

見章惇面無表情,顯然內心縱是不願,此時他也無可奈何。

對章惇的表情,向太后也頗爲滿意。

你若沉默,便是晴天。

於是太后環視羣臣,道:“看來諸公都認爲端王佶宜即皇帝位?”

羣臣紛紛點頭贊同。

向太后望向宗正寺趙宗晟,對這位老人,向太后絲毫不敢端架子,畢竟是趙家德高望重的老族長。

“濮王,您老人家覺得如何?宗族是否無異議?”

趙宗晟人老成精,向來不摻和朝政,尤其是如此重大的事,聞言捋須微微一笑。

“太后和諸公沒意見,老臣自然沒意見。宗族之事,衆望所歸,事即成矣。”

太后讚許地點頭:“明白了。”

隨即太后最後望向人羣裡沉默無語的趙孝騫,道:“成王呢?你可有異議?”

趙孝騫躬身道:“臣無異議,太后和諸公可徑決定。”

向太后長長呼出一口氣,眼神裡掩不住的喜色。

事成矣!

穩定了情緒,整理了表情,太后一雙鳳目含威掃視羣臣,低沉的聲音在大慶殿內迴盪。

“既然諸公皆推舉端王佶,那麼便定下了,端王趙佶,可即大宋皇帝位!”

“即日始,政事堂可佈告天下,安定民心,禮部着手籌辦新君即位大典,令太史局測算天象,勘定登基吉日,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司即日覈查牢獄罪案名冊,新君登基後,或將大赦天下……”

此時的向太后,頗有幾分巾幗英豪的氣質,說話做事雷厲風行,確立新君人選後,對登基大典的安排可謂滴水不漏,嚴謹有序。

羣臣自然毫無異議,紛紛躬身領旨。

大事談妥了,接下來的一些小事,沒必要在這大慶殿內談。

向太后不能幹政,政事堂這些日積壓的不少奏疏,自然沒必要跟太后稟奏,不如回到政事堂,宰相們聚在一起共同商議決定。

於是太后令羣臣各自散去,而她則轉身回了後宮。

轉身的剎那,向太后的臉上終於露出幾分笑意。目的達到了,這是屬於勝利者的笑容。

是的,她鐵了心要扶持端王趙佶即位,昔年官家和簡王的生母朱太妃對後宮的影響,從新君登基開始,終於可以徹底抹去了。

若是簡王即位,那麼羣臣肯定上表,要求追封朱太妃爲太后,對她這個活着的太后來說,未免尷尬了,對她的太后權威也是一種嚴重的削弱。

這便是向太后鐵心扶持趙佶即位的根本原因,說到底,後宮的太后也有她的利益訴求。

此時此刻,塵埃落定,向太后徹底放了心。

一切都在按她期待的方向發展,後宮之中,她的有生之年,太后的位置已經無人能撼動,死人也不行。

…………

羣臣走出延福宮,宮門前各自客氣地告辭。

大多數人要回官署辦事,大行皇帝喪儀期間,積壓的朝政公務實在太多了。

也有人樂得清閒,比如趙孝騫。

他是樞密副使,但他不喜歡管事,曾布派人請過他多次,說是商議樞密院事,可趙孝騫卻像算盤珠子一樣,被人撥一下他才肯動一下,曾布不邀請,他就懶得去。

此刻走到宮門外,趙孝騫含笑與羣臣招呼告辭,人羣裡,他的眼神不着痕跡地與章惇迅速對視,然後各自飛快移開。

回到楚王府,發現趙顥在銀安殿獨自品茶。

最近在趙孝騫的親自監督下,趙顥的體重似乎減了一些,至少肚子沒那麼鼓了。

趙顥卻遭老罪了。

每天吃青菜,少油少鹽,不僅嘴裡淡出鳥來,一張肥臉都吃綠了,特別環保。

此刻坐在銀安殿裡品茶,趙顥也是有氣無力,一臉的生無可戀,端盞啜了一口熱茶,燙得他一激靈,全身的肥肉跟着顫了幾下,然後繼續沉寂,沒精打采。

趙孝騫走進銀安殿,趙顥擡眼掃過,懶洋洋地道:“新君確立了?終究還是趙佶麼?”

“是的,太后和羣臣已議定,趙佶即位。”

趙顥嘆了口氣,道:“按我說,你費這功夫幹啥?直接讓燕雲兵馬入京,然後坐在大慶殿的椅子上,讓你的部將給你披上黃袍,誰敢不服?”

趙孝騫苦笑道:“這麼搞,孩兒會被天下人罵死,而且史書也會記錄,說孩兒得位不正,是篡逆之輩,這可是遺臭萬年,多少樁功績都抵消不了的。”

趙顥撇了撇嘴,道:“所以,你先讓趙佶即位,最後讓他天怒人怨,位子還沒坐穩便被推下去,最後讓羣臣異口同聲把你推出來,這是你想要的?”

“沒錯,這纔是最合適最溫和的辦法,孩兒不想在汴京大開殺戒,我雖然不太在乎名聲,可也不願揹負惡名,若真要遺臭萬年,孩兒還是有點介意的,多費點事而已,我不怕麻煩。”

趙顥嗯了一聲,道:“昨日我與殿前司都指揮使劉卯在汴京偶遇了……”

趙孝騫眨眼:“偶遇?”

“嗯,老夫派人跟蹤,得到了他的行蹤,然後老夫屁顛顛趕過去,終於成就了這場偶遇,緣分吶!”

趙孝騫:“…………”

處心積慮的偶遇,真是難爲趙顥這把年紀,這般身材了。

“然後呢?”

趙顥咧嘴一笑:“既然是偶遇,自然免不了互相吹捧,互相擡舉,然後順理成章的,老夫拉他去了一家偷偷摸摸營生的青樓……”

趙孝騫眼皮一跳:“國喪期間,父王你居然還敢……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趙顥毫不在意地道:“都是男人,自然是有需求的,劉卯也是心癢難煞,只恨無門可入,這方面老夫的門路比他多多了,我帶他進了青樓,你是沒見劉卯當時那表情,都快磕頭叫爹了……”

趙孝騫感興趣地道:“最後呢?劉卯對父王納頭便拜,從此言聽計從?”

說到關鍵處,趙顥卻突然住嘴了,神態悠然地翹起了二郎腿,幽幽地道:“欲聽後事如何……先給老夫吃頓肉!你親自下廚,老夫要吃燉得爛乎的大蹄膀!”

趙孝騫立馬變臉,表情淡漠地道:“愛說不說,我還不愛聽呢,若到緊要時節,不管劉卯是什麼反應,我都有把握弄死他。”

趙顥怒道:“你這逆子,不知孝順爲父,讓你給爲父做個蹄膀都不答應,不孝啊!”

“吃了蹄膀我就給你辦後事,順便接收你的遺產,算孝順吧?”

趙顥氣得直喘氣,一雙小綠豆眼不甘又氣憤地瞪着趙孝騫。

趙孝騫卻絲毫不爲所動。

都快胖成豬了,一身的富貴病,還好意思吃肉,真不打算活了,不如死在寡婦的肚皮上,也比吃死了強。

第70章 閒漢小乙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2章 憤而揚鞭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51章 權柄如刀第694章 越境追殺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30章 拿錢敬錢第28章 杖脊薄懲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5章 汴京震動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3章 防身利器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70章 閒漢小乙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171章 朋友之義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17章 家財散盡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37章 自污上善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568章 火燒遼營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政治紅利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5章 捅馬蜂窩第588章 活祭龍王
第70章 閒漢小乙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2章 憤而揚鞭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51章 權柄如刀第694章 越境追殺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30章 拿錢敬錢第28章 杖脊薄懲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5章 汴京震動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3章 防身利器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70章 閒漢小乙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171章 朋友之義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17章 家財散盡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37章 自污上善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573章 滿城賀勝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568章 火燒遼營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政治紅利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5章 捅馬蜂窩第588章 活祭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