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

看着程爽欲言又止的神情,趙興催促:“然後呢?”

蕭峰蹲在地上,抱着頭回答:“主人,怕是救不活了---那人想跑,三條大狗圍上去一通咬,咬斷了他的一條腿。”

趙興笑了笑:“我可是杭州管刑律的人啊,賊鑽到我的家裡----這不是笑話嗎?還是從碼頭鑽進來的?他怎麼有機會躲開監視鑽入貨堆裡?嘿嘿嘿,我每常自詡學生的組織能力強,可一隊搬運夫少了個人手,隊頭居然沒報告,下班時他怎麼點算人頭的,可笑!”

程爽嚅囁的說:“老師……其實今天入港的船多,我們缺人手,就臨時從外面僱了百十個人,這人來人往的,一時之間亂了,那廝就是新僱的,沒能看住……”

趙興嘆氣:“既然人跑了一個,隊頭都沒察覺,說明你們組織不得利,蒲易安的人管理不嚴謹,我可早等這一天了----撤換蒲易安的人手,送信給普綱首,就說:碼頭,我接管了!”

趙興說完這句話,嘆着氣攙着陳伊伊往屋裡走。他身後的蘇遁很好奇,緊着嚷嚷:“大大,我去看看那人,他好有本事,竟然能躲過大大的……”

一名以色列人突然插嘴:“截肢,公元四世紀就已經有了截肢與異體移肢手術,我恰好學了一點。那個人腿上的肉已被咬到骨頭,只能進行截肢手術。趙先生,讓我們給他做截肢手術吧?”

趙興一邊點頭。一邊往屋裡走,程爽見蘇遁還在堅持,趕忙一把抱起他,強行向屋裡走去。那名以色列人一看趙興點頭了,連忙呼喊同伴:“拿酒精來,趕快準備手術。”

那名小偷在截肢手術後,慘叫了兩天,終於還是沒有撐過去,因失血過多而死去了。他的死沒有引起任何波瀾,因爲宋人不會憐憫來自己家偷竊地竊賊。趙興也沒有這習慣。

進行手術的以色列人是新近才從非洲趕來的,他原來是名外科醫生,而後在阿拉伯又進修了數年。而11世紀,恰好是阿拉伯醫學最鼎盛的時期。據說這時的阿拉伯,醫學技術領先世界400年。

不過,這次截肢手術並不成功,但能進行這種手術已證實了以色列醫生的能力。趙興肯定了他的技術水平,趕緊給他辦了一份大宋行醫執照,讓他在城堡裡開診所。培訓學生……

這一番忙碌過後,宋朝的另一個公衆假期又到了----天寧節,也就是當今天子的生日。

去年天寧節的時候。趙興出海去了營州。那時營州已經降下了大雪,今年也一樣,北方地大雪封山,讓連綿不斷的宋夏戰爭也進入了冬眠。而今年戰爭雖然打的很苦,但宋朝卻沒吃什麼大虧,戰火平息後,小皇帝決定慶祝一下。剛好眼前就是他的生日。所以這場慶祝搞得更加濃重。

連綿地戰爭也導致宋朝國庫空虛,爲此。糾纏了一年的宋朝鑄幣計劃終於推行了。首先宣佈的是鑄造金牌、金鋌計劃,金牌是一兩的純金,圓形,跟宋朝原先流行的祈福金牌一樣,是圓形錢幣,但它不叫“金元”,叫“金牌”。則金鋌是八兩金,它上面畫了七道線,可以將金鋌均勻分割成八份,每份一兩,整個金鋌重約半斤(一宋斤等於十六兩)。

除此之外,朝廷試探性的鑄造了一批銀元,正式地稱呼也不叫銀元,而叫“銀牌”。這種銀牌不是純正的銀,其中夾雜了30%的雜質,鑄造銀幣地方式也變爲衝壓方式----朝廷用地是一賜樂業人獻上的希臘老古董:螺桿式壓幣機。

總的說來,這批銀幣反響還不錯,由於它堅固不變形,錢幣的圖案也秉承了宋代一貫的精美華麗風格,使它在商人中廣受歡迎,唯一的遺憾就是數量太少,導致普及率不太高……這也意味着人們的識別能力不太高,更容易仿冒。

趙興一邊欣喜地看着三級貨幣體系地建立,一邊期待它對宋朝的商品經濟產生更深遠地影響。另一方面,他也指示自己的私幣開始對新錢進行翻模,做好了批量仿製的準備。

這種仿製對他來說不存在技術門檻,因爲朝廷得到的那個壓幣機還是他指示以色列人獻上的,與此同時,他的私幣廠已開始使用更先進的水力衝壓機。所以朝廷發到各州府的母錢一到他手裡,立刻通過石膏脫蠟翻模,便成了水力衝壓機的模本,隆隆的衝壓機一響,趙興可以確認:自己私幣廠鑄造出來的錢,會比大宋的錢監鑄造出來的錢更精美。

當然,蘇軾不知道趙興在背後搞得這些手腳,這幾天他都正興奮的籌劃着天寧節的節目。

十月十日,天寧節。公元1088年10月26日,星期四。

連續兩年的饑荒並沒有影響杭州百姓過節的熱情,伴隨着震天的爆竹,天寧節的活動拉開序幕。由於這一天是放假日,蘇軾與趙興等人都沒穿官服,他們像普通百姓一樣站在杭州主街道上,看着遊行隊伍邊歌邊舞的走近。

走在隊伍前面的是“竹竿子”(又稱“參軍色”),他相當於現在的報幕人,因手執竹竿而得名,其作用在於引舞、念口號和向觀衆致詞。現代,樂隊指揮手站在隊前,手持的已不是“竹竿子”,那玩意稱爲“指揮棒”。“竹竿子”走在最前面,伴奏的樂隊跟在指揮後面,稱“後行”。不過,這些人確是胡人打扮。共兩百餘名十二三歲上下的兒童參加演出,分爲十隊:

一爲柘枝隊,穿五色繡羅寬袍。系銀帶,戴胡帽----形狀有點像現代的貝雷帽。這隊邊走邊擊鼓,演唱漢代地《柘枝曲》。

二爲劍器隊,穿五色繡羅襦,裹交腳襆頭,戴紅羅繡抹額----亦即裹頭,紅錦手帕包頭。這些人邊走邊舞劍器。

三爲婆羅門隊,着紫羅僧衣,緋褂子。因僧人是印度過來的,故稱“婆羅門隊”。他們邊走邊誦經。

四爲醉胡騰隊。着紅錦襦,系銀,戴氈帽----也就是宋代著名的范陽帽。他們邊走邊翻筋斗。

五爲諢臣萬歲樂隊,着緋綠羅寬衫。渾裹簇花襆頭----京劇裡小生常帶的英雄巾。這隊表演的是宋代戲劇內容。

六爲兒童感聖樂隊,穿青羅生色衫,系勒帛,總兩角----宋代童子髮型,梳兩小辮,稱總角。他們在杆子上舞着。表演趕趁。

七爲玉兔渾脫隊,着四色繡羅襦,系銀帶。戴玉兔冠。渾脫乃酒囊、皮船、口袋等---這隊伍也就是現代的旱船隊。

八爲異域朝天隊。穿錦襖,系銀束帶,戴夷冠----波斯胡帽,也就是現代的無沿氈帽。他們敲敲打打,表演着西域打擊樂。

一爲兒童解紅隊,着紫緋繡襦,系銀帶。戴花砌鳳冠。綬帶。解紅是紅色彩帶,解紅隊也就是揮舞綵綢。邊走邊舞的隊伍。

一爲射鵰回鶻隊,着盤鶻錦襦,系銀,射鵰盤(盛箭囊)。這隊全副武裝,展現男子威武氣。

兩百多名兒童,紅紫銀綠,色彩斑斕,綿襖寬衫,着裝多樣,戴玉冠,裹襆頭,舞劍器,執錦杖,捧寶盤,挎雕箭,扮外夷來朝,裝異域獻寶,亦莊亦諧,亦歌亦舞。那種熱鬧壯觀的場面,無不會使人陶然而醉,樂不能禁。

這是什麼?現代叫做“花車巡遊”,據說是民國以後傳入中國的洋玩意……嗯,現在,趙興在宋代觀看中國人地花車巡遊---是的,是宋代!是中國!他心裡不住琢磨:這花車巡遊,焉知不是宋代傳遍世界的?怎麼到最後,它成了徹底的洋玩意?鬱悶!

宋代城市慣興以兒童來祝福、來祈禱、來歡樂地風尚,尤其重大的社會活動,都要讓兒童來參加以烘托氣氛。像熙寧年間東京久旱不雨,皇帝就下令東京的兒童着青衣,圍繞着各坊巷貯滿水、插柳、浮蜥蜴的大甕,呼喊着:“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降雨滂沱,放汝歸去!”

這種慶祝方式,宋代稱之爲“小兒隊舞”。

有了兒童起舞寄託吉祥,驅災降福,即使是久旱不雨,人們也會將此當成賞心樂事。因爲在享樂主義盛行的北宋,人們不太在於具體內容,“但貴其麗之容,是取悅於衆目”。而皇帝生日動用“小兒隊舞”表演,也是爲了使“賞心樂事”的氛圍更濃……現代人看不到這場景,但可以從宋代地《百子嬉春圖》來感受這場景的迷醉。

ωwш tt kan co

“小兒隊舞”組成的花車巡遊持續了一整天,巡遊隊伍走遍了杭州城地大街小巷……第二天,進入了團練蹴鞠表演。

蘇軾還有一個官職是兩浙西路兵馬鈐轄,原本在天寧節這天他要檢閱禁軍地,並在這一天組織禁軍表演,以祝賀天寧節,但由於他實在分不開身,禁軍表演就順延到了第二天。

宋代大多數禁軍不是用來戰鬥的,是用來表演的,他們每年的訓練就是爲了在節日裡爲百姓演出。汴梁城的禁軍任務重,他們要在金明池開放日,以及元宵、寒食、中秋、冬至,還要在天寧節表演。而移戌外地就糧的禁軍任務清閒,他們每年表演的重軸戲只是天寧節。

這天表演地是一種有球門地蹴鞠運動。

這種蹴鞠運動,較之不用球門的蹴鞠運動稍有對抗性。參加運動地人需分爲兩隊,每隊各有16人,計有球頭、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兩隊總共32人,通常又被各自喚做“左右軍”。

蘇軾指着場地向趙興介紹:“離人,你看過金明池的表演吧,那裡人多場地小。一般不搞這樣的比賽,但在外地,禁軍在天寧節最常做地就是蹴鞠賽。”

這場比賽是在杭州校場舉行,比賽對百姓開放的,往常這校場是禁止百姓出入的,現在,場外人山人海,連牆頭上都蹲滿了人。趙興比量了一下場地的大小,問:“這場地有尺寸規定嗎?”

蘇軾好奇的瞥了一眼趙興:“規定尺寸幹嘛?人常說:有多大的場子擺多大的陣。各地校場大小不一,官家規定校場大小。反而令大家放不開手腳……嗯,倒是那球門有尺寸規定:兩根高三丈二尺的木柱立在那裡當作球門,木柱相距二尺八寸,網闊九尺五寸。球門上有一個大小三尺左右的風流眼,作進球用……”

“我不信”,趙興一翻白眼----古人關於尺寸的東西,從來都不可信。

那門柱有三丈二尺高嗎?這高度相當於兩根電線杆子地高度,可宋朝沒有水泥電線杆,只能用木頭當作門柱。長成十米高的樹幹。底部該有多粗?這樣的門柱豎立起來,因爲十米高的柱子經常有球撞擊高處,高處還掛個網。爲了防止被風吹倒。所以埋入地下地部分至少需要兩米。也就是說,那兩根門柱必須採用十二米高度以上的巨樹,那是什麼樹?

“拿尺子來,既然有規定門柱高度,我們需按規矩來,讓我量一量門柱符不符合規定”,趙興一邊說。一邊嘴裡嘟囔:“把球踢到十米高的風流眼。貝克漢姆能不能做到都成問題,我就不信這門柱符合要求!”

“離人。休得胡鬧。書上說尺寸有虛指泛指的說法,這裡說三丈二尺,那是一個泛指,極言門柱之高----你怎能如此無趣,要去量一量那高度呢?”蘇東坡急忙勸止。

趙興點點頭,泛指,這就對了,現代足球,球門高度也就兩米四四,趙興覺得“風流眼”豎立的高度,比現代球門高不了多少,最多有三米,怎能說有三丈呢?

“公平,我只想着兩球隊的門柱需同樣高,這才公平……等等,書上說?這門柱高度是在什麼書上規定地?”趙興問。

蘇軾是老師,這時候老師的脾氣發作了,耐心的教導說:“傳說黃帝擒蚩尤,充其胃以爲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此爲蹴鞠之始。劉向《別錄》言: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所以,至漢以來,蹴鞠就是軍中之戲。至於這些門柱高度嘛,原無定例,說到這尺寸……也許是漢代《蹴鞠新書》中交代地。”

蘇東坡地亂用典故可是有名的,據說他考狀元的時候,曾經引用過上古時期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他的觀點,這個例子讓博學多才的歐陽修看上了,他回家翻了好幾天書,找不到相關記載,特地把蘇軾叫來問一問,蘇軾臉部紅心不跳的回答:“那例子是我編地。”

在這種情況下,蘇軾說地蹴鞠來歷,趙興不敢全信,好在他也就是想求證一下是不是自己眼神出了問題,如今知道他眼神沒問題,門柱高度只是個虛指,便不再說話,拱手請蘇軾宣佈開球。

蘇軾一揮手,蹴鞠比賽開始了。按宋太祖規定:左黃右黑。亦即左軍隊員穿黃袍下場,右軍穿黑袍。兩軍在場中排好了陣型,裁判秦觀敲響了銅鑼,左軍開球,右軍轉身下場。

只見左軍球頭將氣球踢得團團轉,踢過數遭,再將球傳給兩個次球頭,次球頭演示蹴鞠的二人踢法,在場中做出許多舞蹈造型,將球傳來傳去,引得衆人齊聲喝彩。而後次球頭再把球傳餘人,最終穿給球頭,球頭拉開步子,先踢幾個過肩球,把球踢得團團亂轉,而後一個大步將球踢入“風流眼”。

“一勝!”場外轟然暴喊。秦觀在臺上敲一下響鑼,神色淡定地裁定:“左軍一勝!”

左軍鞠躬下場,輪到右軍上場表演了。右軍接球后,依樣將球踢過數遭,再傳給球頭,球頭揚起腳,將球踢向“風流眼”,隨着球偏離“風流眼”飛出,場外響起一片嘆息聲。

趙興打了個哈欠。這時,場中交換了球。又開始由左軍表演。這種表演性的球賽,宋人看的如癡如醉,趙興卻對這種一點沒有對抗性地比賽提不起興致。他看的昏昏欲睡,直到秦觀用小錘輕輕推醒了他,他方擦着口水,朦朦瞪瞪的問:“誰贏了?”

蹴鞠表演是一種類似藝術體操一樣的東西,球頭將球踢得一人高,做幾個造型,而後接住球,或轉身踢給同伴。或繼續擔任表演。球踢一人高也就是三米左右,做幾個造型動作最少需要花費3秒,在這三秒中的時間內,球要保持緩緩飄動狀態。也就是說:蹴鞠球速每秒一米。這種飄動速度只能是“氣球速度”。以此方便球員表演。

這種速度緩慢,純粹表演的球藝,讓見慣現代歌舞與藝術體操的趙興覺得乏味。而“比賽”結果是:左右軍各自踢了五球,右軍居然後來居上,贏了這場球。目前左軍球頭正在接受“吃鞭”懲罰,蘇東坡拿着一個鞭子。象徵性的輕輕抽了左軍球頭三下,而右軍球頭則贏得一個銀酒杯和十六匹錦緞。那些獲勝的人將錦緞纏在脖子上,活像現代的綬帶一樣披掛起來。腆着肚子望着蘇東坡。

蘇東坡高喊:“點呈!”

隨着這聲喊。杭州現役地官妓穿的花枝招展走上臺來,先衝蘇東坡鞠了個躬,一類穿紅大衣,戴特大髻的官妓向蘇東坡唱名。宋代尚紅,所以官妓中的佼佼者准許穿紅衣,號爲“行首”。她們首先上場向蘇東坡稟報各勾欄瓦舍地點名的果。

古代中國什麼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是有規定的,另兩隊官妓一類珠翠飾頭頂。穿銷金衫兒。着裙兒;一類頂冠花,着衫子襠;前者是普通歌舞伎。後者不插珠翠而插花,是因爲她們等級高於前者,僅比行首略低,現代呼之爲“當紅歌手”,或者“一線歌手”。

行首把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報告完畢,蘇東坡的倭僕已經牽過了高頭大馬,蘇東坡一馬當先,帶領隊伍出發,他身後跟的是各級官員,然後是蹴鞠比賽地勝利者。這隊人身披錦繡,趾高氣昂跟在官員後面,官妓們則或執花鬥鼓兒,或捧龍阮琴瑟,真是衣着映照,樂器並擎;娉婷嫵媚,相得益彰。而伏侍官妓的婆嫂們則喬妝成市井中的繡體浪兒,爲她們牽引繡鞍寶勒駿騎。

長長地隊伍出了軍營不久,當地富紳舉子開始捧着酒杯,託着諸色果子蜜餞向官員獻酒……其實,這時候官員並不是百姓地寵兒,那些官妓纔是今天的主角,青春年少的市井百姓頻頻向中意的“相好”勸酒,不一會,隊伍逐漸拉開,官妓們越走越慢,官員們越走越快,兩隊人馬各自找不見了。

這也是這場遊行的應有之意,今天,官妓與蹴鞠比賽的獲勝者纔是英雄。當地官員把他(她)們領出了比賽場後,任務就算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就由百姓們鬧去,官員們只顧埋頭往趙興地城堡一溜快跑,中途沒有回頭。

趙興倒是一路上回過幾次頭,他意猶未盡地觀賞着官妓們地盛裝遊行,那些官妓隊前,有借請來的諸司人家虞候押番爲之開路,後有手擎羅扇衣笈地浮浪閒客衛護,引動得成千上萬的市民密密排列街頭觀看,一時形成了宋時特有的“萬人海”場面。這場面讓趙興有點熟悉,有點迷失……

官妓們的隊伍後面是諸軍效用,他們頂着各色涼傘、舞着小銀槍刀、帶着諸般斗笠、手裡耍着雜彩梭球、打着雜彩旗兒、敲着單皮鼓,而後團練舞着大小採蓮船,敲着番鼓兒、大扁鼓、手持道扇兒、籃兒、一竹竿、竹馬兒……一時間,杭州百姓空城而出鬧出的巨大喧喧囂,令人頭暈目眩,目醉神迷。

今天還是官員的放假日,官員放假,意味着收稅的人沒有了,許多杭州百姓搖身一變,變成了行商,他們販售着泥黃胖(兒童泥偶玩具)、糖蜜糕、灌藕、時新果子、象生花果……

趙興城堡口賣貨的商販裡還有幾個熟人,那是以色列人的家眷。杭州官員們走到這裡,都停下腳步,樂呵呵地看着這羣“逃稅百姓”,只聽那些金髮碧眼、紅髮白膚的猶太婦女夾在隊伍裡面,用怪腔怪調的宋語向路人兜售着花環釵朵、篋兒頭飾、銷金裙、緞背心、銷金帽兒、逍遙巾……

“這些狡猾的猶太人”,趙興尷尬地輕罵一聲。

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4379章 軍改第4351章 暴風雨即將來了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3261章 兩個大軍閥的密晤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4381章 裁軍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上)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49章 越南也來佔便宜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4383章 婚嫁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4379章 軍改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3308章 天下第一二奶的邀請第3280章 事情鬧大了第3280章 事情鬧大了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中)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3289章 兵臨城下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4369章 殺還是不殺?第3228章 被遺忘的城市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4380章 擴編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
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4379章 軍改第4351章 暴風雨即將來了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3261章 兩個大軍閥的密晤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4381章 裁軍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上)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49章 越南也來佔便宜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4383章 婚嫁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4379章 軍改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3308章 天下第一二奶的邀請第3280章 事情鬧大了第3280章 事情鬧大了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中)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3289章 兵臨城下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4369章 殺還是不殺?第3228章 被遺忘的城市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4380章 擴編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