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

趙佶打斷趙興的話,質問:“太尉,馬是用來騎的,用皮鞭馴服,倒有可能,可幹嘛用鐵錘呢?這一錘向馬腦袋砸過去,那馬還能騎嗎?馬死了,倒是馴服,可那又有什麼用呢?”

小皇帝不傻,趙興記得現代曾津津有味的宣傳武則天馴馬的詩集,卻唯獨不解釋死去的馬與“馴服”有什麼關係。

趙興嘿嘿笑着:“這則故事不是要求人都用鐵錘手段馴服烈馬,而是告誡人們當舍則舍,要有決斷。”

小皇帝沉默片刻,不滿的回答:“朕就是捨不得!”

趙興點頭:“既然捨不得,那就寵着她,好酒好菜,錦衣玉食消磨她的意志,也算是一種手腕。”

這個提議很合小皇帝的胃口,他滿意的點點頭,旋即又詫異的反問:“我看太尉大人卻沒有嬌寵的意味,呼來喚去的,可師師姑娘竟然也肯……怎麼我賠了多少小心,才讓師師姑娘冷言冷語,太尉大人卻能獲得師師姑娘親眼。”

趙興正起了身子,意味深長的回答:“這是因爲我沒有了得失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抱着這種態度,我無慾無求,心無私處天地寬,便是這個意思。”

趙佶臉色緩和下來,他點點頭:“朕這幾日忙着政務,倒沒有召見太尉,也沒對太尉今後的去向做個處置,但太尉卻悠然悠遊,原來是沒有得失之

此際,李師師的琵琶聲已經到了尾聲,樂聲減弱了,蓋不住談話聲,高俅趕忙插話掩飾:“當然,論財富之豐,大宋誰能比得上趙離人。太尉大人即使不做官了,掙的錢財也夠一輩子花銷,所以太尉大人心底無私天地寬。”

李師師在談琵琶的時候。耳朵是豎的很高的,然而,大宋的餐館實在喧鬧,她又坐在餐廳的表演臺上,趙興與小皇帝壓低了嗓門,附耳輕談。李師師十分努力的,也只聽到支離片段的幾個含糊詞。這時她十指一劃,在琵琶上劃出一個尾音,而後放下了琵琶,插嘴說:“高大人說地有理,我聽說京城裡和盛軒是趙家開的,豐隆行銀櫃也是趙大人開的,此外,還有珠寶行。趙大人七家的產業佔了京城八成生意,可趙大人好小氣,今日送來的見面禮。竟與趙乙大官人送來的一模一樣,好沒道理。”

李師師這話讓小皇帝心花怒放,他拍着手煽風點火:“就是就是,太尉大人二品高官,怎能與我這商人等同,再補上一份禮物,快快,給師師姑娘補上一份禮物。”

趙興暗自翻了個白眼。你趙佶是商人。經營地是天下;你只給李師師一人送禮。我卻要送出十分。這能類比嘛。

稍停。趙興又暗自讚歎。李師師不愧是京城行首。這察言觀色地本事一流。定是她剛纔發現了小皇帝臉上地不滿。所以才變相地恭維小皇帝地見面禮豐厚。

趙興不知道。李師師這位冰山美人是很少幫別人圓場地。在她看來。別人難堪不難堪。關她屁事。也正是李師師這份冷傲。纔在小皇帝面前留下深刻印象。若此時李師師地姐妹們在這裡。看到李師師肯替別人遮掩。估計眼睛珠子都掉了一地了。

小皇帝光得意去了。沒有聽出李師師地手段。高俅察覺了。他責備地盯了趙興一眼。輕輕搖頭。趙興將高俅地暗示看在眼中。做出一副勉強地模樣。說:“不好吧。京城十絕。關苗苗、湛琴琴與我是舊相識。她們地禮物還沒有特殊。恐怕下官不能滿足師師姑娘。”

李師師做出一副駁怒地模樣。嗔怪地瞪了趙興一眼。十指一劃琴絃。彈起了蘇軾地那首《大江東去》。

小皇帝打着拍子。隨着李師師低聲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唱到“千里共嬋娟”這句詞。小皇帝停住了歌唱。慨嘆:“我就不明白。如此佳句。怎能毀盡呢?他們毀盡地住嗎?”

趙興點點頭:“藝術的魅力,就像種子,落在溼潤的土壤上就要發芽,即使上面壓上巨石,它依然能夠冒出頭來,迎着陽光微笑。這時候,作爲一塊巨石是難堪的,章不應該把自己擺在巨石的位置上,以他爲前車之鑑,我們後人應該知道,永遠不要去當壓制言論的巨石,是種子,就應該讓它開花,由百姓來評價它是鮮花還是毒草。”

頓了頓,趙興繼續說:“章壓制言論,做了一個歷史地丑角,我們不能學章,所以章現在雖然被證明是錯的,我們也不應該壓制他曾經的言論,相反,我們應該以君子風度,留存他的奏章,讓天下百姓看看---清者自清,濁者自明。”

趙佶斜着眼睛,問了一句:“太尉的意思是,朝堂之中要保存部分新黨?”

趙興輕輕點頭。趙佶馬上又問:“那麼,太尉如何自處,是打算在朝堂上居於中樞,還是坐鎮地方?”

趙興一指南方,神色激昂的回答:“廣南,我要回廣南,我大宋在南海的局勢不是一般好,整個南海都向我大宋敞開了胸懷,這是千年未曾有過的機遇,甚至可以說,自我華夏有史以來,三千年未曾有過這麼好的機遇,前人已經用我們地文明徵服了南海,而我這幾年着手擴大大宋的影響----果子已經熟了,就等採摘。錯過了這個機會,我們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以後,或許我們會在其後的一千年中,只剩下懊悔的機會。

這個工作應該由我來做,我已經佈置好了,我將爲大宋採摘這枚熟透的果實,讓我華夏能夠享受整個南洋的賜予,讓我大宋因此變的更加富裕強盛----這是神靈賦予我的使命,我當之無愧!”

趙興的話讓李師師兩眼發亮,以此同時,趙佶地眼睛裡也全是欣喜,稍停,趙佶急切地說:“太尉,你今天沒有上朝。有麻逸土人獻上地圖與戶籍冊,請求內附,大臣們爭執不下,若太尉在朝,該怎麼處置?”

趙興拍手:“我覺得,大臣們流放的地方也該改一改了。麻逸不遠不近,正好……當然,我不是說因爲麻逸那裡是窮山惡水,打算把它當作流放地地方,才心生垂涎。趙大官人不知道,麻逸可是一個富地流油的地方……”

趙興簡略的介紹了一下麻逸的物產,在他的描述下,麻逸簡直是田地裡自己往外冒金子的沃土,物產之豐富。簡直令人髮指。

談完物產,趙興接着又談麻逸地文化,在他嘴中。麻逸人基本上是一些採集野果當作食物的土人,他們不要說擁有文字了,連衣服都不會紡織,只知道採集一些樹葉裹在身上,大宋的絲綢與瓷器,在他們面前簡直誘惑力無法阻擋,趙興甚至杜撰出一名宋商,僅用幾尺蜀錦,跟麻逸土人換了汴梁城大小的一座島。那些土人爲了能夠繼續獲得免費的衣服,還哭着喊着要求那宋商留下做他們的國王,以便給他們帶去先進文化。

趙興的話風趣而幽默,李師師被他逗的咯咯直笑。心愛的美人高興了,趙佶巴不得趙興多說幾句,讓美人笑地更長久。

“應該收下”,趙興總結說:“麻逸可是個好地方,那裡的土人對我大宋心生仰慕,而治理那片地方。卻又不需要費多大事,只需要會搜刮就行----搜刮南洋島上的財富,以令我大宋富裕強盛,乃是我大宋官員理所當然地責任。這活別人去幹,或許會害羞,貪官去,不多不少,恰恰合適。

我認爲朝廷可以暗地裡透露一些麻逸當地的情景,而後將那些貪腐的官員流配到麻逸。規定他們每年爲我大宋上交多少財賦。多餘的就歸自己----貪官心貪,就讓他們去貪污別人去。大多數貪官都算是有本事的人,心眼活泛,手段高明,給他們劃定一個目標,告訴他們在海外待夠多少年,准許他們免罪回國,這樣,貪官不得不下大力氣治理當地,這就叫經營城市。

讓貪官經營我們自己的城市,還擔心這些人性子過貪,以至於激起民變,而讓他們去經營海外,卻不用擔心這些人手段過於酷烈,反正那些都是海外小島,島上土民鬧事能鬧到哪裡去,用我的戰船一封鎖,保管他們連衣服都沒得穿,過不了一年,便會哭着喊着投降。故此,我認爲這次朝貢,我們應該誘騙那些海外藩王敬獻土地。

據我所知,海外有上萬個島嶼,每個島流放百十名貪官不成問題,咱要讓那些貪官發揮餘熱,讓他們帶着從海外貪污的錢回大宋上稅,這纔是正理。”

讓貪官發揮餘熱,趙興說的幽默,趙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而趙興說這話地時候,眼前浮現出一副宋代魯賓遜的標版,他懷着惡意想象着那些貪官待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小島上,連聊天說話的人都沒有,每日坐在海灘上,苦盼大宋戰船的到來----還有什麼樣的懲罰比這更令人開心。

趙佶被趙興誘惑了,他不知道趙興的言語中省略了大部分事實,而省略的事實不是事實。在他腦海中是另一番景象,他想象着那些貪官們在海島上盡展所長,爲他不停的搜刮海外奇珍與金銀財寶,一時之間,小皇帝都流口水了。

“這是開疆拓土”,趙興進一步誘惑說:“海外領地雖然陸路與我大宋不通,但我們是皇宋,西洋人說我們地商船桅杆連着桅杆,能夠一路排到耶路撒冷,船就是橋樑,有了這數不盡的商船,海外雖然遙遠,但我們大宋人扯起帆就能過去我記得,連續數年廣州銅錢與財賦都是通過海陸運抵京城的,它的花費比陸路要小,動用的人員也少,速度還快。這說明動用海船運送海島上的賦稅與補給是完全可行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商船把大海中的島嶼勾連起來,使它們成爲我們的海外新領。”

說到這新領土,趙佶不禁興致勃勃地插嘴:“我記得,太尉大人收回象林郡後,我大宋地銅錢鑄造量增加了四成,太尉大人說麻逸島上的銅錢儲藏量遠比大理還高,就爲這,也值得拿下那個荒島……”

趙興插嘴補充:“不止。麻逸島上地銅錢蘊藏量遠不止類比大理,有人估算了一下,它的總量相當於大理與現在大宋全部銅蘊藏量地總和,但我估計,這個預測還是保守的,它應該是我全大宋銅蘊藏量的十倍有餘---包含象林路。”

趙佶目光閃亮。趙興繼續加碼:“我皇宋萬國來朝,由海外藩王獻土請求歸屬,這是仁政,是我大宋教化之功,也是盛世的標誌。光是銅儲量十倍於大宋,子孫萬代唸叨起來,這都是官家的功勞,是官家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大財富。相比這座金山,堯舜禹算什麼。三代之治算什麼?這可是一筆都千年花不光地財富,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永遠銘刻,世世感恩。”李師師耐不住了。她急切的插嘴:“太尉大人得勝回京,說起來,萬國來朝離不開太尉大人的手段,壓服遼國、西夏也是太尉大人的功勞,怎麼太尉大人回京之後,卻投閒至賦,每日待在家裡弄花養草,這等大事,朝中還需聽聽太尉大人的聲音。太尉怎麼不去說?”

趙佶表情尷尬。趙興嘿嘿一笑,打着圓場:“師師姑娘不知道,朝廷體制如此,昔日曹彬徵南,朝廷準備了一個多月,才詔曹彬入殿奏對。向令如此,領兵官員回京後,朝廷要先安撫軍隊,等士卒都安定之後。出征將領也休息夠了,私事已經安排妥當,朝廷大臣才能抽空招呼將領入朝,進行奏對。

國家大事,重大事件每日不下萬起,朝廷大臣們樣樣都要處理到,不可能圍着一個人轉。等他們把手頭工作都處理完了,這才能輪到出征將領。所以,這幾天是我的假期。說起來是我佔朝廷便宜。幹拿朝廷俸祿,每日啥心都不用操。喝茶飲酒就行了。”

李師師捂嘴嬌嬌的笑了,趙佶用力點頭,贊同趙興的話,他拍着桌子說:“我恰好也認識幾個朝廷大臣,找機會我跟他們說,讓他們一定相幫,拿下那些海外領地----此誠爲萬世未有之大機遇,不可錯過。”

趙興扭臉看着高俅,高俅衝他微微使眼色,示意他不要揭穿趙佶的身份。其實,趙興看高俅地意思,是發現小皇帝已經完全進入了角色,他在心中徹底認同了趙乙的身份,只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商人,所以他完全在用趙乙的口吻說話,聽不出有半點破綻。

稍停,趙佶小心地又問:“太尉,聽說宮中發生了變故,有大臣說朱雀軍手中的火槍過於危險,一旦兵變就不可收拾,故此,有人提意收繳朱雀軍手中的火器,藏之於庫,等有事再發放。”

趙興一翻眼,不答反問:“曹煜曹大人曾給我看了一種火器,名叫雷火鞭,這種火器雖然威力弱於火槍,但也是殺人兇器,不知朝廷以前是否也收繳了雷火鞭?

我還記得密州梨花槍軍也有一支隊伍在禁軍,這梨花槍也比雷火鞭威力大得多,不知朝廷可曾收繳過梨花槍?

雷火鞭、梨花槍都不收繳,爲什麼要收繳火槍,樞密院那活白癡,他們難道不知道,火槍比梨花槍、雷火鞭還要嬌貴,槍膛每天都要擦拭保養,他們把槍收藏到庫裡,不如拿榔頭直接砸爛槍管,還來的更乾脆。”

趙佶嗯的一聲,像個做錯事的小孩子向長輩解釋:“說起來,火槍可比梨花槍厲害多了,一般的弓箭都比雷火鞭強,稍稍遜於梨花槍,但火槍射距不下於弓箭,威力卻遠遠大於箭桿。禁軍的弓箭是收繳的,祖宗法度也要禁止人持有弓弩,弩且如此,怎麼就收不得火槍?”

稍停,趙佶擔心地看了一眼趙興,馬上又補充:“火槍要天天保養,若收之於武庫,朝廷沒那麼大的精力,也沒那麼多閒錢日日養護,但火槍確實威力巨大,放在士兵手中,偶爾哪個士兵擡起槍來,不免有人會傷亡。太尉大人可有什麼好法子,能兩全其美?”

趙興淡淡一笑:“這有何難,火槍沒有了火藥。也就是一根燒火棍,朝廷只要控制火藥的發放量,每天只給士兵的訓練量,等到戰事一起,再大量發放,如此。沒有了專門配置的火藥,這火槍連弓箭都不如。”

趙佶用力點點頭,帶着小孩子那種崇拜的神情,誇獎說:“從幼年起,我就知道,無論給太尉出什麼樣的難題,太尉總能解決,而且解決的手段簡單有效,讓人一聽就明白……還有一個問題。朝廷大臣還在議論新法與舊法的問題,我也以爲變法過於殘害百姓,可當今地形勢。不變法能行嗎?”

趙佶這句問話,已經涉及到國家大事,這樣地話不應該由一名大商人提出,趙興快速的瞥了一眼李師師,發現李師師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他心裡知道,李師師其實早有猜測,只是在裝糊塗。想來也是,李師師是當今京城最紅的歌星。按現代的說法,她是天皇巨星級別的歌后,這樣地人怎麼會是一名大商人所能籠絡的。見慣了高官顯貴地李師師,猜到趙佶身份不凡,但趙佶卻要享受那份平民愛情,所以李師師揣着明白裝糊塗,故意無視了趙乙流露出來地破綻。

趙興暗地裡嘆了一口氣:章說的不錯,小皇帝確實輕浮,國家大事怎能在勾欄瓦舍裡商量。如果外面地大臣知道趙興陪着小皇帝逛妓院。還趁機灌輸自己的主張,估計後人也會把趙興當作高俅一樣的佞臣。

“放眼當今天下,實話實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遼國服軟了,西夏求和了,我大宋外無壓力,而內部黨爭開始平息,災荒已經度過。海外貿易越來越昌盛。這真是千年未有地機遇。然而,我大宋確實也有許多弊病。若不圖改變,估計會爲後人埋下隱患。

我們確實需要變,但該怎麼變,卻需要仔細斟酌。”

趙佶打斷趙興的話,插嘴:“太尉在廣南冬至日的講話我也看了,太尉說:禽獸地學習是一代傳一代,永不圖變革,永不圖創新,所以他們是禽獸。而人類在不斷創造,不斷革新,所以才成爲萬物之靈。太尉大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幸奈列祖列宗,先祖先皇辛苦經營,纔能有今日。然而,我們後人若不做出一點創新,豈不愧對萬物之靈這個稱號了嗎。”

趙興是何等身份,大宋第一悍將,人稱惹不得。雖然他現在閒着,但也是大宋副樞密使,二品高官。趙乙雖然用民間的稱呼,以太尉呼喚趙興,但他的態度卻沒有一個大商人該有的恭敬,反而更像是後輩諮詢師長。雖然他的稱呼沒有問題,言語中也很少露出破綻來,但態度很成問題。趙興提心吊膽的看了一眼李師師,卻發現李師師衝他調皮的眨了眨眼,展示了一個微笑。

這下子,趙興放心了,他原來怕自己言詞中露出破綻,令李師師事後追問趙佶,現在看來,這女孩早已心有靈犀。去了那層擔憂,趙興的答話也利索起來:“趙大官人,王荊公當日地上書----《百年無事札子》確實有些道理。

論才學,王荊公卻有真材實料,這一點,司馬君實公,家師坡公都明白,也甚爲讚許。王荊公在札子中說,大宋冗兵冗員已到了非裁減的地步。但他這是故意的錯誤,爲什麼他故意犯錯----其實王荊公出生於官紳階層,他所說的不可能觸及到這個問題的本質:官紳。

官紳不納糧,不納稅,隨着我大宋立國已久,官紳階層越來越龐大,他們享受朝廷給予的特殊待遇,卻不向朝廷納稅,結果負擔都積在了小民身上,官紳越來越多,讀書人只要勤奮讀書,也能考中一個貢士、進士,從而成爲一個官紳,就可以不納稅。於是小民負擔越來越沉重。官員階層越來越龐大,朝廷支出越來越多,稅源卻逐漸萎縮。”

趙興沉下心來,耐心向小皇帝分析王荊公的變法主張,指望能打消小皇帝的衝動,他不知道,這一刻,勾欄瓦舍的這間包廂裡,迸發出大宋最強烈地思想之光。李師師雙目眨動,神情專注,小皇帝也被趙興的話吸引。

趙興說的這番話跨越了時代。

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3269章 宋商到哪裡光明到哪裡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56章 大鱷誕生了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72章 搶親是件技術活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4402章 靜坐戰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4384章 火器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1082章 如獲珍寶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4397章 逼降戰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4377章 歡慶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
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3286章 最好的活體實驗材料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3269章 宋商到哪裡光明到哪裡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2156章 大鱷誕生了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53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1072章 搶親是件技術活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第4402章 靜坐戰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4384章 火器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2130章 令人膽寒的“朋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1082章 如獲珍寶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34章 大嘴巴的蘇東坡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4397章 逼降戰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4377章 歡慶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