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

皇宮大門外等待的舉子很多——不,現在不應該稱他們是舉子,應該稱會元。元二年,恩科,本屆考生數目稍少,參加省部試的舉人有六千人左右。本科錄取137名會元,等完成了殿試,他們該被稱爲“及第”生。

進士共分三榜,第一榜有三人,依次爲“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稱“進士及第”。第二榜上的人數不限,稱“進士出身”,第三榜則稱爲“同進士出身”。

趙興在省部試中,坐了把紅椅子——亦即最後一名,除非鹹魚大翻身,否則他就是第三榜的料,所以他不慌不忙,走起路來慢悠悠的,這在那羣誠惶誠恐的及第者面前就顯得態度囂張了。尤其是他的隨從程夏也騎着罕見的高頭大馬,這讓他們更憤恨不平。

“這誰呀,名人嗎?如此囂張?”場中響起竊竊私語。

“不知道,剛纔聽宣禮官說,唯有那把紅椅子還沒有人坐,這廝到的最晚,定是那把紅椅子來的人。”

果然是紅椅子,等趙興報完到後,宣禮官宣佈人到齊了,領着衆考生進入皇宮,行動匆匆,程夏被留在外面,趙興只來得及向對方打個眼色,皇宮大門便吞噬了他。宣禮官將衆位考生領進大殿,開始引導考生向一把空椅子畢恭畢敬行禮,而官員們則逐個糾正他們的動作……

趙興個子大。在一羣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單憑苦讀吟誦才考中的及第者中,顯得異常醒目。偏這人行禮時還不卑不亢,全沒有那種誠惶誠恐地哆嗦,因而受到了禮部官員的重點關照,上下教育了數次,看趙興還是那副散漫勁。宣禮官只想將其驅逐出禮堂,然而,一名官員俯耳在他耳邊說了句悄悄話,此後宣禮官乾脆對趙興無視。

不久,趙興被調到了隊伍的最後排,他無所事事的看着這羣考生煞有其事的衝那把空椅子行禮,肚裡直想笑。而宣禮官在他身邊繞來繞去。就是不理趙興。等了一會,一名官員悄悄把宣禮官叫出來,現場的及第者都在乖乖的低頭站着,趙興東張西望起來,尋找周邦式的身影。

周邦彥沒找到。他地目光偶爾轉向宮牆,猛然間想起,自己在其他地方都未曾見過磚石結構的房子,據說汴梁城考古挖掘,也未發現汴梁民居有磚石結構,但記載上,皇宮明明是是磚石結構的……想到這兒,他把目光轉向宮牆。細細打量宋代的磚木結構。

宋代磚石結構很少見,現代,除一些殘破的宗教建築外,唯有贛州還保留宋城牆原狀。可以從中看到宋磚。現存宋磚厚重堅固,長方形,磚泥純淨灰藍,火候高,質地精良……

沒等趙興觀賞完。他身後響起一陣靴聲。一個十來歲大的小孩揹着雙手,獨自一人走進禮部大殿。他揹着手兜了幾圈,站在東張西望的趙興面前,仰着臉問:“好高大啊!這麼雄壯地漢子,也會寫詩做賦麼,何不習武?”

若趙興是土生土長的宋人,他此刻必定不敢亂動,或許他都能從服飾上猜出這男孩的身份。可他是個歷史白癡,看到對方身上穿的絳紅色袍,心裡還在納悶:“不是說趙匡胤是黃袍加身嗎,怎麼這小孩穿的紅袍在皇城四處亂跑……嗯,皇城裡面敢四處閒逛地人,那一定是宗室弟子——皇室成員啊。”

這小孩戴着一頂通天冠,冠上綴卷樑二十四道,冠前有金博山加蟬爲飾,用玉犀簪導在頭髮上,冠帶的扣子是一粒“北珠”。一身雲龍紋絳紫色紗袍,白紗中單、方心曲領(宋代的方心曲領是一個上圓下方,形似鎖片的裝飾,套在項間起壓貼作用,防止衣領雍起,寓天圓地方之意),腰束金玉大帶,前系蔽膝,旁系佩綬。

小孩問的天真,趙興看到對方粉嘟嘟的臉,又看到袍子上濺了點泥巴,他溫柔的蹲下身子,先拍了拍小孩的頭,打斷好奇寶寶地問話,然後細心的撣掉對方袍子上的泥巴,關切的說:“道路泥濘,天冷路滑,走路小心點,瞧,一身泥!”

趙興蹲下身來後,心思全放在那小孩身上,沒注意到周圍地考生都在哆嗦,尤其在他撫摸小孩頭的時候,有一兩考生竟然昏倒在地,而那小孩則揹着手,直向身後打手勢。

那小孩看到趙興蹲下來,個子仍比自己高,他也坦然地摸了摸趙興的肩,好奇的問:“不學武,你長這麼高大幹什麼?”

趙興被這句童趣的話惹笑了,他繼續蹲着,開玩笑說:“人都說站地高,看地遠。我拼命的長,長這麼高,就是爲了看得遠。”

小孩老成地點點頭,又問:“那你看到了什麼?”

宋人崇佛,這小孩似乎在與趙興打禪機,也叫“打機鋒”。趙興也就順嘴縐下去,他一張嘴:“我……”

頓了頓,他續道:“前方霧太大,我看不清。”

趙興本打算說:他看到了亡國;看到了黨爭;看到了百姓苦難等等,用這些沉重話題做預警,但他轉念一想,他現在的身份,說這話有點不合適。旋即,他又想改說一些趣話,一時半時想不出來,所以乾脆就含糊其辭。

好在他這話聽起來玄之又玄,像是一句禪機。那小孩也就世故地點點頭,背起雙手,一言不發的離開。

小孩才一出門,院裡的考生咕咚咕咚跌倒一片,似乎剛纔憋氣過久,虛弱的身體撐不住。隨後趕來的禮部官員倒沒有斥責這種現象。他們和顏悅色地向考生們交代了幾句,匆匆結束了這場禮儀培訓。

“就完了,我還沒學磕頭呢,不是說見皇帝要三跪九叩嗎?”趙興心裡直納悶,他剛想找宣禮官聊聊,沒想到宣禮官一見他,態度恭敬、語氣堅決地一指大門:“出去。”

“還好,這話前面沒加上滾字”。趙興納悶的走出禮部大殿,數名宦官像肉屏風似地擋住及第者的視線,急急引領衆人向皇宮外走,趙興跟隨人流走出宮門,途中他發現皇宮的戒備一下子變的嚴厲起來,路上遇到童貫——那廝還曾說是朋友呢,跟前都不湊。就站在遠處衝趙興直擠眼。

趙興隱隱覺得,問題可能出在那個小孩子身上,他走到東華門口,門口多了許多禁軍,一位大太監執刀守在門口。見到趙興走來,威嚴的衝他一招手。大太監身邊的人朗聲介紹:“殿前司都指揮、太尉馮世寧有話垂詢,那舉子,通名上來。”

“黃州生員趙興趙離人見過大官”,趙興拱手回答。

馮太尉看了看趙興,滿意地點點頭,揚着尖細的嗓門,意味深長地囑咐:“咱家猜你就叫趙興。張用那廝說過你的個頭罕見……回去吧,以後好好伺候着。”

出了皇城,趙興看到周圍突然增加了禁軍,他若有所思。猛然間。他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便翻身上馬,也不顧程夏在後面呼喊,快馬向家中奔去。

趙興回來的急,原本程阿珠要學學那羣倭女的樣子。擺個迎接儀式。沒想到趙興匆匆闖了進來。當時,程阿珠正在跟王夫人、朝雲、陳伊伊聊天。看到趙興進來,忙站起迎接,但趙興潦草地點點頭,馬上轉問王夫人:“恩師何在?”

“今日早朝後不久,宮裡太監來傳訊,要求朝臣無論是否當值,盡皆入宮——他趕着入宮了,你慌慌張張的,怎麼了?”王夫人答。

“不會吧”,趙興滿臉地難以置信:“多大的事啊——不就是拍了某人的腦袋嗎,怎鬧得這麼大動靜?”

王夫人取笑道:“怎地?離人,還沒有授官呢,便開始關心朝堂大事,過去也沒見你這樣啊。”

程阿珠關切地看着他,走上前來幫趙興理了理因奔跑而弄亂的頭髮。陳伊伊沒搶到這份活兒,她連忙伸手接過了趙興手中的馬鞭。

趙興的神色又好笑又無奈:“我可能闖了大禍……我在皇宮摸了一個小孩的頭,那小孩可能是宗室子弟。”

王夫人噗嗤笑了,笑夠了,她又問:“那小孩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冠?”

趙興詳細地描述了那小孩的衣着服色,特別提到小孩的帽子:“那帽子很特別,一圈24根樑,帽上綴着明珠美玉……”

滿屋子的人都笑的喘不過氣來,程阿珠剛剛笑完,又神色憂鬱的望着王夫人。王夫人停住了笑,說:“那種帽子叫通天冠——通天啊,你猜誰會戴這種帽子?”

趙興已經隱隱猜到了真相,要不然他不會說“自己闖了大禍”,但他猶不肯認錯:“可他穿的是絳紅袍,皇帝,不是該穿黃袍嗎。”

“誰說官家應該穿黃袍……枉你還是大布商,成天染布,竟連朝服、冕服都分不清楚,我問你,在場的禮部官員穿什麼顏色衣服?”

“好像……品級高地官員穿的是朱紫色,等級低的穿綠袍,當日我們穿的是白袍(白身)”,趙興邊想邊回答。

“本朝尚火德,冕服、朝服以朱紫爲貴……”,王夫人意味深長地說:“不是有句詩說: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衣,皆是讀書人……”

“那……”趙興張口想問——“那麼,黃袍加身是誰幹的?趙匡胤不是在陳橋驛被部下黃袍加身,然後做了皇帝麼?”

但他才張口,想到這話太犯忌,趕緊又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

心思一轉,趙興已經明白了,原來。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不是宋朝人乾的。

宋朝人以爲自己傳承了火德,而“金木水火土”是儒學理論中地重要部分,它認爲改朝換代是“五德循環”,包括亡國和異族入侵也是“五德循環”地一種——這是古人最堅定的世界觀。

宋朝既然尚火德,服裝當然以朱紫色爲貴——明朝才崇尚土德,服飾以黃色爲貴。所以,黃袍加身它應該是明朝人做得!

“我竟然被黃袍加身迷惑了一輩子……”,趙興想通了這個問題。他馬上明白了自己地處境,禁不住驚呼出聲:“我居然摸了皇帝的腦袋,還拍着他的肩膀告訴他走路小心——我出宮時,禁軍都出動了,皇城好像戒嚴了……”

王夫人笑的更大聲了:“我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拍過皇帝肩膀的人不是隻你一個,至於爲此在宮中加派禁衛嗎。如果當初要治你地罪,根本不會讓你走出皇宮……不是你,我家官人被叫走的時候,大官說是爲了青唐之亂”

青唐之亂,青唐亂了。又發生戰事了?趙興心裡一沉。

趙興不知道,從這一年起,大宋朝再度陷入連綿的戰爭,沉重的戰時經濟加上貪官與黨爭,最終拖垮了宋朝。

青唐之亂的起因仍是“歸還土地“。在趙興趕往大越國時,他曾看到大越國爲重獲北方五省而歡呼,就在這之後不久,大宋繼續本着“以德服人”的思想。將歷次戰爭中攻佔西夏的戰略要地以及邊境五省歸還給了西夏,以顯示自己地“道德高尚”。

司馬光這一想法,是儒家思想千年所倡導的——對外敵“不以力聞”。

大越也是儒家治國,他們得到歸還的土地。感受到這種仁德,在若干年後收留了南宋逃亡皇帝,並在他死後安葬了他,設立“飛龍皇帝墓”祭祀,但西夏人體會不到大宋的“仁德”。

1086年7月。西夏皇帝秉常去世。乾順即帝位,年僅3歲。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樑乙逋共同輔政。爲穩定政權,馬上迫不及待的發動了侵略戰爭,此後13年時間內,西夏對宋朝發動地大小戰事達50餘次,有的一年內達六七次以上。這場漫長戰爭的導火索就是“青唐之亂”。

很難用最簡單的話說清一團亂麻的“青唐之亂”,戰爭的起始可以推導至唐代……

趙興只記得:西夏建國後,宋軍爲了夾攻西夏,着力拉攏位於西寧的“青唐政權”,並取了的豐碩成果,陸路絲綢之路重新開通,羅馬板式鎧甲傳入中原,被稱爲“青唐甲”,隨之傳入地還有先進冶鐵方法,一條暢通的貿易商路。

王安石執政時,派遣王韶乘青唐發生繼承權之爭,將青唐一部分領土奪歸大宋統治,這就是“王韶復五省”。但這項工作卻虎頭蛇尾結束,當地土王關係沒理順,地方行政管理尚未建立與穩定,只是象徵意義上的佔領,便匆匆召回了王韶。

於是,馬蜂窩被捅了,大宋卻沒穿好保護衣——青唐一地由穩定的盟友變成時叛時降,心懷叵測地仇敵。

宋神宗熙寧七年,宋軍與青唐的軍隊在踏白城發生了一次戰爭,宋軍大敗。從此以後,青唐大將果莊青宜結(一作:鬼章青宜結)洋洋得意,不斷出兵掠奪宋朝。而宋軍來了就投降,宋軍走了就戰鬥的青唐族首領董氈,在踏白城之戰後不旦收復了原屬本族的土地,而且還派兵收附了西域諸國,其勢力也逐漸強大起來。

此後,青唐鄂特凌古即位,寫信給西夏專權的宰相樑乙逋,雙方約定同時向宋朝發動進攻。本月初,果莊青宜結率軍向洮州發動了進攻,擄掠歸順宋朝地趙醇忠、包誠、包順等首領,還殺死了歸順宋朝地其他青唐首領經斡穆等數千人,而後駐兵常家山,修築洮州城……

就在趙興進入皇宮不久,“青唐之亂”的戰報傳到了宮中,宮中頓時亂成了一團,朝臣終於嚐到了“鼓勵侵略”地苦果,但他們卻不認爲這是儒學理論的錯,滿朝上下正爲尋找責任人亂成一團。

哲宗趙煦年紀還小,換句話說,他在大多數時候,只是一件擺設。朝堂上大臣爭吵時,或許會看一眼案頭的筆墨,但決不會費心望一眼哲宗。無聊的哲宗便帶着幾個親信太監在宮中散步,走啊走,走到了新科進士練習禮儀的大殿……

然後,就發生了被趙興摸頭事件!

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4381章 裁軍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4360章 從不肯讓一步第4391章 驛站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2154章 趙老虎的禮物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4349章 商談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4391章 驛站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2114章 與朝廷做交易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4339章 不得不當君子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4381章 裁軍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2154章 趙老虎的禮物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
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29章 審案子的苦難第4381章 裁軍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4325章 歷史悄然變化第4360章 從不肯讓一步第4391章 驛站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2154章 趙老虎的禮物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4401章 屠城戰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4349章 商談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4391章 驛站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2114章 與朝廷做交易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4339章 不得不當君子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4381章 裁軍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2154章 趙老虎的禮物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