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

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

“城內所有戰時儲備都不能出問題,還有城內的通井也要全部修繕好,務必要與外城溝相通,防止水患……”

東城兵營內,伏子厚帶着胡靖淵、殷天縱兩個人,拿着一張城內地圖,一邊監督兵營將士備好鹿砦、拒馬之類的守城工具,一邊把城內年久失修的水井位置,全部找出來,派人過去疏通修繕。

也幸好多日來,伏子厚的恩威並施,以及在日常裡對將士的關懷,讓營內將士對伏子厚的一條條命令,沒有絲毫怨言。

在將士們的眼裡,他們本來就是士卒,聽從將領命令無可厚非,而伏子厚又是一個真心對待他們的校尉,故而哪怕都感覺這些東西在晉陽城沒什麼用,但所有人心裡,卻都樂意爲這個新來的校尉出力。

就像他們都看到這個新來的校尉,爲他們的事情,不斷來往西城之間奔走。

這個年輕的校尉雖然從不曾說過什麼,但他們作爲晉陽士卒,土生土長的太原人,怎會不知道,在他們恢復土地、戶籍供養的背後,到底是誰在出錢出力。

他們都記在心裡,只是都沒有說出口而已。

寒冬已經逐漸消散,烈日之下,兵營裡,來來往往忙碌的士卒,都在流着汗水,但在互侃、閒聊聲中,一個個士卒臉上卻全都是笑容,誰都沒有說出一句埋怨。

恢復到有戶籍供養的日子,別說這些輕鬆的活,就是上戰場,他們都樂意。

要知道在以前,他們同樣是要上戰場,但過的日子卻讓所有人都喘不過氣,比起曾經餓肚子上戰場,他們更願意做個飽肚子的刀下亡魂。

胡靖淵、殷天縱,以及賴伯、周興堯、馬虎兒、吳六子這些隊正,最能體會到東城營地這些時日的改變。

看着面前這個年紀輕輕的校尉。

那麼多年以來,他們見過形形色色的校尉,其中有貪財享樂的校尉,讓所有士卒都爭相巴結,卑躬屈膝的討好,也不乏一些嚴謹號令的校尉,他們也在那種壓迫下,每日過着勞苦的日子。

但那麼多年來,他們從未見過像伏子厚這般的校尉,一邊做着讓人看不明白的事,一邊又用少年赤城,感化所有將士。

他們都親眼看到,像邱大漢那些營中老人,從前都是沉着臉,少有開口,到如今,別說日常中話開始多起來,就是其他人不會清理井泥之時,都願意主動下井。

這一切都因爲這個年輕校尉的到來,而發生改變。

“校尉!”

“校尉!!!”

突然營地外,傳來衆多馬蹄聲,等胡靖淵、殷天縱等人看去,見到是騎尉溫大有到來,連忙擡手行禮。

“溫叔伯!”

伏子厚看到溫大有,收起地圖,也對着溫大有擡手行禮道。

因爲都是校尉,故而在所有人面前,伏子厚對溫大有行後輩禮,稱其叔伯,不僅沒有絲毫不當,反而還給足溫大有顏面。

“賢侄!你糊塗啊!”

溫大有急忙忙的翻身下馬,來不及對伏子厚還禮,直接擡手拉着伏子厚去到一旁,看了看胡靖淵、殷天縱幾人後,便看向面前的伏子厚,一臉憂慮。

“你可知曉,潘長文已經上書,將你請求調令一事上呈,雖說其中並無諫言,但賢侄的身份,可是陛下親賜的奮武尉……賢侄怎可請求固城,做出如此行徑!”

溫大有眼中滿是着急,隨後又是不解,又是無奈的說道。

得知伏子厚是李老的孫婿,溫大有在領兵離開前特地去見過潘長文,說清楚與伏子厚的關係,這才放心離開,不曾想後面居然得知在自己離開後,伏子厚挖渠不算,居然還親自呈書,請求從西城調運儲備。

護城渠算是修繕,還能說得過去,但後面伏子厚的所作所爲,完全屬於太過,普通的校尉可以,但伏子厚可是奮武尉,這裡更是晉陽城。

這讓當今皇帝楊廣怎麼看,自己親賜的奮武尉,居然在天下險要晉陽,做出如此怯態!

這豈不是讓天下諸多賊人得到話柄,讓天下數不清的百姓,爲之惶恐!

這賢侄怎麼就不明白!

想到這裡,溫大有是又無奈,又有些自責,心裡開始有些後悔,爲何不晚一些離開晉陽城,這樣也不至於發生這些事。

“回叔伯,子厚知曉!”

伏子厚看着面前溫大有風塵僕僕,身上的衣甲都沒有卸掉,心裡不由得浮現暖意,於是對溫大有拱手行禮。

“你知曉?”

溫大有皺起眉頭,看着伏子厚,突然有些弄不明白。

既然知曉,伏子厚爲何還要做出昔日之事?

想到這裡溫大有不由得看向東城營地內,到處都是守城的木具,到處都是忙碌的士卒。

“叔伯無須擔心,子厚已有準備!子厚尚有一事,還想要請求叔伯!”

伏子厚沒有告訴溫大有,自己也派人把書信送去洛陽謝府,以及洛陰城內的崔府。

雖然伏子厚也不敢保證謝府、崔府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用,但想必無論如何,至少都能保住自己的命。

伏子厚真正的手段,其實就是眼前的溫叔伯。

“已有準備?也罷!你說!”

溫大有聽到伏子厚的話,雖然想不通,但也只能祈禱真如伏子厚所言,而伏子厚眼下既然有事請求,也剛好聽一聽,還有什麼事情。

若是伏子厚再有什麼糊塗事,溫大有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出口阻攔。

“無論子厚是被降職,還是罷官,還請叔伯都要把子厚留在西城!即便是在西城牢房裡!”

伏子厚對着溫大有請求道。

離開太原是不可能的,伏子厚既然做出這些事情,那麼就已經做好承擔風險的打算,雖說從頭到尾都可以選擇不冒險,但看着西城的普通百姓,看着身旁營地內這些士卒,在伏子厚眼裡,這份冒險很值得。

人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伏子厚想要不愧於心,不愧於民,不負於人的活着,既然是晉陽校尉,就不能看着東城將士枉死。

“你啊!”

溫大有聽到伏子厚的話,滿臉失望的嘆口氣。

這哪裡是有所準備,這分明是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看着年紀輕輕的伏子厚,在溫大有心裡,伏子厚還是太過年幼,不明事理,若是大一些再受封奮武,那該多好,也不會如此糊塗犯下這些錯。

……………………………

洛陽。

在洛陽繁華熱鬧的城內,一輛馬車在扈從的保護下,緩緩停在一座府邸門前,等僕從侍女把木凳放好,就看到馬車木門輕輕打開,觀音婢、長孫無忌的身影,從馬車內走出來。

在府邸院子中,李世民拿着長弓,對着遠處一個極小的靶子放箭,隨着箭矢又一次精準命中,正準備繼續取出箭矢,就看到在府裡侍女的陪同下,妻子觀音婢走進府邸。

見到妻子與長孫無忌回來,李世民臉上浮現一抹欣喜、激動,但想到什麼,又板着臉,繼續拿着箭矢射箭。

長孫無忌跟着妹妹,看着李世民接二連三的把箭矢命中靶心,卻一直沒走過來,甚至看都沒看一眼這裡,忍不住與妹妹對視一眼。

知道李世民這是已經有些生氣。

觀音婢示意兄長在這裡等着,隨後獨自走到丈夫李世民身旁,看着李世民那開始蓄鬍子的英俊臉頰上,沒有絲毫表情,拿着一根箭矢,用力拉弓放箭。

觀音婢看着這一枚箭矢,微微偏離靶心,哪裡不知道丈夫李世民心裡,遠沒有表面這般平靜,於是不動聲色的伸手,取出一枚箭矢。

李世民望着發揮失常的箭矢,微微嘆息,正準備拿箭矢,就看到妻子觀音婢,默不作聲的拿着一根箭矢,看着他。

“還在生氣?”

觀音婢輕聲說道。

“我氣什麼,你與兄長陪丈母回去,這是應該的!”

李世民看着妻子的臉頰,聽到妻子主動開口,知道自己在生氣,瞬間心裡的埋怨消散一些,但還是板着臉。

“可我沒有回來,與你一同慶賀你的生辰!”

觀音婢看着李世民說道,把李世民生氣的原因說出來。

李世民看着觀音婢,聽到這裡,心裡的氣瞬間也差不多消散乾淨,至少妻子觀音婢記得自己生辰,並不是忘記,那定是有什麼原因,或者是由於丈母,這纔沒有回來。

“一路奔波,你也勞累許多,快與無忌去歇着!”

李世民拿起妻子手裡的箭矢,與長弓一起放在一旁,隨着妻子說道,不管是語氣還是眼神,都透露着關心。

“你就不想知道,我與兄長爲何沒有早些回來?”

觀音婢看着李世民,說話間,雙眼之中的愛意,溢於言表。

在觀音婢心裡,這世間再也沒有一個男子,能比得上自己的丈夫李世民,也是因爲李世民,觀音婢一直都感謝上天,賜給自己一個那麼好的丈夫。

觀音婢清楚,自從李世民的母親去世後,李世民生辰都會想起母親,都會傷心,想要有她陪在身邊,而這一次,她不在,他一定是獨自難過。

若非當時在蓨縣,怕兄長一個人,不善說辭,觀音婢何嘗不想回來。

也是因爲太愛自己丈夫李世民,知道丈夫想要什麼,所以觀音婢選擇留在蓨縣。

可惜最後,並沒有等到那少年回去。

想到這裡觀音婢既是遺憾,也在心中對丈夫浮現濃濃的愧疚。

院子裡。

李世民聽着觀音婢的話,有些疑惑,隨後看着走過來的長孫無忌。

“世民,我與小妹在蓨縣,認識一個人,這個人你一定會感興趣,並且定會喜歡!”

長孫無忌擡手與李世民行禮,隨後笑着說道。

“誰?”

李世民對着長孫無忌回禮之後,看着妻子,隨即對着長孫無忌問道。

長孫無忌看了小妹一眼,隨後一臉笑意的看向李世民。

“世民,你可聽說,清河郡被賊人張金稱圍攻一事?”

長孫無忌沒有着急說出來,而是賣了一個關子。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的話,隨後輕輕點頭,這件事情他當然知道,要知道上次在滎陽,若非去晚一些,不然還能見到那個叫做伏子厚的人。

這件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李世民心裡的遺憾。

眼下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有些意外。 “你們認識那個伏子厚?”

李世民好奇的看向長孫無忌,以及妻子觀音婢。

“不僅認識,你可知曉……”

觀音婢見到丈夫李世民看向自己,看着丈夫李世民越聽越糊塗,皺眉疑惑的模樣,知道李世民已經被兄長弄得滿心好奇,於是沒有讓兄長繼續逗下去。

“他見你,可是要叫一聲表姑父!”

觀音婢輕聲告訴李世民。

“什麼?”

李世民聽到觀音婢的話,瞪大眼睛,滿是吃驚的看向妻子,隨後望着長孫無忌,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他要叫我表姑父?”

李世民這時候有些懵,這是什麼意思。

隨後,在觀音婢的述說中,李世民終於得知,那伏子厚的妻子,乃是妻子觀音婢的侄女。

聽到在蓨縣發生的所有事情,特別是竇建德拜訪李府一事。

“你們怎麼……不早些派人告訴我!”

李世民聽到妻子的話,臉色瞬間要有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這些時日好不容易壓下去的那份遺憾,在得知自己與那少年英雄的關係後,得知在蓨縣李府發生的事情,李世民眼下心裡那叫一個後悔。

早知道自己與那少年有這層關係,當日在滎陽,自己直接騎馬追上去留人了!

看着疑惑的妻子與長孫無忌,李世民那叫一個恨不得回到當初,隨後把在滎陽發生的事情,簡言意賅的說出來。

說完,李世民搖搖頭。

“說起來,你們也不知道他會離開蓨縣那麼快,後面受命直接去太原……”

李世民知道這一切,都不能怪妻子與長孫無忌,誰都不知道會有那麼多變故。

“我先將此事告知父親,明日我便去太原一趟!”

李世民越想越難受,眼下也顧不了那麼多,如今與自己有關係的那少年,在太原擔任校尉,這可是統領在太原統領兵馬,這件事情必須要告訴父親,自己也必須要去一趟太原。

觀音婢與長孫無忌也沒想到那少年與李世民在滎陽擦肩而過,於是想了想,看着朝李府正堂走去的李世民,也跟在身後。

李府正堂內。

方纔下朝的李淵,正在聽着長子李建成,說着萬年城那邊的事情,突然看到李世民、觀音婢、長孫無忌急匆匆的走來。

隨後,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淵、李建成父子二人一臉驚訝。

“什麼?他是二郎的表侄女婿!”

李淵整個身子都不由得挺直一些,皺眉說道。

李建成也沒想到,昔日在滎陽聽到的那個少年,居然還與二弟夫婦,有這層關係。

“父親,明日世民想動身前去太原一趟!”

李世民對着父親李淵說道。

“我也去!”

長孫無忌看着李世民,隨後與李淵說道,在蓨縣自己與那伏子厚見過一面,也能爲李世民引薦。

“晚了……”

李淵皺眉,搖了搖頭,看向李世民、長孫無忌一眼,隨後想到那伏子厚,眼神之中露出惋惜之色。

按照次子李世民所言,那叫伏子厚的少年在晉陽領兵,本該是李家的一大助力。

但可惜,眼下說什麼都無濟於事。

看着李世民、長孫無忌一臉疑惑不解的模樣,李淵把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說出來。

“那伏子厚方纔受封奮武尉,前往晉陽任職,便在晉陽東城大修護城渠,興囤糧固城之舉!今日在朝堂中,以虞世基、封德彝爲首的一衆官員,都參諫那伏子厚,有損大隋顏面,陛下大怒,若非謝大人與崔大人出聲辯解,恐怕已經獲罪貶職!但眼下,陛下已經派大臣姜寶誼前往晉陽,若是坐實此事,那伏子厚依舊難逃罪責!”

李淵也有暗暗可惜,但眼下也無濟於事。

“什麼?”

“在太原固城修渠?”

聽到李淵的話,別說李建成、李世民,就是長孫無忌,都一臉驚訝。

此刻長孫無忌腦海裡不由得浮現出,昔日在蓨縣李府內,見到的那個少年。

他瘋了嗎?怎麼會想到在太原固城修渠?

如今賊寇都在遠方,太原郡都是需要出兵去其他郡幫忙圍剿反賊之地,在太原晉陽修渠固城是何意?

“父親,可還有挽回的餘地?”

李世民臉色着急的看向父親詢問道。

“是啊!父親,此人既然與二郎有關係,若能保下,我們李家,便能插手太原!”

李建成皺眉看向父親,輕聲詢問道。

雖不知那叫做伏子厚的少年,爲何要修渠固城,但在朝堂上有崔大人、謝大人爲其說話,加之那伏子厚與二郎有關係,那若能保下伏子厚的權利,繼續讓其麾下統領太原的兵馬,如此一來,對於李家也有利。

“已經晚了!”

李淵搖搖頭,老臉之上有些無奈,隨後看向一臉擔憂的二郎李世民,以及長子李建成。

“何況,兩年前爲父廣交豪傑之舉,已讓陛下心生猜忌,這兩年方纔好一些,如今面對此事,爲父絕不能輕易開口,否則難免有籠絡人心之嫌,引陛下猜忌!不過縱觀謝大人、崔大人今日在朝堂之舉,想必在此期間,定會想辦法周旋,那伏子厚的官職是被貶還是除官這不好說,但其性命,應是無憂!”

在李淵眼裡,別說眼下已經來不及,就是來得及,在朝堂上,李淵都不會輕易爲伏子厚說話,否則不僅自己會引起楊廣猜忌,就是那伏子厚,也會受到波及,不過李淵也讓李世民與李建成不必太過擔憂,這件事還不至於讓那少年丟掉性命。

“他爲何要在晉陽固城?”

長孫無忌看着李世民等人交談完畢,這才皺眉嘆息道,沒想到好不容易見李世民,在這個時候居然鬧出這樣的事情。

“年輕人……”

李淵搖了搖頭,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那少年能在清河縣打破張金稱,受封奮武尉,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但在晉陽的表現,也足以看得出,到底還是年少,不經世事,不知晉陽之意義,更不知曉天下局勢。

李建成聽到父親的話,也是點點頭。

不過就在這時候,突然就聽到一個聲音響起。

“爹!我感覺這件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在李淵、李建成、長孫無忌,甚至李世民的目光中,觀音婢輕聲說道。

“在蓨縣李府時,我曾聽到竇建德麾下謀士崔履行說過宛丘一事,當時在宛丘,那伏子厚便通過在城門觀察,加之謝氏酒宴,便推斷出有賊人要趁着謝氏酒宴而攻城,並且猜到其賊首,便是消失一年之久的盧明月!”

觀音婢輕聲給衆人分析道,在她眼裡,或許晉陽的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李世民聽到妻子的話,面露思索的點點頭。

但李淵卻依舊搖頭。

“此事我聽建成說過!但太原不同淮陽,晉陽不同宛丘,兒媳你沒去過太原,尚不知太原北有馬邑、雁門二郡,南邊有西河,臨汾二郡,賊人莫不敢犯!”

李淵笑起來,並沒有責怪二兒媳說出不同意見,反而身爲長輩,對着二兒媳解釋其中的道理。

李建成、長孫無忌聽到李淵的話,都點點頭,覺得李淵說得沒錯。

“此前在淮陽,能看出其年少不乏有智,但那少年,終究不是張良,有運籌帷幄之能,不知晉陽地勢縱有成千上萬之賊,亦無隱患!”

李淵看着觀音婢的臉色,知道這個二兒媳固執的心性,於是直接告訴觀音婢,以他對太原郡的瞭解,就是賊寇上萬,也對太原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這也是爲何離石郡鬧賊寇、絳郡也鬧賊寇,但唯獨太原郡,從來都沒有鬧過賊寇。

正堂內。

觀音婢看着家公與大兄李建成說話,便沒有再開口,只是想到在蓨縣李府,聽到崔履行那驚歎的語氣。

想到昔日崔履行嘴中的少年,如今在晉陽的舉動,觀音婢總感覺,那少年並非家公,以及其他人眼裡的那般,年少不知天下形勢。

李世民跪坐在木桌後,注意到妻子的臉色,猜到妻子定是依舊相信那少年。

看着父親,對於父親的話,理智讓李世民感覺,父親說得沒錯,但轉頭看着妻子,對於妻子的瞭解,讓李世民又清楚,妻子看人很準。

李世民嘆口氣,好在眼下也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想辦法保護那個少年。

李世民從不是一個類似父親口中,像留侯張良那般有未雨綢繆之才的人,但卻是一個碰到問題,能會毫不猶豫去解決問題的人。

既然那少年是自己的表侄女婿,那麼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幫辦法解決這件事。

若非一般情況,還可以派一些人去晉陽散播消息,但眼下,最重要的是那表侄女婿,是皇帝楊廣親賜的奮武尉。

如今去晉陽肯定是來及,關鍵是在洛陽這裡,父親不能出聲,又有裴世基、封德彝那些人刻意針對,朝堂肯定不行。

那便只剩下最後一個機會,姜寶誼!

想到這裡,李世民打定主意,在姜寶誼返回洛陽之前,必須要想辦法,有足夠的把握說服姜寶誼,最不濟,也要讓姜寶誼言辭偏向伏子厚。

然後在姜寶誼的歸途中等待。

注:古代以留鬍子爲美,常言男子無須不成相。

李世民在戰場上的天賦,要遠遠高於其他天賦,成爲皇帝前、後,李世民也有錯誤的判斷,也會有後悔的時候。

李世民真正讓人喜歡的地方,是他心繫天下百姓,其他皇帝不喜歡的逆耳之言,他一聽就是一輩子。

在他死的時候,百官慟哭,外族之人爭相陪葬,這個榮譽比起封禪低。

李世民不是完人,但絕對一個受人尊敬,是當時天下最好的選擇。

(本章完)

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38章 交談,合作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5章 攻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63章 事情敗露!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85章 屠燁死!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90章 人呢?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85章 屠燁死!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23章 親情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17章 相送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23章 親情第32章 六女李奼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9章 敵潰!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6章 出事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90章 人呢?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7章 相送第85章 屠燁死!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81章 你回不去了
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38章 交談,合作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9章 大霧之下第95章 攻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63章 事情敗露!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85章 屠燁死!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90章 人呢?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85章 屠燁死!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23章 親情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17章 相送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23章 親情第32章 六女李奼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09章 敵潰!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6章 出事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90章 人呢?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7章 相送第85章 屠燁死!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81章 你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