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

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

兩輛馬車緩緩停靠在鄭家府邸大門外。

很快。

在鄭家府邸的正堂內,一張張木桌後,便坐着鄭氏族人。

“建成、世民!我們鄭家,要恭喜你們李家,如今你們父親領兵平定絳郡賊首敬盤陀,以及柴保昌,又安撫賊衆數萬,深得陛下歡心!”

鄭元璹對着正堂對面的李建成、李世民說道。

李建成娶鄭氏鄭觀音,是鄭氏的女婿,故而對於李淵父子幾人,鄭家也是將其當做自己人。

“倒是多爲倚仗河東百姓!”

二十六歲的李建成,擡手對着鄭元璹拱手說道,無論神態還是語氣,都十分謙卑有禮。

“聽聞世民數月前,也曾去雁門?”

看着母親與兄長,都在與建成說話,鄭元理便看向年紀比李建成小的李世民。

“回善願叔父,世民確有前往雁門!昔日……”

比起李建成,李世民說話則要爽朗一些,能聽出是一個剛毅果斷,不拘小節的人。

鄭元理,字是善願,與鄭善嘉、鄭善果常以字相稱不同,在外鄭元理都會說名,只有很親近的人,纔會特地讓其稱呼字。

雖說李建成是鄭家的女婿,但鄭元理要更喜歡李世民一些。

閒聊間,聽着李世民談及雁門突厥的事情,看着李世民最後嘆口氣,說當今陛下不應失信那些鎮守邊疆的將士時,鄭元理突然想起昨日見到的伏子厚。

“倒是有些惋惜,若是世民你昨日到來,定能見到一個伏家少年郎!”

鄭元理笑着看向無奈的李世民,閒着也是閒着,於是在李世民疑惑的目光中,把昨日見到的那個伏子厚,告訴李世民。

當聽到一個比自己還年輕一些的少年,被奉爲從六品,並且賜其稱號奮武尉。

別說李世民突然認真起來,就是與李老夫人等人談話的李建成,都把目光看過來。

隨即。

在李建成、李世民的注視中,鄭元理把昔日伏子厚解救清河縣一事,緩緩道出。

“叔父!此人在哪?”

李世民聽完經過,臉色滿是激動,眼神迫切的看向鄭元理,那微微起伏的身子,顯然已經迫不及待去見那個伏子厚。

“賢侄來晚一些,恐怕此時,他已與其伯父離開滎陽,前往鄠縣!”

鄭元璹笑着說道。

想到昨日見到的那少年,鄭元璹也不由得嘆口氣。

“可惜啊!若是那伏家少年郎,未與李家有婚約,倒是有意在偏支鄭氏中,尋一族女許配!”

鄭元璹回想昨日那謙遜有禮的少年,他是真的喜歡那個少年。

雖然出身寒微,但這依舊掩飾不住鄭元璹對那少年的喜愛,若是沒有婚約,甚至都想着,在鄭氏偏房中,尋一適合的族女許配過去。

正堂內。

聽到鄭元璹的話,一個個木桌後的鄭氏族人都沉默下來。

比起鄭元璹,其他鄭氏族人則要冷靜得多,那少年雖說俊秀有才,善武果敢,但終究掩蓋不住其出身低微。

眼下那少年已經有婚約,鄭元璹也就是說說,故而鄭家衆人這纔沒有開口。

“世民!若有機會,再去拜訪!我們李家與其並無淵源,若是無緣過去多有冒昧!何況尚不知其喜好心性……”

李建成作爲兄長,跪坐在木桌後,看向李世民時,哪裡不知道李世民沉默的神情下,心裡想着什麼,於是輕聲勸道。

如今父親也在圖謀大事,作爲長子,李建成也想結交豪俠、義士,尋得領兵良將。

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眼下那鄭叔父口中的伏子厚,爲人如何都還不知道,如今年輕,靠譜與否都尚未可知,更別說與他們李家也毫無關係。

在李建成眼裡,眼下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鄭家的人脈上。

“世民知曉!”

李世民看向兄長,輕聲應道。

見到兄長點頭,繼續去與鄭家長者說話,李世民跪坐在木桌後,隱約有些可惜。

李世民知道此刻對方剛剛離開滎陽,今日不追上去,他日怕是很難再有機會遇見。

但就像兄長所說,冒昧追上去,沒有關係的情況下,實在有些唐突。

李世民知道在兄長眼裡,更器重的是出身,像京兆韋氏韋挺那些望族子弟,纔是兄長心裡想要交好的對象。

李世民知道兄長的心思沒有錯,要成大事離不開郡望世家的支持,但在李世民心裡,那些有才能,有本領的人,也同樣重要,不比那些郡望子弟差。

如今天下,若是僅靠出身,就能平定亂賊,天下也不會亂到現在。

那個叫做伏子厚的伏家少年郎,在清河郡膽敢率領囚徒,設下疑兵,突襲反賊張金稱,這樣的人,李世民十分渴望能夠認識。

奈何眼下對方已經離開滎陽!

想到在皇詔中,已經下令讓那少年持印後,即日動身前往太原鷹揚府,李世民心裡嘆息一聲。

…………………………

鄠縣。 開年的雪,已經逐漸有消化的跡象,冰霜披掛樹枝,屋檐散發着絲絲寒氣。

一間古樸的老宅院子內。

在一個老僕人的帶領下,伏子厚跟着伯父李靖節,順着院子,繞過房屋,來到後苑的一間間竹房內。

隨後便見到一個頭發快要褪灰全白的老人。

“父親!”

伏子厚看到伯父李靖節,對着老人行禮,於是也對着白髮老人,擡起手。

“伏子厚,拜見李阿翁!”

伏子厚說道,隨後跪地行禮。

其一伏子厚是伏家的後人,其二伏子厚是李家的孫婿。

“起身!”

已經快要七十歲的李綱,聽到伏子厚的名字,這才願意轉過頭,看向二子李靖節一眼後,望着伏子厚。

“你阿翁可還好?”

李綱看着伏子厚站起來後,開口詢問道。

與伏子厚心裡預期的完全不同,對比李老夫人,李老的表情完全就是不苟言笑,板着一張老臉,說話也是乾淨利落,彷彿聽不出感情。

“阿翁尚好!就是牽掛李阿翁,讓子厚帶話給李阿翁,說是在蓨縣備酒候着!”

伏子厚擡手說道。

看着李老的面色,伏子厚當初跟着老師劉智遠,都沒有那麼緊張過,不敢有多餘的動作是,擔憂李老不喜。

起初伏子厚還以爲,李老聽到阿翁的話,會說些什麼,但說完數息,李老都沒有任何表情,彷彿沒聽到一樣。

“父親!”

伏子厚看着一旁的伯父李靖節,終於知道爲何教書育人的李靖節,談及父親李老時,會那般緊張。

竹房內。

伴隨着僕人退下,李靖節便把伏子厚將殺害三弟的仇人,謝氏謝彥,帶回李府一事,還有伏子厚解清河縣之圍,全告訴父親。

李老聽着次子李靖節的話,等聽完整個經過,並沒有因爲報了三子之仇,便多有表情,反而想了想,看向伏子厚。

“日後不能再如此魯莽,若非忌憚清河崔氏,恐怕謝氏那日便不會讓你離開!”

李老囑咐道。

經歷官場那麼多年,李老的見識,自然不是李靖節能比,哪怕僅僅聽着經過,便已經意識到,一開始伏子厚的打算,差點讓伏子厚萬劫不復。

“是!子厚定會記住!”

伏子厚擡起手,認真聽着李老的訓誡。

自從在見過滎陽鄭氏,伏子厚終於明白,若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在一個郡望面前,一個人太過渺小。

“太原士族林立,官員將領多是結黨謀私,若無倚靠,難以立足,老夫與太原溫氏是故交,故友三子,溫大雅、溫大臨、溫大有,皆是備受士人推崇的大家,明日你北上,便帶着老夫書信,等到太原後,先去拜訪溫氏一族!”

李老說道,隨後起身,朝着一旁木桌走去,上面備着昔日書寫的筆墨。

“子厚,多謝李阿翁!”

伏子厚開口說道。

看着年邁的李老,去到木桌旁,慢慢跪坐下來,拿筆寫字,伏子厚能感覺到,李老的關心。

不過想到太原溫氏,伏子厚沒想到李老與太原溫氏居然是故交。

當今天下,在無數士人眼中,論文學和家教著稱的士族首推顏、溫兩家,有三顏、三溫聞名天下之說。

顏氏是顏之推膝下三子,而溫氏,便是李老口中的溫大雅、溫大臨、溫大有。

“子厚,太原雖說靠近北方,但有馬邑在北,應當無事!日後切記,在太原要小心行事,若有不對,先保命爲主!”

李靖節也囑咐伏子厚說道。

李靖節也沒想到,把伏子厚帶出來一趟,就無法再帶回去。

早知如此,當初不如讓伏子厚在蓨縣多待些時日。

如今伏子厚成爲奮武校尉,在太原鷹揚府領兵,恐怕要等很久,才能回去,甚至都有可能是下一次過年。

“子厚謹記!”

伏子厚聽着伯父李靖節的囑咐,擡手點頭。

聽到李靖節這句應當無事,伏子厚心裡就有數不完的幽怨。

但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若是實在不行,就像伯父李靖節說的,想辦法保命爲主。

好在大年的時候,該交代父親的,已經交代給父親。

有李老夫人在,還有崔禹哲、崔文瑾兄妹的照顧,蓨縣家裡是不會有什麼問題。

溫大有出生於書香之家太原溫氏。其父溫君悠曾任北齊文林館學士、隋泗州司馬。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溫大有不僅有學識淵博的父親,還有和他一樣自幼就博覽羣書、聰穎異人的兩個哥哥溫大雅和溫彥博。還在他們青少年時代,父親的朋友薛道衡、李綱就斷言三兄弟“皆卿相才。”[1]

(本章完)

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32章 六女李奼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4章 髮簪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17章 相送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63章 事情敗露!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85章 屠燁死!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5章 攻城!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86章 收降卒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86章 收降卒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105章 放火!第95章 攻城!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7章 相送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81章 你回不去了
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32章 六女李奼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4章 髮簪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17章 相送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63章 事情敗露!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85章 屠燁死!第63章 事情敗露!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5章 攻城!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86章 收降卒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86章 收降卒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105章 放火!第95章 攻城!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7章 相送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81章 你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