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

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

東城。

鈄黎川、蔡然匆匆回到住所,來到房中,看到楚博、宋建峰。

“情況如何?”

楚博見到二人回來,連忙詢問道。

如今城門外,已經開始挖護城渠,眼下他們也去打聽過,聽說是新任的東城校尉,去請求晉陽令,想要挖護城渠。

對於那新任的東城校尉,他們打聽到的不多,只知道年紀很小,但卻被隋朝受封爲奮武尉。

對此楚博不由得很是緊張,畢竟對於攻打太原郡一事,已經商定清楚,魏公已派使者去與突厥商議,請求突厥出兵掣肘馬邑、雁門兩郡的隋朝駐軍,讓其不敢亂動,爲此不惜把大部分的家底都已經提前送給突厥,作爲誠意,也是報酬中的一部分。

這時候太原這裡,絕不能出現差錯。

“哈哈哈!無需擔憂!”

蔡然看着楚博擔心的模樣,一臉笑意。

“我們二人已經在唐府打聽過!唐茂純親自從其兄唐憲口中得知,那年輕的奮武尉,是擔心被潘長文刻意打壓,故而連夜去見晉陽令劉文靜,請求挖渠一事!”

蔡然見到楚博、宋建峰疑惑,便帶着笑容爲二人解釋道。

唐憲,字茂彝,乃是唐茂純的兄長,這件事若非是從唐家唐茂純口中得知,他們都不會想到,這新挖護城渠的舉動背後,還有這些彎彎道道,勾心鬥角。

隨後蔡然把在唐府得知的事情,全部都詳細的說出來。

“原來如此!”

楚博得知所有經過,這才點頭。

對於那潘長文,楚博也是十分了解,知道對方是一個心胸狹隘,又毫無本領之人。

楚博與其他魏公心腹,以及將軍甄翟兒商議後,之所以敢攻打太原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找到足夠多的木匠,準備好無數攻城機械的木材,只要得到突厥消息,即可立即發兵太原,彼時在城下組裝雲梯、衝車、投石車、巢車、轒轀車等等攻城機械,一舉奪下晉陽,更重要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爲晉陽守將,乃是潘長文!

潘長文不過是一個靠着父輩與家族關係的隋將,只要有突厥的幫忙,沒有馬邑、雁門的援軍,魏公的十萬人馬,加上那麼多器械,定能打下太原。

眼下,既然確定那奮武尉挖掘護城河,是在向隋將潘長文示弱,楚博這才放心不少。

“將此事派人告知魏公!”

楚博轉頭對着宋建峰吩咐道。

宋建峰點點頭,隨後轉身離開,下去派人。

“你們可有打聽到,那年輕校尉,是如何得到奮武尉的封賞?”

楚博見到宋建峰離開,繼續看向鈄黎川、蔡然。

鈄黎川聽到楚博的話後,與蔡然對視一眼。

“此人便是當初在清河縣,統領隋軍援兵,擊敗張金稱的人!”

鈄黎川對着楚博說道。

“什麼,是他!”

楚博聞言,臉色微微一變,早前一些時日他就聽說過,張金稱攻打清河縣失敗的事情。

沒想到擊敗張金稱的人,居然來到晉陽城。

“無需太過擔心!已經打聽清楚,昔日張金稱與楊善會交手,加之攻城多日,被其他援軍不斷阻撓,那少年才能趁機偷襲,擊敗張金稱!”

蔡然輕聲解釋道,讓楚博不用太擔心。

因爲在豚郡那些要地,有隋朝老將楊義臣統領十餘萬兵馬駐守,對於清河縣的消息,此前從東方北邊傳來,也是少之又少。

方纔在唐府內,得知如今這東城內的校尉,居然是領兵擊敗張金稱的人,蔡然也被嚇一跳,好在從唐茂純口中得知一些經過,這才放下心。

那楊善會的確有一些名氣,雖不知道詳細經過,但有楊善會的幫助,牽引張金稱的注意力,那少年偷襲得勝,倒也不覺得奇怪。

“何況此番有突厥拖住馬邑、雁門守軍,我們那麼多人馬,那麼多大型工程器械,一個少年守將,又能如何?”

蔡然對着楚博說道,隨後嘴角露出一些笑意。

在蔡然眼裡,任何顧慮,在腦海裡浮現那滿山堆積的攻城器械時,都安定下來。

那張金稱失敗,不代表其他人也會失敗,在魏公的統領下,多年蟄伏,不斷從南方,四處尋找會組裝攻城器械的木匠,豈是毫無志向僅知殺人的張金稱可比的。

張金稱想要做賊,但魏公可不是!

“話雖如此,但還是小心一些!這段時日定要多加觀察、打探,無論如何這次攻打太原,都不能有失,魏公若能得到太原,必會稱帝,到時候我等皆是有功之臣!”

楚博沒有放鬆警惕,而是囑咐鈄黎川、蔡然二人不能大意。

晉陽城乃是太原的天險要地,河對面的西城內,不僅有晉陽宮,還有囤積無數衣甲、糧食的倉城,只要得到晉陽,便可俯瞰關中長安,以及關外洛陽。

魏公稱帝近在眼前,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小心一些。

攻奪晉陽,這座東城,乃是第一步。

不僅僅是魏公稱帝的第一步,也是魏公霸業的開始。

“放心!”

蔡然聽到楚博的話,與鈄黎川對視一眼,想到魏公日後奪取太原稱帝,想到日後自己等人的功名富貴,心頭間便是一片火熱。

得太原,他們都將是大臣之身,再也不是賊寇。

…………………………

東城。

隨着新挖護城渠的事情,不僅僅城內到處都是議論這件事的人,就是東城城外,都有很多閒暇無事的世家子弟、士人在觀望,看着密密麻麻的民夫,正在不斷挖渠、搬土。

“這在晉陽挖護城渠,這簡直就是閒得沒事做,這幾十年來,從來都是晉陽出兵去攻打別人,還沒見過誰敢攻打晉陽的!”

“可不是,西城城內,都是達觀權貴,還有晉陽宮、蒼城,都沒見挖渠!我們東城挖什麼!”

“聽說請求挖渠的,是新來東城的校尉,還是一個陛下特賜的奮武尉!”

“什麼?就這?還是奮武尉?這膽子他配得上奮武尉?”

在熙熙攘攘的議論聲中,無一例外,東城的世家子弟,還有諸多士人,都覺得挖渠是吃飽沒事做,令人想笑。 如今天下各地賊亂四起,別的地方都忙着領兵滅賊,這新來的東城校尉倒好,方纔來到東城赴任,第一件事情不是想着如何領兵滅賊,而是請求開挖護城渠。

這到底是多膽小,纔會做出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舉動。

很快,隨着時間過去,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關於言論也被更多人聽到,繼而傳得更廣。

城內。

伏子厚在自己的房子中,在對東城所有將士下達嚴令,以及施恩收買人心後,便開始進一步的規劃。

“你是說,這裡是東城劉家大戶?”

伏子厚指着地圖,隨後看向胡靖淵、殷天縱幾人,見到幾人點頭後,便拿着筆墨,在東城布圖上,將一個住宅圈起來,

“這是宋家、鄭家老宅?那按照這麼說,往日他們的家眷子女,都應當在城裡,對吧?”

伏子厚問道。

胡靖淵、殷天縱點點頭,二人對視一眼,不明白伏子厚這是何意、

如今因爲新挖護城渠一事,城內已經對伏子厚,議論得沸沸揚揚,可眼下伏子厚似乎都不在乎那些人的議論,甚至都不去城外監督,帶人勒令那些士人止聲,反而把他們帶到這裡,詢問東城的世家名門住址。

“今日的事不能傳出去,否則軍法處置!等會你們帶幾個對周邊熟悉地勢的將士,一起隨我出城一趟!”

伏子厚沒有與胡靖淵、殷天縱幾人解釋太多。

看着這些地圖上標記的地方,伏子厚把這些位置全都記下,日後只要有反賊出現,不管攻不攻打東城,不管什麼情況,不管伏子厚自己在不在東城,都會第一時間派人把這些東城世家名門的家眷子女,全部集中到兵營。

伏子厚太清楚世家名門的秉性,只要不傷及他們的利益,只要不傷害他們,他們不會在乎其他人,不會介意其他人的死活。

如果反賊包圍東城,這些人往往最大概率,會爲保存自己的利益與反賊勾結。

到時候別說帶人裡應外合,爲反賊打開城門,就是他們手裡掌握的聲譽、人脈、士人,在城內散播消息,都足夠致命。

士氣與人心,這是在守城時,不亞於糧食的關鍵。

伏子厚不僅需要這些世家名門,不敢私通反賊,更要讓他們幫忙鼓舞城內百姓守城。

“喏!”

聽到伏子厚的話,胡靖淵、殷天縱幾人,連忙拱手接令。

此刻不管是胡靖淵兩個旅帥,還是賴伯、周興堯、馬虎兒、吳六子這四個隊正,都與城外那些議論紛紛的名門子弟,那些士人一樣,不知道伏子厚已經喪心病狂到,隨時準備好對東城的世家名門動手。

這時候,一名將士急匆匆的來到房內。

“報!校尉,東城已經送來衣甲、糧食!”

將士對着伏子厚稟報道。

伏子厚聞言,有些意外,又滿是驚喜的看向那名將士,連忙收起地圖,隨後帶着胡靖淵幾人走出房屋。

東城城門外。

看着渡河過來的一輛輛裝滿衣甲、糧食的木推車,所有圍觀的世家子弟、士人紛紛議論起來。

“你們看,居然還調來那麼多糧食、衣甲!”

“我看別叫奮武尉了,叫龜縮尉更爲恰當!”

“可不是!你們看他那麼年輕,也不知道他那奮武尉,是從何而來!”

在所有士族子弟、世家子弟眼裡,都打心眼裡瞧不起這個新來的奮武尉,覺得對方當真是膽小如鼠,特別當看到伏子厚,親自率領胡靖淵一行人趕來,這時候,一個個東城的男子,以及諸多東城百姓,也終於親眼看到,他們嘴中的膽小校尉,到底多年輕。

“覈對數量,送去庫倉儲存!”

伏子厚明顯能感覺到,隨着自己領兵到來,議論聲很快就變小,隨後消失。

而在衆目睽睽之下,伏子厚看着絡繹不絕的糧食、馬車,臉色中透露着無比滿意,畢竟一開始伏子厚也沒想到如此輕易,便能得到想要的糧食、衣甲。

爲此伏子厚甚至都已經備好重禮,準備抽個時間,去見潘長文,以及裴寂。

“派人通知下去,將護城河拓寬一些,越快越好!”

伏子厚也看向忙碌挖渠的無數民夫一眼,隨後吩咐道。

殷天縱點點頭,轉身對着一名將士囑咐下去。

“走!隨我去城外其他地方看看!”

伏子厚看着這一輛輛馬車的糧食,心裡無比安定。

無論如何,自己都已經爲西城的普通百姓,做了最大的努力,也算是無愧於心。

解決糧食、城內隱患後,如今還有第三件大事,那便是堅壁清野,可以給敵人休息紮營的地方,能使壞就使壞,能給敵人觀望的高塔,也要標記起來,日後收到消息立即派人放火燒燬,能提供敵人的製作箭矢的竹林也要準備好隨時放火,該標記的水源也不能排除,這些地方都能提前埋下動物的屍體、毒藥,都讓敵人傷亡慘重,甚至引發瘟疫,故而都不能放過。

這幾十年來,佛道興起,只忙着建司立塔,晉陽都沒有好好像樣的排查,伏子厚決意,這段時間自己一定要標記個清楚。

東城城門外。

得到消息的鈄黎川、蔡然、楚博、宋建峰幾人,也匆匆來到人羣裡,當看到一輛輛裝滿兵甲、糧食的馬車,運送進入城內,幾人是一臉目瞪口呆。

這……

這是要幹什麼?

這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這一刻別說宋建峰,就是蔡然、鈄黎川都驚呆在原地。

特別是楚博,臉色已經很是難看,看着這一輛輛滿載的兵甲,看着一車車糧食,望不到頭,還不知道多少。

“不好!這豎子守城是認真的!必須儘快告知魏公,讓魏公立即發兵,不然來不及了!快!!!”

楚博神情滿是慌亂的對着宋建峰、蔡然等人說道。

看着眼前的場景,天知道再拖下去,這新來的年輕校尉,還會幹出什麼讓人摸不着頭腦的事情。

“好!”

說話的不是宋建峰,蔡然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也意識到不對勁,一臉慌神,連忙點頭,隨後與鈄黎川,打算親自把消息送給魏公。

(本章完)

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70章 拜訪溫家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95章 攻城!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05章 放火!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09章 敵潰!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38章 交談,合作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90章 人呢?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05章 放火!第85章 屠燁死!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6章 辭別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6章 辭別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7章 相送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7章 相送
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70章 拜訪溫家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95章 攻城!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05章 放火!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09章 敵潰!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38章 交談,合作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90章 人呢?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96章 已經改變的心態,一個賊寇弓手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05章 放火!第85章 屠燁死!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16章 辭別第112章 是伏家的人!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6章 辭別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7章 相送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17章 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