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相送

第17章 相送

在前往宛丘城的路上,伏子厚看着小道兩旁的密林,目光滿是警惕,偶爾見到路過之人,也是不動聲色打量對方。

如今到處都在鬧饑荒,難民數不勝數,誰都不知道在路上會不會突然碰到一羣劫匪,由小道兩旁冒出來,或者有些難民尋找目標,待天黑後羣起而攻之。

父親臨別前,特地囑咐伏子厚,一旦離開村子,沒有族正與趙家的庇護,任何一個難民,都有可能變成惡徒,絕不能有任何一絲疏忽。

“子厚!伏志!!!”

突然身後傳來動靜,隱約是馬蹄聲,起初伏家衆人也沒在意,直到聽到喊聲,這才紛紛停下,回頭看去。

當看到是趙家兄弟帶人騎馬趕來,伏家衆人紛紛疑惑的對視一眼,有些擔心。

畢竟在伏家可是還埋着死人。

雖說掩埋得很好,還用牀榻壓着,基本不會被人發現,但一想到,若是趙家兄弟帶人來抓他們,無論是阿翁,還是張氏、陶氏等人,都有些心虛。

真是來抓人的話,那除去伏志與伏子厚兄弟二人,伏家其餘人根本沒機會逃跑。

“駕!”

隨着趙家兄弟二人騎馬靠近,阿翁看向邰氏與伏志,老臉上的神情有些緊張,張氏與陶氏也是緊緊抓着肩膀上的包裹。

“憾兄、古兄!你們二位這是?”

伏子厚注意到家人的神色,於是揹着包裹率先往回走,於數步外方纔停下,看着到來面前的趙家兄弟二人,拱手問道。

這一段時間趙家與伏家的關係十分不錯,此刻伏子厚看着趙家兄弟二人的神色,明顯不是來抓他們的,故而也放心不少。

劉老看着伏子厚的舉動,察覺到伏子厚的用意,並沒有上前陪在伏子厚身旁,而是不動聲色的看向四周,若是真發生什麼事,隨時爲伏家衆人尋找退路。

“我們兄弟二人今日也要去宛丘城,聽遊村的人說,你們一大早就搬家離開,我們二人便追上來,與你們一同去宛丘。”

勒住馬兒的趙憾,一邊翻身下馬,一邊微微喘息的看向伏子厚。

不僅僅是騎馬的趙憾微微喘息,在趙憾兄弟二人身後,一直小跑的幾名趙家扈從,也好不到那裡去,幸好成爲趙家扈從後,每日都操練,不然的話還真不一定能跟上趙家兄弟。

“這四處動亂,你們一家老小帶着諸多行李,還有女眷,人多隨同,安全一些!”

趙憾看向四周一眼,隨後對着伏子厚說道。

就在趙憾說完,一旁已經下馬的趙古,也牽馬來到伏子厚面前。

“父親得知此事後,也說你們一家要去蓨縣,必要會去宛丘城裡取通函!而淮陽太守是我們趙家族親,宛丘府衙我們兄弟二人都熟悉,由我們兄弟二人爲你們去取通函,要容易許多!”

趙古說道。

此刻,看着伏子厚,以及其他伏家衆人,年輕的趙古,心中也很疑惑,回想家中父親得知消息,思索幾息後,便囑咐他們兄弟二人追上伏家,給予伏家方便。

趙古很少看到父親這般對待村中之人,以往,能讓父親如此認真、上心的人,哪個不是稍有名氣的才士,亦或者赫赫有名的俠士。

這伏家,自從那晚父親見到伏子厚,冒雨到趙家贈劍後,就對伏家格外上心,差點還想讓小妹許配給伏子厚。

“啊?”

“幫我們拿通函!”

聽到趙家兄弟的話,別說與趙家兄弟說話的伏子厚,就是身後的伏家其他人,都從最初的擔心,變得一臉驚訝。

這趙家如此幫他們一家人,圖什麼?

他們如今伏家,要名沒名,要背景沒背景,就連錢財,也都被伏弘帶走,他們實在想不通,他們伏家,還能給趙家何好處。

“不辭而別,已是有愧,子厚,怎能再敢麻煩趙家!”

伏子厚看着趙憾,搖頭說道,看着趙家的熱情,心中實在有些收受不起。

“子厚,這就見外了!”

趙憾見狀直接上前,比伏子厚年長許多的他,直接一把手抓着伏子厚肩膀上的包裹,說完不顧伏子厚的推辭,將包裹拿在手中,隨後直接綁在自己馬兒背上。

“叔母……”

綁好之後,趙憾懶得理伏子厚,直接朝着張氏、陶氏等人走去,用自己的馬兒,幫伏家人馱行李。

“這……”

伏子厚看着趙憾的背影,話到嘴邊也無法說,轉頭與趙古對視一眼。

趙憾的熱情,讓人實在難以拒絕,推辭再三下去,反而是自己的不是,於是伏子厚只能擡起手,滿是感激。

“多謝!”

伏子厚拱手說道,那晚的人情都還沒還,眼下,又受趙家的照顧。

趙古有些笑意的看着伏子厚,拍了拍伏子厚的肩膀。

“不必客套!”

趙古說道一句,隨後也牽着馬兒去幫馱行禮。

“趙家小郎君,這怎麼使得啊!”

不僅僅是伏子厚,阿翁看着趙家兄弟的舉動,拿着柺杖,也一臉不好意思的說道。

“伏老,沒事!”

趙家兄弟擺擺手示意沒事,拿着張氏的包裹,放在馬背上,獨輪木推車上的行李倒是沒有取下,不過也讓其他扈從幫忙推着。

看着趙家兄弟爽朗的舉動,張氏滿臉喜色。

“看看趙家小郎君,我們離開村子,都還記得鄉里鄉親一場……”

張氏笑着說道,隨後看向伏子厚,笑容瞬間消失。

“再看看你那老師,今早連送都不送!”

張氏出言諷刺道,誇張趙家之餘,還不忘貶低劉智遠一句,顯然對於劉智遠的刻薄無情耿耿於懷,說完,張氏看向趙家兄弟,臉上頓時露出笑意。

“有趙家兩位小郎君幫忙,等到我們一家宛丘城後,拿到通函,這不就可以直接離開?多省事!”

張氏臉上的笑容怎麼都止不住,一想到等會在城內府衙,其他人都在排隊的時候,伏家可以直接拿到通函,張氏心裡別提多開心。

到時候別人定會知道,她這一家,可都是有關係的人!可不是那些難民!

站在趙憾、趙古兄弟二人身旁,張氏由於不用揹着包裹,肩膀沒有沉重的行李,瞬間整個人的都輕鬆許多,看着一旁弟媳陶氏同樣也鬆口氣,於是走到兒媳邰氏身旁,爲邰氏取下肩膀揹着的行李,主動把行李放在趙古的馬背上。

趙古看着這張叔母毫不客氣的模樣,哭笑不得,倒也沒有介意,反而是笑起來,主動幫張氏綁好行李。

不過聽着張氏的話,趙古心中忍不住好奇,子厚與他恩師,似乎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

“你怎麼又提?”

陶氏皺眉,來到張氏身旁,輕輕扯了扯張氏的衣角。

而趙憾聽到張氏的話,也與趙古一樣,不由得好奇的看向伏子厚。

“是子厚辜負老師好意挽留,枉費老師一片苦心,老師方纔生氣,不怪老師!”

伏子厚聽着伯母的話,看到趙家兄弟好奇的眼神,心懷愧疚的搖頭解釋。

這番話,不僅僅告知伏家兄弟二人其中原因,也是故意說給一旁那些趙家扈聽。

這段時日與趙家兄弟二人接觸下來,伏子厚知道這兄弟二人的心性,其心中傲氣,定不會在背後非議他人,往日裡,更不會去接觸其他村民。

但那些扈從卻不一樣,他們常常接觸村民,與他人閒聊。

“生氣也不……”

張氏聽到伏子厚的話,沒好氣的就要反駁,卻被陶氏扯了扯衣角,這才臭着臉,沒有說話。

伏子厚看到伯母終於願意消停,這才鬆口氣,隨後看向趙家兄弟二人。

“等憾兄、古兄回到村裡,見到子厚老師,還請替子厚轉告,待日後再遇老師,子厚定會向老師陳述緣由,此外……”

伏子厚拱手行禮,隨後想了想,還是舔着臉皮對趙憾、趙古兄弟二人請求道,

“還請趙家往後能繼續庇護老師!此番人情,子厚他日,定會報答!”

伏子厚說完,擡頭一臉認真的看向趙憾、趙古兄弟二人。 前者是對好友的囑託,後者是對趙家的請求,既然趙梓看得起自己,那伏子厚願意用一份許諾,作爲對趙梓的迴應。

“子厚寬心!有趙家在,那晚之事,定不會再發生!”

趙憾看着伏子厚的模樣,點點頭,隨即擡起手認真的還禮,讓伏子厚不用擔心,並沒有拒絕伏子厚言語中的報答。

畢竟眼下伏家的情況,伏子厚既然親口許諾,那若是拒絕,不僅僅是不相信,更是看不起。

作爲趙梓之子的趙憾,自然不會不懂這道理。

一旁,趙古雖然沒有說話,但看着比自己年少的伏子厚,在這段時日的接觸中,還是第一次如此認真的模樣,心中開始不由得欽佩父親。

也終於明白,爲何父親得知伏家離開後,便讓他與兄長追上來,給予伏家方便。

雖然小妹沒有嫁給伏子厚,但是他卻看得出,趙家的舉動,讓伏子厚很感激,並且記在心裡。

明明父親沒有給錢財!

明明在往日裡,父親也沒有像宴請那些俠士那般,常常飲酒作樂,讓女子作陪,更沒有許諾伏子厚什麼好處。

可眼下,趙古卻能清楚的感覺到,伏子厚很感激他們趙家,感激父親與他們兄弟二人。

趙古心裡有些頹然,感覺在爲人處世方面,與父親差距好大。

怪不得在家中,無論是扈從,還是那些魁梧壯士,甚至就連那些暴脾氣的村民,提及父親時,神情與言語間,盡是敬重。

很快。

有馬兒馱着行李,伏志推着的木拖車也有趙家扈從搭手,一行人都從容輕鬆的朝着宛丘方向,慢慢走去。

趙古與伏志聊着天,二人經常一起狩獵,早已熟悉,都在回憶着此前一起狩獵的場景,每逢談及以往失誤之時,無論言語的惋惜,還是激動的神情,都是衆人之中聲音最大,表情也是最爲精彩的人,那模樣,似乎眼下給他們二人一把弓,他們能讓其他人先走,他們打獵之後再追上。

而趙憾,則與伏子厚與阿翁閒聊,期間趙憾也說出去宛丘城的原因。

原來兄弟二人,都是要去宛丘城內,參加謝氏的喜宴。

“謝氏!陳郡謝氏?”

說話的是阿翁,此刻阿翁在邰氏的攙扶下,老臉驚訝的看向趙憾。

一旁劉老也是在聽到謝氏後,整個人都怔一下,隨後詫異的看向趙憾。

陳郡,這是一個在三十年前,被淮陽郡取代的名字,可在阿翁與劉老這些老一輩的人眼裡,提起謝氏,所有人腦海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便是一個稱謂。

陳郡謝氏!

這個士大家族,別說在淮陽這一片地方,就是在整個天下,也是赫赫有名。

可惜的是,經歷過孫恩屠謝、劉裕屠謝、侯景屠謝,以及當初謝家沒有與王氏那樣,一些支系早些由南遷北,導致如今謝家沒落許多,不復當初興盛。

不過,就是這樣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屠族血殺,如今殘存下來的謝家,依舊是名門大戶,一郡望族。

“就是以前那個連皇帝,都以謝家主持禮儀爲榮的那個謝家?”

張氏攙扶着阿翁,饒有興趣的問道。

出身不是那種名門望族,故而張氏對於那些世家,也只存在於別人言語、描繪,如今聽到趙憾的話,看到趙憾點頭,的確是那個謝家,頓時好奇起來。

“那謝家娶的是哪家姑娘?那麼大的家族,聘禮應當不低吧?”

張氏猶如八卦一般,繼續打聽道。

趙憾聞言,隨後在伏家其他人的目光中,一邊走,一邊把知道的說出來。

“聽父親說,女方是楊氏之女,具體聘禮種類不清楚,但聽父親說過,單是錢財,就有五十萬錢!”

趙憾對着衆人說道。

由於郡守是趙家人,故而對於謝家,父親也有接觸。

此番謝家設宴,自然也邀請他們趙家人前去。

“什麼?五十萬!!!!”

“五十……”

聽到趙憾的話,別說張氏停下腳步,瞪大眼睛,就是阿翁、陶氏、伏志、邰氏也好不到那裡去。

當初伏子厚拜師禮,不過一串五銖錢,就已是厚重!

五十萬錢是什麼樣子?

這要多少個大箱子,才能裝得下?

這還不算其他聘禮……

這就是名門望族聯姻?這也讓過恐怖一些。

隨着伏家衆人的被趙憾所說的數字給震撼到,與趙憾一同並肩走着的伏子厚,也沒想到,名門望族之間的聯姻,手筆這麼大。

對於謝氏,在伏子厚的記憶中,歷史上,謝家因爲決策的失誤,而後連續遭受劫難血洗,等到隋末,已經鮮有人在朝堂,地方上的官員,倒是還有不少。

伏子厚記得,老師之前也提過謝氏,按照老師所說,如今謝家領頭人分別是謝文、謝道宏。

前者年少,卻在長安擔任左屯衛將軍,後者年老,卻在隋朝擔任太府卿、陽夏公。

“娶親,五十萬錢!這還只是錢,沒有算上其他的!”

伏子厚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感嘆一句,太府卿真有錢。

太府卿這個職位是南朝梁武帝置,爲十二卿之一,掌管金帛庫藏出納、關市稅收,別置少府卿掌器物營造、冶鑄織染等事!

等到隋朝後,變成掌庫藏出納、貿易商稅事務,仰承尚書省戶部政令,隋初正三品,後改從三品。

謝家拿出來的這五十萬錢,恐怕都是謝道宏爲謝家與楊氏聯姻而出。

隨着心中所想,不知爲何,伏子厚腦海裡就想到那李家六女。

李家雖然沒落,可在蓨縣也是世家,謝氏娶楊氏女,能給出這般聘禮,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士族間的美談。

而這李家六女嫁給自己,伏家與李家雖有婚約,可她嫁到伏家,伏傢什麼都不給,恐怕對於她而言……

“我說厚兒,伯母先和你說好啊!”

伏子厚心中有些沉悶,然而突然就聽到耳邊傳來伯母的聲音。

隨後伏子厚本能的看向伯母,發現伯母張氏正一臉陰陽怪氣的看着自己。

“我們伏家可什麼都沒有,你可別想着變賣伏家的東西,去給那李家聘禮,伯母可不答應!那李家六女本就天生有殘缺,不能口言!還有你,也不好好照照鏡子,人家是謝家,你一個伏家子弟能比得上嗎?伏家最興盛的時候,不過一郡名門,而謝家就是沒落,也是一郡望族……”

隨着張氏喋喋不休的說着,伏子厚一臉無奈,哭笑不得,不知該誇伯母心思細膩,還是該誇伯母大大咧咧。

自己不過想到謝氏的婚親,再聯想自己與李氏六女的婚約,有些悶悶不樂,結果就被伯母看出來,並且猜到自己心中所想。

可眼下伯母的一番話,不僅損自己與那李家六女,連帶阿翁與堂兄伏志,都一臉憋屈,母親陶氏面色也不是很好看。

看着堂嫂扯了扯伯母的衣服,伯母張氏還喋喋不休的說着,生怕自己打家裡的主意,伏子厚也是無話可說。

“李家?天生殘缺,口不能言?”

趙憾與趙古兄弟二人,聽到張氏的話,滿是驚愕的開口問道。

聽到趙氏兄弟的疑惑聲,張氏突然意識到什麼,連忙閉嘴,見到伏家衆人一臉怨念的看着她,訕訕一笑,厚着臉皮看向前方,裝作聽不到。

原來當初趙梓上門說親的時候,大伯已經離開去準備造反,伏家自然不可能留下,而伏瑞爲了拒絕趙梓,並沒有把女方說出來。

張氏害怕伏子厚也想給聘禮,一時情急,忘記這茬。

“李家,蓨縣……蓨縣李家?”

趙憾最先反應過來,想到伏家是去蓨縣,加上伏子厚的婚約,如今張氏又提及李家,很快就猜到是蓨縣李家。

趙憾很早的時候便聽到父親提及過,蓨縣除去望族高氏之外,還有諸多名門,其中就有李氏。

而李家的家主,乃是昔日尚書右丞李綱,可惜李老早些年便辭官歸隱,李家也隨之沒落,不復昔日影響,趙憾沒想到,與伏家有婚約的,居然是李家。

不過爲何聽張叔母說,伏子厚去的那位李家女子,是一個天生殘缺之人?

娶一個天生殘缺的女子,可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本章完)

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3章 事情敗露!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章 出事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23章 親情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86章 收降卒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86章 收降卒第70章 拜訪溫家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7章 相送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09章 敵潰!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5章 攻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
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42章 李府的無奈(新年快樂!!!)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55章 什麼,賊人敗逃了?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61章 竇建德的來意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63章 事情敗露!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6章 出事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23章 親情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86章 收降卒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86章 收降卒第70章 拜訪溫家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7章 相送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09章 敵潰!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95章 攻城!第113章 伏家有後啊!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32章 六女李奼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94章 破防的賊衆,甄翟兒的允喏第52章 衆人的驚訝,楊善會的決定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92章 李世民要北上,李家的準備(除夕快樂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