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田埂的傻子,與初到村子的士人

“那人怎麼鬼鬼祟祟的?莫不是來田裡偷糧食?”

“在哪?”

“那!”

“嗨,別管那人,你剛來不懂,那人叫伏子厚,是伏家二郎之子,今年十三,天生腦子有問題,是個傻子,每年入夏,都會起早貪黑的來到田野間,說什麼田間有金山銀山!別管他,村子裡的人都說,都是他父親成爲商賈,他才遭到報應……”

在一個規模很大的村子外,在一片片耕田旁的小道上,三個手持佩劍的男子閒聊着,目光看着不遠處,在田間雜草走動的人影。

“真可憐!聽說那伏家原先家境不錯,怎麼就突然有人做商賈?”

“誰知道呢!反正做商賈的,都沒一個好東西!”

“走,別管那傻子……”

隨着一名男子搖搖頭,三人便繼續巡視耕田。

而在三名男子走後,耕田旁,那名在三名男子眼中的傻子,撓了撓有些凌亂的頭髮,緊接着一屁股坐在田埂旁的草上,直接躺下去。

“唉!三萬分之一,靠一個人,這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找到,更別說還要去最南邊找那三十萬分之一!天吶,我放棄了!”

伏子厚閉上眼睛,被青草刮花的臉上,滿是疲憊,眼中盡是絕望。

連伏子厚都記不清這已經是第幾年,從一千四百多年後,回到這大業年間,伏子厚這些年一直都沒有放棄‘水稻’這個天下利器。

不過單靠一個人,這實在太過渺茫!

自己那個手持‘谷本’,成爲貞觀盛世大功臣,一勞永逸得到功名利祿的夢想,怕是遙遙無期。

至於說出去,讓更多人一同尋找,以伏子厚的年紀,要麼繼續被當成傻子笑話,要麼就被當成妖言惑衆之人。

總之,沒一個好下場!

伏子厚時至今日都還記得,當父母聽到他的話,一把年紀的父親,以及一把年紀的母親,那擔憂的眼神。

“難道真要過兩年,跑去太原?可這要名分沒有名分,要背景沒有背景,不提以那些人的身世,就是自己,說話都沒有什麼分量!”

“如今天下大亂,從不差說得頭頭是道的士人,更不差一個個獻出高策的謀士,真正差的是,說出來還不被對方抓起來,用於向朝廷證明忠心的‘義士’!更別說,要用什麼理由,說服父母!”

伏子厚一邊想着,一邊隨手從身後拔起一根小草,咬在嘴裡,也就是四下無人,才能這般放鬆。

在這個時代,儀容儀表,很是重要,何況伏家還是一個沒落的寒門。

“少家主!!!”

忽然遠處隱約傳來喊聲,伏子厚這纔回過神,聽到似乎是劉老的聲音,這才起身,緊接着便看到村口那裡,有個年邁的身影正在四處張望。

“劉老!在這!”

伏子厚起身拍拍屁股,最後不甘心的看了一眼四周耕田。

“呸!爺不伺候了!”

說完,伏子厚丟掉嘴裡的草,直接頭也不回的離開田埂。

片刻後,回到村口,看着偶爾來往的村民,一個個怪異的眼神看向自己,伏子厚早已經習慣。

“少家主,如今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在外,切記要當心!”

一個手持佩劍的六十多歲老人,上前來到伏子厚身旁,輕聲說道,一番話,既是叮囑,也是關心。

看着年紀才十三歲,那略微稚嫩的臉頰上,到處都是細小的劃痕,作爲伏家二郎伏瑞的家僕,劉老十分清楚,少家主絕非村民口中的傻子。

那起初不過是被其伯母說出去金山之言,而後又被村民口口相傳,誇大而已。

在伏家真實的伏子厚,自小懂事,從不讓其父母擔心。

不過,看到伏子厚衣着凌亂,頭上還有雜草的模樣,劉老心中其實也一直不明白,爲何少家主對耕田如此執着。

“嗯,以後不去了!”

伏子厚點點頭,嘆口氣,有些落寞。

“劉老稍等,我要把雜草弄乾淨,不然又要被阿孃訓斥!”

話音落下,看着年邁的劉老也擡起手,幫着去掉頭上的雜草,伏子厚沒有拒絕。

劉老曾是一名劍客,年少時正值南北朝,天下動盪不安,年少劉老夢想着能習得一身本領,領兵結束亂世,平定天下,北擊外寇,名存千古。

所以在劉老的父親過世後,年少的劉老便耗盡家財,四處求師,苦學武藝,然苦練十載之後,正準備一展拳腳之時,卻不曾想,時逢隋朝興盛,天下大定!!!

就連北邊的突厥也在隋朝名將長孫晟的計謀下,不費兵戈便四分五裂,戰亂不止,無論大小卑賤之部落,皆懼於隋,奉隋爲主上…… 如此二十餘年過去,當天下再次大亂,畢生專研武藝的劉老卻發現,自己已然失去當年銳氣。

在二十年間,年少時所散家財之舉,也埋下禍端,爲了生存,劉老不得不爲富貴人家左右,數十年間,早已落下一身暗傷。

直到三年前,當今隋朝國君楊廣,下令募兵,征伐高句麗,不甘心的劉老方纔決心再次試一試,於是孤注一擲,投身入伍。

結果,伏子厚的父親便是在寒冬中,把劉老的性命撿回來。

身體的暗疾與沿途的顛簸,在隋軍大敗後,劉老已經無法跟隨大軍返回中原。

許是心死,爲報救命之恩,劉老沒有嫌棄伏子厚的父親是商賈之身,一直留在伏家,這三年來,以報恩爲由,不承師徒之名,卻一直全心全意的教導伏子厚武藝,其中劍術、弓射、馬槊這三樣最是重中之重。

不過比起劉老在伏子厚身上看到天賦與希望,伏子厚卻沒有什麼上馬平天下的想法,這讓每次勸說伏子厚日後入隋爲將,領兵立功的劉老,都連連嘆息,直言不解伏子厚日後的志向,到底是什麼。

天空之上,白雲飄蕩。

待伏子厚與劉老清理好雜草,回到村中,已經快要日落,說是村子,可其中居住的戶口,不下一千,並且還不斷有外人搬來居住。

自從楊廣繼位爲皇帝,舉兵戈,興民力,每年死的人百萬計,天下早已叛亂四起,隋幸有名將張氏張須陀、周家、來護兒一族等名將、世家鎮壓。

然而國雖在,民卻四處逃亡,爲躲避徵役與災荒,四處逃竄。

伏子厚所在的村子,便是因爲村中族正,是趙姓,與淮陽太守趙佗是親戚,也就是所謂的有關係,於是從起初的數十戶,在短短兩三年間,逐漸變成超過千戶的村落。

“你們聽說了嗎?皇帝被突厥圍困在雁門!”

“真的假的?這怎麼可能?突厥何時有如此大的膽子?”

“這還有假?如今縣吏在頒佈詔令,徵調人馬趕赴北邊,聽說其賞賜……”

方纔回到村中,伏子厚便與劉老聽到一些村民聚在一起,談論着從縣城裡聽到的消息。

伏子厚一邊走一邊聽着那些村民的對話,面露思索,比起那些村民所知道的事情,伏子厚心裡更清楚,楊廣被圍困在雁門,最後還是依靠義成公主楊氏設計,方纔脫困。

思索間,伏子厚突然聽到身旁傳來嘆息聲,轉頭看去,便看到劉老那幽怨的眼神,似乎是無奈,似乎又有些惋惜,這讓伏子厚不由得無奈笑起來。

“劉老,厚方纔十三!你也不擔心去戰場,劍戈無眼!萬一厚有個三長兩短!您老不愧疚嗎?”

伏子厚說道。

得知劉老的遺憾,故而伏子厚心裡十分清楚,劉老眼下這是恨不得他立刻提戈上馬,去雁門殺敵立功,闖出一番名頭。

可比起年邁,思想已經有些固化的劉老,伏子厚卻十分清楚,楊廣昏庸無道,天下大亂,天下苦隋已久,隋必亡。

爲隋將,便是與天下爲敵!

被楊廣害死的百姓,數百萬計,他們的遺孤,遍佈天下四處。

隋朝那些名將,能鎮壓王薄、孫宣雅、石秪闍、郝孝德、那些擁兵數萬、十餘萬的賊首,但他們那些名將,卻無法鎮壓天下各地的百姓。

更別說,伏子厚還知道,日後接替隋朝的李家,眼下已經在河東蟄伏,待日後李淵與次子李世民,前去太原之時,便是關中即將變天之日。

“少家主過謙!少家主武藝,老僕一清二楚!百年前,十五歲的侯莫陳崇跟隨賀拔嶽、爾朱榮討伐葛榮,而後於涇州,一人單騎獨自衝殺敵軍,活抓万俟醜奴!類似這般猛將,百年間,比比皆是!”

劉老聽着伏子厚的話,倒是比伏子厚更有十足的把握,甚至還給伏子厚舉例子。

不過劉老的這番話不僅沒有引來伏子厚的認同,反而只聽到一聲嘆息。

“劉老,你看我像侯莫陳崇嗎?”

許是已經說過太多次,劉老這一次卻沒有再回答這類似的問題,只是那眼神,依舊從未改變。

“嗯?”

走着走着,回過頭的伏子厚發現,遠處一個木屋外,似乎圍着不少人,起初伏子厚也沒放在心上,畢竟村子偶爾有新來的人這並不奇怪,然而目光不經意間,伏子厚卻發現,木屋外有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授學’二字。

“這怎麼又新開一家教書之所?這都是第幾家了?這村子的孩童想識字的,都被之前的夫子教學,還有誰會來這?”

“來混口飯吃唄!這年頭,就算識字的,也怕餓肚子啊!聽說這新來的士人,名叫劉智遠……”

木屋外,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原本與劉老經過的伏子厚,聽到這些人的談論,兩息後,突然愣了一下,隨後停下腳步。

而後,面色有些錯愕伏子厚,在劉老不解的目光中,從村民的縫隙間,望着木屋,或者說,木屋內那隱約在忙碌的人影。

“劉智遠?莫非是……”

伏子厚目光有些疑惑,呢喃間,似乎聽到一旁的劉老詢問,連忙轉身搖搖頭,只言是好奇。

不過離開前,伏子厚忍不住再次看向木屋一眼。

(本章完)

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95章 攻城!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95章 攻城!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70章 拜訪溫家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38章 交談,合作第86章 收降卒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86章 收降卒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6章 辭別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5章 攻城!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0章 人呢?第16章 辭別第23章 親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
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13章 帶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第95章 攻城!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50章 生死邊緣的廝殺!第95章 攻城!第125章 伏子厚的推測,突厥夜襲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84章 交戰伊始,互相博弈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26章 原來真是自己人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70章 拜訪溫家第79章 姜寶誼抵達晉陽(感謝Aespa李世民白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78章 瘋狂的念頭,崔文瑾到來第35章 竇公的登門拜訪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21章 趙憾的選擇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97章 西城外,夜色下的消息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38章 交談,合作第86章 收降卒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章 生涯第一課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20章 心中生起的羈絆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74章 趙文恪的陰謀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86章 收降卒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6章 辭別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2章 夜色下的殺戮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60章 遲遲沒有伏子厚的消息第95章 攻城!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01章 神秘的老人,未知的刀法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0章 人呢?第16章 辭別第23章 親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48章 寒冷的夜色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3章 被遺忘的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