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

第62章 崔禹哲的發現,小妹喜歡……

黎陽城。

由於年關將近,越來越多的人返回故鄉,黎陽城門進出來往的行人百姓,要比以往多出不少。

伏子厚在曹永的陪同下,一路把趙憾與謝叔度等人,送出城門外。

“族兄已經派人送來消息!明日午時便能把人帶到!”

謝章遠一邊與伏子厚閒聊,一邊看着人來人往。

“多謝!”

伏子厚點頭。

事情過去幾日,伏子厚明顯感覺到,不管是謝叔元、還是謝叔度,已經對謝彥釋懷。

或許這其中,離不開謝章遠的勸導。

“如今賊亂四起,賢侄日後是想去江都,還是洛陽?”

謝章遠輕聲詢問道,目光看向一旁伏子厚一眼。

一旁趙憾、謝叔元、謝叔度,聽到謝章遠的詢問,也紛紛把目光看向伏子厚。

伏子厚有楊氏與崔氏的人情,如今立功,不管是留在河北爲官,還是前往洛陽,江都,都有得選擇。

河北有清河崔氏在,伏子厚若是爲官,大可不必擔心做不好。

洛陽乃是天下繁華之都,天下士人嚮往之地。

江都,如今大興土木,誰都知道皇帝楊廣已經做好遷都的準備,過不了多久,江都便是隋朝的權力之地。

“子厚想去關中……”

伏子厚面對謝章遠的詢問,對着謝章遠說道。

聽着謝章遠的話,伏子厚自然明白謝章遠是在問,如今天下動亂,覺得隋朝如何。

江都代表着日後楊廣正統,而洛陽是未知的權利之地。

“不瞞謝伯父,正因爲當今賊亂四起,伏子厚在清河城外,見過亂賊兇狠,方纔更想要一處安身之所!而關中自古以來,便是天下險要之地!子厚相信,若北方突厥不南下,關中要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安全得多!”

伏子厚笑着說道,告訴謝章遠,自己想選擇一個適合安身的地方。

“關中!”

謝章遠微微皺眉,看向伏子厚,已經聽出伏子厚的意思,故而沒有再問下去。

城外。

隨着謝章遠停下腳步,趙憾、謝叔度、謝叔元,以及其他家僕、扈從,也紛紛停下來。

正當謝章遠準備擡手告別之時,突然不遠處一輛馬車,傳來聲音。

“子厚!”

聽到喊聲,伏子厚與謝章遠、趙憾等人看過去,隨後便看到行駛而來的馬車內,掀開布簾的崔禹哲。

“禹哲兄!”

伏子厚一臉意外,沒想到此前在蓨縣,重傷昏迷的崔禹哲,此刻會出現在這裡。

不一會兒,隨着馬車行駛過來,緩緩停下。

伏子厚見到崔禹哲、崔文瑾兄妹二人,便給謝章遠、謝叔元、謝叔度、趙憾四人介紹。

“清河崔氏,崔禹哲!拜見叔父!”

“清河崔氏,崔文瑾!拜見叔父!”

崔禹哲、崔文瑾連忙擡手,向在場之中,唯一年長的謝章遠行禮。

“原來是信兄子女!”

謝章遠看着崔氏兄妹,不管是目光,還是笑容,都滿是善意。

雖然沒有見過,但謝章遠還是聽過崔信的幾個子女名諱,故而眼下聽到這崔氏兄妹的名字,瞬間便認出來。

“嗯?”

原本在一旁介紹的伏子厚,臉上還帶些笑容,但等聽到謝章遠的話後,笑容瞬間消失,一臉驚訝、錯愕的看向崔氏兄妹。

崔信崔大人的子女?

因爲當初只是需要一個崔氏的姓氏,故而伏子厚根本沒去打聽這崔氏兄妹的長輩。

在伏子厚眼裡,只要崔姓,只要爲人過得去,哪個崔都一樣。

沒想到崔禹哲、崔文瑾,居然是崔信的子女!

馬車旁。

意外的不僅僅是伏子厚一人,就是謝叔元、謝叔度,也是如此。

看着面前的崔文瑾,二人腦海裡第一個念頭,便是幾日前,楊老笑着與崔大人說的那番話,讓崔大人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伏子厚。

“天色不早,還要趕路,便不打擾賢侄相聚!”

謝章遠看向伏子厚、崔禹哲說道。

雖然有些疑惑伏子厚的模樣,似乎對這崔氏兄妹不是很瞭解,但看着這崔氏兄妹對伏子厚的態度很是親近,加之想早些回去安排,故而謝章遠便不想逗留。

“伯父慢走!”

伏子厚與崔禹哲一起擡手回禮道。

看着謝章遠轉身離開,朝着馬車走去,準備上馬車,伏子厚想了想,來到崔文瑾面前。

“文瑾姑娘,可否借些錢給子厚?”

伏子厚輕聲問道。

比起崔禹哲,伏子厚可是清楚,崔文瑾纔是個有錢人,當初髮簪沒買到,崔文瑾的錢可都沒來得及花。

“好!”

崔文瑾見到伏子厚望着自己,似乎與當初在蓨縣的態度毫無二致,有些鬱悶。

“多謝!”

伏子厚看着崔文瑾拿出幾串錢,連忙道謝,隨後轉身,追上趙憾。

“憾兄,幫我帶去給老師!”

伏子厚把一半的錢交給趙憾。

“放心!”

趙憾自然看到伏子厚向崔文瑾借錢的場景。

在城內,伏子厚已經託付自己帶去書信,其實趙憾想告訴伏子厚,有趙家在,伏子厚的老師絕不會缺衣少糧。

但想到這也是伏子厚的一番心意,還是帶去的好。

“多謝!憾兄,切記,若是天下大亂,必去關中!”

伏子厚感激的看向趙憾一眼,隨後叮囑趙憾說道。

看着趙憾認真點頭,已經記在心裡,伏子厚鬆口氣,望着趙憾轉身,跟着謝叔度上馬車。

“憾兄!韋姑娘可是還在關中等你!”

伏子厚突然笑着提醒一句。

上馬車的趙憾差點腿腳一軟,轉頭看向伏子厚的神情,又氣又笑,隨後紅着耳朵回頭上馬車。

“爲何方纔他們看向我的眼神,總感覺怪怪的!”

崔文瑾來到兄長身旁,隨即轉頭看着伏子厚問道。

伏子厚從行駛離開的馬車上,收回目光,望向一旁疑惑的崔文瑾。

“可能是覺得奇怪你們怎麼會來黎陽!”

伏子厚解釋道,隨後看向崔禹哲。

“還不是小……喔~痛!!”

崔禹哲正準備說是因爲小妹,話還沒說完就被踩了一腳,吃痛跳腳的時,又扯到傷口,導致更痛。

看着小妹惡狠狠的盯着自己,崔禹哲只能看向伏子厚,着急的詢問。

“沒想到子厚你真的在黎陽,你沒事真的太好了!子厚,你那日爲何擊潰反賊大軍後,就如此着急的來到黎陽?還有那謝氏叔父,小妹不是說,你是在騙我們嗎?”

崔禹哲問道。

崔禹哲也沒想到真如小妹所言,伏子厚就在黎陽,眼下看着伏子厚,又想到離去的謝章遠,崔禹哲心裡有太多太多的疑惑。

“騙你們?”

伏子厚聽到崔禹哲的話,看着崔文瑾,一臉疑惑,突然想到什麼,終於明白過來,臉上露出笑容。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先進城!”

伏子厚說道,隨後轉身帶着崔氏兄妹進城。

黎陽城內。

在伏子厚居住的小舍內,伏子厚把剩下的錢,交給曹永、熊瑞祥幾人平分,囑咐在回蓨縣前,幾人在黎陽看看有什麼好的,便帶一些回去,不用捨不得錢。

小舍房間內,伏子厚拿着竹筒,把裡面的酒倒出兩杯,拿給崔氏兄妹嘗。

看着原本一臉嫌棄這房間的崔文瑾,聞了聞酒味,小小抿一口後,瞬間一臉驚訝的看向酒杯。

“子厚可從未騙人!”

伏子厚看着崔文瑾說道。

崔禹哲也錯愕的看着酒,感覺到咽喉與胸腔內,拾到好處的灼熱,口腔內的酒香濃郁。

這時候,崔禹哲也一臉疑惑的看向小妹,這酒的確如子厚所言,爲何小妹之前又會說子厚是騙子。

“可那日!我去你住處,聞到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崔文瑾也意識到,似乎是自己誤會什麼,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特別是想到自己之前喊伏子厚,一口一個騙子,崔文瑾此刻小手拿着茶杯,都不知道怎麼放,甚至想找個地縫把頭埋進去。 “那是特地熬製的草藥,用於掩蓋酒味!當年在……”

伏子厚在崔文瑾、崔禹哲的目光中,解釋那味道的來歷,以及當年自己與家人,差點被難民殺掉的事情。

聽到伏子厚的述說。

崔禹哲與崔文瑾,一臉驚訝,沒想到伏子厚還有這般經歷。

特別是崔文瑾,明白自己出身清河崔氏,伏子厚的遭遇是她想都沒想過的,自己偏偏還誤會他。

越想,崔文瑾便越是愧疚。

“禹哲兄,文瑾姑娘!這幾日子厚已經與謝氏做好約定,按照此前商議,還請禹哲兄,文瑾姑娘,勿要說出去!就是伯父,最好也不要知曉!”

伏子厚看着崔氏兄妹,輕聲請求道。

“這是自然!”

崔禹哲點點頭,父親那裡定是不會提,比起伏子厚,他更擔心這件事情傳出去。

這時候,崔禹哲深深吸口氣,放下茶杯,對着伏子厚後退一步,彎腰行禮。

“子厚!禹哲在此!多謝子厚昔日冒着性命危險,前去清河……”

崔禹哲話還沒說完,就被伏子厚伸手扶起來。

“禹哲兄還有傷在身,無需再過多客套,有朝一日,子厚有求禹哲兄,希望禹哲兄不拒子厚便好!”

伏子厚扶起崔禹哲。

伏子厚與崔禹哲說話間,一旁的崔文瑾,也注意到,牀榻旁的地上,還有帶血裹布,於是不由得看向伏子厚。

“子厚放心!倘若有需要,禹哲與整個清河崔氏,定會相助!”

崔禹哲一臉真誠的看向伏子厚,清河崔氏的郡望世家,崔氏之人,自然是知恩圖報。

窗外的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

伏子厚與崔禹哲、崔文瑾跪坐在二樓窗前,聽到蓨縣的事情,特別是得知李府老夫人很擔心自己,四處在打探自己的消息,伏子厚心中滿是暖意。

不過等聽到崔文瑾的話,伏子厚卻有些哭笑不得。

“……本來我是打算替你贖回你的劍,不曾想你那未婚妻,整日都抱着你的劍不撒手!”

說話間,崔文瑾一臉不忿,畢竟她已經猜到伏子厚在黎陽,如果不是那李奼,她來的時候,定然已經把劍給帶上。

隨後想到什麼,崔文瑾突然心裡打鼓起來,有些慌張,但不知爲何,不說出來自己就很難受。

“那個,我說……你看那李奼又不能說話,生來便帶着不祥,沒有你的消息就只知道抱着一把劍!那啥!看在你~解救清河縣的份上,本姑娘剛好認識一個名門女子,家境雖比不上崔氏,但……”

崔文瑾突然看向伏子厚,一副爲你好的摸樣,給伏子厚建議道,不過神情不知爲何有些不自然,說到最後目光也有些躲閃。

這也讓崔文瑾沒注意到一旁的兄長,臉色已經難看下來。

“小妹!不得無禮!”

崔禹哲皺眉輕聲呵斥,讓崔文瑾別說下去。

無論如何這都是伏家與李家的家事,小妹一個外人,怎能說三道四。

“子厚,還望勿要見怪!小妹實在有失分寸!”

崔禹哲向伏子厚擡手道歉道,示意自己沒教好妹妹。

崔文瑾撇着嘴,見到兄長真的生氣,只能閉着嘴。

我不是爲他好嘛,他人不差,娶個啞巴幹嘛……

偷偷擡頭打量木桌對面的少年一眼,崔文瑾看着少年那臉頰,那雙眼睛,就覺得……他人還不錯!

明明值得一個更好的女子,成爲他妻子,陪伴在他身邊。

雖說被兄長訓斥,但崔文瑾感覺說出來,心裡好受許多!

“無妨!”

伏子厚看着崔禹哲道歉,倒也沒把崔文瑾的話放在心上。

從第一次接觸,伏子厚就看得出,崔文瑾心性不壞,只是與世人一樣,因爲世俗傳下來的觀念,故而對李奼有偏見。

“子厚!你準備何時回去?昔日我們崔氏的許諾,已經備好黃金!”

崔禹哲好奇的看向伏子厚,他知道如今伏家的狀況,崔氏許諾的黃金,等伏子厚回去,足以讓伏家能擁有一座不錯的府邸。

“應當是明日!”

伏子厚說道,話音落下就聽到一旁崔文瑾驚訝的出聲。

“明日?”

崔文瑾看到兄長,還有伏子厚都看向自己,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連忙解釋。

“聽說每年年關,汲郡王氏都會有成百上千的人,去祭拜祖先王子比干,這可是很難一見的場景!剛好我與兄長要去衛縣看望父親,我以爲來都來了,會一起去朝歌看看,畢竟錯過實在是有些可惜……”

崔文瑾訕訕笑道,隨後突然看向兄長。

“說起來,兄長!你與伏郎還未好好相處過幾次……”

崔文瑾對着兄長建議道,示意這也是你們二人增進關係的機會。

“朝歌!”

崔禹哲聽到小妹的話,倒是點點頭。

看到伏子厚似乎不知道這事,於是崔禹哲親與伏子厚解釋。

天水王氏、東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陽王氏、中心王氏、章武王氏、東菜王氏,河東王氏等等,全都是從汲郡王氏在幾百年間分出去分支。

每到年關,各地的王氏族人,都會從趕來汲郡,祭拜祖先王子比干之墓。

王子比干是殷商王朝的忠臣,也是商紂王的叔叔,據傳有七竅玲瓏心,被商紂王害死後,便埋在朝歌十多裡的地方。

這也是汲郡王氏談論先祖時,都會一臉自豪,隨即罵紂王的原因。

“每年都會很熱鬧,聽說啊!很多其他城邑的士人,學子,名門子弟,都會去看一看,久而久之,倒是讓王氏女子與其他俊秀,解下不少良緣!”

崔文瑾看向兄長,補充一句。

“他人祭祖,子厚便不去參擾,何況蓨縣長輩正擔心着,子厚想早些回去!”

伏子厚搖搖頭,聽完崔禹哲與崔文瑾的話,並沒有絲毫心動。

汲郡的郡治是衛縣,在黎陽沿江往西一直走,而朝歌城比衛縣還要遠一些,都足夠從衛縣來回。

在蓨縣,李老夫人,還有李奼都在擔心着。

雖然李老夫人已經幫忙瞞住家人,但誰也不知道能瞞多久,伏子厚可不想這時候去湊熱鬧。

更關鍵的是,謝家已經派人送來消息,明日就能把人送到,伏子厚自然是不能離開。

“如此也好!”

崔禹哲聽到伏子厚的話,點點頭,倒也能理解伏子厚,只是有些可惜不能與子厚一起去……

崔禹哲正在惋惜不能與伏子厚一同去朝歌之時,突然注意到,一旁小妹的臉上,隱晦的閃過一抹失落。

聽聞伏子厚不去朝歌,小妹爲何失落?

暮然間,崔禹哲想到方纔小妹不自然的眼神,以及說出那般失禮的話,還有現在一閃而過的失落。

崔禹哲突然有一個念頭!

小妹……不會是喜歡上子厚了吧?

一想到這裡,還別說,崔禹哲還真越想越覺得有可能,畢竟昔日在自己昏迷時,在家族危難之間,是小妹最虛弱,最無依無靠的時候,是伏子厚出現在小妹面前。

連崔禹哲自己醒來後,都親眼見到過,李府所有士人、官員、將領,全都放棄解救清河縣。

也是伏子厚在所有人都放棄的時候,少年英雄般的拯救清河縣於危難之間,斬殺反賊大將徐晉鵬,擊潰反賊人馬。

這別說對於小妹而言,足夠畢生難忘,就是自己這輩子,都會記得在這一年的年關時,有一個少年親自率領囚徒,救下整個清河縣。

想起在李府的時候,小妹經常看着自己佩劍發呆!

彼時由於擔心伏子厚,自己並沒有多想,如今崔禹哲終於反應過來。

同時,這也讓崔禹哲很是擔心,若小妹真的喜歡伏子厚,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小妹可是崔氏出身,伏子厚就算少年英雄,但曾經其父行商的事情,也未必能讓族中所有人接受。

又會不會是自己多慮?小妹自小便心高氣傲,眼光無比挑剔,怎會看上出身很低的子厚,或許是自己多想也不一定。

崔禹哲努力安慰自己,但心卻始終放不下來。

“子厚!”

崔禹哲看向伏子厚,擡起手。

“在來之時,楊郡丞與伯父,已經爲子厚上書,將清河縣一事呈送洛陽朝堂,想必年後,子厚便會得到朝廷賞令!”

崔禹哲說到這裡,頓了頓。

“今日禹哲尚需與小妹趕到衛縣,便不多久留,等年後,禹哲再去蓨縣找子厚!”

崔禹哲說話間,緩緩起身。

“啊?兄長,我們不是說好……”

崔文瑾皺眉,疑惑的看向兄長,不是說好如果伏子厚在黎陽,他們便在黎陽住一晚。

但看着兄長的眼神,崔文瑾只能閉上嘴巴,不情不願的起身。

“那子厚在蓨縣靜候禹哲兄!”

伏子厚起身擡手說道。

看着崔禹哲的神情,伏子厚察覺到可能有什麼事,故而沒有挽留崔禹哲,與崔禹哲約定年後相見。

“告辭!子厚留步!”

崔禹哲在小妹不解的目光中,示意伏子厚不必相送。

對於崔禹哲而言,確認子厚平安就好,往後與伏子厚見面的機會還有很多。

但小妹的事情,必須先問清楚!

(本章完)

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32章 六女李奼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6章 出事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49章 大霧之下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5章 攻城!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63章 事情敗露!第85章 屠燁死!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7章 相送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95章 攻城!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95章 攻城!第16章 辭別第23章 親情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90章 人呢?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7章 相送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3章 親情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出事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86章 收降卒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
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32章 六女李奼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讀者!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6章 出事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04章 夜色下,出城的發現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126章 懷疑人生的突厥人。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49章 大霧之下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70章 拜訪溫家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95章 攻城!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15章 父親的囑託第63章 事情敗露!第85章 屠燁死!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17章 相送第24章 匡城的異常第36章 心有顧忌與懷疑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95章 攻城!第106章 山谷內的廝殺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21章 你說的,給突厥一個教訓!第88章 去取一份信心!第14章 村子的夜晚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95章 攻城!第16章 辭別第23章 親情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11章 路過的外祖母第90章 人呢?第33章 賢侄,你被騙了!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41章 伏瑞的震驚,清河變故。第17章 相送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3章 親情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7章 劉文靜的評價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49章 大霧之下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出事第116章 由北而來的援軍!(暫缺)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19章 離開前的提醒第25章 遇險與應對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28章 抵達蓨縣(求月票)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86章 收降卒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