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

而在成都南面的遂州境內。

漫天灑落的雨雪當中,曲折蜿蜒在山峽之間的嘉陵江,就像是一條靜臥冬眠的青灰色大蛇,將往昔咆哮奔涌的力量和氣勢都給收斂起來。

而在岸邊許多螻蟻一般光背赤腳踩在泥灘裡的縴夫,所緩緩拖曳着數艘江船逆流而上。而在不遠處被人掛念的眉州防禦使兼西川討擊使高仁厚,也正身披蓑衣戴着竹笠牽挽着坐騎,與大多數將士們一起跋涉在雨雪泥濘當中。

“還沒聯絡上楊副使麼。。”

半天之後,在州治方義城內停下來歇息的高仁厚對着一名部將道。

“屬下無能,稍騎隊自普州過安嶽、樂至各縣道上,都未能追到楊副使所部的蹤跡。。最後只在西向簡州境內時,才發現了些許掉隊的士卒”

這名渾身泥水的部將面有愧色道

“這麼說,他這是一心向往救成都去了。。比肩而戰又同袍多年,彼輩就是如此信不過我麼。。”

高仁厚卻是對着左右深嘆了口氣。

“那我輩又當何去何從呼。。楊副使可是以開道爲名,把軍中最爲健銳的兒郎都給帶走了。。”

一名神機營將不由面帶惶然和憂急道。

“我軍當然行程不變。。楊茂言想去行在救駕便由他去了。”

高仁厚卻是難得斷然橫眉道。

“繼續隨我趨馳梓潼的東川理所,取敵要害而攻其必救,成都方面的危局自然迎刃而解了。然後再整好以瑕的對付急於回師的東川叛軍,則全軍上下功名富貴唾手可得;卻不知諸位願以與我共勉戮力呼?”

在場十數名出自西川的黃頭軍、神機營將、成都突將乃至眉州、嘉州的團練使,各自面面向覦了幾個呼吸之後,才參差不齊的朗聲迴應道:

“唯以討擊馬首是瞻。。”

“願從富貴前程。。”

然而,此時此刻夜幕籠罩下的錦官城外郭內,隨着宵禁的吊斗和打更聲聲,已然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大多數士民百姓都躲在門戶緊閉的家中,惶然不安而又夜不能寐的等待着天明,以及自己可能遭遇的命運。

至於那些原本賓客如織而夜夜笙歌的花坊之中,同樣也是門庭冷落而行人絕跡;那些站在高樓上頤笑攬客的嬌娥們更是不見了蹤影,在燈火閃爍的門戶中偶然響起的絲竹聲,也聽起來充滿了某種哀怨和不祥的味道。

然而就在這一片黝黯當中,卻有人點着燈籠從這些靠近錦橋門附近的花坊裡陸續走出來,然後又星星點點的匯聚在一起。而隨風明滅不定的黯淡燈火,又映射出他們手中刀兵的片片反光。

就像是夜色下鱗光閃閃的長龍一般的,最終抵達了早已經被從內裡大開的錦橋門下。然後纔有人在黑暗中大聲喊道:“剷除奸賊,廊清君側,就在今朝了。。”

隨即這些齊聲呼喝,就變成了門樓上下和甬道內外短促而激烈的廝殺叫喊聲。而城外亦是隨着預先備好的照明手段逐一點燃起來,而火光明利的映照出成羣結隊,早已在一箭之外嚴陣以待的東川甲兵。

隨着門樓內愈演愈烈的動靜,而後這些甲兵從列中衝出許多手持大錘;鐵錐和鎖鏈的敢戰士。隨後就見他們越過了被填平的護城河,衝到密密銅釘的厚重城門下,奮力將鐵錐交錯錘擊進門板之中。

然後就有早已經準備好的牛馬,在響亮的鞭策之下奮力牽扯着鐵鏈的向着左右拉扯而去;這時候,內裡的頂門槓和橫栓也終於被人取下來了。

因此僅僅是片刻之後,大聲呼嘯咆哮的東川甲兵如同滾滾鐵流一般,在城頭上趕過來的守軍駭然欲絕的表情和倉促之下零星投墜的木石之下,衝殺進了成都城內。

——我是分割線——

而在風雪逐漸消停的江陵城中,正逢例行坐衙日的周淮安也在圖輿大廳裡,處理着不斷出現的日常事務和新情況。

“戶曹稟報,這一批自淮南輸入的新口,約有三千一百六十八人,其中壯丁一千又五十七人,年輕婦人一千五百六十五人,其餘皆爲孩童之屬。。”

“照例壯丁放到山南道新開闢的莊子裡去,再從中招募志願者前往渝州開拓住屯;婦人安排到各地後勤部門的工坊場地裡去,孩童按年齡分類進保育所和童子營。。”

“啓稟都督,在關內遷轉過來的這批人員之中,倒有小半數是各色長安叢林的僧人之屬。。”

“對比普通識字人員的便準照例處理好了,沒必要直接安排到各處寺院中去,先集中起來學習和觀察一段時間。。謹防有奸細和別有用心之人就好了。。”

“義信大師請求在襄州鹿門寺別設新的佛學院,以效法嶺內正本清源的泓化故事。”

“準了,不過傳我令下,凡禪宗,律宗、淨土、天台所屬,皆可擇選飽學之士羅列其中以爲分院。。除原有需要修繕、擴建的屋舍和場地之外,不準再置任何別產物業,不接受來自外部的供奉和禮拜,所有用度編列成冊再具體撥付。。。”

“潤州戍防區行船來報,本月月江東道境內,又有一百三十七名士子前來投奔了。。如今的幾處招待所已經人滿爲患了?請求擴建場所。。”

“準了,待遇依舊維持一菜一湯,六人人單鋪宿舍;反正抄沒的空宅尚有的是。但是每個月的招募名額要酌情縮減一些,以儘量製造出緊缺的錯覺來鼓勵競爭。。再輪流安排人回去現身說法。。”

周淮安隨即批示道。

“還要把他們儘量打散分開來安置,避免扎堆在一起抱團生事。另外多給聯繫一些文筆類的零工做,定期再組織起來拉出去參觀和現場教育,不要讓人閒着有機會胡思亂想。。”

說到這裡周淮安不有噓了一口氣,卻是想起了後世史學界中一直亦有種說法或是猜測;

便是中晚唐到五代十國的戰亂,其實也是那些不肯退出歷史舞臺的世家門閥政治集團,與不斷涌現出來的新興寒門庶族士人羣體的長期博弈和對抗、拉鋸。

因此,在中唐以來的藩鎮割據在內許多大事件和變亂背後,其實一直有着廣大長期不得志寒門庶族背景的士人,從始至終作爲其中潛在的推動力和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

或者說,這是他們這些隨着社會進步,人口基數和剩餘資源增多而新興起的中下層士人,對於天然把持和壟斷了上升通道和進身途徑的門閥氏族,一種本能和自發的反彈;

畢竟,當氏族志裡的高門大姓逐漸把持和壟斷了中樞的政治資源之後,他們也就只能投到地方割據的藩鎮勢力中去求取前程了。

而當這種上下流動的途徑被徹底淤塞和堵死之後,原本層出不窮旋起旋滅的農民起義和盲目性的騷動,也就得到了大量文人士子的加入,而開始在目標和訴求上發生脫胎換骨式的蛻變。

而隨着這些農民起義逐漸摧毀和撕破了,朝廷大義和權威所能維繫的最後一點遮羞布後,那些深受名分大義框架約束下的藩鎮們,也自然失去了最後一些可以約束的枷鎖和限制,而正式進入到五代十國草頭爭王的亂戰中。

也許這對大多數百姓和士兵來說,這是一個持續噩夢一般令人掙扎不止的痛苦時代;對那些高門甲第也是從高高雲端不斷墜入泥塵,而崩解離析、粉身碎骨的絕望終末。

但是對於那些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就被世家大族給壓制日久的衆多寒門庶族士子,以及站在臺面上而同樣出身卑賤的武人們,卻是一場打破枷鎖而盡情飛揚和放縱上下限的狂歡盛宴時代。

畢竟,自從上古時代到現今的生產力和社會生活模式,已經不知道已經進步和發展了多少;但是脫胎於落後舊時代的世家門第,以及他們所把持的政治資源和上升途徑,卻是頑強的不肯退出歷史舞臺;而讓位給新興而且地主士大夫的階層。

所以就有了五代十國的綿連分裂與亂世,來不斷往復的滌盪和摧毀舊事物存在根基,而又在矇昧和茫然之間探索、嘗試出,更加合適的社會階層和更具優勢的政治體系來;

於是最終在名爲“天下思定、海內歸一”的無數人的苦難與眼淚之中,就催生了“士大夫與皇帝公天下”的大宋這個矯枉過甚有先天不足、後天更積弱的畸形兒。

而現在,周淮安就要以一己之力站在這個還未完全成型的歷史潮流/車輪面前,按住名爲天下大勢的未來命之運後頸皮,而將其偏轉到另一條嶄新而更加崎嶇的道路上去。

好在他現在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有着一片廣闊而充滿際遇與可能性的地盤和人口,衆多追隨者組成的新式軍隊,和全新教育體系培養起來的各級官吏,所構成的政權基本盤。

而周淮安既然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長遠目標和實現的步驟預期,同樣也要圍繞着已經初步可以自洽的核心理念,而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拓展,以保持思想領域上的同步勝利和領先優勢所在。

所以,這些意外被太平誓願給吸引來的士子,可謂是有一個算一個都要想辦法給留住了;只要能夠留下來,太平軍就有的是手段和時間,將這些抱着不同訴求和理想的知識分子,給逐漸扭轉和改造過來。

時間過得總是飛快,當週淮安前呼後擁的走出都督府來的時候,卻見到門房裡已經站了好些等候的女衛,心中不由的恍然起來。

原來今天下午是和藥兒相約去看新劇演出的日子。

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十七章,迴歸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
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十七章,迴歸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