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

“主公,這是陳武送來的急報,劉威已經率軍攻下了南皮,大軍兵鋒越過滄州府城,如今滄州境內的大小世家幾乎是被一掃而空,屍橫遍野。”急匆匆的線報幾乎是一刻不停送到了薛洋手中,但是實際上還是已經晚了。

“這是打算利用世家積攢下來的財富來彌補自身所需,維持齊軍的消耗了。”李振看完這份數百字的線報之後倒吸一口涼氣苦笑道:“如此一來,短期內,齊軍必然戰力大增,糧草器械供應充足,陸翊在燕北只怕困難了。”

“倒也不一定,楊行愍此舉雖然掃平了世家,但是卻埋下了禍根,一舉得罪完世家和寒門百姓之後,他在山東已經是天怒人怨,齊王府的根基至此徹底喪失殆盡,我看這是距離覆滅不遠了。”袁襲冷然搖頭道:“如此做派,是自毀前程,主公,應當立即讓陳武組織人手,趁齊軍主力往北開進之時,鼓動山東百姓反對楊行愍,將其視線牢牢地拖在內部,而無力應對外界的變故。同時,暗中找尋盧家這樣的心向我金陵的百姓人手,徹底和楊行愍分割。”

袁襲的這個是絕戶計,但是此時卻也是最合適的策略,這個時候,伴隨着滄州暴行傳遍整個山東之際,百姓惶恐不安,世家大族猶如風中柳絮,朝不保夕之時,甚至於不需要任何舉措,光憑金陵這邊的一句話就足以安定人心,讓山東的天在這個時候徹底改變。

“傳令陳武,要策動百姓持續反對楊行愍,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唐聖公幫忙。”僅僅只是沉吟半晌,薛洋立即朝着沈勇道:“其次,對於盧家這樣的世家,可以向他們表示,金陵可以保證他們的人身和家族傳承安全,只要他們能夠反對楊行愍。最後,既然山東百姓發生大規模外逃,那就設法讓他們去燕北,那地方地廣人稀,需要大量的百姓在戰後參與重建,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鞏固燕北,發展燕北的準備,將來,那裡就是我們出擊幽北草原的橋頭堡,必須徹底穩固下來。”

薛洋的話基本上就代表瞭如今金陵方面對於山東士族的全部迴應了,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這幾乎沒有任何的吸引力,比起其他諸侯大多數時候都需要依靠世家豪門來維持地方穩定,已經全片鋪開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政績的江南,對於世家大族本身就沒多大的需求,而且商貿繁榮後的江東,世家大族的存在實際上已經是阻礙了這種發展,新晉的豪門幾乎無一例外全都不是世家背景的情況下,往日裡是沒有世家願意來江南的。

但是架不住的是,此時一旦楊行愍的舉措得不到遏制的話,那麼山東世家勢必會陷入徹底的覆滅的境地。這種時候,朱全忠是不可能出手庇護的,在天策軍全面進攻隨時可能出現在徐州的情況下,和楊行愍保持一致這是宣武軍唯一的機會。所以金陵,在這個時候就成了山東世家乃至於整個中原士族最後的希望所在。也唯有天策軍強大的武力,在這個時候才能夠爲他們提供一個可靠的庇護之所。

而伴隨着薛洋的這道命令傳到山東陳武的手中,整個山東大地在這個時候更是激流涌蕩,無數驚慌的百姓在暗衛的出動之下,迅速往北而去,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是些窮苦百姓,在進入幽州地界之後,迅速被安置到幽都附近,在王鎔調集的官員協助之下,迅速安定下來。

而朝着其他方向逃亡的人,十三司也沒有去管,但是這股風聲卻在一瞬間被傳的到處都是,雖然帳前都聯合齊軍各部兵馬沿途設卡攔截,但是暗衛出手之後,卻帶着百姓在各式各樣的縫隙和小道上穿梭,短時間內,直接造成了山東大規模的人口外流。

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口基本上就代表着各諸侯的戰力體現,在這個時候出現人口外流,將不可避免的削弱齊王府的實力,並且還會出現一連串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

這種情況之下,朱全忠雖然接到了楊行愍的傳訊,但是卻暗中不置可否,甚至於隨後讓鄭璠暗中出動人手,幫助這些百姓進入中原宣武軍的地盤落戶。

此舉,對於楊行愍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燕北苦寒,所以只有底層百姓和北部滄州附近的人口才會前去,但是中原和山東的道路四通八達,根本就防不勝防,而且中原世家和山東這邊向來都是一體,在他們出動接應之下,以至於大部分殘存的世家在楊行愍還沒動手之前,就迅速拖家帶口直接逃進了中原。

可以說,楊行愍在滄州的舉動雖然讓齊軍放開了手腳,手中靠着繳獲查抄的物資迅速得到了充足的供應,但是帶來的後果卻是極其嚴重的,如袁襲所言,直接動搖了齊王府的根基。加上此前迫害唐聖公,導致寒門對其失去了信心之後,如今沒有了世家的支持,齊王府在山東徹底失去了最後的依靠,變成了空中樓閣。

而且比起其他諸侯,楊行愍和李克用的處境較爲類似,手下武將衆多,支撐起了本身的戰力,但是文臣稀少,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民政這一塊始終無人接手。之前搞了個稷下學宮,想要藉此機會,促使寒門和世家子弟進入齊王府的文官序列,但是如今卻成了一地雞毛。在大量百姓逃亡之後,被戴友歸的高壓政策所籠罩之後,山東更是徹徹底底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如今齊軍強勢,而且避開了和天策軍的一線接觸,可以憑藉着手中大軍的戰力維持統治,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要齊軍在戰場上出現大規模的敗績,那麼將不可避免的影響後方,從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而這一點,身在燕北的陸翊在得到陳武送來的山東境內的所有線報彙總之後,早已經是洞若觀火,所以在隨後,不僅僅在第一衛設伏的基礎上,將騎兵調了過來,而且針對如今劉威的北上態勢,精心部署了一個口袋陣,就等着對方一頭鑽進來。

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九百七十五章 眉縣大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
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九百七十五章 眉縣大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