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們需要一個數學好手
杜克大學,
奧利弗神色沮喪的來到老師辦公室。
“這都過去多長時間了,你的論文還沒寫出來?”
布萊恩特火大的興師問罪,“你該不會還在玩你那該死的遊戲吧?”
“奧利弗,精神點。”
“沒有,我這些天都在認真寫論文,我發誓,布萊恩特。”
奧利弗趕緊說到,“只是有個關鍵問題還沒突破,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的論文才能發出來。”
“你不是說有了那篇論文,你能輕鬆寫出來嗎?”
布萊恩特一陣火大,他現在有些懷疑奧利弗是不是個蠢貨了。
他這麼做也是需要冒一定風險的,如果是爲了一個蠢貨,那可不值得。
“事實的確如此。”
奧利弗點頭,“可問題也在這兒,他論文還沒發表,我要怎麼引用呢?”
“偶,該死的!”
布萊恩特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生氣模樣,“你就不會直接抄嗎?”
“你都說了,他還沒發表,既然如此,那就是你的!”
“聽我說,奧利弗,最近有個大項目正在等着我們去做,而這篇論文就是你的敲門磚。”
“我現在沒那麼多精力去管這件事,你明天下班前給我把論文投出去,否則,接下來的項目就沒你什麼事了,要怎麼做,你自己想清楚。”
“好了,現在請出去吧。”
……
羊城,王啓明風塵僕僕的從白雲機場走出來,打車去往中山大學,這次閉幕式有大佬講話,他準備去混個臉熟。
緊趕慢趕,終於是在閉幕式之前到達了會場。
“你可真夠忙的啊,我還以爲你不來了呢。”
剛走進會場,雙旦大學數學院應用數學系主任沈建峰就調侃到。
“有點事耽擱了。”
王啓明心情不錯的回答道。
“什麼事能比聽邱老發言更重要?”
沈建峰好奇心大起,目光灼灼的看向王啓明,從王啓明的心情他也能判斷出,王啓明說的,必定是好事。
王啓明卻擺擺手,“不重要,小事兒。”
沈建峰纔不會相信王啓明的鬼話,幽幽說道,“你們江城大學數學院最近動作不少啊!”
“又是朗蘭茲綱領證明,又是引進數論人才的,這是準備直追清北了?”
“等等,朗蘭茲綱領證明我知道,引進數論人才是什麼意思?”
王啓明有些摸不着頭腦。
因爲邱成梧跟田陽的朋友圈事件,現在華夏數學圈基本都知道了這件事。
可數論人才是什麼鬼?
他這些天爲袁新毅的事情上下奔走,根本沒功夫搞其他的事情,哪裡去引進什麼數論人才?
“你小子不去幹特務工作可惜了,這保密工作做得,當真是滴水不漏。”
“人家都以江城大學爲單位發表論文了,這有什麼好隱瞞的?”
沈建峰嘖嘖說道,兩人不僅是發小,還是同學,當年也是一起去 MIT留學的,他鄉遇故知,這種關係都瞞,真是讓人寒心啊。
“什麼論文?”王啓明真的很無辜。
“《三次丟番圖方程的一種特殊解法》,《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陳輝。”
沈建峰沒想到都到這個時候了,王啓明還跟他裝,索性直接丟出這幾個關鍵詞。
“陳輝?”
王啓明瞪大眼睛,《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是什麼級別的期刊他當然清楚。
因爲沈建峰說的是英文全稱,讓他能夠區別這是波恩大學的雜誌,而不是國內同名的水刊。
據他所知,江城大學整個數學院,叫陳輝的,似乎只有那個小傢伙吧?
至少,碩士以上的沒有叫這個名字的。
而如果這篇論文是本科生髮的,那麼是那個小傢伙反而更容易讓人接受一點。
即便如此,他也是充滿了震撼。
以至於他依舊有些不相信的登錄了《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官網,找到了陳輝那篇論文,研讀起來。
燕北大學研討會的事情他知道,那次的成果至少能出一篇一區 SCI,但在他看來,那應該是在袁新毅的指導下出的成果,以袁新毅的水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怎麼轉眼陳輝就發了一篇數論相關的文章,丟番圖,袁新毅可不擅長這玩意兒。
即便擅長,這發文章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點。
想到簽約時那個小傢伙口出的狂言,王啓明忽然覺得,那小傢伙怕不是很快就要發四大了。
雖然他當時就覺得陳輝能做到,但從來沒想過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他忽然覺得,自己今天迎接陳輝的儀式是不是不夠隆重?
“所以你真不知情?”
沈建峰跟王啓明很熟悉,他自然看懂了王啓明的驚訝。
王啓明這纔回過神來,喜悅一點點涌上心頭,他彷彿已經看到了一顆冉冉升起的參天大樹,未來能庇護江城大學數學院的參天大樹。
而這棵樹,是他找來的!
“這個陳輝可不是什麼老師。”
王啓明心情大好的說道,“田老跟新毅爭的那個學生你知道吧?他就叫陳輝!”
“是他?!”
沈建峰嘴巴微張。
呆愣了一會兒後才說道,“怪不得連田老都動心了。”
“你個老賊還真是好運!”
冉鵬坐在報告廳後排,看着前方說說笑笑的王啓明和沈建峰,一時心情複雜。 CMO滿分金牌,IMO滿分金牌,一區SCI論文……
短短几個月時間,這個小傢伙就已經成長到了這個地步,甚至都讓他忘了,他剛開始看中這個小傢伙時,他纔剛剛拿到省賽第一名。
可惜,來得早也沒用。
陳輝選擇江城大學的事情他自然早就知道了,招生辦也給他甩出了陳輝接受蓉城電視臺的採訪。
他當然知道這不過是招生辦糊弄他的藉口,但他無話可說,歸根結底,還是他自己對這件事不上心,如果他花更多精力督辦這件事,招生辦那些傢伙就算再找藉口,最後也不至於是這樣的結局。
不過能夠成爲一位未來菲爾茲獎得主的學生,對那個小傢伙來說也是好事,冉鵬有些遺憾,卻也沒有要爭奪的心思,反而祝福那個小傢伙,希望那個小傢伙能給華夏數學界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吧!
……
江城大學,
理論一班從墊底到排名第一的逆襲一時間成了數學院軍訓期間最大的談資,對於那三個從IMO回來的天才選手,大家都充滿了好奇,可惜那三人並沒有在入學後加入軍訓,大家依舊沒能見到他們。
這也讓一些人對三人嗤之以鼻,成績好就能有特權,爲所欲爲了?
可惜這些抱怨根本沒人在乎,陳輝將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對拓撲-數論標準模型的建立上。
雖然他已經抓住了那一絲靈感,但接下來仍然有許多的工作需要完善,許多細節需要填充,比如構建拓撲序、搭建統一對稱性框架……
這個成果無疑是突破性的,自然不可能輕輕鬆鬆的就搞定。
圖書館中,剛剛完成物理量-模形式映射部分證明的陳輝伸了個懶腰,打開手機看了看時間,已經快九點,是時候去學校門口跟同學們匯合了。
又經過了一週多時間的軍訓,這些剛入大學的稚嫩小傢伙們已經徹底變成了黝黑粗糙的真正大學生,理論一班的班費也早已到賬,尹浩迫不急的的組織起聯誼的事情。
還別說,他的這位室友也不是等閒之輩,竟然真讓他找到了一個外國語班級聯誼,這也讓他在理論一班的地位頓時上升到了堪比陳輝的高度,可以說是一呼百應了。
這樣的活動陳輝原本是不準備參加的,但尹浩軟磨硬泡,說什麼如果他這個贏取班費的最大功臣都不去,那他們這次聚會也就沒有必要了。
最終陳輝還是同意了,吃一頓飯而已,耽擱不了多長時間。
集合時間是九點,六點起牀的陳輝先來圖書館學習了一會兒。
不過,剛打開手機,陳輝就看到了老師發來的微信。
“我得先去一趟老師辦公室,你們先過去,待會兒給我發個定位,我直接過去,你給尹浩說一下。”
陳輝對旁邊的李澤翰和陳靈兒說了一句,背上書包就往袁新毅辦公室走去,去參加同學聚會和老師招呼,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若是事情比較重要,迫不得已鴿了這場聚會也是沒什麼好猶豫的。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去到老師的辦公室。
十幾分鍾後,騎着電瓶車的陳輝就來到了櫻頂,老師的辦公室外。
是的,入學第二天,他就花了兩千多買了這輛小牛電瓶車。
只能說有錢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消費觀,如果是幾個月前,陳輝根本無法想象自己會花這麼多錢去買一輛交通工具,那個時候他應該會覺得跑步也是不錯的選擇,還能鍛鍊身體,提升體育熟練度。
不過現在,他買了這輛電瓶車,竟然感覺還挺好用的。
收起亂七八糟的念頭,陳輝敲門走進辦公室。
“來了。”
坐在辦公桌後面的袁新毅擡起頭來,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對陳輝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恭喜,剛入學就有一篇一區SCI,感覺如何?”
袁新毅這些天過得也並沒有那麼春風得意,他需要關注論文的審覈情況,與編輯交流,這無疑是費心費力的事情,同時跟老師的糟糕關係也讓他有些精疲力盡,這件事終歸是他理虧。
“老師,你還好吧。”
陳輝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只是看到袁新毅憔悴的面容,有些納悶,還以爲是上次的突破又有了什麼新的變故。
“我好得很!”
“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知道了,到時候,你的名字也會出現在上面。”
袁新毅也不準備跟陳輝解釋這些事情,他不想將陳輝牽扯進來,這些事情是對天才精力的浪費。
等他拿到菲爾茲獎後,他相信自己也有實力能夠庇護陳輝不受這些亂七八糟事情的影響。
“不過我今天叫你過來可不是爲了這件事。”
袁新毅總算是恢復了些精神,臉上笑容變得自然了許多,“你的泛函分析學得怎麼樣?”
“應該還行吧。”
陳輝保持着華夏人一以貫之的謙虛,但他已經大概預料到可能的事情,於是也沒有過於謙虛。
袁新毅能夠讀懂這種謙虛,笑着說道,“最近物院肖蒙教授那邊有個凝聚態物理的項目,現在遇到了點困難,需要擅長泛函分析的數學好手去幫忙,他找到我,我推薦了你。”
數學向來都是科學研究強有力的工具,數學物理不分家,很多物理公式,只要數學基礎過關,都是可以自行推導出來的。
物理實驗很多時候也需要用到數學,也並不是所有的物理科研工作者都有紮實的數學功底,術業有專攻,合理的分工本就是效率最大化的選擇,所以物理學院跟數學院的合作本就很多。
“什麼時候去報道?”
陳輝有些振奮的問到,他的物理熟練度同樣提升到了3級,正好參與到項目中練練手。
“不着急,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他們這種項目,一兩年做完都算是速度快的了,三五年也都很正常,你明天去肖蒙教授實驗室報道,先了解一下,慢慢來。”
“我先給你發一些資料,你回去大概瞭解一下。”
袁新毅笑着說道,彷彿在陳輝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旋即他揮了揮手,說道,“好了,去忙你自己的吧。”
“哦,對了,那天在研討會上的問題,有思路了嗎?”
臨走時,袁新毅順便問了一句。
“嗯,已經有些思路了。”
陳輝點頭回答到。
“哦?!”
袁新毅很是驚訝,這纔過去多久?
“很好!”
“肖蒙教授那邊的事情雖然也很重要,但還是以自己的事情爲主,如果你沒時間,我可以協調其他人去幫忙。”
袁新毅對陳輝的工作很是重視,他明白,找到一些線索,跟最後那個終極答案之間的差距猶如天壤之別,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鑽研才能做到。
陳輝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思路,已經出乎他的預料了。
這個時候,陳輝的時間是寶貴的。
“不用,我可以協調好時間。”最近正在惡補物理學知識的陳輝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他還正準備試試實驗對物理學熟練度提升的效果,知識一直沒有機會,如今機會來了,自然沒有拒之門外的理由。
“好吧。”袁新毅點頭,不置可否,他也很期待陳輝在科研上的表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