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才大一,就開始申請四青了?
“老袁,喜事,大喜事!”
“哈哈哈!”
江城大學數學院,王啓明紅光滿面的走進袁新毅辦公室,爽朗的聲音傳出了十萬八千里。
“又是什麼喜事?”
袁新毅不知所以,看了眼自己郵箱,並沒有發現數學年刊的收錄郵件。
“還得是你啊!”
“這眼光就是毒!”
王啓明抓起旁邊茶几上的茶杯,噸噸噸的灌了一杯茶,有些狐疑的問道,“你還不知道?”
“陳輝發數學年刊了啊!”
“數學年刊?”
隨後進入數學年刊官網,果然在最新一期中找到了陳輝發表的那篇論文。
袁新毅有些恍惚,這些天他忙着改論文,並沒有太關注數學年刊,沒想到自己的論文還沒刊登,學生的論文反倒是先上了數學年刊。
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論文事關重大,並且複雜度也不是陳輝的論文能比的,自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驗證。
“這小子,竟然真的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袁新毅心中的震撼絲毫不比王啓明小,距離在燕大的研討會纔過去多久?
不到四個月!
雖然知道數學年刊既然刊錄,論文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但袁新毅還是點開論文,認真研讀起來。
“哎……”
王啓明一陣無語,他原本是想來跟袁新毅分享喜悅的,但現在,顯然是沒戲了。
他也不着惱,邁步回到自己辦公室,聯繫上江城大學宣傳部門,這種好事,自然要大宣特宣。
當然,他也沒忘了陳輝的五十萬獎勵,他必須儘快落實!
這樣的人才,可不能因爲這些細節寒了對方的心,若是能夠把陳輝留在江城大學,說不得,以後江城大學數學系能夠成長爲比肩燕北清華的存在。
……
清華大學,
雲偉邁步走進邱成梧辦公室。
“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兒?”
邱成梧笑着問道,看到雲偉過來,他還是很開心的,不過他知道雲偉最近在攻克一個很有難度的課題,他最近也沒有去打擾雲偉。
他當然明白,眼看着自己同學做出了那等成果,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雲偉身上的壓力自然不小。
“研究陷入了瓶頸,過來找邱老聊聊天。”
雲偉說着,輕車熟路的來到茶几前,開始泡茶。
邱成梧也從辦公桌後起身,來到茶几旁的沙發上坐下,“不妨說來聽聽?”
“我也還沒想清楚,說不出來。”
雲偉苦笑,“今天只是想找邱老喝茶,今天我們不談學術。”
邱成梧笑而不語,過了片刻後接過雲偉遞過來的茶,幽幽說道,“你跟着我喝了這麼幾年茶,可知道茶道有三境?”
“一曰擇茶,二曰烹泉,三曰品韻。
數學亦如是——擇題如辨新茶,需嗅其香、觀其色,方知是否蘊藏天地真味;烹泉若推導演算,火候急則苦澀,緩則寡淡,唯心手相應,方得清澈回甘;至若品韻,恰似參透定理後的豁然開朗,須忘卻技巧桎梏,於至簡中見至繁,於必然中悟偶然。”
他輕叩茶盞,續道,“世人多羨數學之精妙,卻不知其根基在‘笨功夫’。昔年我解卡拉比-丘流形之謎,如茶農守山十年,晨昏察雲霧,寒暑測土性,終見峰迴路轉。
數學非空中樓閣,需紮根於文化厚土——讀《史記》知抉擇之重,誦《楚辭》養浩然之氣,方能在抽象迷宮中辨明方向,切莫困於公式牢籠,當如茶道‘和靜怡真’,以謙卑之心對話自然,以通才之眼貫通文理,則真知自現。”
“看那竹節,空心而韌,數學之道亦在此——虛懷若谷,方能納萬物之變;外直中空,方不墮窠臼,若能以茶人之心治學,十年磨一劍,他日必成大器。”
雲偉苦笑。
他當然明白邱老這番話是什麼意思,無非是告訴他,不要着急,數學也需要積累,只要他靜下心來,好好做研究,他日必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來。
道理他都懂,可真到了他的位置,他做不到啊。
邱成梧看懂了雲偉的苦笑,於是不再多勸,只是笑着說道,“最新一期數學年刊看了嗎?”
“沒有。”
雲偉不知道邱老爲什麼會有這樣一問。
“上面有一篇論文很有意思,你可以看一看。”
邱成梧說着放下茶杯,從沙發上起身,去到辦公桌前,拿起一疊A4紙,遞給雲偉。
《數論幾何化:對稱性物理的朗蘭茲實現與拓撲物質新範式》,作者,陳輝!
雲偉身形一震,“那小傢伙真的將那些問題解決了?”
他也曾思考過那些問題,否則他也不可能那麼快的指出問題所在,但他也知道那些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他也有自己的課題需要鑽研。
但沒想到,那個小傢伙竟然只用了四個月就真的做出來了!
雲偉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哪怕自己經常被人稱爲天才,但有時候看到某些人,依舊會產生無力感。
他纔多少歲啊?
十六?
十七?
……
數學新星閃耀:《數學年刊》收錄我校陳輝同學研究成果!
當江城大學官號在各大平臺發佈這條喜訊,註定將會在網絡上引起滔天巨浪。
“WTF?是我眼花了嗎?這不才剛在討論一區SCI的抄襲問題嗎?怎麼轉眼就發數學年刊了?我這是穿越了還是失憶了?總感覺少看了一集……”
“+1,我也……”
“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可能這就是大佬吧!”
“現在不會還有人認爲陳大神是抄襲吧?老子數學年刊都能發,還稀罕你一篇一區SCI?”
“那些說陳大神抄襲的,站出來,道歉!”
“說不定也是抄襲的呢?”
“……老子真的無語。”
“博士生欲哭無淚,我真的好想要一篇論文,陳大神保佑我!”
“碩士生嫉妒得質壁分離……”
“本科生,本科生表示,阿巴阿巴……”
原本抄襲之爭的熱度已經快要降下去了,經此一事,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數學年刊的分量,哪怕是很多圈外人,也都聽說過。
這甚至比拿到奧運金牌還難,奧運金牌選手華夏有不少,但能發數學年刊的,卻是屈指可數。
與此同時,外網同樣議論紛紛,
“好傢伙,這是真大神!” “這下子鐵證如山了吧,連數學年刊都能發,會是抄襲?”
“怎麼就鐵證如山了?這也只能證明他沒有抄襲,也沒法說就是奧利弗抄襲的他吧。”
雖然依舊有執迷不悟者,但即便是在外網,陳輝也因爲這篇論文風評逆轉。
米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就這樣吧,奧利弗,到時候你跟我一起去報告會,以我們的成果,也不會有人質疑你,這件事就到此爲止吧。”
布萊恩特看着網上的評論,輕嘆一聲,“我承認,這件事是我做錯了,誰能想到,那個小傢伙竟然成長得這麼快。”
奧利弗也放下手機,眼神迷茫。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天才,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在教研室玩遊戲,因爲他知道,即便他將大多數時間花費在遊戲上,他依舊能做得比大多數人好。
直到那篇論文的出現。
要說他一點都不埋怨老師,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過想到即將召開的歐洲數學學會會議,奧利弗也只能輕吐出一口氣,以他們彙報的成果,只會比陳輝這篇數學年刊論文更加轟動,到時候,至少,不會有人懷疑他抄襲。
正如老師所說,這件事就到此爲止。
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
背上書包,走出圖書館,慢步往食堂走去,十月下旬的江城氣溫已經溫和了許多,陳輝也不再處處依賴小電驢,而是恢復了高中的作息,開始恢復跑步。
對於接下來的學習研究,他已經有了初步計劃。
他準備先證明楊-米爾斯方程的存在性,這也是一切的基礎,只有證明了存在性問題,其他基於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才能不再是空中樓閣,無根浮萍。
證明存在性問題後,再着手解決質量間隙的問題。
當然,目前爲止,陳輝還沒什麼頭緒。
陳輝也不着急,整個數學物理學界幾十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他要是一下子就有頭緒了,那反倒不正常,大概率是錯誤的頭緒。
看着緩慢增長的熟練度,他知道,自己遲早能解決這個問題!
梅園食堂是離圖書館最近的食堂,菜品也極爲豐富,學生還可以享受七折優惠,是陳輝很喜歡的一個食堂。
選了一葷一素兩個自選菜,來到自動識別結賬口,拿出手機買單,纔看到有幾個未接來電,幾條消息,平時他手機都是免打擾模式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有急事自然會奪命連環call,衝破免打擾的限制。
端着餐盤找了個位置坐下,
電話是蓉城二中校長趙德峰打來的,陳輝回撥了過去。
電話只響了一聲就接通,趙德峰語無倫次的聲音響起,“喂,小輝,你發了一篇《數學年刊》?”
“嗯。”
陳輝點頭。
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趙德峰有些顫抖的聲音才傳過來,“我就知道你會有出息的!”
“小輝,你要好好學習啊!”
“爲國爭光!”
“二中以你爲榮!”
“家裡的事情你放心,你叔叔嬸嬸在二中沒人能動得了他們!”
陳輝有些好笑,不知道校長在說些什麼,但也明白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校長放心,我會好好學習的!” ¸ t tkan¸ CΟ
“那就好,那就好!”
趙德峰喃喃自語兩句,然後才恍然說道,“那不打擾你學習了,我先掛了,有空回母校看看,二中隨時歡迎你回來!”
說完趙德峰當真掛了電話,一副生怕打擾了陳輝的模樣。
陳輝嘴角含笑,對於這些曾經幫助過他的長者,他還是很有感情的,能夠讓他們感到驕傲,這樣的感覺,很好!
掛了電話,點開消息,
是老師袁新毅發來的,讓他有空去趟辦公室。
陳輝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吃了飯,將吃得乾乾淨淨的餐盤帶到餐盤迴收處放下,這才揹着書包網櫻頂的數學院走去。
“不聲不響的幹大事啊!”
袁新毅看着走進辦公室的陳輝,臉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菲獎級別的論文即將發表,收的學生又如此爭氣,如今的他一掃之前的陰霾,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了。
“怎麼樣,下一步準備研究什麼?”
這纔是他叫陳輝過來的目的,他覺得自己現在能教陳輝的,已經不多了,但幫助陳輝尋找研究方向,分析當前數學前沿局勢,他還是足以勝任的。
當然,他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陳輝。
“楊-米爾斯方程!”
陳輝的回答讓袁新毅笑容僵在臉上。
過了好半晌,袁新毅才試探性的問道,“要不,你再考慮考慮?”
“反飯咬一口一口的吃,或許你可以先繼續研究凝聚態物理,或者量子力學,過個幾年,再去研究那個命題。”
陳輝沉思片刻,搖了搖頭,“我感覺時機已經到了,現在或許是研究這個問題最好的時候!”
他當真有這種感覺,這種冥冥之中的直覺很奇妙,卻又實實在在的存在。
袁新毅沒有再多說,天才的世界真的不好說,他雖然對自己在數學上的積累有自信,卻也相信陳輝自己的選擇,千萬不要仗着自己多活了幾年的經驗,就隨意指導天才,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會太好。
他曾看過一個神童,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卻在父母的瞎指導下,成了擺爛的啃老族,用他的話說,“既然你們想安排我的人生,那我就把我的人生全部交給你們。”
袁新毅沒有自大到那種程度,所以即便他不是很贊同陳輝這個選擇,但在陳輝做出決定後,他也並沒有阻止。
或許陳輝真的能解決這個問題,但他也已經見過太多驚才絕豔之輩,前赴後繼的跳入名爲“千禧年難題”的大坑中,一蹶不振。
有的人後續只是虛度幾年時光,有的人卻是將自己的一生都搭在了上面。
希望陳輝能不同吧。
“正好,這裡有一張申請表,你可以把你想要研究的課題申請個項目,應該能有兩百萬左右的經費。”
袁新毅說着拿出一張申請表遞給陳輝,“當然,想要申請下來,你必須得有大致的規劃,至少,得讓審覈者相信,你能完成這個課題,或者說,讓他們看到你有完成這個課題的希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表!
接過申請表,看到上面的題目,陳輝瞳孔微縮,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國家四青人才中的優青!
優青是國內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的“黃金門檻”,其申請難度與學術地位高度匹配。
成功入選不僅意味着科研能力的認可,更意味着資源、機遇與學術影響力的全面提升,隨着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持續重視,優青的競爭將愈發激烈,對成果質量與創新性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
申請優青成功後,不僅能夠拿到200萬科研經費,更標誌着走入青年學者中的精英層,也是晉升教授、組件團隊的關鍵!
學校裡很多教授擠破腦袋也只能竹籃打水一場空,他一個大一學生,就開始申請優青了?
這,能行嗎?
陳輝擡頭看向袁新毅,“我能申請?”
袁新毅再次笑了,“你以爲《數學年刊》是誰都能發的?”
“如果你不能,那些現在佔着位置的,幾個敢坐得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