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

月亦如期會,清輝逗此宵。

香聲啼玉鳳,花頰印紅潮。

既擘阮咸阮,還吹簫史蕭。

憐君魂是水,**不堪招。

夜色下的秦淮河上畫舫如流,阮大鋮站在其中一艘的樓臺之上,舉杯向着光影迷離的河面,隨着他吟畢詩句,一曲幽深的洞簫也恰好停歇,餘韻尤在光影之中流轉。

李麗華放下洞簫,輕搖蓮步過去緊貼着阮大鋮,;先生果真是進士及第,片刻間便成詩一首,調笑起來也是文采風流,**不堪招,這時嫌棄奴家人老珠黃,想要新人換舊人了,可要奴家換顧眉來這畫舫?

阮大鋮一把摟住哈哈大笑,顧眉雖豔名冠絕秦淮,皆稱橫波仙子,但卻名不副實,仙便仙矣,怎比得麗華的風情萬種,‘香聲啼玉鳳,花頰印紅潮’,試問她顧眉有哪樣。

李麗華嫵媚一笑,用手撥弄着阮大鋮那一把大鬍子,言不由衷,想顧眉便想顧眉吧,先生有戲本就先給了顧眉,四處說她南曲第一,這冠絕秦淮的名聲多半是你給的。

阮大鋮由得李麗華撥弄鬍子,口中仍是否認道,顧眉名聲大了,眉樓水漲船高,多賺些銀子是你的,總歸你得了好不是,下次有了新戲排出來,仍是請橫波來先唱,卻非是老夫喜好顧眉。

李麗華懶懶的道,先生說的也是,未必人人皆好顧眉,那吳昌時今晚宴請先生,便跟奴家訂的雨眠樓,特意避開了眉樓,他若非不喜顧眉,又何須如此?

麗華觀人自有章法,但對這吳昌時卻有失偏頗了。

他可不像復社那些黃口小兒,非要圍着女子打轉。

復社數千社友之中,張溥最看重的便是這吳昌時,此人人情練達,又是個不要臉的貨色,張溥各處請託走動的勾當,都是讓吳昌時在辦。

他到處奔波圖的是什麼,爲了張溥麼?

恐怕不見得,他圖的是官場的前途,一心鑽營的人豈會沉迷風塵,在這種人眼中,即便顧眉、董小宛、李香君,跟尋常女子也無甚不同,避開眉樓不過是怕被複社其他人知道,談不上喜不喜顧眉。

李麗華放下鬍鬚,轉而摟住阮大鋮的脖子,;那先生不去專心謀劃復起,耽擱在奴家這風塵女子身上,可是無心仕途了?

阮大鋮哈哈大笑,在李麗華臉上輕輕一揪,;堂堂名動秦淮的李麗華,豈是風塵二字可蔽之,老夫與麗華相交,是以戲會友、以詩會友,道同而志合,入不入仕途,都是要與你知心的。

李麗華媚眼如絲的看向阮大鋮,;知心倒也罷了,但好像奴家與先生,不止以戲會友、以詩會友吧,是不是還有閨房會友?

這閨房之樂乃人倫之常,麗華風情萬種,老夫修爲不足,發乎於情,卻無法止乎於禮,只能自在隨心了。;阮大鋮一臉嚴肅,;再者與麗華閨房會友,老夫另有一層深意。

李麗華見狀好奇的道,;男女之事還能有何深意?

阮大鋮湊到李麗華耳邊,停頓片刻後道,;證實老夫不是閹黨。

李麗華噗呲一聲,放開阮大鋮捂着肚子大笑起來,好半晌起身笑吟吟的看着阮大鋮,;那日後若有人問起,奴家一定幫先生爲證。

阮大鋮嘿嘿笑着與李麗華打鬧片刻,才又沉吟道,;吳昌時來見我,或是授意於張溥,不外是朝中要對復社下手一事。

這吳昌時對張溥倒是忠心得緊。

對張溥忠心?若是張溥確實倒了,吳昌時必定是第一個落井下石的說起來以吳昌時的爲人,自己來見老夫也未可知。

李麗華思索着,伸手拿了阮大鋮手中的酒杯,自顧自的喝了一口,;先生倒不落井下石,但若是皇上打定心思要復社亡,先生又能幫得上什麼忙?

誰說皇上的心思便打定了,若是真打定了,張溥現今已在京師西市掉了腦袋,老夫又見吳昌時作甚?他此來便是要走老夫的路子,好明白皇上真正的心思,以定應對之策,正巧老夫也作此想。

李麗華眼神閃閃的看了阮大鋮片刻,口中戲謔的道,;那奴家便明白是要通過你找哪位了,先生還說不是閹黨。

東林乾的何等事兒?

阮大鋮喘口氣道,;這些事老夫還不能與你細說,說起他們老夫又有些來氣。;

李麗華細細看着阮大鋮的臉道,;先生既不忿清流所爲,何苦還要去討好復社?;

;復社是誰?;

李麗華不由一愣,阮大鋮不由嘿嘿一笑,放開李麗華,徑自走到畫舫紅欄邊,眼前河中畫舫交錯,絲竹中伴着輕柔的木槳划水聲,劃開的水紋交錯着,倒影的燈火在其中起伏幻動。

阮大鋮看着秦淮兩岸的樓榭有些出神,;復社裡麪人可多了,人多就不會是一條心思,並非人人都聽張溥的,想取而代之者也不是沒有,他們有人想攔着老夫復起,也有人想着靠老夫打點前路,所以誰都可以是復社,復社也都可以是誰。;

李麗華跟着走到阮大鋮身後,;復社中人自是佩服先生才華,但未必有用。便如你那阮家戲班,復社士子要看戲,你便巴巴將家班送去,周鍾等人看時撫掌歎服,觀畢仍是大罵先生有才無德。;

;讀書人中的白眼狼,罵老夫的人多了,老夫還怕他幾個黃口小兒不成。;阮大鋮緩口氣道,;跟那些人有所緩解便夠了,只要不妨老夫的事便好。老夫已在南京組建羣社,談兵論劍匯聚英豪,有故舊相幫,自有上達天聽之時。;

;英豪可是首推那位王貞吉將軍,;李麗珍偏着頭看向阮大鋮戲謔的道,;先生唱和給王貞吉那首詩,嘖嘖,實乃先生文才之大成,奴家尚記得其中幾句,‘黃巾白羽何紛紛,中原一掃欃槍氛。至尊麟閣許相待,努力努力王將軍’;

說畢李麗華掩嘴而笑,阮大鋮搖頭苦笑道,;麗華就不要取笑老夫了,偶有寫些隨意之作,不欲人知偏偏人盡皆知,尚能博佳人一笑也足矣。不過這倒讓老夫想起之前在桐城時舊事,寫的那首沙田大麥熟痛罵皁隸,便不巧被當皁隸的龐小友看到了,老夫亦如此時般難堪。;

李麗華斜斜的看着阮大鋮,;你當他龐小友,人家卻未必認你這老友。;

阮大鋮不以爲意道,;聽說我那位小友近日在南京遇到些麻煩。;

;南京內守備和南兵部都有人看上百順堂。;李麗華稍稍離開阮大鋮,捋了一下垂在眼前的髮絲,;這位龐守備一向是跟着復社的,上次分明仍在南京,你去見時卻說已回安慶,原是要避開你這閹黨。;

;畢竟是小友嘛,崇禎七年時他才十七,今年也不過十九罷了,這少年人天分高啊,乾的都是離奇事,不說那《女駙馬》傳唱南都,乃近年來梨園一時之盛,更有誰能想到兩年之間,他從一個皁隸幹到了安慶守備,帶着兵救援應天。有復社那個時報鼓吹,南京城裡誰都知道他,在皇上那裡都有了名聲,若要說入我羣社談兵論劍,比王貞吉自然是好了百倍。;阮大鋮嘆口氣,;只是這官場上的事,他多半是聽信了方以智、吳應箕之流的書生見解,與老夫多了生分。有些事原也怪不得他,管着安慶守備營的史可法、張國維都是東林,復社看來又系東林一脈,他便以爲復社的廟裡是真菩薩,也是常理。;

那蔣臣同是桐城的復社士子,也是少年人,他怎地便知私下與你交好?;

蔣臣是張溥提點的人,自然明白事理多些。官場不是涇渭分明,反倒是千河混流,幾人能分得明白彼此,龐小友出身皁隸,縣衙里胥隸自然無人指點,如今整日價往來的又是吳應箕、方以智、孫臨這等人,這些事有誰人跟他說,老夫原本也是想一路提點他的,然則他自家動錯了心思,他比起吳昌時來,便高下立分了。但老夫仍是看重他,這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此時船行至板橋,雨眠樓已在望,板橋一帶是秦淮河妓館最集中的地方,但各家都是臨水而建,各自有碼頭停靠畫舫,不必從路面過去,走水路過來避免了人多眼雜,又保證了私密性。

李麗華轉身整理一番道,;我與先生雖是知己,但生意的事歸生意,衙門裡面的人想要百順堂,你那小友名聲有些大,他們還沒清楚底細,只知道與復社有干連,也知道奴家在裡面有股,現下見覆社勢弱,便想讓奴家試探,最好一口吞了,奴家的份子還會多出來。你若來說項,奴家也做不得主,那龐小友留不留得住百順堂,還得看他是否走對廟門。

畫舫向左靠岸,阮大鋮清理了一下鬍子,;少年人沒人領路,多走些彎路也是歷練,日後的造化便看他的悟性了。

兩人下了樓臺,待畫舫停穩後登上碼頭,就是雨眠閣自己家的臨河小院,途中沒有任何外人。

穿過花園進入廳堂時,器宇軒昂的吳昌時已經侯在門前,他恭敬的執晚輩禮,;晚生吳昌時,見過阮先生。

阮大鋮熱情的回禮,;來之久違了。

吳昌時臉上帶着真切的尊敬,上次與先生一唔匆匆而別,在下在勺園潛心排練先生大作《牟尼合》,原覺已有七八分阮家班的水準,此次來南京再觀先生戲班,方覺失了戲本靈氣,乃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此番求見,正是要請先生指點要津。

阮大鋮擺擺手,來之過謙了,竹亭戲班人稱江南三大家之一,老夫一向是佩服的。只是戲班一向重歌而不重戲,老夫是不贊同的,譬如這《牟尼合》,老夫填詞之時所感,總是要體會到蕭思遠冤屈之中的不屈,方能盡得其味。

吳昌時一副恍然的模樣,蕭思遠就是《牟尼合》中的男主角,他自然知道阮大鋮是藉機洗白自己,仍是殷勤的接道,;原來如此,先生一席話,在下對蕭思遠頓生體念。

再則聽聞《牟尼合》有兩個戲本,不知哪個排演出來更佳,先生能否皆予指點。

阮大鋮沒有急着回答,而是觀察着吳昌時,他的牟尼合確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演給清流看的,開場三個角色用的是程咬金、尉遲敬德和秦叔寶,另外一個戲本中,同樣角色則改成了牛、邢、裴三名宦官,是用來討好太監的。

當年入了逆案的人,大多並非是宦官,但人設都歸爲了閹黨,也包括阮大鋮在內。

吳昌時是復社士子,人設自然是清流,本該排演程咬金的版本,但他特意用兩個版本的差異,來試探阮大鋮是否有意將閹黨的資源引薦給他。

阮大鋮沉吟片刻後道,;若是來之願意,兩個戲本都是可以演一演的,看看哪本好哪本差,來之自己定奪便是。

兩人相視片刻,同時微笑起來,在這個政爭的敏感時刻,已經體面的試探明白,雙方都有合作的意願,吳昌時再躬身道,可惜今次戲班未曾帶在身邊,學生天資欠缺,若先生指點後仍未得要領,務要請先生往嘉興當面提點。;

這話中的意思,就是如果此次吳昌時沒有談妥,邀請阮大鋮前往嘉興,或許是與張溥會面。

阮大鋮立刻接道,;早聞來之的勺園出自張南垣之手,鴛湖之畔文華薈萃,老夫心嚮往之久矣。

勺園就是吳昌時的園林,在嘉興鴛湖畔(注:南湖),又名爲竹亭。

吳昌時聽到此處,知道阮大鋮也想與張溥見面,地點選在竹亭也可以避開旁人耳目。

此次溫體仁對復社發起的攻擊,雖看似在江南,鬥爭的核心卻在京師,將成爲各種勢力的一次決戰,目前緹騎南下,溫體仁佔據優勢,復社左支右絀,但仍在開啓階段,最後如何還未可知,正是各大勢力互相糾葛交易的時候。

短短一番交談,全是講的戲劇,旁邊的李麗華和侍女毫不知情,阮大鋮兩人卻已經達成了合作的共識,下面就該是細節了。

先生若願賞光,竹亭蓬蓽生輝,學生唯願足矣。

吳昌時躬身道,先生請樓上詳談。

阮大鋮一拱手,來之請。

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刊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七十章 澤社第十六章 小鞋第四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引子第八十章 靜立第六章 南監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龐班頭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十章 按揭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雪原
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刊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七十章 澤社第十六章 小鞋第四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引子第八十章 靜立第六章 南監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龐班頭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十章 按揭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