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襲城

外面鬧哄哄的,城隍廟左面的財神殿中,躺滿了輕傷員,雖然已到深夜,但大多數人都醒着,不時有人呻吟。

後院傳來隱約的慘叫聲,整晚都沒有停歇,連續兩天戰鬥中的重傷員,都安置在後院房間中,雖然關了殿門,但夜深後仍能聽到。

“聽說要來兩萬韃子,跟打盧都堂那麼多。”

“我同村的在贊畫房,他說只有兩千,只有正紅旗……”

兩個安慶的傷員在低聲議論,旁邊的人偶爾插一句話,交換聽來的小道消息。楊石三偏頭睡在一邊,眼睛雖然閉着,但一直在認真聽旁邊的話。但那些人互相間說話都是安慶的口音,之前楊光第的口音更偏北,而且楊光第和旗總刻意說得很慢,他勉強能聽懂,現在安慶兵互相之間說話飛快,他聽了這許久,只明白這裡被韃子包圍了。

今天整整一天,楊石三都在低聲咒罵,吃過晚飯後才倒頭昏睡,此時外面鬧哄哄的,他緩緩睜開眼睛,偏殿中掛着十多個燈籠,有兩個軍醫院的救護兵在走動,手中還端着木盆。

昏黃的大殿中顯得很模糊,連神像也看不清,下午的時候楊石三去大殿轉了轉,裡面的神像長得與宣大全然不同,不知是否越往南就差別越大。這裡是距離宣大千裡之外的異鄉,耳中聽到的是不懂的口音,一切都很陌生。

更陌生的,是他一個人都不認識,昨晚陳旗總帶着秦九澤他們來探視,見過之後確實安心了很多,知道他們今日要出門去,但沒想到就沒返回。所有遊騎兵都調動走了,原本還有個相對熟悉的餘老二,但餘老二受傷不重,午後外邊說缺人,餘老二便出去了,到現在都沒有回來,第二司的文書官今天也沒來過。

大殿裡面楊石三還有兩三個遊騎兵見過,但互相之間不熟悉,說話也很難理解,楊石三嘗試兩次之後,便放棄了交流的打算,在這個異鄉的城隍廟裡,楊石三可說舉目無親。

外殿門嘎吱一聲響,楊石三沒有去看,反正整晚都有人進進出出,多半都是那些醫護兵。

突然聽一個聲音在大殿中喊道,“還有沒有能走動的。”

這口音楊石三能聽到,他立刻轉頭去看,來的是是一個軍官,看不出來是那個司的。

傷員都起身來看,那軍官又大聲道,“到處都缺人,能動彈的就去幫忙,帶着民勇守城。”

偏殿裡面安靜了片刻,那軍官也沒有催促,楊石三又躺了回去。

周圍析析索索的響,楊石三沒有閉眼,能看到有人起身,然後穿過地上的人羣往殿門走去。

那軍官的聲音道,“說一下那個營伍的,能做啥。”

有人說道,“騎一司第二局,腿腳能動,右手能用刀。”

“武學遠哨隊,左腳傷走不快,刀槍都能用。”

“騎一司第一局,左手傷,能走,單手能用刀。”

“騎一司第一局,左腿傷,右手傷不能用力,可以去做火雷。”

“武學火器隊,右腳傷不能走,找人把我擡過去,我站着能開槍。”

殿中陸續有人說話,不斷有人起身,前後大約有十多人,然後再沒有人起來。

那軍官根據傷情挑了七個人,又等了片刻道,轉身正要走時,看到殿中又站起一人。

“騎兵第二司遊騎兵旗隊,右肩傷,能走,刀槍能用……射箭得試試才知道。”

……

楊石三跟在文書官的身後,一隊人穿過深夜的銅城驛。

城隍廟出來不遠是土地廟,楊石三在門口看了一眼,裡面露天擺着許多桌案,很多人圍在桌案邊拆解鞭炮,燈籠都離得很遠,光線很暗淡,院門大開着,不時有人擡着箱子從裡面出來。

他們沒有在土地廟停留,直接去了前方的驛丞署,那裡是中軍和輜重司的駐地,城內物資集散的場所基本都在官署和廟宇,他們的場地比較大,有利於物資週轉和部隊進出,遠比一般的宅院更合適。

沒有武器的傷兵在驛丞署重新領了武器,楊石三自己帶着武器,在三十里鋪他撿了兩個完好的箭插,先前聽楊光第說繳獲的武器要上交,但遊騎兵一直沒人來過問,隨後就忙着撤退,他是帶着武器去的軍醫院。

韃子的兩個箭插和箭都質量不錯,但箭頭重量與宣大不同,楊石三還不習慣,估計準頭和力度都會有影響,但也比缺箭要好,腰刀和飛斧和在身上,但他還是領了一把線槍。平時他是不願意帶線槍的,但這次是守城,線槍的重槍頭更適合對付韃子的甲冑。

從驛丞署出來後,那軍官走在最前,途中路過了兩個街壘,這兩個都還在修建,每個街壘都有一門火炮,衆人需要從街壘中穿過,走過第二個街壘時,距離十字街已經不遠。

街中有一隊鐵甲兵在戒備,道路兩邊的鋪面中點着燈籠,士兵都是和衣而睡,門板都已經拆除了,方便士兵快速進出,其他一些鋪面中住着民夫,門口放着大小不一的水缸,靠牆放着成排的麻搭。

十字街口的地面整體墊高,周圍用裝着磚石的袋子碼出胸牆,有些甚至就是糧袋,這些袋子間隔着條石、磨盤等大石塊,沿着胸牆間隔着樹立起門板,胸牆後面靠放着各種火銃,兩門小炮正對着最危險的南街,東西兩面則只部署一門。

街壘中躺臥着幾十名鐵甲兵,警戒的都是騎兵和民勇,南街掛着百個燈籠,北風挾裹着風雪掠過街道,滿街的光影搖曳中,上百的民夫在南邊街道忙碌,將各種磚石木頭都扔到路面上,最大的物品是一根房樑,就斜斜的橫在街中,阻斷了這條寬闊的驛路。

軍官在前面停了一會,跟另外兩個軍官交談後帶着隊伍往東轉彎,沿着東門內街前往東門樓。

東門街上人影憧憧,仍在繼續加固東街和城樓下的街壘。城梯處上下的人絡繹不絕,將石塊和火雷運上城來,還有此前沒有的灰瓶。

他們這一隊人的前面,是六個人擡着一根條石,不知從那裡拆下來的,他們兩人一組,有人喊着號子,一步一步往上移動,最後兩人肩上的擡棍往下凹陷着,就像隨時會斷裂一樣。

等到他們走上城梯,楊石三也鬆一口氣,上了城牆迎面就是一門小炮,那軍官從炮口前就走了過去,楊石三從炮尾繞了一下。

城牆上間隔點着不少火堆,火堆邊圍坐着鐵甲兵,身上的鱗甲閃動着密集的火光,女牆處掛着很多燈籠,往北牆看去亮堂堂的,沿途密密麻麻都是人。

隊伍帶到門樓外,裡面出來一個軍官,那軍官五大三粗,雖然沒有穿鐵甲,但估摸着該是親兵司的。

他看了看衆人道,“晚上是兩垛一人,白天每垛一人,十個垛口要一個營兵帶隊,北牆總共三百三十九個垛口,三十四個營兵,除了帶他們打仗,也要管軍法,無論此處社兵還是安慶來的民勇,沒有號令不許後退,每日下牆時由你們定下等次。城牆上有六個伍的重步兵,城樓這裡還有一個旗隊預備,有韃子上來就吹哨子,有鑼的敲鑼。”

當下又有軍官來把這些人分配到防守位置,到楊石三的時候,那軍官看了看他提着的箭插,把他分到了城樓南側。

楊石三看了看,給他的這個防守位置,是在東城樓往南五十步的一個坍塌處,也就是說這裡是防線的盡頭。

這裡距離城樓有五十步,距離城樓和城門都很近,算是城樓的前哨,重要性相當高,所以楊石三才被分配到這裡。

除了垛口警戒的人之外,他們這一組有五名鐵甲兵和十個民勇,有三個民勇身材粗壯,其中一人還穿着甲,看樣式是清軍的鑲鐵棉甲,武器中有兩支長矛,還有一竹筐的火雷,裡面既有竹筒版,也有布包版。

又有一組六人擡了條石上來,衆人將條石放下,還要把條石擡到前面去搭建胸牆。

“我肩傷,不擡重物。”

楊石三說完放了線槍,坐在一個磨盤上,自顧自的整理箭支。

那幾人嘟噥了幾句,將門板插在條石之間,人手充足之下,這個城牆盡頭處的陣地很快完成,雖然已經深夜,但物資已然不斷送上城牆,鐵甲兵的伍長將兩個燈籠掛在竹竿上,掛在那坍塌的缺口位置。

已經過了丑時,柴火送到之後,衆人點起了火,開始輪流休息。

楊石三在城隍廟睡了一整天,雖然沒安排在這一班,但也沒有睡意,那值哨的民勇不時探頭,去看缺口處的情況。

雖然燒着火,但城牆上仍然如同冰窖一般,此時又送來一大捆麥稈,楊石三拆了送進火堆,火勢立刻旺了起來,他把腿伸到火堆邊,感覺暖和了一點。

突然北牆方向一陣急促的鑼音,睡覺的人立刻都醒了,楊石三抓住步弓,把箭一支支排在磨盤上。

北門方向連着幾聲爆響,黑暗的夜空瞬間被照亮。南街方向一陣喊殺聲,十字街兩聲轟鳴,夜空中紅光連閃。

小陣地中的人都往城中看去,楊石三卻略微探頭,看向下面的缺口。

燈籠在風雪中搖擺,缺口中光影不停變幻,楊石三緩緩拉弓,光亮的邊緣位置,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影子,楊石三猛地拉滿,破甲錐脫弦而去。

下面一聲慘叫,陣地中的士兵和民勇立刻叫喊起來,楊石三取了第二支箭,看到幾個人影出現在缺口處,一支標槍飛出,將一盞燈籠打飛,光線頓時暗淡下來。

他剛拉開弓,剩下的一盞燈籠也被打飛,缺口裡面一片黑暗,藉着城牆其他地方的亮光,楊石三還能看到模糊的人影,還不等他放箭,石塊雨點般往下面扔去,接着接連炸開幾團亮光,爆炸聲震耳欲聾。

楊石三趕緊縮回門板後,嘗試着睜開眼睛,全是爆炸後形成的亮斑,他什麼也看不清楚,濃重的硝煙從缺口處飄上來,從小陣地掠過。

周圍的民勇還在吼叫,又是幾聲爆炸,楊石三一陣耳鳴,飛濺的泥屑沙沙的灑落下來,他勉強睜開眼,能看到近處的幾個民勇還在扔火雷和石頭,甚至把燒着的木頭都扔了下去,他大聲罵道,“別炸了!”

他的聲音在吼叫和爆炸聲中根本聽不清,楊石三隻得閉上眼,眼前還是一片光斑,又兩聲爆炸,耳鳴再次響起。

楊石三捂着耳朵,口中高聲罵道,“秦九澤、滿達兒跑哪去了,還不如跟你們一道。”

……

十二月二十一日,銅城驛北一里外,這裡是城池的關廂區域,房屋一直延續了此處的馬神廟,作爲驛路上的大型市鎮,廟宇規模比三十里鋪更大。

此時馬神廟的周圍排布着上千名騎兵,陣列各處分佈的紅色旗幟獵獵飛揚。一面紅底白邊的大旗下,傳來一陣連續的咳嗽聲。

揚武大將軍嶽託捂着嘴巴,旁邊的戈什哈遞過一張白帕,嶽託連着咳嗽了幾聲,臉色有點發紅,周圍還有十幾名將官,他們都沒打擾嶽託。

好一會之後嶽託纔將還給戈什哈,手仍攤開着,一支遠鏡遞到了他手中,三節已經都拉開,其中一節上刻着“決勝千里”四個漢字。

衆人對這支遠鏡已經不驚異,耐心的等着嶽託觀察城池。

嶽託的遠鏡緩慢的移動着,鏡頭中的北牆嚴陣以待,每個垛口都有人影,有些帶着帽子,有些是頭盔。一些破損的城垛則用門板或窗板替代。

在城樓的位置,有幾名同樣舉着遠鏡的人,嶽託的視線停留在城樓中間位置的一個人,那人的位置在一面紅色認旗下,軍中作戰時對旗幟位置是很嚴格的,應當是對方的將官了。

對方也在朝自己這個方向張望,嶽託眯着眼睛,雙方在遠鏡中對視。

好半晌之後嶽託放下遠鏡,“就是這夥殺了兩百多甲兵?”

旁邊的一名將領低頭道,“前日三十里鋪,死了兩個牛錄額真,哈克薩哈的屍身未搶回,腦袋被這夥南蠻子割走了,還有察哈爾的古西回營後死了,甲兵損了不少。”

說話的是正紅旗固山額真杜雷,他臉龐寬大,眼睛細小,嶽託沒有迴應,好像對正紅旗的損失沒聽到一般,鑲紅旗屬下的幾個將官在另外一側,以固山額真葉臣爲首,都安靜的聽着杜雷奏報。

杜雷沒有說損失的具體數字,他看了看嶽託後道,“碩佔當日逃回,職下將他看管,即刻奏報大將軍,調集旗內諸申、蒙古、漢軍各部,昨日一早往南,將這夥南蠻子困在此處。昨日午後接報,東阿營地被北邊一股兵馬攻破,應當便是這銅城驛去的,領兵的牛錄額真未見迴轉,奈曼的巴達爾額附死了。”

嶽託嗯了一聲,然後又停下來不說話,杜雷偷眼看了看嶽託的臉色,心中有些忐忑,他連昨晚夜襲的損失都沒提。

“那碩佔帶的都是馬甲,又是如何被埋伏了?”嶽託冷冷道,“是不是不分前後隊,遇市鎮不下馬,不派前鋒查伏兵?”

杜雷埋着頭不說話,嶽託平靜的道,“也不止是正紅旗,鑲紅旗裡面也是不少的。薩克薩哈腦袋沒了不冤枉,誰打仗時候省了功夫,死了都不冤枉。”

周圍的將官都不敢說話,冷清了片刻之後,嶽託又開口道,“這夥兵可查清楚了來歷?”

“安慶奇兵營,將官是副總兵,姓龐。抓的活口交代……騎馬家丁一千,炮十多位,亮甲家丁一千,不騎馬。”

他一說完,旁邊鑲紅旗的將領都偏頭來看他,他們跟明軍打了二十年,沒聽過這樣編制的明軍。

“這股蠻子既能在三十里鋪殺了你二百人,一個副總兵,兩千兵馬是該當的,家丁一千也說得過去,那一千亮甲家丁是何意,怎生又不騎馬?”

杜雷搖搖頭,“職下親自審的,俘虜確實都如此交代的。”

旁邊鑲紅旗的將領在低聲議論,嶽託看着前方的城樓半晌後道,“既是如此一夥蠻子,杜雷你想如何打這城?”

“這股蠻子與別家明國兵馬不同,騎兵雖多但戰力不濟,就是亮甲家丁和火炮衆多,眼下在那銅城驛中設壘頑抗,沒炮不好攻打,職下想調賀成功、曾川空兩部的炮兵。”

他說的這兩部,都來自登州叛軍,賀成功是孔有德屬下的梅勒章京,曾川空則是耿仲明屬下的梅勒章京。

嶽託朝旁邊看了看,鑲紅旗的固山額真葉臣立刻道,“賀成功已到了長清,怕是不好調來,曾川空只有幾名將軍炮,並無紅夷炮隨來。”

杜雷臉色不佳,昨天剛到達時,城上並無多少人,所以纔去夜襲,今天嶽託來看城防,牆頭上到處都是人,對方在城內街道堆積各種障礙,甲兵只是要靠近十字街都很艱難,他迫切需要炮兵,最好的炮兵就在登州叛軍那裡,但目前看嶽託態度並不支持。

只聽嶽託又道,“杜雷你幾日能打下這城來?”

杜雷一時答不出來,昨晚的嘗試損兵折將,目前在茌平的,只有正紅旗和鑲紅旗,這城裡鐵甲兵多,如果嶽託不支持他,光靠正紅旗是無法攻克這座破城的。

此時一名戈什哈湊到葉臣身邊,葉臣臉色微微變化,等那戈什哈退開後,葉臣轉頭對嶽託道,“天亮時博平城外兩處營地遭襲,從南邊來的騎兵,一處營地人畜逃散,另一處擊退敵兵,敵往南去,布爾珠率兵追擊。”

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章 骨血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嚇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四百九十六章 防線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五十八章 向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蕪湖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深宮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三章 退婚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八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五十七章 公道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
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章 骨血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嚇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四百九十六章 防線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五十八章 向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蕪湖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深宮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三章 退婚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路卡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八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五十七章 公道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