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

銅城驛的驛路上排滿士兵和騾馬車,街道兩側站着許多百姓,一些小孩在馬車間打鬧,頭盔上划着白漆的鎮撫兵不停將他們拉出。

城隍廟內民夫和士兵進進出出,將各種物資搬上新來的馬車,軍醫院的主要部分也將北上,即便清軍從山東北返出關,也有一千里左右的路程,按照龐雨的判斷,一旦清軍北返,他們的行軍路線就不再是無跡可尋,反而很好判斷,現在的清軍攜帶大量人口和車架,至少是來時數倍的規模,整體的機動能力下降得厲害。

只要後續勤王軍趕到,兵部不會任由清軍出關,肯定還有惡戰,所以安慶營也帶上軍醫院,爲作戰作準備。。

主要是輕傷員的財神殿內只剩下十多人,其他要麼已經歸隊,要麼就是轉往了東阿縣。

“當日夜戰時,你向敵隊中間一名有背旗韃子發一箭,潛向隊尾後再向前隊一東虜發一箭,引敵前後互射,之後往東走,遇村落外草垛點火,分散韃子追兵。”

一個書手坐在石板上,旁邊就擺着硯臺,他擡頭對楊光第問道。

楊光第連連點頭,那書手想想又問道,“那韃子不會是啥章京之類的?”

“章京不帶背旗,最多是個巴牙喇。”

旁邊躺着的楊石三懶懶的道,“有些撥什庫、分得撥什庫也帶背旗。”

書手看他一眼沒說話,然後埋頭又寫了幾筆,將冊子遞了過來,“看了沒錯就畫押”

楊光第接過後假裝看了看,裡面大部分字都不認得,仍面不改色的點點頭,好像看懂了一樣。

這是軍中的作戰記錄,普通士兵不需要做,因爲都是集羣作戰,個體的記錄沒有意義,至少也是旗總以上戰後去完成,軍中的贊畫也寫不了多少字,主要還是靠文書官和各司中軍配的書手。

遊騎兵以前是隊長做紀錄,這次是單獨行動過的都要記錄,這書手前面漏了,今天是專程來補錄的,楊光第也是第一次做這差事。

書手把筆墨遞過來,楊光第單膝跪地,歪歪扭扭的簽了自己名字,楊光第寫字本就不熟練,這次身上還有傷口,身體趴不下去,所以手懸空寫的,比劃圈打叉的還難看。

書手有點嫌棄的道,“軍中不會寫名字的多了,不會寫就不要裝作會,打叉劃圈便是。”

楊光第不敢反駁,但也不聽那書手的打叉劃圈,堅持把自己的名字寫全了。

那書手顯然沒把他這個小兵的記錄看得多重要,滿臉的不耐煩,不待紙面晾乾就草草收好,也不跟楊光第道別,直接轉身就出去了。

楊光第試着站了起來,兩處箭傷傳來的疼痛讓他嘴角歪斜,好在還能忍受,兩處箭枝入肉的角度都比較小,創面比較大,但都是皮肉傷,養了這幾日已經好多了。

殿內還有幾個軍醫院的人在給傷員換紗布,這裡剩下的十多個輕傷員要等着沈大夫來最後檢查,確定是隨軍行動還是轉去東阿。

他們的旗總陳斌也在,原本他可以轉去東阿,但昨天晚上中軍傳達了龐大人的命令,陳斌被任命爲遊騎兵百總,傷愈後就任,原因沒有說,但大家都能猜到,所有遊騎兵旗總不是陣亡就是失蹤,只有陳斌一個人活下來,於是陳百總堅持留下,只是現在還說不了話,騎馬也不利索,行軍的話需要躺在軍醫院的帶轎廂馬車上。

陳百總招手叫過滿達兒,讓滿達兒收拾他的裝備,自己去了院子裡面看新配發的坐騎。

當天衝到城牆下面的時候,就是滿達兒騎馬帶着陳百總,養傷這近十天,滿達兒沒上城牆的時候就在這裡照看,儼然已經是陳斌的親兵。

滿達兒一邊收拾一邊對後門站着的秦九澤道,“秦叔,你可一定得跟我們去,贊畫房的人說,這次去了臨清,是要跟其他軍鎮一起攻打韃子,咱們遊騎兵才這麼點人,你不去我心裡沒底。”

秦九澤在後門處站着,他受創在右臀,比楊光第傷口深,但忍痛能力比楊光第強,第三天就已經能在殿內到處走動。

“這點箭傷不算啥。”秦九澤特意把腳提高一點,就靠在後殿門的門框上,正好內院傳來一聲尖利的叫喊。

秦九澤把殿門掩上,轉頭走回來搖頭道,“輕的左右死不了,重的死了清淨,就怕不輕不重的死不利索。”

楊光第知道他說的後院那些人,裡面有開膛破肚的,也有傷了眼睛的,一時死不了,但也救不活,這些重傷員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後院裡面嚎了幾天,現在基本都死了,就剩下兩個人。

滿達兒不放心的道,“秦叔咱們可說好了。”

那邊的楊石三哼了一聲,“能不能去是那沈大夫說了算的,我這肩傷還沒利索,還是得沈大夫仔細瞧瞧。”

滿達兒一把將手中的衣服砸在地上,呼的站起來怒道,“楊石三!老子幫你補一刀,保你去東阿!”

楊石三伸手一指滿達兒,“你個不知恩的韃子,還是老子把你拉上城牆的,你拿刀過來試試,看誰去東阿。”

殿中其他的士兵聽出幾人口音不同,知道是這次招募的邊軍,都在一旁看熱鬧,用安慶話互相交談。

秦九澤漠然的道,“都是宣府來的吵個啥,宣府兵的都堂都被韃子殺了,嫌不夠丟臉怎地,還讓人看笑話。”

兩人狠狠對視片刻,才轉頭收拾各自的東西,秦九澤像沒發生任何事一樣,到了殿門坐在門檻上。

楊光第也不想理會那兩人,到了秦九澤身邊道,“秦叔,聽說這沈大夫也是宣府來的,跟你們一個地方,你之前見過沒?”

秦九澤等了片刻之後道,“我聽過有個治金瘡的沈家女人,就是在陽和那邊,有將官說她家傷科厲害,但我沒見過,這次救了這許多人,說是女菩薩也叫得。就是這女人嘛,總是不大方便,你說這龐大人,有沒有傷自家還不知道怎地,那些說有傷的鹽了也罷了,我願意去打仗怎地還要驗。”

楊光第點頭道,“幸好我傷的背上腿上都沒啥,秦叔傷的就不是地方,換藥還好都是男大夫,驗傷就只有……”

秦九澤乾咳了一聲,還不等他說話,後門吱呀一聲響,兩人回頭看去,只見那女大夫已經走入殿中。

騎兵千總部的文書官也跟在後面,他高聲嚷道,“脫衣服脫褲子,大夫驗過傷,該養傷就去東阿,該打韃子就去臨清了。”

……

“劉中堂來了消息,讓不要去臨清,讓轉道去德州。”

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三,魏家灣市鎮外,龐雨在中軍大帳外接過塗典吏送來的令信。

從銅城驛過來,雖然正值春節,但所經之地滿目瘡痍,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或許是因爲時間緊迫,原本歷史上被攻破的茌平縣城得以保全,但博平縣仍被攻破,官道沿途的村落市鎮無一倖免,到處是斷壁殘垣積屍滿路。

魏家灣鎮上也是一片狼藉,一個月前的運河繁華之地,現在已變成鬼域,街巷房屋中殘留着許多屍體。

安慶營沒有人手清理這麼大片的街市,又擔心屍體造成瘟疫,不敢進入市鎮,只能在城外駐紮。魏家灣距離臨清已經很近,遊騎兵已經在戴家灣遇到了侯拱極的哨馬,對方是準備前往高唐州哨探,據遼鎮哨馬說,高唐州還有大股清軍活動。

現在龐雨和贊畫房對清軍的認識,就是與流寇相差不多,從後勤和搶掠方面考慮,清軍不會調頭走老路,魏家灣是比較安全的,但只要沒有與大軍匯合,龐雨始終不放心。

眼看要到臨清,卻又收到這麼一封令信,龐雨仔細看了看,劉宇亮先是通報了情況,孫傳庭就任援剿總督,除高起潛之外的所有勤王兵馬都歸他指揮,孫傳庭判斷清軍苗頭向北,計劃在德州攔截,但這至少與龐雨的判斷相合。

但令信中沒有提及濟南,也沒判斷清軍行軍正面的寬度,似乎孫傳庭判定的苗頭中,清軍就是從臨清走高唐州北上。

後面就是指示新的匯合地點,劉中堂在信中的意思,安慶營根本不進臨清城,從城外過去直接去德州,暗示不要跟遼鎮打任何交道。

龐雨皺眉看完,擡頭對塗典吏道,“爲什麼孫都堂到臨清匯合,最後又單獨去了德州?”

塗典吏低聲道,“劉中堂的信中沒寫,塘馬帶的口信說了,孫都堂判定建奴苗頭往北去了,直接去了德州抄前,但高總監讓孫都堂到臨清合兵攻打,孫都堂便去了,原本新調來的遼鎮總兵吳襄是在孫都堂麾下,到了臨清後,吳襄就自個去了高總監那邊,不聽孫都堂的調了,孫都堂無法,就帶着其他兵馬去了德州,想來……他也跟盧都堂一樣,沒法跟遼鎮一起打仗。”

“那目前的戰略,就是總督抄前總監尾追?”

塗典吏在額頭抹了一把,“屬下覺得只是看起來如此,總督總監恐怕是各打各的,孫都堂是拿遼鎮沒辦法,所以不得不將吳襄所部交給高起潛,我們安慶營若是去了德州,就是跟着總督屬下與韃子交戰。”

龐雨低頭看着地圖的標註,由於遊騎兵失去戰力,安慶營對形勢並不瞭解,此前猜測清軍分左右翼北返,但兩翼各自走什麼路線,卻只能靠戰場查探才能清楚。

龐雨跟個月前的盧象升一樣,失去了清軍的蹤跡,沒辦法單獨與韃子交戰,需要跟其他勤王軍匯合,無論遼鎮還是秦軍,應該都還有哨探的能力。龐雨希望跟他們一起作戰,但又擔心被用作炮灰。

“劉中堂隨軍帶着一筆戶部撥付的軍餉,那塘馬說是現銀,”

龐雨愕然轉頭看向塗典吏,他從帶兵勤王開始,無論朝廷還是地方州縣,都從未有人說有軍餉補給,龐雨雖然不缺軍餉,但勤王之時也沒計劃這麼久,現銀早就用光了,現在還靠船埠頭融資,一直沒指望過能補領軍餉。劉宇亮特意讓塘馬說及軍餉,應該就是把安慶營當親兵的意思。

“吳副總文書官給那塘馬些好處,塘馬說是孫都堂寫私信給了劉中堂,言及遼鎮無法協同,且勤王各部皆缺餉數月不等,請劉中堂務必帶現銀去德州,萬勿被遼鎮中途劫了,否則勤王兵馬恐難交戰。”

龐雨臉色變幻,他現在尚未見到勤王各部,但已經感受到一股濃重的頹廢氣息,各部完全談不上協同,就是單純堆砌人數而已,草臺班子的色彩很濃。

這已經是內閣首輔,龐雨不可能再指望更高的層級,半晌後他低聲問道,“你覺着,我們該不該去德州?”

塗典吏在旁邊等候半晌低聲道,“屬下以爲,若是在臨清和德州兩處選,就去德州,劉中堂說了有現銀,就是還要給咱們安慶營補些,臨清這裡全是遼鎮和山永……”

龐雨閉眼片刻,“去德州,儘快和劉中堂匯合。”

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五百零五章 崩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街第五十六章 龐班頭第三百七十章 孤單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五百零六章 河岸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三十章 吏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三章 退婚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十七章 站隊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四百一十七章 瓦房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二百八十三章 改編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六十章 迷霧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論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引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猜測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覈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
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五百零五章 崩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街第五十六章 龐班頭第三百七十章 孤單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五百零六章 河岸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三十章 吏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三章 退婚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十七章 站隊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四百一十七章 瓦房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二百八十三章 改編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六十章 迷霧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二百七十三章 高論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引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猜測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覈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