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

桐城縣掛車河鎮,紅色的隊列正在穿過街道,路旁的百姓不時喝彩鼓勁。

前方不遠的石井鋪就是府城大道與驛道的交匯點,由桐城深入安慶腹地的必經之地,在崇禎八年的寇亂中也遭遇了劫難。

但好在當時桐城準備還算得力,鄉鎮收到了預警,部分居民得以向鄉間逃散。

當時的八大王和掃地王忙着去潛山等縣城,留駐時間較短,石井鋪損毀很重,但掛車河市鎮被燒燬的部分不大,到現在基本恢復了原貌。

去年安慶平安度過了冬春的流寇活動高峰,主要還是受益於盧象升的滁州大捷,流寇被打成了分散的力量,無力攻擊設防的安慶,只有小股流寇從山中騷擾潛山太湖,掛車河雖有驚嚇,但總體仍算平穩。

石井鋪是安慶東部的交通樞紐,控制着最重要的官方驛道和行人道,但其城鎮損毀太大,龐雨便選擇臨近的掛車河駐軍,原本此地曾駐紮有安慶守備營第二司,百姓是很放心的,今年進入十月之後,周圍的寇情一天比一天緊張,第二司不時調動,基本就沒在掛車河留駐過,掛車河原本就沒有寨堡,基本就是不設防的狀態。

因此鎮上很多人已經逃往外地,首選的還是府城,在桐城有親戚的則往桐城。

留下的人仍是提心吊膽,今日守備營從此地路過,也讓當地百姓高興,尤其看到了第二司熟悉的軍旗,知道是原來駐紮的那支守備營,更讓百姓莫名興奮。

軍旗下的王增祿臉色卻並不興奮,擡頭看了看天色之後,看看天色之後道,“全司休整一刻鐘。”

他對身邊的贊畫軍官吩咐完,漏斗被翻過來,沙漏開始計時,都由那贊畫官自去安排,王增祿覺得比以前管一個局還輕鬆。

其他營伍裡面,專門的旗牌官一般是遊擊以上纔有的,現在龐雨給把總都配上,王增祿甚至自己都不用檢驗號鼓是否正確,幾個贊畫會互相檢查,他更多精力用來考慮軍隊行動。

隨着一聲變令炮響,司屬鼓號鳴起銅鑼,五百餘人的隊列在官道上停下。

再兩聲銅鑼之後,隊列紛紛坐下,各自喝水會幹糧。

召集軍官的嗩吶聲響起的時候,王增祿徑自下了馬,來到路邊一個食鋪內,衛兵找來店家。

“十二碗米湯。”

“十一碗!”

王增祿說罷坐在桌邊,一隻腳踩在自己凳子上。

那衛兵有點慌張,連忙又重新點過,王增祿也沒有責怪,第二司平日在安慶行軍也有慣例,行軍中集合軍官議事一般都在食鋪,軍律要求官兵同食,飯雖然不能吃,但可以點米湯或糖水、茶水,平常都是十二碗,但這次要少一碗,因爲有一個局被留在了潛山。

片刻之後,副把總、鎮撫官、文書官、三名百總、步戰遊兵旗總、炮兵旗總、輜重旗總陸續到了食鋪內,各自端起米湯喝起來。

最後一名到達的是遊騎旗總,步兵司下屬的遊騎主要用於偵察和傳信,行軍時負責警戒,休整時旗總要先確認前後哨馬、左右架樑馬信號旗,基本每次都是最後趕到。

雖然要辛苦一些,但月餉是按照騎兵司計算,比步兵普遍要高一級。

王增祿得到無警訊的彙報後,對在場軍官道,“道臺大人的命令,明日就要趕到孔城鎮,後日要趕到樅陽,但方纔守備衙署贊畫房發來令信,給大家讀一下。”

身後的贊畫軍官上前一步,“接騎營塘報,太湖縣雞飛灘有四百流寇出山,確認爲左金王一部,茲命令陸營第二司十一月九日前返回潛山天寧寨,收攏全司人馬,設險固陣囤積糧草,以待後令。

安慶守備營兵房贊畫室。”

令信字面很簡單,但內容並不簡單,明天就是九日,因爲道臺衙門給的命令是明天要趕到孔城鎮,而贊畫室要求回到潛山天寧寨,從掛車河這裡出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識字的自己拿着看。”

王增祿敲敲桌面,“這事難辦,找各位一起來商議,有何主意就說出來。”

爲了顯示自己夜讀班的識字身份,吳達財伸手接過了軍令,首先看到右側十一位編號,守備營的軍令格式與朝廷的不同,最右是編號,前四位是用天干地支,後面是七位數字,編制規則由贊畫室定,編號上有贊畫室的章,結尾部分有傳令兵的姓名和兵牌號,甚至標記了口音。

每次必須先由接收軍令的贊畫覈對無誤,才能轉交主官。

採用這種麻煩的方式,是因爲收集到的情報表明,流賊經常僞造公文,並多次靠這一招破城和引官軍入埋伏,所以也並非是守備營獨家發明,涉及寇亂的各個地方都在改變公文編碼。

除了公文文號,其他的令牌、令箭也都有相應的對策。

吳達財在軍隊久了,知道兵兇戰危,凡是涉及軍隊的東西,往往都不怕麻煩。

把令信傳下去的時候,現場仍然很安靜,衆軍官互相看着都沒人先說話。

按照守備營的制度,凡軍議時參會者皆可以發言,而且不必按等級順序,但大家此前都是聽長官命令習慣了,此制度實行不久,大家還是不習慣,一般都是不願先發言的。

更何況軍議都要作記錄,此事是要違抗某一方的命令,兩方都是上官,誰也得罪不起。

王增祿見無人說話,直接點名道,“黃副把總。”

黃副把總並不遲疑的道,“當以軍情緩急來辦,道臺大人要咱們去桐城,是因三日前有流賊入樅陽,並燒燬社倉一處,但已被我守備營駐樅陽水營擊潰,不過二三十人,是從小路經廬江來的,那條路水陸相間,走不了流寇大隊,目前孔城鎮已有第一司兩個局鎮守,流賊走不了大道去樅陽,不必爲那麼幾十個流賊興師動衆。

這種事已經遇得不少,咱們去樅陽多半……多半又是白跑一趟,但太湖流寇查得明白,且有數百之多,若是上了驛道,就容易往內裡走,到時候追起來就麻煩了。”

“那黃副把總的意思是回潛山。”

“下官建言回潛山,但若是大人說去樅陽,下官也定然遵從。”

副把總髮言比較乾脆,王增祿點點頭,又看向文書官,“塗先生有何見地。”

衆軍官也都留意着,這個文書官以前並不在編制中,這次改編之後才正式成爲軍官,跟副千總同級。

最先大家都以爲是跟衙門裡面的書手一般的人,幫着寫寫算算,所以軍中常尊稱先生。

誰知道後面才發現,除了打仗之外,軍中很多事情都要他同意,甚至包括軍官晉升。

分到第二司這個塗文書官三十多歲,從宿松來的,以前當過掌櫃也在縣衙做個書手,正好過年回鄉逃過一劫,太湖城毀了之後逃到府城,一向是在中軍寫文書,被選爲文書官到第二司,成了一個丘八,是哭哭啼啼上任的,軍中很多人其實都看不起他。

到軍中之後一直都心不在焉,這位文書官從不跟着軍中操練,但也不難爲人,很少否決什麼事情。

他埋着頭道,“這些行軍打仗的事情,下官就不參與了吧。”

王增祿客氣的道,“雖是行軍的事,但又不止行軍,關係全司行止,本官想聽聽塗先生的高見。”

塗文書官想想之後道,“談不上高見,但某覺着這事既要看先後,亦要看上下。”

在場都是些老粗丘八,聽了都不解,塗文書官接着道,“所謂先後,乃是道臺衙門有令在先,自該有個順序,先去了樅陽再回潛山。

再曰上下,道臺衙門爲上,守備衙門爲下,上有令下從焉,連守備衙門都要聽道臺衙門的,此乃朝廷體制不可檀越。”

“那塗文書官的意思是仍去樅陽。”

“某覺得該當如此,下官以前作文書的,知道這文書往來費時,多半是道臺大人的軍令還未發到守備署,只因軍情緊急而直接調發我司,待守備署接到時,自會再發給咱們,仍是要去樅陽,若是此時去潛山,違令不說還跑來跑去,徒費工夫罷了。”

衆軍官聽了都不說話,連咳嗽都沒有。

王增祿思索了片刻後轉向鎮撫官,這鎮撫官雖然也是百總級別,但直屬營鎮撫體系,有執行軍律的權限,地位比一般的百總要高,所以王增祿必須先徵詢他。

“下官覺得這……不如就駐紮在掛車河,派快馬去安慶報龐大人知曉,也排快馬去桐城報道臺大人,請他們議定再行不遲。”

王增祿微微皺了一下眉,但並沒有強迫,眼神繼續往後面看去,第一個百總就是吳達財。

吳達財現在已經如願升任第四局百總,他開始並不準備發言,但一直在觀察王增祿,他留意到了王增祿方纔的細微表情。

這件事情很棘手,這位把總的意思很明顯,不願意一個人承擔這個責任,所以讓軍議來分擔一點,大家不說話就沒達到目的,自己作爲他的心腹,遲早要點到自己,但之前並未跟他商量過,吳達財也在猜王增祿的立場。

剛纔的令信中,吳達財注意到一個字,是要求第二司“返回”潛山,第二司原本是部署在潛山三處地方,說明守備署根本就知道第二司離開了潛山,應該也知道是道臺衙門在調兵,這種情況下發命令,要麼是太湖確實緊急,要麼就是龐大人刻意爲之,爲的是明確軍令系統。

前面幾個上官都發言了,而且意見相左,所以他也在心理思索該怎麼說,才能不得罪的應付過去,此時王增祿看過來,吳達財都還沒想好,情急之時,侯先生說過的話突然出現在腦中。

“懂坐堂官就是懂了衙門?”

吳達財腦筋急速運轉,口中喃喃道,“王把總是坐堂官,他想要的是啥,龐大人也是坐堂官……”他眼角見到一旁桌子上的隨軍書手,他正在那裡飛快的記錄方纔的發言,吳達財熟讀軍律,知道這些軍議記錄最後會到達哪裡,當日在太湖縣城外修城時,龐大人命令撤離的情景,再一次出現在眼前,接着是老領導焦國柞掉落的人頭。

一切似乎豁然貫通,前面說的那些都只是枝節,眼前這非但不是難處,反而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吳達財不等王增祿點名,徑自站出一步道,“下官以爲,塗文書官所言雖有理,但都是錯的!”

堂中譁然,那塗文書官猝不及防,指着吳達財道,“你,你。”

王增祿盯着吳達財,神色有些凝重,但也沒有阻止。

“卑職認爲,這不是前後上下的問題,軍律第一條第三款,營級軍令只出於贊畫司,道臺衙門若是有令,也該按體制發往守備衙署,由贊畫房擬製軍令發給我司。

今日接到的命令確認來自贊畫司,寫得明白無誤九日前到達天寧寨,那就該九日前到達天寧寨。”

吳達財昂着頭,“軍令如山,軍律第一條開章明義,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戰場抗令者,斬!”

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六十四章 野渡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五百章 北線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五百零八章 爭奪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十六章 小鞋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三百章 經驗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五百零二章 燧石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八章 申明亭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五章 月半第十一章 幹一行愛一行引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市場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五章 月半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十八章 和買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四百九十章 村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
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六十四章 野渡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五百章 北線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火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五百零八章 爭奪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十六章 小鞋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三百章 經驗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五百零二章 燧石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八章 申明亭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五章 月半第十一章 幹一行愛一行引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市場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第五百零三章 裂紋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五章 月半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十八章 和買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年關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四百九十章 村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