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

德州城大西門內南隅,一處官衙大堂,龐雨老老實實的站在隊列中,眼神不時打量堂上各處的人。

那個京營的副總兵周遇吉在他右側,原本京營比地方營頭的地位高,應該站在前面,但周遇吉知道龐雨剛立了大功,不敢跟他端架子,堅持讓龐雨站在上首。

這處官衙在德州大西門內靠南的位置,是武德兵備道的衙署,武德兵備道的正式官名是武定兵備道,和史可法的安馳兵備道是一個級別,武德道設於正德七年,是山東的七個兵備道之一,往來武定濱德三州、並陽信商河各州縣。

轄區內的德州地位也十分重要,所以該道冬春駐地在武定,夏秋因爲要保漕運,駐地就在德州,當時在德州城內設有一個分司。到了崇禎五年,由於軍事形勢逐漸嚴峻,德州的重要性勝過以往,武德道正式改駐德州,就在現在這個衙署。

這次清軍入邊,兵部一開始就考慮到了德州,這裡存儲有大量的漕運錢糧,還有一筆四十萬兩的鹽課,戰略地位也十分要緊,是楊嗣昌重點佈防的地方。

兵部先把山東巡撫顏繼祖調到霸州,隨即又調至德州,要他確保德州不失。顏繼祖從濟南帶走了巡撫標營,到達德州後就將自己的駐地設在兵備衙署。

此時顏繼祖也坐在堂上,只是臉色不太好,自然是因爲濟南丟了。此前經過德州的是清軍左翼,發現城內有備後沒有對德州進行攻擊,繞過城池去了臨清,顏繼祖確實保住了德州,但他沒想到更爲堅固的濟南卻丟了。

他是山東巡撫,濟南是他的常駐地,省城被破不光是責任問題,他的家小財產定然也損失慘重,城裡還有王爺。

堂上除了顏繼祖外,龐雨心頭也頗爲忐忑,雖然他支走了差官,但畢竟兵部曾經發令給他,讓他和倪寵去濟南支援。龐雨和贊畫房都考慮過濟南府被攻打的情況,判定的形勢是清軍向東拉開正面,擴大搶掠範圍,但只是認爲清軍會攻擊到濟南府轄區,並未真的覺得會攻擊城池。

清軍入關以來,攻擊的都是州縣一級的城池,經過真定、保定、河間、東昌等多個府城都未實際攻打,之前真定府防禦空虛,城中只有一千多士兵,清軍嘗試了一下,發現城中有備便立刻放棄,清軍在銅城驛的表現同樣可以印證,他們懸師入寇,主要目的是獲取物資和人口,對自身傷亡的忍耐度並不高。濟南是省會,也是天下堅城之一,只要稍微有所準備,清軍是不會貿然攻擊的。

但現在濟南確實被攻克,此前清軍多次入寇,從未有省城級別的城池被破,朝廷肯定會追究,龐雨雖然有戰功在手,心頭也有些擔憂。

大堂上的人神態各異,看起來都是心事重重的模樣,這裡大多數都是將官,除了周遇吉之外,龐雨一個人都不認識,但對面的十餘個將官站在一起,看起來都滿面風霜,互相間比較熟悉,龐雨估計是宣大的人馬。

來之前劉宇亮大致通報了情況,德州道標、撫標、河防兵是山東本地兵馬,其他主要就是孫傳庭帶來的勤王兵。

周遇吉早來兩天,已經在升帳時見過這些人,他湊過來給龐雨低聲介紹,“對面最上首那個,是宣府總兵楊國柱,下面一個是山西總兵虎大威,這兩個正兵營都在賈莊跟韃子打過仗,破圍逃出來的,再下來那個是大同總兵王樸,沒在賈莊打仗,聽說跑錯了路,剛從山西調回來的。”

龐雨聽着周遇吉的介紹一路看過去,楊國柱和虎大威都五十左右年紀,雖然神態疲憊,但仍頗有宿將的威嚴,王樸最爲年輕,而且眼神靈動,看到龐雨時目光友善。

“他下面那個督標右營的劉副鎮,盧都堂的屍首是他找到送去真定的,下來那個就是李重鎮,督標中營的副鎮……”

說到劉欽的時候,周遇吉語氣很尊重,但跟着說到李重鎮,已經明顯的帶着輕蔑。

龐雨仔細打量了一下李重鎮,年紀估計四十左右,眼神有些呆滯,臉色十分疲憊。從周遇吉的態度就能推斷出來,連軍中將士也看不起他,李重鎮的形勢不太妙,督標中營是總督親軍,盧象升殉國,親軍逃走保命,無論如何說不過去。如果他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問拿下獄是跑不掉的。總體看過去,宣大的將官都帶着一股萎靡,這是賈莊戰敗的後果。

左側這一列排在龐雨上首的,周遇吉低聲道,“最上一個是保定總兵劉光祚,他帶出來打仗的人馬有三百五十。”

龐雨倒沒有驚訝,估計劉光祚只帶了家丁,南直隸的軍隊也差不多這個水平,以前許自強這夥人還沒有三百個家丁。

剩下的是山東撫標營總兵,周遇吉右側還有武定道標、河防等軍官,以及一些附屬的援兵、遊兵等小營頭,堂上軍官就有二十多人。龐雨對營伍毫不瞭解,很難估計這些營頭總共有多少戰力,如果跟這些人一起出陣,他心頭是沒底的。

上首以劉宇亮爲正,左側是陝西巡撫孫傳庭,右側就是顏繼祖,再往下是武定兵備道,德州的地方文官則沒有參會。

孫傳庭現在是勤王的總督,肩上的責任跟盧象升一樣重,帶的營頭基本也是盧象升那些營頭,他原本還有一支遼鎮來的吳襄所部,那是兵部調給孫傳庭的生力軍,結果在臨清被高起潛生生搶了去,孫傳庭還毫無辦法,只能給兵部回奏一聲,吃了這個啞巴虧。

山東撫標營、道標、河防的任務是守德州,這些內地兵馬戰力可疑,而且孫傳庭未必能帶走,比起賈莊時的盧象升來,孫傳庭的營頭只多了大同正兵營、保定家丁和陝西撫標。

但其中的宣大兵馬由於賈莊潰敗,人員和物資肯定損失巨大,更重要是毫無士氣。

也就是說德州彙集的這些勤王軍,總體戰力可能還比不過盧象升,龐雨擡眼觀察孫傳庭,這個陝西巡撫身材高大,也頗有文官的斯文氣質,坐在劉宇亮旁邊仍頗爲沉穩。

不過龐雨知道孫傳庭也是裝的沉穩,因爲他此前認爲清軍已經北返至德州,全然沒有預計還有一支清軍往東去了濟南,在對清軍苗頭的判定上是有失誤的,所以他從臨清直接北上,而沒有渡河去牽制東路清軍,兵部若是真的要他背鍋,也不是毫無理由。

整個大堂中的人,各自擔憂着自己的事情,只有劉宇亮這個視師首輔最爲輕鬆,他不用不承擔責任的,還剛剛上報了一個大捷,可謂遊刃有餘,他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後面還要面對清軍。

堂上傳來一通梆子響,衆人都停止說話。

大明朝的各個官衙大體相似,龐雨從桐城縣衙到德州,坐堂官從知縣到了首輔,議事的氣氛都差不多。跟縣衙不同的是,議事的都在堂上就坐,堂下並沒那些衙役站着。

龐雨跟着衆武官跪拜坐堂官,劉宇亮倒也沒有擺架子,示意衆人起身。

“東虜肆虐,於滋數月。本官自出京視師,一路行來所見,白骨露野村無雞鳴,百姓荼毒之慘不可言說,驚聞濟南省城被破,實震驚莫名,憂心如焚之下,召集各位將軍商議,如何力圖恢復,救濟南紳民於水火。”

下面的將官都不說話,劉宇亮似乎早有預料,他沒有等待就繼續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各軍勤王入衛已數月,老夫此來帶有戶部撥發餉銀一部,先給各營補上半月餉銀,德州州衙再給各營發放十日糧草,務必讓勤王各師士馬飽騰。濟南天潢重地,不可久陷敵手,必須儘快恢復,就請孫都堂分派。”

龐雨聽到十日糧草,不由鬆一口氣,有劉宇亮在,至少糧食比以前有保障,就是這補的餉銀還是太少,只是聊勝於無。

劉宇亮把分發錢糧的事情說完,就把會議交給了孫傳庭,一點不摻和指揮事宜,只幹他視師的職責,現在連龐雨都有點羨慕這個視師的角色。

孫傳庭比較直接,簡單通報了濟南被破的消息,說清軍是十二月二十四日到達濟南城郊,在城郊搶掠之後,於正月四日攻破了城池,城破的消息是長清知縣傳報,同時還收到兗州府被圍攻的求救信。

接着孫傳庭就讓各個將官先說,對面的宣大各將都看向最上首的楊國柱,應該是他的資歷最老。 шшш▲тTk дn▲C〇

楊國柱偏頭看了看虎大威,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楊國柱纔出列一步道,“下官敗軍之將,原本不該再亂說話,但事涉兵馬要事,斗膽稟劉中堂、孫都堂、顏軍門知道,各鎮兵馬向與東虜交戰幾無勝績,此番又在賈莊戰敗,連盧都堂都當陣戰死,折損的人馬器械且不管他,便是眼前剩下的宣大兵馬,下官斗膽說一句,兵只要是潰了,收回來就不是先前的兵,那膽氣都喪了。”

堂中的將官低聲議論,上面的孫傳庭沒有招呼,只是神色平穩的看着桌案,看不出他的情緒。

楊國柱擡頭看了看幾個文官,吸一口氣又繼續道,“就這點喪膽之軍,之前還欠着去歲七個月的餉銀,勤王之前累計六萬九千五百兩,現下又是三四個月,劉中堂費心從京中帶來,也只能補足半月……”

劉宇亮溫和的舉手打斷道,“方纔來時收到確信,後日當有一筆餉銀送到,當可再補一二月。”

楊國柱躬躬身,“錢糧可補,士氣不可補,下官帶兵多年,就眼下兵馬情形,若驅迫交戰,頓時便潰散而逃,甚或兵亂也不是沒有。”

宣大的將官大多點頭贊同,顏繼祖皺眉盯着楊國柱,“楊帥的意思,就是不與他打仗了,任由他肆虐不成?”

“回顏軍門話,東虜還在山東,自然也不能不管他。”

劉宇亮偏頭去看孫傳庭,孫傳庭此時纔開口道,“那楊帥以爲,該與建奴如何打仗?”

“下官以爲,那濟南已然破了數日,北地可用之兵就眼下這些,不可貿然彙集人馬大戰,東虜搶了這些錢糧子女,必是要出邊了,兵馬都要護着這些物件,倒是分散了,我們兵馬先與之小戰,以小勝積累士氣,等高總監和其他勤王兵馬彙集,才能再與東虜交戰。”

他下首的虎大威也出言贊同,然後是王樸,這其中王樸的實力最強,因爲他沒有參與賈莊之戰,這三個人表態之後,宣大的態度就明確了,就是認爲目前沒有實力跟清軍交戰,希望孫傳庭不要逼迫他們,但可用恢復士氣的名義打一些小戰鬥,好讓孫傳庭跟朝廷交代。

孫傳庭轉向左側,第一個就是保定總兵,劉光祚跟幾個文官見禮後小心的道,“下官領兵來得遲,至今尚未入城,眼下這韃子苗頭已在德州左近,那韃子最是跑得快,請各位大人先讓小人兵馬入城,以免驟然遇襲損了人馬士氣……”

這句話一出,周遇吉下首兩個軍官也跟着叫嚷起來,原來也是沒進城的。

龐雨偷眼看了看上首位置,顏繼祖臉色鐵青,孫傳庭的眉頭已經皺成一團。

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十八章 和買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四百六十五章 守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告捷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卷序第三章 退婚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二章 桐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章 靜立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江船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開花第三百一十九章 開花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引子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零九章 石牌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一百章 追索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十三章 官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十八章 和買第八章 申明亭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
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十八章 和買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四百六十五章 守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告捷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卷序第三章 退婚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二章 桐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章 靜立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橋頭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江船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開花第三百一十九章 開花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引子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夫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零九章 石牌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一百章 追索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十三章 官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十八章 和買第八章 申明亭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