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

正月二十,德州西北方運河。

龐雨在結冰的河面上用力跺了幾腳,反饋回來的感覺十分堅硬。他舒一口氣擡起頭來,長長的騎兵隊列正在經過河面,這一隊是陝西撫標的騎兵,算是親軍中的精銳了。

龐雨仔細觀察了隊列,秦軍撫標大約有兩百騎兵騎行熟練,神態和姿態都很放鬆,少部分批掛鑲鐵棉甲,大部分批掛棉甲,器械都比較整齊,隨行的輔兵大概是一比一的配比,其餘三百騎兵則稍差。

在軍中久了,龐雨只要掃一眼過去,就知道軍隊的水平,最簡單的就是看他們的旗幟,這支撫標中的家丁旗幟齊全,前後分佈有序,行軍時戰兵輔兵都在旗幟指引之下,沒有看到擅自離隊的人。

“大人,劉中堂叫你去問話。”

龐丁在旁邊嘟噥道,“出門一會都問三次了。”

龐雨擺擺手,把臉揉了揉讓表情溫和一些,然後匆匆往前趕去。劉宇亮的座駕在京營隊列裡面,但是處於京營隊尾,跟安慶的隊頭很近,龐雨往來也方便。

很快到了劉宇亮的馬車前,龐雨下馬湊到窗簾前,旁邊跟着的家僕立刻把簾子拉開,露出了劉宇亮乾瘦的臉頰。

“龐將軍,若是來了一個旗的韃子,這平野之上,眼下的兵馬可能抵擋?”

龐雨認真的想想,清軍各方面比較均衡,最強的是機動性,在關外不知道,但入關來劫掠的時候攻堅能力卻一般,當下回道,“回中堂話,只要結陣完成,下官所部可以抵擋一旗的韃子。”

“哦,原來如此,若是兩旗呢?”

“兩旗……”龐雨猶豫一下,略微擡眼看了看劉宇亮的臉色,好像十分的期待,當下回道,“只要結陣完成,下官所部可抵擋兩旗。”

劉宇亮明顯的鬆了一口氣,“龐將軍,那這濟南來的韃子,到底是幾個旗?”

“中堂大人明鑑,是四個旗,另外有一些外藩蒙古人馬,這些西虜戰力平平,勝在騎術精良。”

“這些西虜畢竟也是騎兵,萬不可輕視,萬不可輕視。”劉宇亮皺眉片刻道,劉宇亮皺眉片刻道,“怎生才能防得萬全?”

龐雨腦中急轉,不知道這位首輔大人到底要防幾個旗,還是說壓根不想出德州,龐雨甚至不知道首輔大人對孫傳庭的真實看法。

目前勤王軍的指揮體系混亂,劉宇亮本來是視師,是不應該插手指揮事務的,但他又直領着京營和龐雨兩部。

這兩日朝中傳來的御批和部諮裡面,多次稱呼他爲監督,並且直接給他下達軍令。

孫傳庭擔着勤王總督的名義,但劉宇亮是首輔,孫傳庭不敢真的不理會首輔的意見,兩個人在一起行軍,孫傳庭傳令之前總要去徵求劉宇亮的意見,造成軍令系統效率低下。

所以孫傳庭提議請劉宇亮先行北上,分了眼前的兵馬給劉宇亮,分別有秦軍標營鄭嘉棟五百騎兵,大同鎮馬兵一千,延綏鎮火器兵一千,其中鄭嘉棟所部是剛剛趕到的。

從龐雨觀察到的情況,孫傳庭分給他的這些人馬,大多都是輔兵,只有秦軍標營有兩百算是精銳,大同鎮馬兵的質量也不高,基本沒有甲冑,軍紀軍容極差,看着跟流寇沒多大區別。帶走之後對孫傳庭的影響不大,包括龐雨這支南兵在內,雖然已經有不俗戰績,但因爲步兵居多,應該是不符合孫傳庭的戰法,所以一併帶走並無影響。

孫傳庭是請劉宇亮先行北上滄州,名義上說的是去滄州堵截,實際就是用一幫雜牌軍把劉宇亮打發走,免得礙手礙腳。

這一幫雜牌部隊再加上週遇吉和龐雨,劉宇亮手下也有了六千多人馬,但他現在問出這種話,顯然心頭仍然沒底。

從德州去滄州,兩百多裡地,孫傳庭特意安排走運河以西,他自己前往吳橋,清軍走商河一線,是不可能去威脅到劉宇亮的,但劉宇亮總擔心清軍會從天而降,清軍多年來戰無不勝,明軍除了偶爾能在小規模交戰中站到上風外,幾乎是望風披靡。

而且清軍行動迅速,劉宇亮行走在野外,隨時都在擔驚受怕,從德州出來才走了幾里路,已經叫龐雨問了三次話。

“回大人話,若是隻要防禦,步兵比騎兵有用,東虜騎兵衆多,但如今帶着許多人口車架,不能隨意馳騁,能用於圍攻的兵數更不會多,只要把各鎮騎馬家丁放出,遠近偵防小心戒備,一旦建奴接近,步兵結方營或圓陣固守,下官可保證,安慶營能護衛大人周全。”

劉宇亮哦了一聲,龐雨偷眼觀察了一下這位首輔,臉上的擔憂之色並未褪去,看起來龐雨這番話並沒起多少作用。

劉宇亮丟下龐雨,讓親兵去叫過周遇吉,他並未讓龐雨離開,龐雨只得也等在旁邊。只片刻功夫,周遇吉就來到馬車邊。

“方纔龐將軍說東虜騎軍衆多,老夫以爲切中機宜,還是要以騎制騎才能萬全,眼下這點騎軍還是太少。”劉宇亮躊躇片刻道,“讓各營都停下,派塘馬去找孫都堂,讓他再轉調一千騎軍給老夫。”

龐雨呆了一下,大家都知道劉宇亮這一支兵就不是打仗的,劉宇亮本身也是這個意思,現在他卻不停的向孫傳庭要兵,而且一開口就打着龐雨的名號。

周遇吉瞟了瞟龐雨,不知道他有沒有信劉宇亮的話,但仍然傳令停止前進,而且給同行各部發去了號令。

安慶營的指揮體系完善,除了軍令之外,很快又通過文書官系統穩定軍心,軍隊就地休整,火兵在附近找柴火,準備燒水烤火。

剛剛從德州出發幾裡,這支六千人的大軍就又停下來,各營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到處議論紛紛。六千大軍就此等在運河西岸的官道上,一上午快要過去了,還能看到德州城牆。

那些拼湊來的都是小營頭,帶兵武官不知道爲何停止,不敢直接來問首輔,就派人去詢問周遇吉,好在大家剛出發不久,糧食都還充足,暫時還沒出什麼亂子。

直到午時都過了,終於等來了傳信的塘馬,龐雨立刻趕到了劉宇亮的馬車附近。

劉宇亮一見到龐雨就道,“孫都堂方纔回信,請本官去吳橋縣合營。”

龐雨和周遇吉都等下馬車邊,劉宇亮一副思索的神情,過了好一會終於道,“所謂合則強分則弱,不宜過度分兵,那本官也不好回了他的好意,我們去吳橋。”

他說罷就放下轎簾,不再理會兩人,龐雨和周遇吉對望一眼,兩人都沒說話,各自轉頭指揮部隊。

龐雨此時才明白,劉宇亮就是不敢去滄州,他也不敢留在德州不動,最終還是想跟孫傳庭的大軍呆在一起,從而更有保障。

如此一來,孫傳庭簡化指揮體系的努力又白費了,劉宇亮還是跟他走在一道。

但劉宇亮這一番操作,領着六千大軍如無頭蒼蠅一般轉了一整天,剛剛過河又要調頭回去,六千人的龐大羣體中,私下流傳的消息會失真和走樣,會滋生很多疑惑和猜疑,軍心本來就不高,現在就更不堪了。

龐雨跟軍官安排完,大家都不知如何迴應,龐雨揮揮手,讓衆軍官自己去想辦法。

身邊的龐丁看着眼前的隊列低聲道,“少爺,這位中堂當官怎樣不知道,打仗全是門外漢,我覺得……還不如我。”

龐雨嗤的笑了一聲,“濟南失陷,皇帝發回的御批越發嚴厲,中堂大人現在不是全無壓力了,但他既怕吃敗仗,又怕皇帝批他敷衍,說個首鼠兩端也不爲過,照這般打仗確實不如你,但咱們還有求於他,你對中堂大人要尊敬點,收拾一下開拔吳橋吧。”

……

北直隸河間府景州吳橋縣,這裡在幾年前遭過兵亂,李九成和孔有德的登州兵將城中燒殺一空,眼看剛剛恢復了一些,清軍又來了,這次被清軍左翼攻破,縣城幾乎化爲白地,百姓死傷殆盡。

城內屍體無人清理,各營各有顧慮,都沒有在城中安營,先到的營頭就在城外靠着城牆紮營,劉宇亮到得晚,但鑑於他是首輔,孫傳庭讓撫標的李國政所部讓出一塊營地,把劉宇亮請到了比較安全的位置,但龐雨就沒這待遇了,只能在城池東南位置紮營。

顏繼祖要留守德州,山東撫標和河防兵自然也沒來,但其他到達吳橋縣的軍隊比較整齊,曹變蛟、王樸、秦軍撫標、宣大各鎮和督標、劉光祚全部到齊,朝廷能夠調集的邊軍基本都在這裡了。加上劉宇亮的雜牌軍,又有了兩萬多人,在吳橋城外好大一片營盤,看過去又有點氣勢了。

出乎龐雨預料的是,劉宇亮連續收到幾份御批和兵部部諮,龐雨不知道內容,但這位首輔態度大幅轉變,或許是受到了壓力,開始主動詢問龐雨的作戰計劃。

龐雨心頭又燃起希望,眼下各營在德州得到休整,又獲得一筆軍餉,因爲有顏繼祖的協調,糧食也是足額保證,各營都沒有餓肚子,勤王軍狀態不錯。

龐雨沒有徹底放棄,因爲眼前的機會實在太好,按照他的想法,只需要遼鎮匯合,大軍以德州爲後勤基地,控制寧津、樂陵一線,側擊或攔截北上的清軍,在五六萬明軍威脅側翼的情況下,臃腫的濟南清軍的行動會很緩慢,其次以登州方面牽制清軍右翼,一切都是爲了拖延清軍行軍進度,如果攔截不住,就嚴守滄州河道。

只要拖到江河解凍,清軍北返的難度會成倍增加,到時戰爭的主動權就會轉到明軍一方。但這一切都要求各鎮要統一行動,在清軍行軍隊列的各個部分同時進行牽制,而且要捨得出動機動性和攻擊力最強的家丁,否則反而容易被清軍各個擊破,這需要孫傳庭去協同各鎮。

他不知道劉宇亮怎麼去跟孫傳庭溝通的,只有等待會議時看效果。

正月二十一日,勤王軍便再次升帳議事,這次沒有顏繼祖,上首就坐了劉宇亮和孫傳庭,還是以劉宇亮爲尊,孫傳庭請劉宇亮先說,但首輔大人這次客氣了一下,讓孫傳庭先講。

孫傳庭先拿出剛收到的兵部部諮,將兵部的要求轉達,部諮仍是老生常談,讓大夥不要圖飾尾追,要多去抄前攔截,眼下高起潛在南邊,能抄前的就是吳橋這一路勤王軍了,孫傳庭專門講了這一段,表明他的主要作戰意圖就是抄前,讓各鎮心中有數。

接下來孫傳庭介紹了清軍的動向,確定是從商河、武定兩路北上,然後是孫傳庭的判斷,就是濟南這一股會走前邊一股的舊路,在泊頭過河,如果不是泊頭,那就是滄州。

情況介紹完了之後,就應該是具體部署了,對於各鎮各營來說,這纔是最重要的,龐雨都感覺有些緊張。

衆人注意力全都在孫傳庭身上,孫傳庭剛要開口,旁邊的劉宇亮突然嚴肅的站起身來,看看衆人後大步走到大帳中間。

滿屋的文武官員驚訝的注視着這位首輔,看着他在大帳中間停下來,然後躬身向着四方莊重行禮,堂中衆人躲避的有下跪還禮的,一時亂糟糟的。

劉宇亮行禮完畢,擡頭看着衆武官誠懇的道,“老夫自真定一路行來,未見半點菸火,唯見臭屍遍野,更有濟南天潢之地,萬千紳民百年生聚,數日之間屠戮殆盡,藩封淪陷敵手,見之聞之不免悲憤欲絕,東虜之兇惡歹毒如此,真乃曠古未聞。如若讓此等兇徒就此北返,我等何顏回朝,何顏見直隸紳民,老夫代受難百姓,在此拜求諸位將軍,爲他們報這血海深仇!”

龐雨也躲避到一邊,期間留心看了看,大多數武將神態都是驚疑不定,就連孫傳庭也呆在當場。

……

一場會議結束,龐雨聽得一頭霧水,只能先返回自家營區。

由於劉宇亮的那番表演,孫傳庭沒有講具體的部署,龐雨猜測是與劉宇亮的講話方向不符,可能需要兩人私下溝通好之後,再發布具體的作戰部署。

龐雨在看最新的塘報,清軍正在北上,行軍正面就是商河至武定,與左翼的線路不重複。

所以龐雨並不認同孫傳庭認爲會從泊頭過河的判斷,因爲清軍會盡量避免重複,以通過搶劫獲得更好的後勤支持。所以龐雨需要確定清軍的線路,以作爲後續作戰的預備,當然最好還是就在樂陵堵住。

這時塗典吏匆匆過來,在龐雨耳邊低聲道,“大人,好像兵變了,各營的將官把劉中堂中軍圍了。”(注1)

“圍了?”龐雨驚訝的擡起頭來,他萬萬沒想到,現在糧草充足,此前沒有絲毫的跡象,竟然會突然發生兵變,“爲何圍了?”

“我剛去劉中堂那裡領塘報,只看到亂糟糟的,各營有些將士在中軍外邊叫罵,小人看得大約情形,就忙着先回報,沒探聽太明白。”

“劉中堂營區外面是何情形?”

“都是各營的軍官和家丁,全拿着兵器,聽他們罵的,好像說是劉中堂逼他們送死。”

龐雨終於才反應過來劉宇亮下午那一番操作,可能傳到了各鎮各營,短短時間就發酵成了這般情形。

愕然半晌之後,龐雨才喃喃道,“這他媽跟誰打仗呢。”

……

注1:歷史上劉宇亮下拜之事,發生在二十四日青縣附近,由於劉宇亮的胡亂操作,各營武官誤認爲劉宇亮是要逼迫他們與清軍決戰,遂鼓譟圍困中軍,出現兵變跡象,後來靠孫傳庭與各鎮各營一一溝通,明確只進行小規模的誘伏截擊,纔將此次兵變消弭,但劉宇亮就此喪失了威信,同時可見官軍畏戰到了何種程度。

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十章 按揭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身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四百零四章 姻緣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六十四章 來客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二章 桐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第三百六十章 召對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
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十章 按揭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身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四百零四章 姻緣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六十四章 來客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二章 桐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第三百六十章 召對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混戰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八十章 靜立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彙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