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

東昌府高唐州城,譚癩子掛着兩通鼻涕,仰頭朝着前方高大的城牆吼叫,在他的周圍還有數千人一同叫喊,強大的聲浪似乎快將城牆震塌。

半晌之後吼叫聲漸漸停歇,譚癩子擦了擦鼻涕,聽到身邊有個尖利的聲音還在喊,轉頭去看了看,是他們同來的那個女人,她滿臉通紅,兀自對着城牆嚎叫,魏莊頭大步走過去,一巴掌將女人打翻在地,尖叫聲才停歇下來。

譚癩子往後退了一步,站到一個木板製作的盾車的側面,把那女人的視線隔了開來,就靠在盾車旁邊喘氣。

城外的盾車很多,但每個的形狀都不一樣,不同牛錄用不同的工匠,做出來東西都不相同,但大致就是前面一塊板,頭頂一塊板,下面四個輪子,有些細緻的鋪了土防火。

幾個騎馬的韃子帶着一名秀才在前面城樓下叫喊,跟城頭說着什麼話,周圍北風呼嘯,譚癩子聽不清楚,連這個城池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

他們在戴家灣等了幾天,出來後先往東走到一個縣城,攻破之後又停留了三天,便轉向北方行軍,再經過了一個縣城,這個縣城已經被另外一個旗攻破,然後就到達了這個大城。

所有人被限制在各家主子的範圍內,吃喝拉撒都在規定的地方,不論男女都無法迴避,行軍時不得脫離隊伍,打柴打水都必須莊頭帶領,連互相間說話都要經過莊頭准許。

雖然行走在北方廣闊的平原上,譚癩子的見聞卻十分貧瘠,每天不能與人交談,吃喝勉強能保命,反應越來越遲鈍,有時記不得停留了幾天,有時辨不清方向。

他只知道在往北走,但不知道走到了何處,他現在唯一可以確定,就是距離安慶越來越遠。眼前這個大城的名字他也不知道,鑲黃旗走得並不快,停在這裡也有兩三天了,旗中的主子和包衣把城周的關廂搶了個乾淨,但這裡城牆高大,看起來不是那麼好打的。

蒙格圖主子讓做盾車,魏莊頭有經驗,帶着新舊包衣一起動手,兩天時間趕出來一個,其他牛錄也造了不少,譚癩子參與過和州守城戰,知道攻城不容易,但這裡畢竟是韃子,應當是比流寇厲害得多,沒準一下就攻破了。

這麼多盾車在城牆外長長排開,光看起來就很有氣勢,主子們讓吼叫的時候,譚癩子也跟着叫一嗓子,聽着地動山搖的,譚癩子猜測是嚇唬那城裡麪人的,跟流寇一樣讓城裡投降。

這時魏莊頭在前面揮手,譚癩子趕緊離開盾車,其他包衣噴着白氣,一起用力推動盾車前進,譚癩子走在側面,身體側着趴在盾車上,裝個用力推動的樣子,實際沒出一點力,那女人的尖叫又響起來,譚癩子偏頭去看了一眼,女人在另外一側,腦袋搖來晃去的拼命推車。

譚癩子趕緊把頭回轉,跟着盾車悶頭往前走,這時幾聲鑼響,魏莊頭在前面叫喊着讓停下,譚癩子又鬆開盾車。

其他盾車也陸續停下,譚癩子朝着城頭張望了片刻,雖然離城牆還遠,但譚癩子還是有點緊張,他往南邊的盾車看了一眼,突然腦袋停頓下來。

南邊的人羣中,他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那人也剛好看到他,譚癩子嘴巴大大的張着,全身凝固了一般。

魏莊頭的聲音在前面響起,譚癩子聽到了,但就是反應不過來,仍呆呆的往南邊看着,直到魏莊頭的聲音在耳邊炸響。

“不要盾車了,換馬車過去,蠻子降了!”

譚癩子終於恢復了神智,連忙轉頭迎着魏莊頭,“魏老爺,蠻子降了是要搬啥東西?”

那魏莊頭對他道,“這城裡的官答應給銀子給糧,貝勒主子說不攻城了,現下就收銀子去,好幾十萬兩,主子讓今晚就要收完,這點驗搬運都是麻煩事。”(注1)

譚癩子偷眼往南邊看了一眼,只見南邊也在點人,那熟悉面孔已經被點到,他連忙對魏莊頭道,“城中定是官銀,奴才當牙行最是能識銀子,這些狗官狗衙最是奸猾,奴才知道他們伎倆,那狗官休想騙了我家主子,我還能算數寫字,一定要讓城裡按箱裝好,咱們點一箱封一箱,絕不能讓那狗官短少了咱們。”

魏莊頭立刻道,“你跟我過來,主子那邊就是說要能寫會算的奴才,一定要把銀子點明白了。”

譚癩子趕緊走了出去,那魏莊頭又點了一個人,帶着到了蒙格圖主子那裡,蒙格圖是本牛錄的代子,也叫分得撥什庫,協助章京管理牛錄事務,這次應該就是他帶隊接銀子,各家真夷點的包衣陸續到來,站在一起等着吩咐命令。

這時比較混亂,譚癩子緩緩的移動到角落,終於靠近那熟悉的面孔。

“唐二栓!”譚癩子兩眼一紅,“唐……啊,你咋的也在這裡?”

唐二栓戴着個氈帽,蒙格圖在跟各家真夷說話,周圍鬧哄哄的,他用安慶話低聲道,“在臨清沒來得及跑,跟幾個臨清人一起被韃子抓了,你知不知道龐大人去哪裡了。”

“我也在臨清被抓的,怎生知道姓龐的在哪。”譚癩子擦擦淚水,“我這般模樣的投降也就罷了,你一個上報紙的戰鬥英雄,怎地也要投降啊!”

唐二栓眼睛看着周圍,“魯隊長讓我去尋你,半天沒尋着才被韃子圍了,我們遠哨是可以投降的。”

譚癩子茫然的道,“你當兵咋還能投降呢?那誰去打主子……韃子去。”

“武學的先生說了,流寇和韃子都要抓人幹活,進去了尋機傳出消息,或是燒了他們的糧草帳篷……”

譚癩子不耐煩的打斷,“燒啥糧草,咱們得趕快跑,晚了來不及了,這是菩薩保佑我遇着你,你打仗厲害,你說咋跑。”

“這裡都是平的,外邊到處是韃子騎兵,出去跑不掉,咱們等到河流化纔好跑。”

譚癩子茫然的道,“啥時候才化開?”

唐二栓仰頭看看天空,“不知道。”

譚癩子伸手在懷裡摸了摸,“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唐二栓不懂他意思,“啥來不及,譚癩子,你在這營中幹啥呢?”

“燒火……”譚癩子生無可戀的道。

唐二栓正要再說,蒙格圖那邊已經在大聲下令,下面的真夷和莊頭紛紛招呼人手,兩人趕緊停住說話。譚癩子往城頭掃了一眼,城垛上出現了銀箱,城頭的人正在捆繩子,準備把箱子降下來。

譚癩子喃喃道,“龐棍子你在幹啥喲,你再不來,韃子把銀子都搶光了。”

……

正月初六日,德州城外連營如海。

城池西南方向兩裡外,龐雨弓着身子,走在一名乾瘦的老頭側後方。

前面那個老頭就是這大明朝最頂尖的文官,內閣首輔劉宇亮,若是以前在桐城縣衙的時候,聽到內閣首輔這幾個字,全衙門的人都能屏住呼吸,但現在龐雨心頭只是稍有一絲緊張。

劉宇亮連官服都沒穿,在便服外邊套着厚厚的襖子。他入營之後連中軍都沒去,便直奔看押俘虜的地方,可見在他心中,這些俘虜十分重要,因爲他們可以證明人頭都是真實戰功。

龐雨對此也有體會,所以不敢把俘虜交給州縣押送,從銅城驛北上就把俘虜隨軍帶着,至少也要見到孫傳庭後才能交接,現在劉宇亮親自過來更好。

沿途的安慶士兵都讓在路邊,他們小心的打量着瘦小的劉宇亮,對大明朝的首輔充滿好奇。

劉宇亮一邊走一邊看那些士兵,越看越是驚奇,一般情況下北兵更加高壯,但這支安慶營中卻隨處可見大塊頭,車架馬匹也不少,可見確有實力,他此時已經基本信了龐雨的戰報。

但這次龐雨的騎兵實際並不多,由於騎兵損失嚴重,這次北上時東拼西湊也只湊了三個局,軍官和士兵互相不熟悉,戰力遠不如原有營伍。

“前信中龐將軍提及此番只有一千餘將士勤王,想那東虜帶騎十萬之衆,將軍竟然能一戰破之,非常人能及,這些將士必定也是驍勇非常。”

“屬下帶來勤王的,都是營中家丁,只是南方缺戰馬。”龐雨知道劉宇亮是要了解情況,指指那些馬匹,“屬下營中馬匹雖多,戰馬卻不夠家丁所用,所以只得讓家丁步戰。”

“如此雄壯之士,竟然也不夠馬匹,老夫要稟明皇上,從太僕寺調來,務必要補足纔是。”劉宇亮搖搖頭,他目前對龐雨這支南兵的印象,有點類似於戚家軍,以步兵爲主,騎兵比起邊軍來還差一些。

兩人隨意交談,劉宇亮表面上聽得認真,腳底下走得很快,片刻就到了看押俘虜的輜重司。

這裡有三個帳篷,關押着三十里鋪和東阿兩處的俘虜,已經押解出來在外面跪了一排,劉宇亮大步走了過去。

“中堂大人請看,這個是巴牙喇,屬於正紅旗下哈克薩哈牛錄,哈克薩哈的首級就是他指認的,是在樂平鋪俘獲。”

劉宇亮神態沉穩的聽着,只是微微點頭,他伸手抓起那巴牙喇的辮子,偏着頭仔細觀察那巴牙喇的腦袋。

巴牙喇埋着頭,身體篩糠一般抖動,劉宇亮一個個的看過去,仍自己在拉辮子,龐雨連忙趕上一步,將每個俘虜的辮子拉住,讓他們的臉仰起來,以方便中堂大人辨認。

劉宇亮伸出一隻手,指點着一個俘虜,神色十分的凝重。

龐雨以爲有重要指示,趕緊做出傾聽狀,卻聽劉宇亮朗聲道,“頭一定要剃過,要跟韃子平常那般,務必讓百姓一看就知道是東虜。”

龐雨一臉恍然,“這是獻俘最要緊之處,大人高屋建瓴,小人大意了。”

劉宇亮點點頭,“俘虜總數可還是四十七?”

“回中堂話,俘獲共四十七,途中其中有四個受傷的死了,現下營中俘虜共四十三。”

“死了的也要把首級砍下。”

龐雨又連聲應承,此時劉宇亮走到了隊列末尾,那裡的車架上擺放着繳獲的旗幟和甲冑。

龐雨指着車架道,“兩戰共獲牛錄旗兩面,巴牙喇背旗二十三面,阿禮哈超哈背旗兩面,斬級中確認有牛錄章京一人,阿禮哈超哈兩人,巴牙喇十三人,除上報斬級數外,還有十多級交戰是打爛,已無法辨別,沒有報在其中。”

劉宇亮拿起那兩面牛錄旗仔細打量,由於他身材矮小,旗幟下襬已經落在地上,龐雨迅雷不及掩耳的趕上一步,將下襬接住,方便劉中堂仔細查看。

“牛錄旗兩面,但只有一個牛錄章京的腦袋,此事於理不合,老夫以爲,剩下那個牛錄章京……”劉宇亮沉思片刻之後道,“必定是在那打爛了的腦袋中。”

龐雨連忙接道,“小人糊塗,幸得大人一語點醒。”

“斬級軍功,乃國家綱常所在,來不得半點虛假敷衍,但龐將軍有旗幟甲冑爲證,那打爛的首級自該確認無疑,自然是要算上的,否則難免讓斬級的勇士寒心。”

“是小人考慮不周。”

劉宇亮點點頭,又示意戶部那名隨行的官員去查看,以作爲證人。

劉宇亮此時神態輕鬆,在沒有親眼見到之前,他對龐雨的戰報仍是不敢放心的,因爲明軍謊報戰績的情況太多,就算是旗幟和甲冑也可以作假,但俘虜是做不得假的,因爲送到兵部一審就露餡了。

看完俘虜和旗幟,他基本放心了,下一步就是送這些俘虜進京去,要確保他們活着到京師獻俘闕下。

龐雨也鬆了一口氣,只要劉宇亮看過,這戰功就坐實了,劉宇亮來的時候都沒招呼孫傳庭,看起來確實要收龐雨做親兵,龐雨可以猜到,押送俘虜進京這事,他也不會讓孫傳庭參與,不準備跟他分潤這些軍功。

清軍還在山東,現在他攀上劉宇亮這個內閣首輔,後面的仗就好打了。特別是糧草方面,安慶營此前吃過虧,從銅城驛一路北上攜帶了大量糧草,但途中州縣市鎮都一片殘破,根本無處補充,臨清城裡有糧,但龐雨又不方便前去,一直到德州都靠着攜行的糧草,現在終於和劉宇亮匯合,糧草和軍餉方面都有指望了,後面就看勤王軍如何作戰。

龐雨此前跟他和孫傳庭分別去了塘報,彙報有清軍往濟南府去,沒有人答覆過此事,從臨清路過時,也跟遼鎮通報了清軍動向,同樣的沒有反饋。

自銅城驛交戰之後,龐雨就失去了清軍蹤跡,對整體形勢並不瞭解,現在只能從這些友軍那裡獲得情報,劉宇亮帶來的消息是清軍前鋒就在德州附近,與龐雨判斷的從山東北返一致,孫傳庭認爲清軍苗頭就在德州,正在部署攔截。

“龐將軍……”劉宇亮遲疑一下道,“老夫出京之時求得皇上恩典,帶來戶部現銀若干,安慶將士奮勇擊賊,原該多補些餉銀,老夫此前也作如此想,但到德州此處,孫軍門說及秦軍欠餉五月,宣大欠餉七月,老夫也是爲難,先與將軍補足半月,待戶部錢糧後續有來,再一一補足。”

“謝過中堂大人掛懷,營中確實也欠餉數月,但小人在銅城驛遇一義商捐助,尚可勉力支應,大人若是爲難,小人便是不領錢糧,將士也照樣殺賊。”

龐雨滿臉真誠,心中卻着實不滿,劉宇亮先前特意提到軍餉,龐雨還以爲能補多少,結果是半個月,按朝廷的計算,安慶營這兩千人也就是一千多兩,還不夠他在銅城驛半天的開支。

從到達這大明朝開始,他就知道明朝各級衙門的支應艱難,但至今仍很難理解這是一個如此龐大帝國的財政水平。舉全國之力聚集的勤王軍,錢糧支出卻是千兩級別。

不過他不能表現出不滿,現在還有更重要的糧草問題,需要依靠劉宇亮解決。

這時那個京營副將匆匆過來,湊到劉宇亮耳邊說了兩句,劉宇亮先是臉色微變,然後愕然轉向那副將。

龐雨安靜的等待片刻,見劉宇亮示意,連忙湊了過去,劉宇亮臉色無比凝重,低聲對他說道,“濟南府被韃子破了,與老夫同去孫都堂處議事。”

……

注1:清軍到達高唐州時使用其常用的敲詐手段,讓城裡叫錢糧買平安,高唐州中正好有三十萬兩銀子的漕銀,城中士紳逼迫官府將銀子全數交給清軍,換取對方不攻城,清軍退後參與者全部被問拿下獄,大部分仍掉了腦袋。

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八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倉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引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九十四章 辦差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三百零一章 考覈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八章 申明亭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五十一章 兇殘第一百章 追索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一百三十五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接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二十九章 在途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
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八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倉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引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一十七章 靠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九十四章 辦差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三百零一章 考覈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八章 申明亭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二百零二章 天賜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五十一章 兇殘第一百章 追索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采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一百三十五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接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三百四十七章 瘋狂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三百二十九章 在途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