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帳內,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盤腿坐於牀上 】
桃花帳內,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盤腿坐於牀上,唯一不同的是,靈玥是盤腿坐在明君羿腿上,兩人相擁而坐,久久無語。
屋外靜悄悄,沒有人敢來打擾這對小別勝……的情侶;屋內靜悄悄,可以聽到彼此的心跳聲,感受着對方的存在。
太靜了,靈玥白天哭的累了,流浪這麼多天,雖說沒吃什麼苦,終是委屈的不得了,靠在明君羿胸前,有些昏昏欲睡。
今夜無月,屋外漆黑,房中沒有點燈,黑暗中,明君羿黑眸晶亮,一動不動緊緊摟住靈玥,有些不敢相信似的,大手拂過她精緻五官,逡巡着,證明她是真的存在的。
不知過了多久,明君羿自懷中掏出赤鳳鐲,送至靈玥眼前,聲音很輕,卻帶着不容抗拒的威嚴,“我要你答應我,再也不會摘下他。”
“哼!”靈玥一見赤鳳鐲,心裡委屈,將臉扭向一旁,不肯伸出手臂。
“你到底還在彆扭什麼?”
這個時代的男子,府中三妻四妾稀疏平常,靈玥不願接受這擺在眼前的現實,可是,馬府大小姐嫁入王府的日子卻近在眼前。
自見到明君羿那一刻起,她不得不承認,她是如此喜歡他,僅僅幾日不見,她竟然是那樣想他,所以纔會心甘情願隨他回府。
當她終於認清自己的感情時,忽然產生了恐懼感,她希望自己是他的唯一,害怕馬霓裳嫁入府後,他會不再像過去那般喜歡她了;可是,皇上賜婚,如何才能阻止他迎娶馬府大小姐呢?他會答應嗎?
她真的可以離得開他嗎?她又能接受另一個女人與他分享大鬍子哥哥嗎?
足足找了八天,才找到,明君羿決定不追究靈玥的失蹤,只要她回來,回到他身邊,只要能像現在這樣擁着他,他就滿足了,見她彆扭着不肯伸出手臂讓自己幫她帶上手鐲,伸手擄過她小巧的下巴,鷹目忽然變的嚴厲,沉聲說,“你到底想怎樣?”
“我想怎樣?現在不是我想怎樣,是你想怎樣!”明君羿發現,幾日不見,靈玥心智似乎成熟了許多,言語不饒人。
“我明日一早就進宮。”明君羿明白了,長嘆一聲,將靈玥重新攬入懷中,彎起嘴角,任靈玥如何掙扎也不肯鬆開。
夜深了,更鼓聲拖着長音飄向很遠。
八天了,終於可以安心入睡,可以不再害怕黑暗中突然跳出什麼可怕的怪物了,他的懷抱暖暖的,令人心安。
八天了,此時才感覺自己如此疲倦,擁着她小小軟軟的身子入睡,風雨人生,他願獨自擔,爲她撐起一片安逸天空。
“主子,您醒了嗎?”小紅小心翼翼的站在帳外輕喚着靈玥。
悠悠醒來,伸個懶腰,暖洋洋的陽光照進來,“恩。”靈玥答應着,翻身坐起,隔着牀幔見小紅已經端了洗臉水進來。
鑽出牀幔,靈玥只着中衣,兩腿懸在牀沿上,晃來晃去,悠閒的問道,“他呢?”
小紅忙上前,拿來繡鞋幫她套在腳上,笑着故意問,“您是問王爺吧!”
“恩!”靈玥紅着臉,低頭跳下牀,也不看小紅,徑直走到妝臺前坐下。
“王爺一早就進宮了。”
“哦!”宮,好可怕的字眼,那裡的人,想怎樣就怎樣,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靈玥聽說明君羿進宮,又想起明皇賜婚的聖旨,心口一疼,忙用袖子掩住口,擡眼,見小紅正轉身去幫自己擰手巾擦臉,說道,“我餓了,你去廚房幫我看看有什麼吃的。”
“王爺一早就命廚房準備了您愛吃的粥和小菜,我這就去端來。”說着話,麻利的擰乾手巾,遞給靈玥,轉身走了出去。
等小紅端着粥和小菜回來時,靈玥梳洗完畢,甚至連洗臉水都幫小紅倒掉了。
如以往般,靈玥大大咧咧的落座,又拉一旁的小青、小紅陪着自己一起吃。自她倆伴在王妃身邊,每次,靈玥都會拉她倆或最少一人陪自己一起吃飯,按照靈玥的說法是,人多吃飯熱鬧,纔會更有食慾。
“主子,這幾天您去哪兒了,讓奴婢們擔心死了。”小青比小紅小半歲,人機靈、話也比小紅多。
“也沒去哪兒,就是在城裡瞎逛來着。”靈玥接過小紅幫她吹涼的粥,夾起一筷小菜,喝口粥,輕鬆的笑着。
小紅稍一沉吟,輕聲問道,“主子,您是因爲王爺瞞着您娶馬府大小姐才離府的嗎?”小青瞪了眼小紅,覺得她真是問了句廢話。
靈玥頭埋在粥碗裡,大口大口喝粥,未說話。
小紅躲開小青桌下不停踢着自己的腳,接着說,“主子,還記得大婚那天,奴婢說的話嗎?”
靈玥擡起頭,一眨不眨的看着她,不知道她想要說什麼。
“那天,奴婢說,咱大梁國,只有王爺將寢樓做新房。”
靈玥眨眨眼,沒聽懂。
“主子,王爺將自己的寢樓做新房,用意再明顯不過。”小紅故意停頓住,慢悠悠的幫靈玥又盛了碗粥,無視靈玥投來催促的目光,才慢悠悠的開了口,“遠的不說,就說玄王府,據奴婢所知,玄王爺與王妃就是分房而住,王妃或側妃只有得到玄王同意,才能侍寢,沒有召喚,不得入王爺寢樓半步。”
啪,靈玥下巴砸在餐桌上,嘴張合半天,才結結巴巴的說,“你……你的……你的意思是……”
“主子,王爺之意,奴婢雖不敢亂加揣測,卻也能看出幾分。您想想,就算那馬府大小姐進了府,您與王爺同住月樓,她去哪裡侍寢?”
“可是,可是……”靈玥小小聲的反駁,明顯底氣不足,“他可以去那女人房中呀!”
小紅撫額長嘆,“天啊,我的主子,王府不同其他府邸,只有王爺召喚,才能侍寢,王爺是絕對不會去任何人房裡的,這是先皇很早就定下的規矩。”
“那……那他?”終於聽懂小紅的意思,欣喜爬上眉梢,靈玥突然覺得自己腦袋有些不夠用。
“您知道嗎?您離府八天,王爺不吃不喝不睡,整整找了您八天,您是王爺的貼心人,皇上賜婚娶側妃一事,王爺不說,自是有他的難處,王爺是什麼樣的人,您最清楚,不是嗎?”
“我……”無語,原來,自己僅僅只是喜歡他,卻還不夠了解他。
小紅說完,起身,輕輕跪在地上,誠懇的看着靈玥,“小紅亂說話,請主子勿責!”
嚇的靈玥連忙慌着手腳將她拉起來,“謝謝你告訴我這些。”
“主子,小紅姐也是看着您跟王爺鬧彆扭,心裡着急,才勸您的。”小青一旁輕聲幫腔。
雖然只睡了兩個時辰,明君羿心情舒暢,精力又恢復平日般充沛,一早醒來,靜靜看了會兒懷裡的靈玥,睡的像只小貓,方起身。
不等早朝,明君羿直接入後宮,將明皇堵在被窩裡。
“父皇,兒臣是來接旨的。”羿王躬身立於明皇牀前,低頭看地。
內侍宣旨後,明皇就得到羿王不肯接旨的稟告,此時見明君羿主動來,本想挖苦幾句,看着明君羿凶神惡煞般的臉,冷聲說,“說吧,什麼條件?”
呵呵,到底父子連心,不用開口,明皇就知道明君羿當日不肯接旨率兵出征,如今突然又答應,定有要求。
“請父皇收回賜婚馬侍郎之女的聖旨。”明君羿擡起頭,目光堅定,直視父親,一字一句說完,靜靜的看着明皇。
“聖旨已下,讓朕如何收回?難道你不知道聖旨如山嗎?”明皇目光如炬,厲聲吼了過去。
“迎娶側妃與率兵出征,臣只能遵一道旨,請皇上三思!”明君羿背脊挺直,聲音洪亮。
明皇忽然軟下聲來,“羿兒,娶側妃一事等你得勝歸來再議,你看這樣可好?”
“請皇上收回賜婚聖旨!”明君羿筆直跪下,絲毫不肯退讓。
“羿兒呀,你這是在威脅父親嗎?”如今邊關告急,明皇已無人可信,羿王又威武睿智,是最好的出征人選,此時不稱自己爲朕,而是一個父親的身份出現,希望能哄着明君羿先以國事爲重。
“孩兒不敢!孩兒自幼獨居寺中,蒙慧一師父教導,懂得皇命不可違、父命不可違。”明皇滿意的點頭,明君羿卻話鋒一轉,“慧一師父卻也教導孩兒,一切需隨心而爲。父皇,孩兒不願再娶任何女子爲妃,請父皇成全。”
“你……”
“父皇忘記母后冤屈了嗎?孩兒不想自己的王妃重蹈母親當年覆轍。”明君羿聲音輕如鴻羽,卻每個字皆重重敲入明皇心中。陳皇后美麗的笑容浮現眼前,羿兒說的對,若是當年自己只有她一人,她又怎麼會早早離開自己呢?
重重嘆口氣,彎腰扶起明君羿,明皇眼中顯出淚意,輕聲說,“回去準備準備,即刻出徵,其他的事情,交給父皇。”
“父皇……”明君羿欲言又止,眼前的明皇,老態盡顯,他想告訴父親,此生他只需擁有靈玥一人就足夠了,終是沒有說出口。
“去吧!早朝後,朕親自送你出征。”明皇疲憊的落入椅中,擺擺手,示意羿王離開。
“兒臣告辭!”
還不到下朝時間,靈玥就坐不住了,早早跑到府門前等明君羿下朝回來。沒想到明君羿提前出宮,回府準備出征一事。
明君羿遠遠看到靈玥向自己跑來,心中一暖,溫柔的笑了。
主動跑到他身前,主動將小手塞入他大手中,讓他緊緊握住,靈玥羞紅着臉,低頭跟緊明君羿的步伐一同往內院走。
“皇上命我即刻出徵。”陽光照在身上,微有些熱,明君羿走在靈玥左邊,高大的身影幫她擋去大部分陽光,淡淡的說道。
“出征?”靈玥兩步跑至明君羿身前,令他不得不止住腳步,低頭靜靜的看着她,點頭表示肯定。
“去打仗?”
明君羿彎腰半蹲下身,眼睛望入靈玥心中,再點頭,他看到她眼中閃過的不捨與擔心,輕聲說,“是的。”展臂抱起她,邁着大步往日樓而去。
書桌前的寬椅中,靈玥盤腿坐在明君羿膝頭,他則伸長手臂環着她,將她牢牢圈在懷裡,免得她不老實亂動。
“我也要去。”上次練兵不帶我,這次打仗總可以帶着我了吧!靈玥想當然的這麼認爲。
“不行!”王爺出征帶着王妃?明君羿肯定的搖頭,堅決不肯。
靈玥看他態度堅決,知道再怎麼求也沒用,打算採取曲線救國的路線,“我一個人睡會害怕。”
“我讓小紅或者小青陪你。”
“我會再離家出走。”使出這招殺手鐗,看你答不答應。
“我不許。”明君羿瞳孔驟縮,環着她的手臂收緊,背部僵直,惡狠狠的說,“我不許你再離開我。”
“那你就把我帶在身邊呀!”
“不行,我是去打仗,很危險。”口氣中,不帶半點商量。
“我要跟你風雨同舟。”
靈玥一句話,軟了明君羿的眼神,軟了他的心,僵直的背部放鬆下來,將她小小軟軟的身子貼在胸口處,“我會很快回來,等我回府。”
明君羿說話間,胸口的震動令伏於他胸前的靈玥莫名感動,終於不再堅持,乖巧的點點頭,“好。”心思轉動,不出走,不代表不可以出府玩,哈哈,另一種自由在迎接自己,忍不住有些興奮。
“出府可以,卻不能獨自一人,我會留下坎六、乾一護衛你。”
正美滋滋的打算着,把自己前幾天想吃想玩卻沒有去的地方,一一實現,忽聽明君羿這麼說,靈玥吃驚的瞪大眼睛向上看,正對上他深情眷戀的目光。
自己連眼皮都沒動一下,他是怎麼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呢?爲何每次都能被他猜中?
羿王率軍八萬,出征討伐擾我邊境的風國,全城百姓涌上街頭,鄭重送上對出征官兵的祝福。明皇親自將羿王送至城外十里坡,斟酒道別。